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簡介————娑影 |《韻梅》李流芳(1575~1629年),字長蘅、一字茂宰,號檀園、香海、滄庵、古懷堂,晚號慎娛居士、六浮道人,南直隸徽州歙縣人,後僑居上海嘉定,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舉孝廉為人耿直,明代詩人、書畫家、篆刻家

東莞梅花三弄是什麼

淡暈縱橫動,雅爾韻意裙;

暗香疏影淺,挺秀含笑中。

————娑影 |《韻梅》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李流芳(1575~1629年),字長蘅、一字茂宰,號檀園、香海、滄庵、古懷堂,晚號慎娛居士、六浮道人,南直隸徽州歙縣人,後僑居上海嘉定,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舉孝廉為人耿直,明代詩人、書畫家、篆刻家。三十二歲中舉人,後絕意仕途。詩文書畫和程嘉燧齊名,時與婁堅、程嘉燧、唐時升合為“嘉定四先生”。享稱詩書畫印俱佳、詩書畫三絕的美譽,在文化國史上難得之才更是一位對後影響深遠的文人藝術家。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李流芳多才多藝,水墨寫意花卉,筆勢飛舞,潑墨淋漓,別有逸趣。畫主師承五代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王蒙、吳鎮、黃公望和倪雲林)。和松江畫派班頭董其昌,以及陳繼儒、楊文聰、王時敏、程嘉燧、張學曾、卞文瑜、王鑑、邵彌等合為“畫中九友”。其《秋林亭子圖》軸幅自題七絕:“山作礬頭水少紋,巨然烘染董源皴。一間山水閒亭子,脫手平分與故人。”可知筆墨之服董、巨而來。事實上,李流芳在佈局學習傳統三百年來風行海內外,盛傳不衰的《芥子園畫譜》(上水部分)就是以他臨仿古人各家風格的課件畫稿為藍本整理、增編而成。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工山水,好吳鎮、黃公望,出入宋元,崇尚各家;其作逸氣飛動,筆墨蒼勁清標,峻爽流暢,墨氣淋漓,有“分雲裂石”之勢,注重師法自然,重寫生且多有別趣雅緻。《吳中十景圖冊》是其寫生中代表精作,他常以自然山水為畫本,名勝入畫,隨手寫景,視角獨特真實生動,傳神筆端,風彩神往,形成一種清新、秀逸、清雅之風。

依據他的畫卷題畫跋語編成的《檀園論畫》成中國畫論的首選資料。畫作精品授國內外多家博物館珍藏,入選《國寶大典》和《海外珍藏中國名畫》等繪畫經典。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書法源於蘇軾,擅行、草書,輔蘇軾為模範,取蘇字扁平之體,去其豐腴及天真爛漫,攝為細勁堅挺的筆道,於是筋骨雋峭,風神一變,正如行家所評:能得蘇字精髓,又富自家精彩。書法風格渾厚而大氣、自然而嚴謹,與繪畫一樣,在書法上另受董其昌的影響,力求生秀古淡。為一代著名書法家。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詩文多寫景緻情,詩風清新自然。崇禎元年(1628)年病中欽定自選詩文12卷【(古今體詩6卷共366首;雜文4卷,題畫跋2卷共90篇)定名《檀園集》】,由侄子李宜之和子李杭之校勘。友錢謙益也曾為其作《李長蘅墓誌銘》,程嘉燧書丹,宋珏篆蓋,侯峒曾 作《祭李長蘅先生文》。崇禎二年(1629)李卒於檀園,享年55歲;崇禎三年(1630)知縣謝三賓合唐時升、婁堅和程嘉燧三人詩文編成《嘉定四君子集》以記之;清乾隆46年(1781年)欽定《檀園集》為《四庫全書、集部六》。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詩、書、畫之外,慎娛居士還精於治印;篆刻界,他與歸昌世、王志堅合稱篆刻“三才子”,他宗法文彭,上溯漢制,又自具創意。是三橋(即文彭)派中骨幹人物,與皖派篆刻大家何震齊名。為印壇一代名流。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李流芳其《十二梅花冊》作於明萬曆甲寅(42年)十二月,即1614 年,時年41歲,《十二梅花冊》為明末清初時舊裱,絹本水墨,30cmx22cmx12。繪折枝墨梅十二幅,自題《和中峰大師梅花詩》十二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鈐有“古青齋鑑藏”朱文收藏印,另兩方長印印文模糊不辨。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筆簡意遠,疏密有序,枝幹挺秀,穿插有致,枝幹與花蕊的佈局,疏密得當,主次分明、層次清晰,構圖清新!用墨雅淡,花朵的盛開、漸開、含苞都顯得清潤淡雅、生氣盎然;筆力挺勁,頓挫得法,雖未設色,卻能把含笑盈枝的梅花姿態刻畫得酣暢淋漓,筆墨神韻精顯梅花之風采,更現梅花之清雅高逸;寄寓了畫家的高潔,純淨的思想感情和玄妙的精神境界!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現展冊雅賞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一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二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三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四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五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六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七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八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九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十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十一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十二梅花冊》之十二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娑影呼之:多藝疊翠細宥路,千古留芳自評說——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偉業雲:“長蘅學梅道人,墨沈淋漓,如山雨欲來,蒼翠欲滴。”

明代詩人、書畫、篆刻家歸昌世嘆為:“其娟美之致,俱在筆墨之外,真不可及。”

董其昌評為:『“長蘅以山水擅長,餘所服贗乃其寫生,又有別趣。”“竹石花卉之類,無所不備;出入宋元,逸氣飛動。”“其人千古其藝千古!”』

清嘉定詩人林大中詩誇其曰:“憶當晚明時,官途亦多術;高士多鄙之,堅臥獨不出;詩筆能清真,畫品亦超軼;不拜千古事,名言殊簡質;孝廉憂國家,嘔血遂以卒。”

思想家黃宗羲所言:“長蘅無他大文,其題畫冊,瀟灑數言,便使讀者如身出其間,真是文中有畫也。”

李流芳在《跋摹書帖》書法論述:“學習書法,要臨帖但不要成為字匠,不求形似而應汲取傳統的精髓;要師古但又要創新,應自具風貌。”

他曾對好友錢謙益說:“精舍輕舟,晴窗明己,看孟陽(程嘉燧)吟詩作畫乃是生平第一快事。”錢謙益曰:“吾卻有二快,兼看兄與孟陽耳。”

李流芳曾言:“畫會之真山真水總不似,畫會之古人總不似,畫會之詩總不似。”“萃造化、古人、詩境於一局,以不似求真似。之“三不似”理論”

重溫:明末李流芳《十二梅花冊》絮絮人物風骨遺韻往事

好文不斷,記得回家,多謝關注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