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五穀六畜是古人生死攸關的東西

簡介據唐朝的《朝野僉載》記載,武則天時期的官僚家肉食即便有了蛆蟲,也不會給奴僕吃,奴僕頭頭吃了一點被發現後,竟被強迫喂蚊子直到吐出肉來才做罷

盛飯的東西叫什麼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御東行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衣食無憂而後知禮, 古代歷代君王通常都非常重視糧食生產與農業發展,並會為此專門設立糧倉。

上古時期,燧人氏鑽木取火、造灶熟食,讓其族人不再生吃食物;神龍氏則嚐盡百草,定下五穀,讓百姓吃上食鹽;黃帝也開始用地耕田。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五穀六畜是古人生死攸關的東西

周朝周武王第十五世祖后稷有了春耕、夏耘、秋收和冬藏,糧食作物種類增多,主要的是五穀。而“五穀”在古代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指稻、黍、稷、麥、菽,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沒有稻。二是指麻、黍、稷、麥、菽。後來的三字經,將“梁”也加了進去合稱為“六穀”。

“黍”在北方叫黍子,去殼碾成米後叫黃米,有粘性;“稷”在北方叫穀子,去皮後叫小米,不粘,稷黍本來屬於同一類別,只是粘性不同而已。黍在古代是比較好吃的一種穀物,稷在北方長期佔據著主要地位,所以古代以稷為百穀之長,被封為穀神。那時候,土地神被稱為“社”,與穀神合稱為“社稷”,後來社稷一詞被指代國家。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五穀六畜是古人生死攸關的東西

“梁”是稷的優良品種,由於莖非常高,故而又被稱為高粱;“菽”在古時是豆類的總稱;“麥”可分為大麥、小麥、元麥和燕麥等,產區主要在中原和北方,旱地可種植。

“稻”在南方叫稻穀,去掉稻殼後就叫大米或糙米,去掉糙米的薄衣後,就是精米或白米。古人喜歡把小米和大米煮成米粥,或將它們磨成粉,做成麵條、包子、饅頭等。現在我們國家的糧食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小米和大豆。

古代也有飼養六畜,六畜泛指家禽,分別是馬、牛、羊、雞、犬、豕。

牛一般分為水牛和黃牛,牛在古代是很珍貴的,只有達官貴人才吃得上;羊分為山羊、土羊、綿羊、羚羊等,是最早用作祭祀的祭品。

古時熟的肉食叫作餚或佳餚,主要是用豬肉做的大塊肉、肉羹、乾肉、醃肉、肉醬等,而條件不好的百姓一般是吃不到這些肉食的。據唐朝的《朝野僉載》記載,武則天時期的官僚家肉食即便有了蛆蟲,也不會給奴僕吃,奴僕頭頭吃了一點被發現後,竟被強迫喂蚊子直到吐出肉來才做罷。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五穀六畜是古人生死攸關的東西

吃肉在古代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表現,只有貴族皇室和有身份地位的人才能吃,他們都是“肉食者”,平民只能吃素。煮肉的工具叫作鼎,是圓腹,三足、兩耳的青銅器,可在下面燒火,大一點的鼎可以直接裝下一頭羊或一頭豬。

雞,原本是野生的,叫雉,不過在我國戰國前後就開始人為養殖,鴨原本也是野鴨,叫鶩,家養的叫舒鳧;野鵝叫作雁,家養的叫舒雁。在春秋時期的古籍中還有關於捕食魚蝦的記載。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五穀六畜是古人生死攸關的東西

醋也叫做醯(xī),很早就存在,距今有著三年多年的歷史,有了醋和鹽,就可以調味製作酸菜。唐朝時期,醋和鹽都已經普遍使用,一般到市集就可以買到。

古代儲存糧食的瓦器,叫作缶或盎,小口大腹,在上週時代用來煮食物的鐵鍋,稱作“鑊”,無足、雙耳、圓底,除了鑊還有一種“釜”,也是圓底的鍋。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五穀六畜是古人生死攸關的東西

曹植的《七步詩》中提到了“豆在釜中泣”,說明魏晉時期煮豆子用的就是釜。古人做飯用的甑,是一種底部有透蒸汽小孔的盆,裡面放上米粒後,再放在有水的釜上蒸煮;而盛飯菜用的瓦器叫作豆,是一種有蓋子的高腳碗,除了豆,還有用竹器的。

上古時代人們吃飯一般不用筷子,而是用手,到了周朝末期才出現筷子,在那時叫作箸,漢朝時期就已經開始普遍使用了。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五穀六畜是古人生死攸關的東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