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簡介說明:圖片不是文中的奶奶從三個人到一個廠2010年,在經歷了7年家庭作坊經營後,朱明麗成立了巍山縣阿米清真食品加工廠,開始大批次製作、售賣特色醃鹹菜

醃的鹹菜什麼時候吃最好

奶奶是醃鹹菜的高手,醃的鹹菜不僅經常送給親朋好友品嚐,在當地更是美名遠揚。

受奶奶的影響,朱明麗兩姐妹也對醃鹹菜很感興趣。

至今,奶奶已經去世了很多年,

但是在臘月醃鹹菜仍是她們一如既往的堅持。

因為,奶奶曾告訴她們,鹹菜要在臘月裡醃,這樣才好吃。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說明:圖片不是文中的奶奶

從三個人到一個廠

2010年,在經歷了7年家庭作坊經營後,朱明麗成立了巍山縣阿米清真食品加工廠,開始大批次製作、售賣特色醃鹹菜。

創辦工廠,不但意味著搬離回輝登村,更讓她從一個自由的家庭作坊主人成了兼顧所有員工的企業負責人。

在最初的那幾年,朱明麗夫婦把在永建鎮永勝村委會回輝登村的家開闢為作坊,開始不定期為周邊的村民按需提供醃菜。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美食那麼多,鹹菜配清粥也成了難以忘懷

滷腐、豆瓣醬、皮羅卜、泡辣椒……用古法醃製的鹹菜經年累月流進村民的餐桌,並逐漸成為當地不可或缺的一道佳餚。

慢慢地,醃鹹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位於回輝登村的小作坊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老照片裡記錄著家庭作坊的那些時光

朱明麗夫婦經過考慮,決定聘請一位員工,於是,三個人的隊伍形成了。

再後來,長期的堅持初顯成效,小作坊的產量已經不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在經過擴大規模,選址建廠後,巍山縣阿米清真食品加工廠成立了,三個人的隊伍變成了十四人的團隊。

現代的工廠早早建成,奶奶親授的、傳統的鹹菜醃製技藝依然被沿用了下來。

美味值得等待

臘醃菜的製作方法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鹹菜配白米飯

臘醃菜是嚴格遵循奶奶的教導醃製的,多少年過去,依然很受歡迎。

醃鹹菜,是一個用時間成就美食的過程。

首先,精心挑選出成熟、飽滿,沒有傷口的大棵青菜,將青菜從菜地裡收回來後,要曬兩三天,白天經受陽光的暴曬,晚上也不收回房間,而是繼續讓它們在星空下經歷露珠的洗禮(據說這是臘醃菜風味獨特的一個重要原因)。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晾曬青菜

曬過的青菜要洗乾淨,小把小把地捆起來,繼續掛在木架子上晾曬,等到水分全部晾乾後,就到了醃製的時候了。

這時,將青菜拿下來,切成小段,加入辣椒粉、草果、花椒粉等植物調料後用手揉搓,等到調料均勻入味後,就將醃菜放進罐子裡密封發酵。

等三個月,色澤鮮亮、味道醇香的鹹菜就做成了。

南博會上的那個回頭客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南博會全稱為中國—南亞博覽會

在說起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時,朱明麗的妹妹說道:因為信仰原因,工廠所有產品都不新增酒和防腐劑,所以保質期相對來說短一些,這也造成拓寬市場成了一個大難題。

然而,信仰不可更改,堅持更不能中途動搖。

“我們自己,也不想加太多東西,我們只想做最原生態的鹹菜,做出原汁原味的口感。”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臘醃菜

讓妹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在昆明參加南博會時,一位老人特意找到展位,買了一些鹹菜回去,還說:

現在要吃到這樣原始的味道很難了!

以健康、安全,綠色、環保為宗旨的工廠在醃製鹹菜時始終堅持用最傳統的方法和最簡單的原料。

在美味日新月異的今天,沒有過多新增成分,最大限度保持蔬菜本身口感的產品能走多遠?

或許,只有時間來解答。

助力扶貧是長久的堅持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巍山縣阿米清真食品加工廠

從創辦工廠至今,阿米清真食品加工廠也在盡力以己之力進行扶貧助貧工作。

工廠現有固定員工14人,更多的,是秋收後開始大量製作鹹菜時的臨時僱傭員工,這些人來自永勝村委會不同村落,有利落勤快的普通人,也有年邁或身患疾病的貧困戶。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工作中的工人

對於年邁或患病的員工,工廠也格外優待一些。

不僅給他們提供就業機會,而且會在他們不方便來工廠工作的時候,將原料直接送到貧困戶家中,等他們完成工作後再收回廠裡(貧困戶的工作主要是進行原材料的挑揀)。

我們一天天長大,而越長大,小時候的記憶也就越鮮活。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總有記憶,在漫長歲月中溫暖我們。

如奶奶把鹹菜放進大大的陶罐裡,鄭重其事地蓋上蓋子,然後和我們一起板著指頭等待開啟蓋子的那天。

如滿鬢斑白的老人,一邊在臘月的陽光下翻動晾曬在木架上的青菜,一邊告訴我們要與人為善。

太斯咪:奶奶說,臘月醃的鹹菜才最好吃

夕陽下的食品加工廠

時間飛逝,唯有那些記憶裡的畫面,不時閃現在腦海裡的片段,才是持之以恆打動我們的存在。

後來,我們發現自己衡量事物的標準,為人處世的原則開始變得和那個已經逝去的人有些相像了,於是我們發現,她們沒有離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

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