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簡介孟加拉是南亞最早伊斯蘭化的地區,在這一程序中,孟加拉統治家族不斷變換、印度教徒與穆斯林沖突升級,最終催生了複雜的飛地問題

阿薩姆1.5升多少錢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英國曾統治南亞近2個世紀,二戰後英國撤出南亞。在給予英屬印度獨立地位的《蒙巴頓方案》中,“好心的”的英國人單純以宗教為劃分原則,分為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

巴基斯坦被印度分隔成東西兩部分,

東巴基斯坦

(今

孟加拉國

)變成了一塊飛地。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印巴分治

這種不考慮民族、語言的邊界劃分為印度、巴基斯坦埋下了衝突的“暗雷”。

印巴兩國在

克什米爾

東巴基斯坦

等地接連爆發戰爭。

而在印度與東巴邊境上,還存在著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的162塊“飛地”與“反飛地”(因自然地理條件變化、人為統計差異,也有資料為198塊飛地)。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印孟兩國的飛地分佈(紅色與綠色)

1971年孟加拉國獨立後,飛地問題繼續困擾著印孟兩國政府。在斷斷續續的談判中,兩國直到2015年才透過交換領土的方式消弭了飛地。

印度甚至不惜多讓出了20餘平方公里領土,以求徹底解決存在近3個世紀的飛地問題。

飛地問題究竟給兩國政府和人民帶來多大的困擾?印孟邊境複雜的飛地群最終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飛地上的印度居民,走過背後的樹就是孟加拉國

一、禍起牌局

飛地的形成大都有其特殊的歷史原因,如民族、宗教等問題。

作為鄰國,如今

印度

85%的人口(約12億)信仰印度教,而

孟加拉國

則是全球僅次於印尼、巴基斯坦的第3大伊斯蘭國家,擁有1。5億穆斯林(佔總人口90%)。

孟加拉是南亞最早伊斯蘭化的地區,在這一程序中,孟加拉統治家族不斷變換、印度教徒與穆斯林沖突升級,最終催生了複雜的飛地問題。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兩國的飛地

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誕生在阿拉伯半島,並隨著阿拉伯帝國大軍的腳步在亞歐非三洲擴散。孟加拉土壤肥沃、河網密佈,自古便是南亞的經濟發達地區。

公元8世紀,阿拉伯商人將伊斯蘭教帶到了孟加拉。

印度教在南亞根深蒂固,彼時孟加拉人是虔誠的印度教信徒,8至11世紀,伊斯蘭教在孟加拉的傳播速度較慢,在南亞內陸腹地更是難覓伊斯蘭教的蹤跡。

但隨著伊斯蘭教在中亞紮根,從12世紀起,接連多個伊斯蘭政權從阿富汗等地入侵印度半島。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伊斯蘭教的傳播

12世紀末,信仰伊斯蘭教的阿富汗人入侵北印度,孟加拉也在1202年被征服。一部分阿富汗軍事貴族割據自立,建立

德里蘇丹國

德里蘇丹國為穩固統治,積極推廣伊斯蘭教。人口稠密的孟加拉是宗教同化的重點地區,建立了大量清真寺和伊斯蘭學校。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德里蘇丹國

到15世紀,德里蘇丹國逐步衰亡。此時,東孟加拉基本伊斯蘭化;發展稍遜幾分的西孟加拉,穆斯林佔比也接近半數。

16世紀末,從中亞而來、信仰伊斯蘭教的莫臥兒人成為北印度的新霸主。富庶的孟加拉自然吸引了莫臥兒王朝的注意,從1576年起,莫臥兒人便開始入侵孟加拉。公元1666年,

莫臥兒帝國

征服了孟加拉。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16世紀末的莫臥兒

印度次大陸北部看似都處在

莫臥兒帝國

統治下,但莫臥兒王朝統治者信仰伊斯蘭教,與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信仰並不相容。即便實行宗教寬容政策,莫臥兒的君主還需要依靠北印度的大量印度教土邦王公幫助其維持統治。

土邦

對帝國效忠,建立在莫臥兒帝國的軍事實力之上,莫臥兒君主也相應地給予土邦一定政治權利。在此背景下,17世紀末,飛地問題出現了。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印度貴族

科奇比哈爾土邦

(下文簡稱

科奇

)與孟加拉北部相鄰,雖然科奇王公信奉印度教,而孟加拉貴族信奉伊斯蘭教,但據說當地王公與孟加拉

朗布林地區

(與科奇接壤)的統治者關係較好。

二人經常一起打牌取樂,兩位貴族喜歡用自己手中最常見的物品做賭注——土地。

賭局之上,輸贏無常。在接連不斷的遊戲中,兩方邊界的土地被來回交換,形成了章法全無的邊境格局。

另一種說法是,莫臥兒帝國大舉入侵科奇。科奇軍隊拼死抵抗,迫使莫臥爾罷兵言和。雙方交戰地區情況複雜,莫臥爾軍隊和科奇軍隊各佔據著一些村莊。

兩國約定,停戰時村莊被哪國佔領,該村莊就歸哪國,進而形成了犬牙交錯的飛地群。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莫臥兒帝國

飛地群究竟如何產生,歷史文獻並無準確記載,只有當地留下的傳說讓我們管中窺豹。從中我們不難發現,飛地群的產生與當地統治者的利益爭奪有關。這一點在人類歷史中並不鮮見。

例如荷蘭與比利時的巴勒飛地群(由33塊飛地組成),巴勒在古代分屬布拉班特公爵與佈雷達男爵,後來兩個貴族領地分別歸入荷蘭與比利時,形成了如今的荷比飛地群。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巴勒也是利益爭奪的產物

孟加拉與科奇的邊境飛地群,也是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的勢力交錯地帶。

宗教衝突與族群爭端催生飛地問題的產生。17世紀的印度還沒有現代國家的邊境概念,飛地居民可以不受影響的進出飛地。但在歷史的演進中,飛地問題變得複雜起來。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飛地位於宗教對抗前沿

進入18世紀,由於連年的擴張戰爭和宗教壓迫政策,莫臥兒帝國盛極而衰,境內起義遍地。政治動盪讓地方勢力做大,1717年,孟加拉省督穆爾希德·汗宣佈獨立。

此後,馬拉塔、奧德等土邦相繼對莫臥兒的“印度地區霸權”發起挑戰。這給西方殖民者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英法等殖民國家紛紛擴大在印領地,扶持當地王公打起了代理人戰爭。

在印度封建勢力內鬥的同時,英法葡荷等國相繼在印度沿海開闢殖民據點,不斷擴大在印勢力範圍。

1757年6月,英軍在普拉西戰役中擊潰孟加拉軍隊,將整個孟加拉變成了殖民地。次年英軍征服了科奇,使其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管控下的傀儡政權。

二、燙手的“遺產”

英國人在孟加拉建立加爾各答,將其作為英國在南亞的統治中心,以孟加拉為基地,英國人在南亞大舉擴張。

到19世紀中葉,南亞次大陸約65%的土地和75%的人口在英國的直接統治下,餘下地區則由分佈在南亞各地的上百個臣服於英國的土邦統治。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英國征服印度

既然科奇和孟加拉都處在英國控制下,英國人還有更重要的全球霸業,沒有心思顧及無聊的地方劃界。

1857年,印度次大陸爆發了反抗殖民的民族大起義,鎮壓起義讓英國東印度公司陷入財政窘境。為適應殖民爭霸需要,英國於1858年將印度殖民地劃歸政府管轄,建立英屬印度。

英屬印度架構基本延續此前的“直轄-土邦”並存模式,位於科奇與孟加拉之間的飛地仍然存在。

1905年,英國將面積廣闊的孟加拉省一分為二。英國人聲稱此舉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但當地人認為這不過是分而治之的把戲。孟加拉東西部分別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聚居地,此舉也為日後的孟加拉分裂埋下伏筆。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分裂的孟加拉

20世紀上半葉,印度作為英帝國冠冕上“最珍貴的寶石”備受英國重視。作為殖民地,英屬印度淪為英國原材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數十萬印度士兵為英國而戰並失去了生命。

在甘地等人的帶領下,印度國民大會黨領導印度人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掀起獨立運動。以

真納

為首的穆斯林政治家也加入其中,實現國家獨立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共同追求。此外,穆斯林還成立全印穆斯林聯盟支援獨立事業。

二戰後,在民族解放的浪潮中,實力衰退的英國人宣佈退出南亞,曾經攜手對抗英國殖民者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發生了矛盾。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甘地

英國不失時機地提出《蒙巴頓計劃》,英屬印度境內印度教徒佔優地區合併為一國,穆斯林佔優地區則合併為另一國,王公土邦自行決定其歸屬。

英屬印度的大部分地區信仰印度教,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印度共和國。科奇比哈爾土邦併入印度,西孟加拉因為印度教徒居多,也成為印度的一部分。

穆斯林佔優的孟加拉東部則與英印西北部一同組建了巴基斯坦,孟加拉東部變成了東巴基斯坦。飛地一分為二,其中106塊(面積69。5平方公里)歸屬印度;92塊(面積47。7平方公里)歸屬巴基斯坦。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印巴分治

《蒙巴頓計劃》的分割方案給印巴關係留下了巨大隱患。諸如

克什米爾土邦

,當地民眾多信仰伊斯蘭教,希望加入巴基斯坦。但當地統治者是印度教徒,意圖加入印度。

1947年,印巴兩國圍繞克什米爾爆發了戰爭,兩國都沒能徹底佔領克什米爾,但自此兩國在政治和宗教上的嚴重對立,邊境飛地上的居民生活為此大受影響。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爭奪克什米爾

因為印巴關係緊張,飛地的具體邊境線始終未能劃定。兩國的邊防部隊更是不肯放棄任何一個“展示國威”的機會,抓扣那些不小心越境的敵國民眾。

飛地問題的複雜性在於,這198塊飛地並非單純被對方領土包圍的“一級飛地”,還有28個飛地套飛地的“二級飛地”(21個歸巴,7個歸印),以及一個650平方米的“三級飛地”(歸印)。小而雜的飛地問題被印巴兩國政府長期忽視。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套娃般的飛地

1965至1971年,印巴兩國就克什米爾又爆發了兩次印巴戰爭,體量巨大的印度在戰爭中取得優勢,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一度為飛地問題的解決創造了契機。

東巴基斯坦在地理上不與巴基斯坦主體接壤,只因共同的伊斯蘭信仰而被劃歸一國。東巴人口占巴基斯坦總人口的55%,當地的孟加拉人卻排擠出權力層。西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和信德人把控了國家軍政權力。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政府限制孟加拉人使用民族語言,在東巴強制推行西巴使用的烏爾都語,東巴爆發了獨立運動。

1971年11月,印巴兩國發生邊境衝突,印軍隨即對東巴發起大規模進攻,支援當地獨立武裝。

東巴與巴基斯坦本土被印度隔開,巴軍主力無法救援。在印度支援下,東巴於1971年獨立,建立了孟加拉國。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慶祝獨立的孟加拉人

孟加拉國繼承了1947年印巴分治時的總長4000公里的邊境線,其中的3000公里在巴基斯坦統治時期已與印度劃定。餘下的1000公里中有15處爭議地點,其中就包括複雜的飛地群。

1974年,印孟第一輪邊界談判結束。根據協議,印孟兩國將交換大部分飛地。同時印度向孟加拉國提供一條長186米,寬85米的陸上走廊,用以連線位於印度境內的兩塊較大的孟加拉飛地——

希利

(Hilli)和

達哈格拉姆

(Dahagram)。代價是孟加拉國給予印度17%的關稅優惠,印度則可保持25%的對孟關稅。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丁比卡走廊

孟加拉國議會很快批准了該協議,印度國會卻以不符合印度利益為由拒絕批准。直到1982年,這條被稱為

丁比卡

的走廊才正式租給孟加拉國,但飛地交換卻沒了下文。

上世紀80年代,印孟在恆河水資源分配、海上劃界矛盾凸顯。外加兩國宗教對立情緒嚴重,印孟關係遇冷,飛地問題再度走進了死衚衕。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丁比卡走廊

三、家國孰重

冷戰結束後,全球格局進入調整期,印孟兩國也積極調整外交策略。1996年,哈西娜當選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的父親是孟加拉國獨立領導者之一,曾接受印度資助,哈西娜上臺後積極開展對印外交。

雖然印孟政治經濟關係回暖,但依然無法掩蓋飛地問題帶給兩國的巨大困擾。

1996至2001年間,印孟雙方在飛地群產生了186次衝突,總計122名孟加拉公民及軍人身亡,印度方面也有不小的人員傷亡。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複雜的飛地

產生衝突的原因是飛地居民因生活需要走出飛地,但印孟邊防部隊都認為他們非法越境進而開槍射擊。

2001年4月16日,孟加拉國準軍事部隊——孟加拉步槍隊佔領一處有爭議的飛地並拆除當地的印度哨所。2天后,印度人發起反擊,突襲印度境內的孟加拉飛地——博賴巴里(Boraibari)。結果印軍遭到孟加拉步槍隊的伏擊,16名印軍死亡。

這是印孟兩國在21世紀的第一次飛地衝突,也是孟加拉國獨立後最嚴重的一次飛地衝突。

兩國圍繞飛地衝突的外交戰還停留在表面,飛地問題帶給當地居民的傷害卻是無窮無盡的。

截至2010年,在飛地群上生活著約3萬名印度居民和2。5萬名孟加拉國居民。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國境線從兩人中間穿過

對於飛地居民來說,飛地就是一個個圍城,這裡與世隔絕,難以逃離。飛地居民甚至無法參加投票選舉,變相的剝奪了一部分公民權。對於他們來說,幾乎感受不到“國家”的存在。

印孟兩國政府都選擇無視飛地。水、電、通訊網路往往是修到飛地邊緣就戛然而止。

飛地中的斷頭路比比皆是,公共醫療、教育根本無法惠及飛地民眾。當地人只能透過假證件去本國的本土上學或尋找工作。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只能點蠟燭學習的飛地孩童

在印孟關係較好時,飛地內外尚能實現人員和物品的自由流通。一旦兩國關係遇冷,大量的邊界牆和檢查站就將飛地圍得如鐵桶一般,飛地居民只得拿出幾美元賄賂邊境部隊以求透過。

這筆錢對於飛地居民來說,可能是好幾天的收入。可即便如此,他們也可能有來無回。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邊境守衛

2010年的一項統計顯示,75%的孟加拉飛地居民(約1。9萬人)曾因“非法入境”遭到印度邊防部門逮捕。被捕甚至成為飛地居民的日常,而他們出行僅僅是為了購物、打水、種地。

與本土世代隔離的生活、固定範圍的通婚,特殊的

環境弱化了飛地居民對國家的認同。

飛地的存在讓印孟兩國的邊界管理始終存在薄弱環節,作為鄰國,經濟條件更好的印度對孟加拉移民產生了吸引力。約800萬孟加拉人非法居留在印度,除了鄰近孟加拉國的加爾各答等大城市,其中約500萬遷入了印度東部地區。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孟加拉東部與印度東北6邦接壤

印度東部6邦居民大都是黃種人,在語言文化上與印度主體民族有差異。

當地本來就存在阿薩姆、曼尼普爾等獨立武裝,信奉伊斯蘭教的孟加拉移民遷入更讓當地人感覺自身資源被擠佔,加劇了與印度政府的對立。獨立派武裝還利用邊境管控漏洞潛入孟加拉國,躲避印度軍方打擊。

在安全域性勢惡化和東北各邦民眾的抗議聲中,2011年,印度恢復了與孟加拉國的邊界談判。2014年莫迪領導印度人民黨贏得大選,印度外交政策發生調整,開始強調“鄰國優先”。

2015年,印度國會終於通過了擱置41年的印孟《土地邊界協議》。印度向孟加拉國交割約70平方公里的111塊飛地,換取孟加拉國48平方公里的52塊飛地。為了解決飛地問題,印度作出了利益犧牲。

印度在飛地問題上讓步,以換取孟加拉國在打擊印度東部分離勢力等問題上的支援。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印孟領導人會晤

飛地交換後,印度和孟加拉分別計劃拿出1。5億和0。23億美元,促進飛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兩國協議,飛地居民可自由選擇國籍。

令印度沒想到的是,只有3%的原印度飛地居民(約1000人)選擇保留印度國籍,餘下均加入經濟更為落後的孟加拉國籍。

根本原因是這些居民並不想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與主流社會的隔離讓飛地居民對家族的認知更為深刻,在他們眼前,家比國更為重要。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加入孟加拉國籍的飛地居民

加入印度籍的飛地居民也難以融入印度社會,由於此前飛地的條件限制,這些居民沒有技術更沒有學歷,只能靠打零工維生。

截至2020年,印度政府承諾的基礎設施仍未兌現。飛地居民大部遷往印度本土,居住在政府安排的集中安置點。

飛地交換沒能徹底改變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但上百塊的飛地交換舉世罕見,印孟兩國此舉確實解決了飛地的管理問題,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預期目標。這次領土交換的嘗試為他國的飛地領土管理提供了借鑑。

飛地也能交換?印度,為何“虧本”與孟加拉國交換162塊飛地?

▲在鋸木廠打工的飛地居民

長期作者|

碧落清遙

歷史資深愛好者

碧落清遙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