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什麼?中國人吃的月餅竟是外國人發明的

簡介直到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民間也就陸續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是誰發明了月餅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將近,又到一年一度美啖月餅的佳節了。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太師餅”,當時太師餅是用來紀念太師聞仲的兩邊薄、中間厚的餅,可謂是我國月餅的始祖了。這種餅的製法及餡料已不可考,但肯定與現代的月餅相去甚遠,因為製作月餅常用的芝麻、核桃、冰糖等物料都還沒有傳入我國。直到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民間也就陸續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什麼?中國人吃的月餅竟是外國人發明的

在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代,當時民間出現了專門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的街上也出現了糕餅鋪。據傳,唐太宗李世民當時為征討北方的突厥,下令讓李靖親自帶兵出征,李靖屢建奇功。李靖在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來,唐太宗為了慶祝李靖等人的凱旋,在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通宵狂歡。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他向唐太宗獻上了圓餅祝賀李靖軍隊的凱旋。唐太宗收到這份禮物很高興,接過精美的禮盒,從中取出了一個圓餅,指著明月說,應將胡餅邀明月。後來唐太宗把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之後,百姓們都開始在八月十五吃圓餅。後來,有一年中秋夜,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在外賞月吃圓餅,玄宗覺得“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明月,脫口而出“月餅”,太宗聽後甚喜,便傳旨將“胡餅”改稱“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月餅這種來自異域的美食自漢唐以來一直身價昂貴。基本只在宮廷或是大型祭禮中出現,象徵著等級與尊嚴。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月餅自然也成為民間豔羨追捧的物件,大家把珍貴的月餅作為中秋祭祖的主要祭品,體現對祖先的尊重。

什麼?中國人吃的月餅竟是外國人發明的

到了宋朝,月餅慢慢開始走入尋常人家,各地的糕點作坊,每年中秋都精心製作月餅應市,也有“荷葉”“青花”,“芙蓉”等品種,江南有了蘇式月餅。蘇軾有句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道出了當時月餅甜脆可口的滋味。

到了明代才真正把月餅與中秋聯絡起來。明代文學家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記:“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明代的月餅己有在餅面上繪月中蟾兔之形,當時的人們已將優美的傳說與美食結合起來。明末彭蘊章的《幽州風土吟》中也作了描繪:“月宮符,畫成玉兔瑤臺居;月宮餅,製成銀蟾紫府影。”清代,月餅已由最初的家庭製作發展為專業生產。清《燕京歲時記月餅》記載:“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楊光浦的《淞南樂府》雲:“淞南好,時物存秋色,食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露。”

經歷代發展,如今的月餅紛呈異彩。按產地命名有蘇式、廣式、京式、滇式等品系;以餡心而論,有百合、火腿、豆蓉、桂圓和五仁等諸種;按造型分,有光面月餅和花邊月餅之別;依口味分,有甜味、鹹味和甜鹹味等多種。

現代月餅在繼承傳統形式的基礎上,製作更加考究,樣式更加精美,口味更加繁多。中秋之夜,人們圍坐納涼,賞月嘗餅,談天說地,的確是別有情趣。

什麼?中國人吃的月餅竟是外國人發明的

好了,今天我們先將月餅的知識普及到這裡,其實,月餅雖然是外國人發明,中國人將其發揚光大,而且,月餅在元朝末年開始,又從中國向世界開始了新一輪的傳播,這其中的故事更為有趣也更加驚心動魄。我們明天繼續!

如果大家喜歡我們,請關注“識趣齋”,有知識,有情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