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非遺名錄|青銅器修復有哪些步驟?

簡介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修復與複製技藝主要包括清洗、除鏽、矯形、拼接、刻紋、翻模、鑄造、配缺、打磨、作色、做舊等十餘道工藝環節

青銅圖片怎麼清洗

非遺名錄|青銅器修復有哪些步驟?

中國傳統青銅器修復與複製技藝源遠流長。宋代金石學帶動了這種技藝的興起與發展,並逐漸在不同地域衍生出不同的技術流派,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的“青銅器修復與複製技藝”(上海博物館申報

也帶有顯著的地域特點。

傳統青銅器修復技藝包含清洗、拆除、去鏽、矯形、拼接、配缺、翻模、刻紋、鑄造、打磨、補色等十餘個步驟,每個步驟均有很高的技術要求。

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上海地區的青銅器修復與複製技藝水準已在全國享有盛譽,其歷史可追溯到清末內務府造辦處設立的古銅局,其中有一位名為“歪嘴於”的巧匠為宮中修復和仿製了許多古銅器。其弟子張泰恩繼承衣缽,被世人稱作“古銅張”。1919年至1937年間,張泰恩前後共收11位弟子,7位出師後自立門戶,其中王德山修復技藝最為精湛,他在鼎盛時期將手藝傳承給了徒弟王榮達。王榮達出師後,來到上海為古董行修復青銅器。他極有天賦,對青銅器紋飾和形制研究至深,修復造詣極高,對技藝環節多有革新和完善,在業內頗有名氣。

青銅器修復與複製技藝之所以能在解放前的上海孕育與發揚,得益於當時這座大都市海納百川的地理和文化優勢,大量的珍貴文物與相關人才匯聚於此,使文物修復行業得以蓬勃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各行各業都站到了新的起點上。上海博物館於1958年設立文物修復工場,是國內首批組建文物修復和複製團隊的文博機構,透過招賢納士,將流散在民間的修復能人巧匠匯聚一堂。“古銅張”第三代傳人王榮達作為業內高手之一,於同年被聘入上海博物館,自此成為技術特色鮮明的上海博物館青銅器修復與複製技藝的第一代創始人。

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修復與複製技藝主要包括清洗、除鏽、矯形、拼接、刻紋、翻模、鑄造、配缺、打磨、作色、做舊等十餘道工藝環節。每一道環節都採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和材料,使文物的壽命得以延長。在培養傳承人的過程中,要求充分掌握青銅器本身的器形紋飾特點、歷史流變發展和製造工藝技術,在深研原器的基礎上對所有工藝反覆磨鍊,全面掌握。在這種高標準、嚴要求的氛圍中成長的修復師們,不僅以完整的技藝傳承為天職,更以前輩們的鑽研精神為楷模,力求改進完善每一個環節。

2020年,這門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不僅是一種認可,更賦予了上海博物館在新時代踐行文化自信的歷史使命。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的青銅器修復與複製已不僅僅是一門傳統手工技藝,更是一門跨學科專業。它要求文物修復師掌握歷史學、考古學、博物館學、化工材料學、金屬工藝學、儀器分析、計算機設計和工藝美術等多種學科知識與實用技術。

(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責編

:賈亭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