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劍走偏鋒”的女博士——記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高階專家王濤

簡介王濤心裡有自己的打算,“如果突破這項技術,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油藏我們都不怕

聚合物束哪裡多

“劍走偏鋒”的女博士——記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高階專家王濤

圖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領導為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感動石化人物——王濤頒獎。白國強攝

小眾油藏、苛刻油藏。

年輕的女博士,“劍走偏鋒”向世界難題發起挑戰。讓“聚合物微球”技術遊走在勝利深度孔道,讓幾近廢棄的高溫高鹽油藏,又有了“生”的希冀。

工作14年間,始終勇攀科技高峰,主持和參與了14項國家、中石化課題研發,獲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1項、省部局級科技進步獎13項。她就是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高階專家王濤。

只要去幹,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青春靚麗、嬌小可人,王濤走到哪裡都是一道風景。

但年輕的女博士卻愛上了“實驗室”,因為她發現,這些瓶瓶罐罐碰撞間擦出的智慧火花,卻擁改變世界的力量。

“科學探索不能太功利,只要去幹,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王濤說。

也正是因為秉承著這個理念,讓這個外表靚麗的“鄰家女孩”脫穎而出。

2008年,王濤以“全票優秀”的成績透過勝利油田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考核,截至到目前出站的100多名博士後中僅有3位。

而最讓人稱道的是她的博士後課題“聚合物微球逐級深部調剖技術研究”,首次從微觀角度提出“進得去、堵得住、可移動”的深部調剖體系設計理念,而且讓原本投資成本高的操作簡易化,就像給油井打點滴一樣,實現了聚合物線上連續注入。截止目前累積增油5萬餘噸,在油田多個礦場及海上推廣應用,王濤也因此獲得了“球博士”的稱號。

談起與聚合物結緣,還源自於哥哥的一次談話。上大學時,王濤曾聽在採油隊工作的哥哥說起過這樣一件事:國外的一粒小藥片在放入油井後,竟神奇地增加了稠油採油量,這讓當時的勝利人感到震驚。

“為什麼國外能幹成的事,我們卻不能?”從此,透過研究聚合物來提高採收率的想法在王濤心中埋下了種子。

但是研發的道路並不好走,由於受水質的問題,原本黏度很高的聚合物交聯體系一入水就變稀了,根本起不到作用。

眼看兩年半的博士後馬上結束,課題卻進展緩慢,半年的時間室內試驗屢敗屢戰,專案組人急,王濤更著急。但王濤咬著牙堅持,半夜裡實驗室的燈光、摞起來兩米多高的文獻書,都成了王濤最後的倔強,“有時候做夢都在想怎麼幹。”

功夫不負有心人,偶爾一次她看到煮在鍋裡的湯圓,不斷地翻動浮起,皮破了漏出了餡兒,生活中的常識啟發了王濤,她按照湯圓一樣內外包裹兩層離子,實現聚合物的自行膠黏。

2009年,純梁高89區塊首次駐廠試驗二氧化碳驅油技術。對於這個具有前瞻性的課題,前期並不被看好。

原來,在以前的認知中,二氧化碳因為超臨界值,表面張力接近為零,穩定性極差,在機理上認為不可能被利用。

但是憑著實幹,王濤帶領團隊實現了二氧化碳驅油由不可能到可能的華麗逆襲,研究出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二氧化碳氣溶性發泡劑封竄技術。解決了氣竄治理難題,現場投入產出比達1:4。這項技術獲得油田科技進步一等獎。

“這項技術我們提前走了五六年,等著以後二氧化碳驅油普及了,就有用武之地。”王濤說。

每件事都做到95分以上

王濤打小就是學霸,甚至連政治考試都能答滿分。

王濤給自己定下目標,“每門都必須考到95分以上”,這也竟成了王濤人生目標。

王濤,是典型的“油二代”。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她逐漸對石油化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學報志願的時候她選擇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專業,也正是這次機緣巧合,她誤打誤撞地進入聚合物驅動採油領域,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2006年年底,王濤懷孕了,此時也是她所承擔的國家863專案的關鍵時期。

科研專案進入了實驗室的建模期,由於受當時條件限制,實驗室裡並沒有電子篩沙儀器,只能人工操作,每天幾百斤的沙子靠著雙手一點點篩出直徑不同的沙子,模擬現場的成巖條件。

但是在王濤眼裡,不同的人篩出的沙子是不一樣的,為了保障試驗資料的準確性,雖然已經身懷六甲她仍堅持自己每天篩沙子。因為高強度的工作,王濤曾經一度暈倒在了實驗室。

2016年,王濤參與的勝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深度堵調技術入圍中石化十條龍計劃,這也是最讓王濤驕傲的專案。

但是作為世界上最苛刻的油藏,勝利油田高溫高鹽的油藏條件,連航天高精尖的技術都毫無對策。甚至有專家直言,王濤她們對自己太狠了。

讓專家們直言頭疼的油藏是孤東36+4,該油藏的採出率高到58%、含水率高達99。2%,在國外這樣的油藏早已經廢棄不再開發。但就是這個近乎廢棄的油藏,卻讓王濤興奮不已。

王濤心裡有自己的打算,“如果突破這項技術,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油藏我們都不怕。”

王濤把地下不同大小的孔道比喻成高速公路、省道和羊腸小道,一般的油藏只有一種孔道,但是孤東36+4卻樣樣俱全。

“花生米大的聚合物從水井投入,直接從油井產出,而一般的油藏聚合物只需要幾微米。因此,我們需要調整思路,研發一種適合這種超級大孔道油藏的聚合物。”王濤說。

於是一種高彈性吸水樹脂,在初始階段僅僅有幾毫米,但是進入孔道深部體積膨脹上千倍,達到堵住大孔道驅油的效果。

“雖然現在按照投入產出比收效甚微,但是這項研究論證了一個道理:世界上再苛刻的油藏,我們勝利也能攻克。”

媽媽,你是我的榜樣

“我媽老是後悔讓我讀了博士。”王濤知道,那是家人心疼她。

博士的光環,給了王濤無限的榮耀,也同樣給了她同等的壓力。出差、加班、熬夜、做實驗,工作到凌晨已經成為了常態,課題緊張的時候甚至一個月熬6個通宵。

王濤從來都是瞞著老人在實驗室加班,因為媽媽總是擔心她的身體,畢竟已經四十歲的人。

但兒子卻超越同齡人的懂事,習慣了媽媽加班、習慣了媽媽不陪他上輔導班,習慣了媽媽不參與他的畢業典禮,卻因為同學談論女博士王濤時,內心怯怯自喜。

2018年,王濤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兒子,把媽媽的獎章掛在胸前,驕傲地站在鏡子旁左照右照。

看到美滋滋的兒子,王濤適時引導,“兒子,這是媽媽努力獲得的,如果你也想成為媽媽一樣的人,你必須努力。”

兒子把媽媽的獎章原封不動地放回原處,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吻,“媽媽,我長大了要超越你。”

這句話,讓王濤激動又感動。對於兒子,王濤是愧疚的但也很欣慰。

2007年,王濤參與到國家863專案“海上油田活性聚合物乳液驅油體系”,由於該項聚合物有劇毒,王濤忍痛給只有四個月的兒子斷了奶。

“畢竟兒子吃了幾個月的奶,別的孩子還沒有奶吃呢。”王濤安慰自己說,“搞科研有時候就意味著捨棄。”話語間有些無奈。

每天回家看到往身邊蹭的小毛頭,卻不敢抱,孩子哭王濤跟著哭。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兒子,一邊是油田急需的技術,

王濤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後者,“既然接了這個專案,就要堅持到底。”

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王濤帶領團隊合成了穩定的乳液聚合物,解決了海上油田、複雜斷塊油藏的開發難題。該專案先後獲得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獎。

王濤對生活一直敏覺歡欣如少年。

這位在事業上“彪悍”的女博士,對待世界卻有著一顆柔軟的心。花間的一位少年、春天放紙鳶的老者以及霧霾天的一點陽光,都成為王濤眼中美好的世界。同事們都稱她為“小太陽”。

也正是這份美好,女博士王濤收穫驕人的成績,收穫美滿的生活,更收穫了美好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