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簡介不得不說,中國動畫人,多少都是有些個倔強在身上

風靈玉秀第二季開了嗎

中國動畫在計劃經濟的扶持下,曾有過輝煌的巔峰時刻。

也正是計劃經濟下文化部對中國動畫

“為兒童服務”

的指導方針,圈死了中國動畫曾經的發展道路。

如今,中國動畫走過了100個年頭。

那些曾經閃耀世界的回憶依舊奪目,未來的路卻似乎仍然不好走。

但中國動畫人身上好像都帶著一股倔強和獻祭精神,誓要將中國動畫落後的那幾十年補回來。

也要證明給那些心存偏見的人看看,

動畫不只是為兒童服務,可以是個體表達獨立思想的視窗,也可以是中國文化現代化、潮流化的宣傳平臺。

作為這些人中的一員,DDF有自己的堅持。

中國動畫崛起,在路上,但不會一直只是在路上。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翻開中國動畫史,多少能看出一些刻在骨子裡的對傳統故事的偏愛。

或許正是因為受到傳統故事的限制和影響,中國動畫也一直有些隱隱的、心照不宣的“重男輕女”。

遠的不說,開啟B站國創索引介面,

男性為主角的作品佔了絕大多數

更別說最近幾年爆火的幾部動畫電影,除了《白蛇》系列和《大魚海棠》,別的主角幾乎都是男性。

“少年漫”能聯想到的詞是熱血、激情、反抗、我命由我不由天,“少女漫”卻好像總是充滿各種情感糾葛,剪不斷理還亂。

但DDF說:

“我比較喜歡女孩子當主角。”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於是有了那個迄今播放量超過400萬的拜年紀影片

《婕綸二重奏》

這個後面成為

“入站必刷”

的影片下面的留言多達

一萬多條

,網友們的熱情像是一支姿態漂亮的穿雲箭,打破了那層“純女性主角不好賣座的偏見”,也重燃了DDF的夢想。

做動畫是從小就種在他心裡的一顆種子,種下這顆種子的人叫

宮崎駿

那是在初中,當時學校裡有一個班級在放

《千與千尋》

,本無法進入那個班級的DDF趴著窗戶看完了一整部電影。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那種動畫,整個人都折服了。

而現在,《婕綸二重奏》像一縷陽光,帶著滋養的露水沁入他心裡埋著那顆種子的地方,它忍不住破土而出,發芽、開花、結果。

於是,有了這部國創雙女主武俠動畫

《風靈玉秀》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江湖小賊風鈴兒在一個大戶人家偷東西時不小心“偷”出來一個神秘、武功高強、和她年紀相仿的白髮少女白鈺袖,二人不打不相識,結為好友,後一起攜手江湖。

這部作品的標籤包括但不限於原創、熱血雙女主、有生之年系列、武俠。

巧的是,近幾年有一個文藝創作的共識是——

武俠已死

這樣的背景下,選擇繼續創作武俠作品無疑是“不合時宜”。

DDF卻說:“

《風靈玉秀》一定是一部武俠作品。”

在這個IP至上,熱血漫偏愛男主,武俠題材落寞的時代,這部作品可謂是“五毒俱全”“一級頭鐵”。

不過,感謝這部頭鐵的作品,和這位頭鐵的導演,《風靈玉秀》的出現不僅填補了國產動畫的一塊空白,還在b站眾多男性為主角的動畫中殺出一條血路,

5.5萬人在b站給它打出了9.8的高分,追番人數高達271萬

這是DDF的堅持,這也是中國動畫能發展至今的原因。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將夢想的種子埋在DDF心間的宮崎駿,曾在電影《風之谷》大火成功之後來到中國交流。

當時的宮崎駿是非常激動的,因為他的動畫啟蒙作品是

日本首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

,是的,這是一部取材自中國民間傳說的動畫電影。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白蛇傳》海報

正是這部電影給當時的宮崎駿留下了巨大的心靈震撼,才致使他走上了動畫製作的道路。

也正因如此,他對中國的動畫製作一直是保持著極大的喜愛、好奇和敬畏的。

當時的中國動畫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世界頂尖。

第一部長篇有聲動畫《鐵扇公主》

影響了日本的一代大師手冢治虫,

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

令宮崎駿一生的摯友高畑勳感嘆“看傻了”,

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大鬧天宮》

曾向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放映,

第一部彩色寬屏長篇動畫《哪吒鬧海》

是第一部在戛納參展的華語動畫電影……

當心心念念想跟中國的動畫製作大師們進行內容和技術上的交流的宮崎駿來到上美影廠後,廠裡待遇少得可憐的工作人員卻更關心他是如何靠著動畫電影賺錢的,宮崎駿老爺子大失所望,敗興而歸。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這麼一看,好像確實顯得咱們的動畫製作老師們有些功利了哈。

別急,我們可以算一筆賬。

就在《風之谷》大獲成功的第二年,1985年,中國動畫的巔峰代表上美影廠決定把民間故事

《十兄弟》

改編成動畫。

後來由於成本有限,被迫將十兄弟改成了七兄弟,經過反覆修改,變成了80、90後都非常熟悉的一代經典

《葫蘆兄弟》

其實成本有限已經是十分客氣的說法,當時的製作組窮到什麼程度呢?

《葫蘆兄弟》長達13集,共130分鐘,因為是創新地使用了中國特色的剪紙藝術製作,所以七個葫蘆娃的每一個表情各一個動作都要先人工模擬,然後畫在紙上,把每個關節都剪出來,組合在一起,像拍皮影戲一樣,一格一格地拍攝,一秒要24格才能保證影片的流暢度。

整部動畫的製作成本只有5萬元,平均到每一格,只有7塊。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葫蘆兄弟》導演 胡進慶

而在大洋彼岸的迪士尼,拍攝動畫電影《獅子王》時,一格的價格,是

3054元

這巨大的收入差距一直延續至今,2011年上線的《羅小黑戰記》第一集的製作成本據說只有

3000元

,窮得叮噹響的導演木頭無法負擔更多的配音演員的成本,於是選擇了據導演所說

中國最“便宜”的配音演員山新

,並且讓山新

一個人配了12個角色(TV版)

是的,我們沒有頂尖的待遇,但我們有頂尖的人才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藝術。

但窮,是刻在中國動畫人骨髓裡的烙印。

是大家都想擺脫卻無論如何掙扎都很難甩掉的緊箍咒。

中國動畫人怕了嗎?

《風靈玉秀》專案組的演出助理03,一個曾在廣告公司工作,後來還出國留學的“老二次元”,原本如果他繼續選擇廣告行業,前途必將一片光明,可他卻放棄了原本高薪的行業,毅然決然選擇加入DDF的團隊。

出國鍍了金,回來後的工資卻還不如以前高。

對此,03的表現十分淡定:

“落差肯定是會有,但你熱愛一件事情其實其他的東西都是看淡的。你可以捨棄一些其他的東西來為你熱愛的東西付出更多吧。”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這種本能的下意識的回答簡直好像是從上世紀遺傳下來的,讓人忍不住懷疑,動畫人的基因是不是會隨著職業遺傳。

但也有人因為進入了這個行業而改變命運。

對此,一開始是自學後期的小蔡深有體會。

他是輟學之後直接進入了社會,在社會上做過很多工作,服務行業,技術行業都幹過,最後還是擋不住內心對後期製作的喜歡,花了300塊錢成本,靠著頑強的自律成為了現在這個專業的後期製作人員。

最難熬的日子,晚上八九點到家還要撐著疲倦的身體看課程、試剪輯,折騰到凌晨三四點,早上9點又要起床去做本職工作。

極差的睡眠和被分散的精力導致他本職工作也很難不出錯,出錯就代表要扣工資,扣工資就代表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怎麼辦?

“熬過來就好。”

小蔡笑著說。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不愧是你。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我們在佈置採訪現場的時候,DDF導演一直在埋頭苦畫,奮筆疾書,一直到開機的前一秒。

從這大概能看出《風靈玉秀》這部作品是如何從“年更”變成周更的。

起初《風靈玉秀》第一集到第二集之間差不多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饒是花了這麼長時間,最終的效果仍無法達到令DDF滿意。

果然,連創作者都無法忍受的問題更不要說心懷期待的觀眾了。

第二集的彈幕很多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變黑變形的主角的臉上。

“怎麼黑了?”

“好像個男的,看著不舒服。”

“鈺袖黑歷史。”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對於這些問題,DDF當然比誰都要清楚,但是一集的時間已經拖了一年之久,這一年都無法最佳化的部分,再拖一年的意義在哪呢?這樣原地打轉的堅持真的是最優解嗎?

最後DDF決定,

把目前能做到最好的版本發出去,有任何批評他都接受

以後的第三集、第四集,以至於第二季、第三季,只要他一直做下去,每一集都比前一集縮短時間、修正畫面,就是進步。

對於批評的聲音,DDF很坦然,甚至有點“欣慰”:

“我覺得現在的觀眾和之前相比對於國漫要求其實也是逐漸提升,有的如果製作的不行大家也會批評,要製作好大家才會喜歡。”

如果沒有批評,則誇讚也無意義。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其實,這也正是國漫的發展現狀。

我們畢竟從技術到思想都落後了國外幾十年,幾十年的差距不需要幾十年來追平,但幾十年的差距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趕得上的。

2004年《天下無賊》中的經典臺詞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在現在的動漫行業同樣適用。

目前只能妥協一部分不妥協一部分,先拿出當下能做到的最好作品,然後一點一滴地細化,由一個人帶著所有人腳踏實地地進步,把所有人的水平都拉起來,這樣製作水平和速度自然而然地就上來了。

風靈玉秀第二季的PV出片時,負責後期工作的小蔡從前一天晚上的8點一直修改到第二天釋出之前。

被老大壓榨成這樣,小蔡卻依舊樂呵呵的:“很感激他(DDF),就是他會把這個專案直接丟給你,如果按我們以前的想法,這個專案很重要,他們都會想盡量不讓別人碰,我會做,我把它做得更好。老大不一樣,就是用專案砸人。”

“砸人”的用心良苦,“被砸”的心領神會。

合作默契,片子才能從年更提速到周更,並且再也沒有出現“臉崩”的情況。

不得不說,中國動畫人,多少都是有些個倔強在身上。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這樣的倔強,並不是無用功。

曾經在大眾眼裡“粗糙”“幼稚”“抄襲成風”的中國動畫每年都能拿出不錯的作品來扭轉大眾的偏見。

大眾意識中“為兒童服務”的動畫正在擴大受眾範圍。

《大聖歸來》

揮焰成袍,一棒子砸出一個漂亮的開始。

《大魚海棠》

用溫柔細膩的筆觸講述了一個全新的動人的故事。

《大護法》

的暗黑程度和深刻程度讓很多成年人看了直呼“牛——”。

《白蛇》

系列兩部曲讓我們看到了傳統故事的更多可能。

更別說

《哪吒之魔童降世》

一舉創造了中國動畫電影的票房奇蹟。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哪吒之魔童降世》

隨著這些作品吸引到的更多目光和資源,DDF所說的“先富帶動後富”也指日可待。

“我覺得,可能會讓幾個頭部的作品能達到成人都能夠接受的程度。一旦有一些全民都很認可的片子,這些片子不是家長陪著小孩看的片子,而是家長主動會去看的片子。有這樣的片子出現,人們對於動畫的偏見就會產生變化。

如果有一天大家會覺得,武俠動畫片就是武俠片,那麼,大家對動畫的觀念也會有所變化了。

然而中國動畫想要真正崛起,單靠動畫人的“苦熬”和觀眾的堅持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在分析中國動漫行業面臨的困境時表示,

動漫企業家是中國動漫產業成敗的關鍵

然而中國還沒有多少真正能夠挖掘出一個動畫背後所有價值的動漫企業家,想想也是很無奈。

但DDF顯然更樂觀一點,他更專注於自己能做到的那部分工作:

做出更好的作品以及帶出更專業的人才

“可能有時候聚集起一批人必須要有一個人去帶領。我做的片子做得越多,越好,很多沒有進入動畫界但可能看了我的片子我的作品,喜歡上了這個,慢慢去積累起來。不一定最後要成為和我一起做動畫的人,

如果一千個人當中有100個人有了(做動畫)的念想,100個人當中有10個人最後進入了中國動畫界,那中國動畫界就有了十分的力量

。”

結束了採訪之後,我們收拾好東西走出了那扇看起來不太起眼的玻璃門。

我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發現DDF已經又坐回了電腦前,埋頭苦畫,奮筆疾書。

曾讓宮崎駿敬佩的國漫還能起死回生嗎?

彷彿我們從沒來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