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嗎?來看看關於“寬恕”的心理學

簡介”研究表明,超過半數以上的情況,我們會選擇前者,這種“寬於律己,嚴以待人”的認知偏差源於心理學上的「基本歸因錯誤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告訴我們:因為當我們評價一個人、解讀對方行為的時候,總會忽略 ta

為什麼要寬恕別人

編者按:11月16日是國際寬容日,生活不易、少些嘆氣,學會寬容則是獲得快樂的秘方。說到寬容,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寬容別人。其實,在人生中,學會寬容自己也非常重要。

作者:唐義誠 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副秘書長

心理學家泰勒曾在一本書裡,解釋了什麼是“寬恕”。寬恕這個詞,表面的意思就是原諒對方。這當然是構建一個良好社會的良好品質。很多人也能進一步地理解: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然而,為什麼我們很難寬容他人?是否所有的事件都值得被原諒?過度寬容有哪些壞處?這篇文章中,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聊聊寬容這件事。

原來“寬於律己,嚴以待人”才是人之本性

假設你在路上走得好好的,突然迎面走來個腳步很快的人,ta碰撞到了你的肩膀,就頭也不回地消失在人海中了,這時,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呢?會是:“這個人沒長眼睛吧?路上人這麼多還走這麼快?趕著投胎不成?連句對不起都不會說,真是腦子有病,道德也有問題!”還是:“這個人應該不是故意的,估計是趕著去做緊急的事情。路上擠得水洩不通,可能對方本來想說一句對不起的,但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連撞到了誰都認不出。”

研究表明,超過半數以上的情況,我們會選擇前者,這種“寬於律己,嚴以待人”的認知偏差源於心理學上的「基本歸因錯誤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告訴我們:因為當我們評價一個人、解讀對方行為的時候,總會忽略 ta 可能所處的情境,而直接把行為本身的好壞,歸咎於這個人的內在品質。而如果反過來,今天是我們撞到了別人,換做我們評價自己的時候,我們會為自己任何看來不恰當的行為,找各種各樣的 “情境藉口”——“我不是故意的,我是趕著去做要緊的事情,剛才路上人太多沒看到 ta,所以才碰到 ta 了。想要道歉來著,但已經來不及回頭了。”這不是要分清到底誰對誰錯,只是一個人的行為,定是由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決定的。在還沒摸清情況的時候,我們要苛責別人的內在品質,總能找到千百個理由;而我們要原諒自己,也總能找到千百個外在藉口。

有一個實驗,很好地說明了“基本歸因錯誤”。納波利坦和戈瑟爾斯在一個大學邀請大學參加試驗,實驗的內容是讓這些大學生依次與一個女性交談,這個女性時而熱情,時而冷漠。進行實驗前,實驗者事前告知了一半的學生,這位女性時而冷漠時而熱情是他們故意安排的。最後結果顯示,就算是提前告知了一半的學生,這位女性時而冷漠時而熱情是故意安排。這些參與實驗的學生也並沒有考慮這一資訊。如果這位女士表現得很友好,他們則認為這位女士是一個熱情的人。如果這位女士在實驗中表現得很冷漠,他們則認為,這為女士是一個冷漠的人。有趣的是,就算這些實驗的參與者已經知道了女士的行為是為了實驗而提前安排好的,那這些參與實驗的人也會覺得是這位女士性格上的一個影響,將問題歸因在個人性格上。由此可見,當我們談“寬容”的時候,“寬於律己,嚴以待人”才是人之本性。

寬容有用,但是並非所有事都值得原諒

即便“寬於律己”是一種認知偏差,依然有研究表明,自我寬恕是可以促進心理健康的。研究顯示,自我寬恕能夠幫助人們重新認識自己,減少他們沉浸於既往冒犯的時間, 使他們感覺更趨於平靜,更安心, 最終獲得完善感,同時,自我寬恕也能顯著降低乳腺癌病人情感障礙水平。另有針對大學生的寬恕研究表明,總體寬恕水平與抑鬱、憤怒、焦慮水平呈中等度負相關, 而與生活滿意度呈正相關,也就是說,無論是寬恕自我還是寬恕別人,都會讓人們生活更加愉悅與幸福。

然而,並非所有的事件都值得被寬恕,有時候,原諒別人,不一定意味著放過自己,一項研究招募了135名學生,這些學生在過去六個月中都遭受過欺凌,研究者先讓ta們回憶最近一次的欺凌,並詢問了ta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隨後,研究者把ta們分成三組,分別讓ta們在腦海中想象欺凌的三種結果:原諒(forgiveness)、逃避(avoidance)、復仇(revenge)。其中:原諒組中的學生,需要想象原諒了欺凌者並共情ta們;逃避組的被試,會想象去了一個開心的地方,遠離欺凌;復仇組的人則可以幻想採取任何ta們想要報仇的形式。與此同時,研究者會測量ta們面板的電極活動,結束後,再次詢問ta們的想法和感受。結果發現,想象原諒的小組是其中感到壓力最大的,ta們冷靜下來的速度比另外兩組要慢得多,以前的研究認為,從長遠來看,原諒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但這個研究的結果讓我們看到,面對欺凌這樣的傷害,原諒別人不會讓自己更好過。 寬恕有時候不但不能成為安慰劑,反而可能會增加我們的痛苦和無力感。

除此之外,尤其是像酷刑、虐待和侮辱這樣的傷害,一般人本身就很難輕易地進行心理代謝(psychic metabolism)。如果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別人或自己再繼續堅持理想化的仁慈,都可能會讓受害者對自己無法原諒的狀況,感到內疚和自責。

警惕“老好人陷阱”,過度寬容反致被孤立

安德魯·馬修斯說: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寬恕總與“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與付出感連線在一起,然而,有研究卻表明:團隊中“心中有他人”的好人,未必有好報。2018年,心理學家Pat Barclay教授和他的學生Aleta Pleasant在實驗中印證了此類現象。他們招募了117名人員,按照4-5人一組,分組進行“公共物品分配遊戲”(public goods game)。小組中的每個組員會被分到10個虛擬幣。在每一輪遊戲中,組員們需要決定把多少錢留給自己,多少錢放入“公共賬戶”;放入公共賬戶的錢會翻倍,而後平均分給所有組員。按照遊戲規則,最佳做法是所有人都將自己全部的虛擬幣都投入“公共賬戶”中,進行再分配,這樣每個人都能獲得雙倍的錢。但是,人們會存在私心,而且會擔心如果其他人不付出,只有自己多付出,那麼自己會吃虧。於是,在實際決策中,人們總是會選擇只將一部分錢投入到“公共賬戶”裡。小組內所有成員的分配方式是公開的,所有人都能看到其他組員將多少錢投入公共賬戶。在結束分配後,每個人被允許對其他組員進行懲罰。Ta們可以指定懲罰物件,並付出相應的虛擬幣,來剝奪對方的虛擬財產——每花費1個虛擬幣,ta們就可以讓懲罰物件減少3元。被罰款的人只知道自己被罰了多少錢,但不會知道是誰懲罰了自己。

研究者計算了每個組員對公共賬戶的平均貢獻額,並對組員們做出的懲罰進行分類。如果有些組員向公共賬戶中投入的資金比小組的平均貢獻額更高,那麼,研究者會把“針對這些樂於分享的組員的懲罰”算作“反社會的懲罰”。遊戲一共進行了五輪。結果發現,每一輪都有人寧願損害自己,也要進行“反社會的懲罰”為什麼大家會執著於懲罰好人呢?這或許是為了讓自己顯得不那麼糟,從而贏得競爭。透過懲罰好人,懲罰者能打擊好人的付出行為,讓好人變得不那麼“好”,從而縮小彼此差距。

由此可見,團隊中的“活雷鋒”未必有職場前途,甚至難逃被“群毆”的命運,所以,無論是“寬容”還是“捨己為人”,均需要根據實際場景去靈活應用,盲目做“好人”反而得不到好報。

最後,請記住:寬容是你的能力,不寬容是你的選擇。給予原諒應當發生在你真的想要原諒的時刻。Charles Klein在他的書中提出“轉變時刻”的觀點,他認為,當一個人由生氣、感到不公平,轉變為釋放仁慈和善意的時候,ta才有可能合理地選擇原諒。如果到最後,你還是覺得原諒不會讓你更好過,並不準備原諒,那就大方地承認這個事實,有時候,“寧可自損八百,也要換你一千”,是一種高自尊水平的、心理健康的表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