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行乞38年,吃糠咽菜,唯一受御賜黃馬褂被載入正史的“千古奇丐”

簡介武七的大義傳到了山東巡撫張曜那裡,張賜名“訓”,意在“垂訓於世”,另免除義學院徭役賦稅等,又自行捐200兩白銀,還上奏光緒封號“義學正”,賞賜黃馬褂和“樂善好施”的匾額,准予建立牌坊,從此武訓名聲大振

受御什麼意思

導讀: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索取,而在於奉獻。

我見過太多的乞丐,他們迫於生活乞討求生計,但是絕對沒有聽說過有乞丐行乞攢錢辦辦學校的。

行乞38年,吃糠咽菜,唯一受御賜黃馬褂被載入正史的“千古奇丐”

武訓先生就是這樣一個奇人,不為自己卻心繫天下貧民子弟。暫且拋開一些政治原因不說,他的這這種行為真的令我為之動容;

行乞三十八年,吃的是粗糧剩飯,穿的是破衣爛鞋,他把行乞攢下來的錢用了買了地,辦了三處義學院。又不惜尊嚴跪求富商捐款,誠請舉人、進士入學教書,懇求窮人子弟入學受教,教育了無數窮人孩子,一生無妻兒。

試問這樣一個人,難道不是一個偉大的慈善家?

行乞38年,吃糠咽菜,唯一受御賜黃馬褂被載入正史的“千古奇丐”

那麼有人有問了,一個連飯都吃不起的窮人,為什麼還要去瞎學人家興辦學校呢?故事還要從武訓小時候說起……

武訓出生于山東堂邑縣武莊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本來無名,在家裡排行老七,故叫武七,又名武豆沫兒。窮人家上不起學,還得吃飯他便從小就出去乞討。

14歲那年,在一地主家當長工,三年到了結工錢的時候,僱主突然說他這些的工錢都用完了,武訓又不識字,看不懂賬本,張口想要辯解什麼又說不出,僱主說他“誣賴”,氣的他口吐白沫大病一場。

行乞38年,吃糠咽菜,唯一受御賜黃馬褂被載入正史的“千古奇丐”

在床上躺了多天的武訓半死不活,一天忽然醒來發下毒誓,要行乞辦學,讓天下貧窮之人不再受文盲之苦。

說的容易,想來自古哪一個辦學之人不是達官貴人、富甲豪紳?一個乞丐想要辦學校,這曠古未有!在一些人看來這就是一個瘋子的笑話,但是有句話說的好,當別人都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你所做的事時,那麼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行乞38年,吃糠咽菜,唯一受御賜黃馬褂被載入正史的“千古奇丐”

咸豐九年(1860年),21歲的武訓正式開始行乞。他剃掉了辮子,只在額頭一角留了個小辮,為了獲得更多人的關注,他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吃些豬狗不食的雜食,臉上永遠是擦不完的汙泥。

他一邊走一邊唱:“吃雜物,能當飯,省錢修個義學院”,每當有人給他好的衣服,立馬典當了換成錢攢起來。看著存的錢從少到多,他很開心,因為離著辦學校又近了一步。

行乞38年,吃糠咽菜,唯一受御賜黃馬褂被載入正史的“千古奇丐”

有時他還會在街頭像賣藝的一般,刷刀、頂缸、模仿動物,因為他的技法不嫻熟反倒引來眾人的大笑。他一路走過了山東、河南、河北、江蘇等地,人們只是看見了鬧市之中有個瘋癲的乞丐,嘲笑著他要辦義學院,卻看不見他心中那最執著的信仰。

武七白天行乞,夜晚就紡線績麻,邊做邊唱:“拾線頭,纏線蛋,一心修個義學院,纏線蛋,接線頭,修個義學不用愁”,他用這種“自我鼓勵”的精神方法讓自己堅信能成功。

黃天不負有心人,沒想到他還真的積少成多,修成了義學院。

行乞38年,吃糠咽菜,唯一受御賜黃馬褂被載入正史的“千古奇丐”

光緒十四年(1888年),武七花費4000餘吊錢同舉人楊樹坊,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建立起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

光緒十六年(1890年),武七與寺廟一起在館陶楊二莊興辦了第二所義學院。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武七憑藉殘生積蓄,並求得臨清官紳的資助,建立起第三所義學院。

他曾多次誠懇求助有名學者入校教學,跪求窮人家的孩子上學,並免除一切費用。辦起義學院時的他已經不再貧窮,有良田百餘畝,存款幾千吊,這些別說在當時就是現在也算得上是富豪了。

行乞38年,吃糠咽菜,唯一受御賜黃馬褂被載入正史的“千古奇丐”

可偏偏就是這樣,武七他仍舊沒有脫離乞丐的身份,幾乎所有的錢都投放到修建學校中去了。就連每次宴請老師們,他也都只是站在門外絕不進去,等人們風捲殘雲吃飽喝足以後,他再就著些剩菜充飢。

武七的大義傳到了山東巡撫張曜那裡,張賜名“訓”,意在“垂訓於世”,另免除義學院徭役賦稅等,又自行捐200兩白銀,還上奏光緒封號“義學正”,賞賜黃馬褂和“樂善好施”的匾額,准予建立牌坊,從此武訓名聲大振。

行乞38年,吃糠咽菜,唯一受御賜黃馬褂被載入正史的“千古奇丐”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二十三日,武訓死在了御史巷私塾,《清史稿》記載:“病革,聞諸生誦讀聲,猶張目而笑”。

就這樣,武訓先生在傾注畢生心血的學堂,聽著朗朗書聲安詳離去,享年59歲。出殯之時,自發送行官民達數萬人,沿途觀看者更是人山人海,一時哭聲震天,哀鳴不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