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幫扶軼事 | 化“結”

簡介”剛打算出門的陽溪村村民“樹壩子”楊樹成回頭看到喊住自己的人,不好意思地回答道:“王隊長,這麼早你就來啦

苗族人好不好打交道

幫扶軼事 | 化“結”

王新理(右)給“樹壩子”講解扶貧政策(唐昌園 攝)

寒冬臘月,清晨接近零度的氣溫,讓人畏懼。大山深處,會同縣蒲穩侗族苗族鄉陽溪村一片寧靜祥和。

“咚咚咚”的腳步聲,打破了鄉村的寧靜,遠處一人風塵僕僕地走來,手裡緊握著一疊票據。一邊走一邊大喊:“‘樹壩子’,你怎麼跑回家了,手術也不做,賬也沒結,搞什麼名堂。”剛打算出門的陽溪村村民“樹壩子”楊樹成回頭看到喊住自己的人,不好意思地回答道:“王隊長,這麼早你就來啦。我不是想著家裡還炕起這麼多臘肉嗎?等過完年我再去做手術吧,不急。”

從遠處趕來的,是會同縣蒲穩侗族苗族鄉陽溪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王新理,也是“樹壩子”楊新成的幫扶責任人。“這是你這次住院的賬單,我已經給你結賬了。這次住院花了1423 元,報銷後個人支付部分只需要135 元,住院報銷這麼多,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王新理一邊將票據遞給楊樹成,一邊耐煩地跟他解釋著費用情況,以解他後顧之憂。

看著手中的賬單,楊樹成這才打消掉心中的疑慮,答應王新理等過完年就去縣人民醫院將困擾自己多年的手部“疙瘩結”做手術切除掉。

“樹壩子”楊樹成 ,一提到他,陽溪村人都敬而遠之。他性格孤僻,很少和人交流,46 歲還是單身一人。父親也受不了他的脾氣,前年到靖州和他堂哥一起住了,母親也去廣坪鎮打工。“‘樹壩子’家以前靠金礦發家致富,生意好時會請十多個人做事,後因家中變故讓‘樹壩子’性情大變,稍不如意便對父母拳打腳踢。”陽溪村支部書記楊永久搖搖頭說,楊樹成頭腦清醒的時候,一些話還是能說通,但和他聊久了,他就開始抱怨,話語條理也不清楚。

“‘樹壩子’以前獨自住在半山腰的小木棚,每天清早就跑到山裡去。我們去走訪,不是遇不到人,就是一聽到我們聲音,就藏了起來,還是村幹部好好和他說才出來和我們見面。”2017年初次走訪“樹壩子”,楊樹成頂著亂糟糟的頭髮,穿著髒亂不整的衣服,身邊跟著一條瘦弱的黃狗。摸清楊樹成的情況後,王新理按照貧困戶評議程式,將楊樹成納入 2017 年建檔立卡貧困戶,與他結成幫扶對子。

要幫楊樹成開啟心結,首先要讓他有個可以安心住的地方。“為準備建房材料和辦理審批手續,我和王隊一個月內,往返縣城七八趟。”扶貧工作隊員唐昌園笑道,因為楊樹成情況比較特殊,所以對他的幫扶都是“保姆式”的,什麼事情都得安排妥當才放心。

幫楊樹成申報了危房改造重建專案後,誰來施工,這讓王新理有些為難。村裡沒有誰願意幫楊樹成建新房,楊樹成自己什麼都不太懂,一切都是王新理在幫他張羅。

選址整地、規劃設計、預算選材、開建施工……2018 年 8 月,“樹壩子”的新房動工。歷經3個多月,一棟白牆黑瓦通透明亮的新房坐落在村級公路邊,楊樹成搬進了新家。新木床、省柴灶、鐵鍋、凳子、燒水壺等用品,王新理都給楊樹成置辦好,還透過民政救助給他領來了被子和食用油。

房子建好後,王新理髮現“樹壩子”開始願意和他交流了。“和‘樹壩子’閒聊的時候,他悄悄地告訴我,他手上有個‘疙瘩結’,做事不方便,想去醫院看看。很少出門的他一怕出不起錢,二怕認不得地方。”

“去年12月底送他到縣人民醫院治療,因為是週五,所以醫生對他病情進行初步診斷後,專家會診放在下週一,但是‘樹壩子’住了一天後,就一個人又偷偷地跑回了家。”王新理拿出“樹壩子”住院清單,上面寫著診斷意見:血管瘤,建議手術。

“目前已經和醫生聯絡了,打算過完年,天氣好點再帶著‘樹壩子’去把手術做,我剛好也有空去照顧他。”王新理說。“等他手上的‘疙瘩結’一解決,他也就方便日常做事了,我也就放心了。”

現在的“樹壩子”楊樹成逐漸沒那麼孤僻了,開始願意和人交流了,父親也打算回來與他同住了。村裡還給他安排了一個公路養護員的公益崗位,每個月 400 元的工資,村裡人見著他也不躲了,“樹壩子”的心“結”慢慢地化了,日子也一天天好過起來了。(本報記者 楊智偉 通訊員 朱毅)

【記者手記】

先找對症結,看準需求,幫扶才能又快又好見成效。“樹壩子”的癥結在心理,王新理正是透過事無鉅細的關心和了解,才跟村裡人都怕的“樹壩子”成為朋友。王新理的幫扶,讓一個封閉自我多年的人開始主動願意接受幫助,重新站起來,好好地生活。

王新理為“樹壩子”的付出,村裡人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無形中為扶貧工作增添了助力。記者採訪時,不少村民都感慨道:“王隊長真難得,這麼難打交道的人,每個月都要去好幾次,我們很佩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