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七次群眾會,用心用情議出“宜居夢”

簡介不久後,在玉屏自治縣委、亞魚鄉黨委的支援下,郭家灣村委託貴州大學勘察設計研究院與農學院,根據村情、村莊特色優勢及群眾意願,優先選取陳家組、井灣組、綠坪一組、綠坪二組、綠坪三組5個村民組作為規劃核心區,編制了村莊規劃和產業規劃,以點帶面打造特

議事堂怎麼增加人

6月18日清晨,陽光透過斑駁的雲層傾灑下來,映照在玉屏自治縣亞魚鄉郭家灣村綠坪組新改造的宜居農房上,反射出耀眼的銀色光芒,好一派祥和寧靜的新農村景象。

“綠坪147戶,適宜改造的民居都改造了。”郭家灣村黨支部書記張家文充滿幹勁地說,從廣泛徵求意見到鄉親們住進宜居農房,這期間舉行的7次群眾會沒白開。

去年4月,郭家灣村被正式列為貴州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整合示範試點。訊息傳來,這個538戶2320人的村莊沸騰起來。

如何持續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帶領群眾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村支兩委立馬動了起來。

不久後,在玉屏自治縣委、亞魚鄉黨委的支援下,郭家灣村委託貴州大學勘察設計研究院與農學院,根據村情、村莊特色優勢及群眾意願,優先選取陳家組、井灣組、綠坪一組、綠坪二組、綠坪三組5個村民組作為規劃核心區,編制了村莊規劃和產業規劃,以點帶面打造特色鄉村。

拿到規劃方案的第二天,張家文召集村支監三委開會。“村莊有貢米產業、侗族文化,且交通便利、氣候適中,但村裡仍有一些薄弱環節和短板,該從哪個環節入手最快見效?”

討論出的辦法是: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必須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雙向進行。同時,鼓勵群眾出資,對人口最多的綠坪三個村民小組進行宜居農房改造。

改造面臨的第一個核心問題,就是錢。村委會的方案一提出,群眾會上就炸開了鍋,願意出錢的村民並不多。熟悉村民心理和農村工作的張家文深知,群眾攢的都是辛苦錢,不願意花錢改造可以理解。

鼓勵村民自己幹,不如組織帶著群眾幹。在縣委的幫助下,當地以“農戶自籌為主+政府獎補為輔”為原則,按每戶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標準,採取“3322”模式建設宜居農房,即政府獎補30%、特色產業30%、農戶自籌20%,群眾還可透過投工投勞、盤活閒置資源資產、土地入股等方式折資解決20%。

多渠道、多方式解決改造資金問題,僵局得以打破。可關鍵性問題還在——農戶自籌的20%如何解決?

亞魚鄉黨委帶領5名村幹部再次扎進綠坪組,抓住群眾田間勞作、廣場小憩時間,苦口婆心宣講鄉村振興政策、耐心闡述資金籌集的可行性、合理性,給老百姓吃下“定心丸”。最後,大家終於通過了“3322”資金籌集方案。

緊接著的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每家每戶的房屋結構不同,要怎麼改?是否增加樓層?改造面積怎麼計算?如何選材?需要多久?

為群眾改造房屋,一定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透過一次次的群眾會,群眾代表全程參與房屋測量、改造方案設計、材料選擇等各環節,自己“當家做主”,改造熱情也逐漸高漲。

此後,每次遇到重大問題,村裡都召開群眾會充分討論決定。比如壯大貢米產業、整治人居環境、修建議事堂、水井改造等,均透過多輪群眾會才敲定。

年過半百的村民張家生最先申請了改造。他感嘆說:“30多年的老房子,牆皮都被雨水泡壞了。現在黨的政策好,不僅刷白了外牆,還在頂樓裝了鋼架棚,乾淨又清爽。”

一戶、兩戶、一百戶……歷時半年,綠坪組徹底換了新顏。如今,陳家組、井灣組正在穩步推進改造,郭家灣村美宜居的夢想正逐步照進現實。(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葛永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