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2-04-16
簡介在這些增長經驗的過程中,成人的注意力可能會過於狹隘地侷限於他們認為安全、乾淨、健康的事情上,比如孩子不能在沙坑裡玩、不能挖土或者在草上打滾

下雨後小樹變成什麼

如果一名兒童要保持他天生的好奇心……他需要至少一位能夠與他分享好奇心的成人的陪伴,與他一起再次發現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樂趣、令人興奮的事物與秘密。

——-蕾切爾·卡森

你好不容易計劃了一個時間全家一起戶外野餐,還想趁著這個時機好好增進一下親子關係。

但是當你真正到了戶外以後,問題就又來了?

“我想帶她看看風景,欣賞大自然,但是她根本靜不下來。”

“出去了就是孩子的天地,自己去玩吧。”

“安全第一,這個不能碰。”

“誒喲喂,這個很髒的,別放嘴裡。”

……

然後發現時間悄悄流逝,感覺什麼也沒達成就回家了。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所以帶孩子去戶外後,我(成人)到底該怎麼做?

當今,兒童的生活常常是高度程式化、倉促的。他們生活和停留的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同質化和制度化。許多幼兒缺少嬉戲、創造和沉思的時間。

當孩子去到戶外時,大量的挑戰和驚喜在等著他們。因此他們可能會變得異常興奮,這時候我們需要做一個安靜的陪伴者。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一個安靜的陪伴者

嬰幼兒的學習不是透過他人來告知周圍世界的知識,而是透過自己的身心活動來學習和積累經驗。

在這些增長經驗的過程中,成人的注意力可能會過於狹隘地侷限於他們認為安全、乾淨、健康的事情上,比如孩子不能在沙坑裡玩、不能挖土或者在草上打滾。他們可能告訴兒童不要玩水,不要弄溼衣服,儘量保持雙手乾淨。孩子撿起一片樹葉、乾草或者一塊石頭會被家長立馬制止。當戶外下雨、寒冷或炎熱時讓孩子待在室內別出去。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在Helen Bilton 的《早期嬰幼兒的戶外學習》研究中寫道,教師在戶外的大多數時間都使用的是消極控制。在我看來,家長在戶外也會呈現比較多的消極控制。

各種“不”迎面而來,先不說這些行為打斷孩子的學習過程,難得去到戶外呼吸的你自己也不能好好享受自然,依舊像個督察員一樣忙前忙後。

有部分家長的意圖是為了方便自己或者取悅自己,例如回去不用給孩子換衣服。而另一部分家長是真的很擔心孩子的安全,怕他受傷。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如何平衡想要給他保護但又怕過度打擾呢?

如果那些是絕對存在的危險,例如車水馬龍的馬路或者懸崖邊,那麼及時地介入,立刻帶離孩子到相對安全區。

那如果是可能存在的風險,根據孩子不同的月齡和身體發展,家長可以在一邊實時陪同,保持警惕和觀察,也注意說話方式,把“不能這麼做”變成“可以這麼做”,例如“小心樹枝不要戳到自己眼睛”可以變成“我們把樹枝放在地上玩”。與其嘴裡一直說那些警示,讓孩子感覺擔憂害怕,還不如告訴他怎麼做更合適。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在保證孩子基本安全的前提下我們應當把順應孩子的發展放在第一位。

他們需要大量悠閒自主的時間,就像成人一樣。因此,給予兒童時間從豐富的自然環境中獲益並保護他們不被打擾,是我們的基本責任之一。

一個積極的支持者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戶外時間就是兒童時間。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關注他們的安全。相對於室內頻繁地跟孩子互動,我們成人在戶外就較少,很多時候就是坐著。

如果你的孩子衝過來邀請你一起看他的發現,在他手裡的一隻幹掉的蚯蚓。

你是什麼反應?

“我是不是要假裝也很驚喜?”

“這就是一個死掉的蚯蚓,有什麼大驚小怪?”

“你知道為什麼……?”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其實當兒童分享他們的發現和經驗時,他們就加深了對發現和經驗的理解,特別是在成人真正地感興趣並鼓勵兒童思考為什麼、怎麼做和“如果……會怎麼樣”時,更是如此。

開放性的問題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一個開放性問題可以有很多不同答案的,沒有所謂的對錯。開放性問題有助於兒童批判性思考和同理心,同樣也有利於培養兒童近距離觀察、深入探究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開放性問題的例子,你可以用來提問幼兒:

你想之後怎麼處理這個小蚯蚓?

為什麼你覺得風會變化?

我們在哪裡可以找到更多這樣子的花?

在草地上打滾是什麼樣的感覺?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這邊提一句,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大自然和科學知識緊密聯絡起來,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地把很多科學知識教給他又或者我們自己也並不瞭解很多動植物的知識。

但其實大可不必把大自然過度知識學術化,因為“對兒童和對想要引導他的父母而言,知道遠遠不及感受的一半重要”。孩子們的好奇和驚喜被我們成人看見了,甚至點燃了我們的好奇和驚喜,這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

和孩子一起的自然小活動,例如藝術手工,我們會在之後的自然教育專題和大家一起探討和分享。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一個親自然的模範者

如果想讓孩子正確地對待自然,親近自然,享受自然,那麼我們先要詢問自己內心對於自然的態度和自己對待自然的行為。

用爬樹來舉一個例子。樹枝太細的小樹如果去攀爬,會讓樹枝折斷,影響樹的生長。所以每當要爬樹時,讓孩子自己用手臂和樹枝對比一下,如果樹枝比自己的手臂粗,那麼就可以承受這個人的重量,反之就只能放棄去尋找更合適的。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尊重孩子的恐懼和害怕。如果一個孩子對於一隻在你看來沒什麼攻擊性的小蟲害怕時,請不要直接告訴他這個不要害怕或者有什麼好怕的。

甚至還有家長直接拿起孩子的手去觸碰孩子所害怕恐懼的東西或者硬是讓孩子去做他還沒準備好的事情,例如讓孩子從高處跳下來證明勇氣,這是很糟糕的舉動。這會讓孩子對於自然的體驗變得曲折和畏懼,也會影響孩子在自然環境中對於自己身心的評估。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給孩子一個過程去體驗自然中的危險和障礙,這會反饋到他自己對於自我的認識和危險的評估。自然環境中會充滿天然的挑戰和挫折,當這些來臨時,我們成人的態度和行為是怎麼樣的,孩子就會模仿我們。

尊重大自然有它的美妙,但同樣承認自然中的危險和驚嚇,敬畏自然才能更好地愛自然。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最後分享一種行為模式叫做“蜂鳥模式”,這個用來比喻成人在兒童自然遊戲中的角色再適合不過。

“作為觀察者或見證者盤旋在周圍。”

這裡用的是盤旋和見證,而不是主導和控制,允許兒童自己發現自然的美妙與奇蹟。

作為成人,我們要“積極地存在”和“溫柔的指引”,是一種沒有介入的“在場”,允許孩子自由、自主、創造力和認知的自然發展。

一個安靜的陪伴者,一個積極的支持者,一個親自然的模範者,從我們自身做起。

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編輯 | 馬蕾孕哺育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如果你遇到困難

原標題:《帶孩子去戶外後,我到底該怎麼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