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前出師表》:經典名言10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簡介點評:諸葛亮、劉備皆認為,東漢之所以自桓帝后衰弱敗落,是因為帝王親近小人,疏遠賢臣的緣故

忘我的工作怎麼形容

《前出師表》,出自《古文觀止》。公元227年,諸葛亮在漢中準備討伐曹魏,臨行前寫下這篇表文。

《前出師表》:經典名言10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在《前出師表》一文裡,諸葛亮感慨往事,勸諫蜀後主能夠繼承先帝遺願,奮發圖強,有所作為。同時,他也向後主表達了決心,不負先帝臨終所託。諸葛亮文筆矯健,情感真摯,是表文中的傑作。

本文選取《前出師表》經典名言10句,附上譯文和點評,以饗讀者。

《前出師表》:經典名言10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開創大業未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如今天下三分,蜀漢國力疲乏、民生凋敝。

這確實已經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啊。

點評:「先帝」即蜀漢昭烈帝劉備。「益州」是古地名,西漢設定的行政區劃。範圍包括今四川的大部分,以及雲南、貴州的一部分。

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朝廷官員在內不生懈怠,

軍中將士在外視死如歸,

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

他們都想報答給陛下啊。

點評:諸葛亮認為,天下分成三國,蜀漢最弱。但是,由於先帝劉備廣施恩澤,朝廷官員不生懈怠之情,勤於政事。而軍中將士無不奮不顧身,視死如歸。他們都想報答給後主劉禪。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宏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陛下您應該廣開言路,聽取群臣意見,

以此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

而且陛下還應振奮鼓舞志士們的勇氣,

不要輕易地看輕自己,使言談不恰當,

以至於堵塞了忠誠賢士們進諫的道路。

點評:「恢宏」即鼓舞、振奮之意。「妄自菲薄」指因自卑而不自重。諸葛亮勸進後主劉禪,奮發圖強,振興蜀漢。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

他們心地善良,其心志意念忠貞純正,

是先帝選拔之後才留下來輔佐陛下的。

點評:「侍中」是古代官職名,是丞相的屬官。「侍郎」是漢朝設立的官職,尚書的屬官,初為郎中,滿一年為尚書郎,滿三年為侍郎。

「郭攸之」字演長,為人和順,時任黃門侍郎。「費禕」字文偉,蜀漢四英之一,諸葛亮死後,接替為軍事。「董允」字休昭,與諸葛亮、蔣琬、費禕等人並稱為蜀漢四英。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親近賢臣,遠離小人,是漢朝前期興盛的原因;

親近小人,遠離賢臣,是漢朝後期衰敗的原因。

點評:諸葛亮、劉備皆認為,東漢之所以自桓帝后衰弱敗落,是因為帝王親近小人,疏遠賢臣的緣故。

《前出師表》:經典名言10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我本來就是一介平民,

曾在南陽郡務農耕種,

亂世中只求保全性命,

不希望求得顯赫名聲。

點評:諸葛亮幼年喪父,由叔父諸葛玄撫養成人。後來,諸葛玄病故,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在南陽鄉下以耕種營生。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先帝不認為我出身卑賤、見識淺薄,

不惜屈尊來訪,三次見我於草廬中;

還徵詢我對於天下大勢有什麼看法,

因此我深為感激,答應為先帝效力。

點評: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冬,劉備駐軍新野。謀士徐庶返回家鄉,臨行前向劉備舉薦諸葛亮,誇讚其賢於自己。劉備心生嚮往,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言談行為謹慎,

故臨終時把國事託付於我。

點評:劉備為給兄弟關羽、張飛報仇,舉兵與孫吳決戰。然而,蜀軍大敗,兵退白帝城。第二年,劉備病重,將兒子劉禪與國事託付給諸葛亮。

《前出師表》:經典名言10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自從接受遺命以來,我便日夜擔憂嘆息。

擔心託付大任不能完成,有損先帝英明,

所以,我五月南渡瀘水,深入荒僻之地。

點評:「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就是《三國演義》裡的七擒孟獲之事。

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如今就要離朝征討曹魏,

流著淚寫下了這篇表文,

激動得不知說了些什麼。

點評:諸葛亮流著眼淚寫下了這篇表文,不僅是勸進後主劉禪,而且也是向後主表明決心,一定要實現此次的軍事目的,奪取

故都

長安。

《前出師表》:經典名言10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古文觀止

檢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