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糧食自給率僅23%,“缺糧大省”如何端牢“飯碗”、管好“糧倉”?

簡介”在近日一場由福建省政協組織開展的專題協商會上,福建省發改委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省糧儲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建平擺出了資料,“除了稻穀有一定自給率以外,福建的小麥、玉米、大豆等主要的糧食品種幾乎都依賴於省外調入,或者從國外進口

穀倉有什麼用

本文轉自:人民網

青山聳峙,丘陵連綿,綠水蜿蜒、穿插其間,塑造了福建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有4100多萬人口,但人均耕地不足半畝,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山多田少,讓八閩之地面臨著糧食自給嚴重不足的現實。

“福建的糧食產量一年才500萬噸左右,但是消費量達到了2167萬噸,缺口超過1600萬噸。”在近日一場由福建省政協組織開展的專題協商會上,福建省發改委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省糧儲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建平擺出了資料,“除了稻穀有一定自給率以外,福建的小麥、玉米、大豆等主要的糧食品種幾乎都依賴於省外調入,或者從國外進口。”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糧食自給率僅為23%的福建,是我國第三大糧食主銷區,對外依存度高,意味著保障糧食安全的任務尤為艱鉅。“缺糧大省”如何才能端牢“飯碗”,管好“糧倉”?

糧食自給率僅23%,“缺糧大省”如何端牢“飯碗”、管好“糧倉”?

今年3月,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鎮良山村,村民們在農田裡忙春播。洪宗洲攝

福建的回答是,產糧、興糧、引糧、儲糧。

就在不久前,儘管“天公”有些“不作美”,但在福建南安市官橋鎮,一個糧庫拆舊建新的專案建設如期開工——將拆除4。15萬噸舊倉房,建設高標準糧倉7。46萬噸。

事實上,南安糧庫拆舊建新是福建糧倉“擴容”的一隅。為了不斷加強儲備能力,福建省批准同意在年內開工建設75萬噸省級倉容,總投資約16億元,計劃在今年9月底之前全部開工,南安糧庫則是本輪建庫的首個專案。投資規模之大、建設倉容之多在福建歷史上前所未有。

在開工現場,孫建平介紹說,該專案設計採用適合福建省高溫高溼特點的倉型,配備先進的綠色生態儲糧儲糧技術,同步建設資訊化系統,實現儲備糧準低溫儲存與智慧化管理。

宜未雨而綢繆。擴建糧庫、智慧儲糧,已被列入福建省的“十四五”規劃當中。《福建省“十四五”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發展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全省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一批生態型糧食儲備庫,不斷提升倉儲設施現代化水平。

糧食自給率僅23%,“缺糧大省”如何端牢“飯碗”、管好“糧倉”?

漳浦直屬庫。福建省糧儲局供圖

早在“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就已實際投資2億多元,推進“糧安工程”糧庫智慧化升級改造專案建設,已完成省級糧食管理平臺建設,與84家糧庫完成資料對接,省級平臺可以實時從糧庫採集糧情等相關資料,並實現攝像頭遠端監管庫區業務,實現了省級平臺與糧庫的資料互通、線上監控。

“越是有糧食吃,越要想到沒糧食的時候。”糧倉備好,糧食更要備足——面對糧食“對外依存度高”的現實,福建在端牢“飯碗”這件事上,凡事先想一步、先走一步。

從2005年起,福建省就與糧食主產省共同主辦每年一屆的“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為了保證糧食購銷的儲備,在歷屆糧洽會上,“八閩糧倉”的收穫頗豐,目前已與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中的10個省,建立了產銷協作關係。

糧食自給率僅23%,“缺糧大省”如何端牢“飯碗”、管好“糧倉”?

第十七屆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資料圖)。福建省糧儲局供圖

在17年間,糧洽會從單一的糧食貿易洽談,發展為集糧食貿易洽談、精品糧油展銷、先進糧機展示、糧食科技對接、前沿糧訊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展會。今年6月18日,第十八屆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將在福州如期而至。據福建省糧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廖志松介紹,此次糧洽會將進一步鞏固和拓寬引糧入閩渠道,推動糧食產銷合作縱深發展,促進產銷區糧食企業深入開展糧食全產業鏈合作。

積穀防饑,備足“糧草”方能安民心。為了進一步增加糧食儲備規模,福建計劃增加50萬噸儲備,其中省級的20萬噸,市縣兩級的30萬噸,屆時能夠確保福建省200天的口糧消費。“按照國家下達的指示,銷區儲備6個月,200天口糧儲備超過了國家的要求。”孫建平說。

目前,福建已經制定了152家應急加工企業和1476家應急供應網點。這樣就能夠保證“無論哪一個人口超過3萬的鄉鎮,都會佈一個網點,如果哪裡出現搶購大米的現象,能夠立即供應上”。

“引糧入閩”穩住糧倉,深耕八閩同樣舉足輕重。

種子被譽為糧食界的“晶片”。深耕雜交水稻育種的中科院院士謝華安說,福建的耕地有限,若要做到農業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首先要透過科研不斷培育出優良的種苗,然後要研究出實用的綠色栽培技術、綠色防控技術。在優質品種的前提下,利用綠色栽培技術、綠色防控技術,生產出綠色的產品,打出綠色的品牌。

近年來,福建省級財政設立了專項資金,持續實施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經過數年的發展,福建的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和產量持續保持全國第一,生產的雜交水稻種子90%供應省外,並出口東南亞國家。

日前,福建農林大學成立海峽種業創新研究院,開展種業科學研究、培養種業創新人才和建設種業創新平臺等,正努力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種業科技創新高地和成果轉化基地,努力讓福建在種業創新的路上行穩致遠。

雖山多田少,但“山海”也蘊藏“糧倉”,這些年,福建因地制宜“向山上要食物,向海裡要食物,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彌補當地糧食產量的不足。

依託生態稟賦,特色農業現代發展步子加快。“十三五”期間,福建茶葉、蔬菜、水果、畜禽、水產、林竹、花卉苗木、食用菌、鄉村旅遊、鄉村物流等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

“海上糧倉”也逐漸走向“深藍”。2021年,福建省海洋生產總值預計突破1。1萬億元,水產品總產量853萬噸、增長2。4%左右,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大黃魚、鮑魚、花蛤、海帶、紫菜、牡蠣等6個種業規模全國領先,大黃魚、南美白對蝦、牡蠣、鮑魚、鰻鱺、紫菜等六大優勢品種全產業鏈產值均超100億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