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綠色十年|馬軍:大氣汙染治理需要社會廣泛參與

簡介20世紀90年代的媒體從業經歷讓他開始關注中國的汙染問題,2006年馬軍創立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致力於推動環境資訊公開和汙染防治

霾是空氣汙染嗎

馬軍一直有著“環保鬥士”的稱號。

20世紀90年代的媒體從業經歷讓他開始關注中國的汙染問題,2006年馬軍創立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致力於推動環境資訊公開和汙染防治。20多年來,已經成為生態環境部特邀觀察員的他與夥伴們一直致力於收集、整理和分析環境資訊,每天他都會堅持在社交平臺上公佈當天的空氣情況、霧霾區域等。

馬軍認為,大氣汙染治理需要社會廣泛參與,環保方面的監測資料大規模地公開,體現了中國向汙染宣戰的政治決心。

綠色十年|馬軍:大氣汙染治理需要社會廣泛參與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和創始人馬軍 圖/受訪者供圖

政府部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強環境治理

新京報貝殼財經:

你是因為什麼契機開始進入環保行業?為什麼決定成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

馬軍:

20世紀90年代中期,媒體從業經歷讓我有機會到全國主要流域,開始關注到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受損等環境問題。1999年,我結合多年採訪調研,寫成《中國水危機》一書。在探尋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我感覺到大規模環境汙染背後有複雜的社會經濟因素,想要真正解決它,需要廣泛的公眾參與。作為公眾深度參與的前提,資訊公開就成為推進環境保護的一個關鍵因素。

2004年,網際網路在中國快速普及,於是我判斷,可以透過IT技術,更加高效地推動公眾知情和參與。2006年,我創立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第一個專案就是開發建立水汙染地圖公益資料庫,裡面收入了政府部門所釋出的水質資訊、排放量資訊,還收集了汙染源超標違規記錄,結合地圖呈現,希望便於公眾理解。這也是現在“蔚藍地圖”的前身。之後,我們的環境資料逐漸擴充套件到空氣、固廢、危廢、海洋、垃圾、塑膠,近年還擴充套件到低碳、生態等更多領域,形成了蔚藍地圖環境資料平臺。

新京報貝殼財經: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已成立16年,公眾和企業對公共環境的關注和投入有什麼變化?

馬軍:

公眾對環保的參與度提高了,企業最重視了,我們收集資料也比之前更容易。過去十年間,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部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環境治理,在政府主導下,企業也逐漸開始更多地發揮出主體作用,公眾也有更多、更廣泛的參與。我們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成立之初,當時的中國正在面對著極為嚴峻的環境形勢,環境汙染包括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海洋汙染以及生態退化、森林草原退化等,也包括了資源的不可持續利用。

從社會對環境問題的認知來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裡也有若干標誌性的事件。比如,2011年左右,霧霾在多個地區頻頻發生,廣大市民透過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的發聲,表達對呼吸健康空氣的渴望。中央迴應民眾的呼聲,修訂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開始監測和釋出PM2。5和臭氧等重要汙染物。有了強大的民意支撐,2013年我國出臺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納入了許多此前難以想象的強有力措施,在之後又釋出了“史上最嚴”的新環境保護法,並開啟藍天保衛戰。

新京報貝殼財經:

近幾年,我國的空氣質量有何變化?

馬軍:

十年來我國大氣汙染治理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PM2。5平均濃度從2015年的46微克降到2021年的33微克,歷史性達到世衛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空氣質量改善不僅反映在資料上,在我們和中國環境記協舉辦的“指尖上的環保”公益活動中,公眾隨手拍從反映霧霾和汙染問題,到現在越來越多看到藍天迴歸。目前共收集150萬張帶有空氣質量水印的照片,從民眾視角充分反映出,在我國許多城市和鄉鎮,藍天正在一步步從奢望變成常態,公眾的藍天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開展綠色供應鏈和綠色金融,採用市場化手段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新京報貝殼財經:

未來十年我們應該如何把握藍天的主動權?

馬軍:

未來十年是非常關鍵的。現在北京的空氣質量以及周邊的空氣質量,改善幅度非常大,PM2。5年均濃度從2013年的每立方米89。5微克降至2021年的33微克,今年到目前的累計均值不到30微克,周邊有的城市的年均值更是直降上百微克,這對公眾健康保護和生活質量提升都有巨大作用。

但我們需要認識到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一些重點地區重汙染天氣還沒有完全消除,一些不利的氣象條件下,依然會出現霧霾這種空氣汙染的問題。另外還有一些地區,臭氧的問題有所加重。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需要去努力解決的。

問題的解決是需要借鑑前期十年大氣汙染治理的成功經驗,以充分監測和釋出作為基礎,完善多元參與的治理機制,提升預警應急和健康提示能力。同時,從汙染物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兩個維度確定並披露汙染源。

後期,我們還要和雙碳行動結合起來,減汙降碳要協同增效。藉助雙碳行動的結構調整,為能源產業結構調整和低碳的轉型提供的強大的動力,推減部分降碳,然後確保在2030年前實現高質量的碳達峰,同時實現空氣質量的進一步改善。

透過更加廣泛的社會參與,調動市場力量,推動產業、能源、交通、民用等領域的結構調整,經過測算,中國的絕大多數的城市都能夠實現達成10微克以下的PM2。5,這樣非常高的一個標準,就能夠推動健康中國和美麗中國。

新京報貝殼財經:

在一些發達國家氣候政策回擺的情況下,我國應該如何去堅持應對氣候變化?

馬軍:

我國的大氣汙染有一個快速改進的過程,但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實際上大氣汙染是在加重,像印度,空氣汙染是非常嚴重;全球氣候形勢也非常嚴峻,極端天氣頻發,包過極端高溫、極端低溫、極端乾旱、極端降水等幾類,這也會使得很多地區空氣汙染加劇。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正透過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積極推進雙碳程序。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全球很多經濟體的重心也在確保糧食和能源安全,供應鏈安全穩定、經濟增長這樣的一個方向上,有些國家和地區對近期目標進行了調整,這些額外增加的排放會對巴黎協定所設定的控制全球的溫升在2攝氏度以內、爭取在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帶來巨大的壓力。在我們收集的資料中可以看到,2021年全球碳排放出現了歷史最大反彈,今年整體趨勢依然不容樂觀。

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更需要推動企業來發揮出它的主體作用。作為世界工廠,我國碳排放總量裡有68%和企業的生產活動相關聯。我們正在透過蔚藍雙碳地圖的構建,協助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展綠色供應鏈和綠色金融,更多地採用市場化手段推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從巴黎到格拉斯哥,越來越多的企業做出了零碳的承諾,但是否落實,需要加強監督。同時,我們也需要推動公眾去廣泛地參與治理大氣汙染、水汙染,透過公眾的廣泛參與,支援政府出臺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加強監管,提高氣候治理力度。

同題問答:

過去十年你所觀察行業最大的變化?

馬軍:

黨的十九大提出“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資訊公開是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部分。在大方針的引導下,這些年,中國在環境資訊公開方面,可以說是取得了一個歷史性的進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在做水資源、水環境相關工作的調研時,最大的感受不是汙染退化嚴重,更主要的是獲取相關資訊非常困難。我做完調研後只能到國家圖書館翻閱相關的專業期刊雜誌,在一些文獻中尋找蛛絲馬跡。

2006年,我們建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在第一年,我們只能收集到2000條環境違規的記錄,但如今已經累計達到260萬條,還有大量的監測資料都在實時公開狀態,包括環境監測的資料、汙染源監測的資料,我們可以實時收集到這些資料,每天也在300萬條以上。最初,我們的資料是完全來自於政府部門,現在,多個部門開始推動企業自行披露,這些都有助於促進未來更大規模的公眾參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趙方園

編輯 曲筱藝 宋鈺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