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簡介在我看來,那些人都不能被原諒,而我也想不通這些人為何會被原諒,我反覆卻讀,終於在《倚天屠龍記》原著當中,找到了答案,人們原諒謝遜的原因:那些江湖豪客雖然與謝遜有著不共戴天之仇,但是,由於謝遜已經幡然悔悟,知道自己之錯,十分悔恨,徹底後悔,更

錢鶴生的降龍十八掌是誰教的

導讀: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並非道德綁架,這只不過是最為正常的江湖事,江湖規矩罷了,這屬於江湖之道義。

一、瑛姑和裘千仞之間的恩怨是非

慈恩,原名裘千仞,其後出家,法號慈恩,跟隨師父一燈就行。

瑛姑,原名劉瑛,曾是段智興的救命恩人,後被接入皇宮為妃,王重陽為制衡西毒歐陽鋒,帶上自己最為親愛的師弟周伯通,前往大理國皇宮,與南帝段智興交流武學,並將先天功傳授。

周伯通資格不夠,更喜歡玩,因此,一直在後宮中游蕩,看到瑛姑在練武,便上去指點,由於教的是點穴功夫,難免有些接觸,一來二去,兩個人便做了那逾越規矩之事。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二人之事,很快被南帝段智興和王重陽得知,段智興看在王重陽的面子上,並未為難周伯通,而又念在瑛姑曾經的救命之恩,也沒有為難瑛姑,其後,瑛姑為周伯通生下一子。

人們常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江湖之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的為名,有的為利,有的人則是既為名,又為利,總而言之,各有所求。

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王重陽邀約江湖最為頂尖的高手,前去比武論劍,一決勝負,以此來終結九陰真經帶來的江湖之亂。王重陽雖然給裘千仞發出了邀請,但是,彼時的裘千仞認為自己武功還未大成,便沒有赴約。

其實,從此處看,便會知道,裘千仞一輩子也無法列入五絕,他與金輪大王有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心態不好。

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要比其他四人年長許多,無論是歐陽鋒的蛤蟆功,還是北丐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其實都沒有大成,這在洪七公的口中是證實的,但是,他們並不畏懼,也不擔心,欣然赴約,這是一種強烈的自信,也是一種不畏懼失敗的心態。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誠然,他們都敗給了王重陽,然而,華山論劍對於其他四絕而言,其實是一件好事,讓他們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讓他們有了奮鬥和努力的方向,並且,他們與江湖上最為頂尖的高手交戰,其實,對於他們自身而言,這是一種交流,增長見聞,增長自己的武學知識。

因此,他們最終都成為了天下間有數的絕頂高手。

當年,裘千仞既然在被王重陽邀請之列,只能說明,他的武功應該不次於其他四絕,奈何,他錯過了第一次華山論劍,失去了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次交流,此後,再難遇到五絕級高手之間的相互切磋了。

所以,裘千仞天賦雖然不差,其掌握的絕學也是頂尖,但是,終究無法踏足五絕,終其一生,都沒有追上五絕的腳步,甚至,距離越來越遠,被人逐漸超越,甚至不再是金輪大王的對手。

裘千仞為名,錯過第一次華山論劍,依舊想爭江湖第一人的位置,卻不是好好練武,提升自己,而是想去噁心別人,於是,闖入大理皇宮,重傷了瑛姑和周伯通之子,希望以此來消耗一燈的功力。

只不過,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嬰兒並非一燈之子,而是周伯通之子,然而,他之目的差點達到,一燈最初是想救的,即便耽誤了自己的華山論劍,即便那個嬰兒是自己的妻子與周伯通所出,但是,一燈在最後決定之前,拒絕了瑛姑的請求。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因為,一燈看到了那一方手帕,那一方手帕正是瑛姑和周伯通的定情信物。

嬰兒當然沒有能夠存活下來,瑛姑卻不明白原因,只覺得一燈心狠,不反思自己之過,一怒之下,離開皇宮,從此之後,隱居黑沼澤,窮盡一生之力,只為毀掉一燈。

第二次華山論劍時,瑛姑聽到了裘千仞猖狂的笑聲,認出了裘千仞便是當年的蒙面人,因此,讓周伯通取其性命。經歷了諸多事情,裘千仞後悔當初之事,跳下懸崖,卻被一燈所救,從此之後,拜一燈為師,改名慈恩,追隨左右。

金輪大王被楊過所敗,退出中原,苦修十六年,武功大進,自認無敵,再次踏足中原武林。一燈雖然出家,卻依舊心懷大理國,而蒙元鐵騎數頭並進,慈恩知道一燈心思,便想著前去大理國,為一燈探聽訊息,卻正好撞見了金輪大王。

兩個人邊戰邊走,苦鬥三天三夜,最終,慈恩雖然走脫,回到了一燈身邊,卻也是重傷,拖著一口氣。

一燈帶著慈恩,來黑沼澤尋找瑛姑,

希冀

瑛姑能夠原諒慈恩,慈恩一直不願離開,吊著最後一口氣,便是想得到瑛姑的原諒。

於是,無論是郭襄,還是楊過,都勸瑛姑原諒慈恩。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二、那些做下大錯,卻被原諒的人

《天龍八部》:

在《天龍八部》原著當中,蕭遠山探親,被慕容博所設計,家破人亡,更是害得中原數十位高手喪生,三十年後,蕭遠山憤恨眾人如此對待喬峰,又大開殺戒,究其原因,一切都要怪在慕容博頭上。

然而,掃地僧出手,以絕對的力量,壓制雙方,開口仁義,閉口道德,希望雙方罷手,最終,加害者慕容博和受害者蕭遠山都歸隱到了少林派,兩個人受到了同樣的待遇。

換句話說,蕭遠山想透了,最終原諒了慕容博,醒來之後,還和慕容博做了師兄弟。

慕容復也被原諒了。

慕容復是不是有大過呢?的確有的,他與段譽之間,其實有著不共戴天之仇,他將段譽打落深井,段譽再次出來,卻因為巧合,能夠和王語嫣走到一起,因此,段譽原諒了慕容復。

但是,慕容復為了自己恢復大燕之夢,配合段延慶,將段正淳及其紅顏知己全部都下了悲酥清風之毒,最終,段正淳等幾個人,甚至包括王語嫣的母親王夫人在內,或直接,或間接,都死在了段譽的手裡。

然而,當他們從雁門關救喬峰歸來的路上,遇到了慕容復,他們卻並未直接出手,反而感嘆慕容復最終成了那樣一番模樣,與阿碧走到了一起,成為了一群少年,靠著糖果成為皇帝。

眾人沒有出手,其實就是原諒了慕容復。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倚天屠龍記》:

在《倚天屠龍記》原著之中,周芷若受制於師父之命,其實,也做了許許多多的錯事,比如,在海上的小島上,“殺”蛛兒,陷害趙敏,暗中奪取倚天劍和屠龍刀等等。

再比如,周芷若也並非只是做了這一點點錯事而已,她修煉速成版九陰真經,更是與宋青書一起,兩個人在少林寺的武林大會上,出手十分狠辣,不顧江湖道義和往日恩情,連連下重手,等等,甚至,周芷若還對謝遜出手,想要滅口。

但是,張無忌卻原諒了周芷若,甚至還對周芷如怦然心動,更是將周芷若所有之錯,都想成了逼不得已,越發覺得周芷若也是一個可憐人,到了最後,張無忌開始憐惜周芷若,只記得周芷若之好。

就連差點死在周芷若手上的蛛兒,也原諒了周芷若。

三女相見,幾乎是一個原諒大會。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倚天屠龍記》原著之中,有一個很大的惡人,這個人絕不是成昆,而是謝遜,只不過,謝遜為人講道義,又是張無忌之義父,因此,人們不覺得他惡,其實他就是最大的惡。

的確,謝遜的遭遇非常不幸,可是,那都是成昆的錯。他卻為了將成昆逼出來,在江湖上胡作非為,導致許多無辜之人失去生命,這些人與謝遜,那可是往日無仇近日無冤的。

謝遜為了一己之私,甚至將目標放到了武當七俠之首的宋遠橋身上,幸而,空見出手,宋遠橋才躲過一劫。然而,空見為規勸謝遜,很不幸,被謝遜暗算,隕落在七傷拳之下。

可以說,整個武林,許多人都與謝遜有仇,雖然他們最後明白了原因,可是,一切的錯都是謝遜一個人造成的。最終,他們都放棄了報仇,與謝遜可以說有著深仇大恨的少林派,更是接納了謝遜,讓謝遜成為少林弟子。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原著當中,有一個我十分想不通的情節,萬里獨行田伯光那是真真正正,人人唾棄的採花賊,然而,無論是令狐沖,還是其他人,最後似乎都不計較了,還覺得田伯光人品不錯,願意與田伯光交朋友。

在《天龍八部》中,雲中鶴這個採花賊,可是從未被原諒過。

田伯光不僅僅被原諒,甚至和令狐沖成了好朋友、好兄弟,最後為了支援令狐沖的事業,還帶著一群人,加入了恆山派,建立了恆山別院。

對於田伯光,已經沒有了最初五嶽劍派對他的人人喊打,反而將田伯光當成了自己人,這豈不是一種原諒?田伯光過往一切十惡不赦之罪,沒有任何人再提及過,甚至是恆山派那些人,都不再提及了。

其實,我們想不通這些環節,這些環節卻有一個共性。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三、郭襄和楊過所遵循的江湖道理

郭襄和楊過所遵循的江湖道理,正是第二點,上面那些人被原諒的道理。

在我看來,那些人都不能被原諒,而我也想不通這些人為何會被原諒,我反覆卻讀,終於在《倚天屠龍記》原著當中,找到了答案,人們原諒謝遜的原因:

那些江湖豪客雖然與謝遜有著不共戴天之仇,但是,由於謝遜已經幡然悔悟,知道自己之錯,十分悔恨,徹底後悔,更是失去了所有武功,因此,那些人便覺得,身為一個江湖人,豈能對一個不會武功的人出手?便每個人送了謝遜一口唾沫,了卻過往一切,算是一種原諒。

蕭遠山原諒慕容博,則是因為掃地僧讓慕容博再次假死了一次,讓蕭遠山明白了冤冤相報何時了的道理。

段譽和王語嫣原諒慕容復,是因為慕容復瘋了,那就是一種懲罰。

田伯光被所有人原諒,其實是因為,田伯光也是幡然悔悟,明白自己之錯,從此之後,站在了對的一方,不再胡作非為,甚至開始行俠仗義,因此,人們原諒了他。

這些人被原諒,有著共通之處:悔過,已經受到懲罰,不再為惡或者變成好人。

這就是《神鵰俠侶》原著當中,郭襄和楊過都認為瑛姑應該原諒慈恩的道理。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從裘千仞到慈恩,這中間經歷了很大的轉變:

1、知道錯了。

從裘千仞到慈恩,這樣的一種轉變,本身就是裘千仞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已經反思己過,知道自己之錯了,否則,他也不會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被一燈救了之後,直接出家,跟隨一燈,兩個人身份是對等的,他卻甘願自降一個輩分,成為一燈的徒弟。

2、受到懲罰。

從《神鵰俠侶》原著當中,只要慈恩出現,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慈恩經常會陷入癲狂狀態,神志不清,不能控制自己。那是因為慈恩知道自己錯之後,經常要和曾經的自己做爭鬥,那是一種自責,也是一種心魔。慈恩經常發瘋,一個堂堂掌門,淪落到如此地步,其實就是一種懲罰。

3、慈恩快死了。

在武俠小說當中,人死仇消,這是一種很正常的道理。慈恩為了給一燈探聽訊息,被金輪大王千里追殺,打成重傷,命不久矣,口不能言,只剩下最後一口真氣吊著,隨時會撒手人寰。正所謂,人之將死,過往恩怨,一筆勾銷。

4、求原諒。

一燈瞭解慈恩的心思,慈恩之所以不閉眼,拖著自己,不嚥下最後一口氣,就是為求瑛姑的原諒,那是他一生的錯事,他可以放下一切,唯獨放下不了那一件,足以見得他的悔過之心。

郭襄和楊過,讓瑛姑原諒裘千仞殺子之仇,難道不是道德綁架麼?

結語:

瑛姑與周伯通之子的夭折,一切都是裘千仞之錯,郭襄和楊過卻反而要求瑛姑原諒,我們以常理度之,自然不能理解。但是,在那個江湖之上,卻有著自己的江湖規矩和道理。

裘千仞受到了懲罰,且真心悔過,又受了重傷,快要去世了,這才是楊過和郭襄讓瑛姑原諒慈恩的原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