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修驢蹄子有什麼好看的?

簡介核馬則對觀眾的解壓感受理解得更多,在核馬看來,修復老物件和修驢蹄子、清洗油煙機等影片有一個共性,就是結果都是完美結局

晝夜更替產生原因是什麼

中國新聞週刊微信公號訊息,“科比見過洛杉磯早上4點鐘的太陽,北京時間早上4點我卻還在小破站看修驢蹄子。”

一段時間一來,各大影片網站修驢蹄子的影片獲得了巨大的流量,網友們紛紛表示,修驢蹄子的影片為自己帶來了巨大的解壓感。

與此相似,修復老物件、編竹筐、摳藤壺甚至是切膠帶球,都令網友感受到了壓力的釋放。

午夜時分,是這些影片點選率最高的時段,因此也有不少UP主搶佔這個時間段進行猛烈輸出,甚至晝夜更替。

驢是不會明白,為何會有好幾百萬人每天晚上等著看自己修腳?

那麼問題來了,修驢蹄子到底有什麼好看的?

不修,它渾身難受

與絕大部分加入了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影片產品不同,修驢蹄子的初衷,顯然不是為了給觀眾看,而是源自一種生產生活中的必要。

修驢蹄子釘馬掌的工作,由於需要大量的金屬馬掌,所以起初都是由鐵匠鋪代為完成,隨著社會分工細化,各地催生出了專業釘馬掌,修馬/驢蹄的匠人,釘馬掌鋪、修馬掌鋪應運而生。至今,我國北方一些地區還保留著“馬掌鋪”這樣的地名。

馬、驢、騾子這樣的奇蹄類動物,由於人工馴養後改變了野外生活的條件和狀態,奔跑距離、行走環境都發生了改變,為了讓它們能夠更好地工作,修腳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獸醫專業畢業的小耿,在山東一家企業的養驢基地工作,基地中約有5000頭驢,其中包括種驢和商品驢。

在成為ID為“小毛驢美甲”的UP主之前,小耿認為給驢修腳是基地工作中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

“基地裡有兩個修驢蹄子的師傅,他們全年無休,從基地南側向北側迴圈進行驢蹄修整作業,一天可以修幾十頭驢,師傅很麻利,每頭驢5分鐘就能修好。”小耿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修驢蹄子有什麼好看的?

日常修驢蹄工作。圖/影片截圖

小耿介紹稱,馬和驢蹄子最外面的那層“硬殼”叫做蹄匣,是由表皮角質化而來的,蹄匣也是直接和地面接觸的部分,蹄匣沒有血管和神經自然也沒有痛感,因為缺少自然環境下的磨損,蹄匣每個月會自然增長6毫米至1釐米不等。

“不修,就會影響驢的狀態和採食率,有的會減少進食,還有的甚至會生病,可以說不修它就渾身難受。”小耿說。

修剪下來的多餘驢蹄也並不是沒用,還可以賣給肥料廠。

作為一個重度短影片使用者,兩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小耿決定把基地中老師傅修驢蹄子的影片拍下來發到網上,這一發就是兩年。

“最開始就是玩,因為我小時候沒有接觸過這些,就覺得很好奇,感覺網上可能大家也會好奇,於是我就拍下來了,但很快我發現,大家並不是單純的好奇。”小耿說。

拍了一段時間後,小耿發現,觀眾不光催更,還提出了更多“苛刻”的要求。

“聲音大一點!”

“影片別抖,放大!”

“它疼不疼?師傅再快一點!”

小耿開始不斷調整精進自己的拍攝水平,他的本職工作原本是驢的人工配種,現在卻不得不每天花3個小時拍影片剪影片。

修驢蹄子有什麼好看的?

日常修驢蹄工作。圖/影片截圖

“驢啊,它是半年不修腳渾身難受。網友啊,是一天不看給驢修腳就渾身難受。”小耿笑著說。

修驢蹄不夠燃,修老菜刀更帶勁

“這是一把色澤鮮豔,外酥裡嫩的破傷風老菜刀,聽這酥脆的聲音,確定不來一塊麼……?”

修驢蹄子有什麼好看的?

修復生鏽菜刀。圖/影片截圖

不到七分鐘的影片中,修復大神將一把鏽跡斑斑、年代不辨的老菜刀修復一新,UP主核馬修復(以下簡稱“核馬”)也收穫了543萬的播放量。

在核馬釋出的影片中,有上世紀90年代的劈叉鍵盤,有1926年的法國電器,甚至還有1874年的格拉斯重型刺劍,它們無一例外像是廢品,但經過修復最終都煥然一新。

核馬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自己釋出的作品都是經過配音的二創作品,自己因為特別佩服那些國外的修復大神,他們真的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原本釋出這些修復影片,是希望找到有相同愛好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嘆,沒承想關注度持續上升,大家透過核馬的影片感受到了減壓。

“噴砂、除鏽、拋光這些是觀眾最愛看的,也是彈幕最多的地方,因為大家愛看,我也會更多選擇具備這樣工序的影片來進行二創。”

雖然是二創影片,核馬要做的工作並不少,除了要翻譯原影片中的內容,還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無論是使用的工具、材料還是物件的年代背景以及修復手法,都要最大限度地做到準確無誤,還要寫大量的文案來保證解說有趣、節奏舒服。

二創工作佔據了核馬一天中絕大部分時間,為了做影片,他在今年6月辭去了工作,成為了一名全職影片創作者。

不少觀眾在後臺給核馬留言,說自己有老物件,希望他可以幫自己修復。

“有觀眾留言說自己有個老物件是已故親人留下的,希望我能夠幫助修好它。”

最開始,核馬沒有在意,但是這樣的留言越來越多,他也動了心思。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裡,核馬準備和朋友一起開設一個維修工作室,並且準備購置一些修復的用品。

“機械、車床這樣的東西在國內就可以採購到,但是一些清洗劑、化學用品還需要海淘。”

如今,核馬正在自學修復,他決定先從身邊的一些小物件入手,從二手市場買一些有年代感的東西進行嘗試,後期會陸續釋出一些自己修復物件的原創影片。

“既然全職做這個事情,那索性就把它做好。如果我沒有這個技術,人家把東西郵寄給我,我給人家修壞了,這就不是賺錢不賺錢的事情了。”

核馬沒有立刻進行接單,但是他記下了所有後臺有訴求網友的名字,他表示,等工作室開起來,自己的手藝練好了,會去一個一個嘗試完成網友們的心願。

細分化的療愈需求

修驢蹄、摳藤壺、編竹筐、修復老物件,甚至清洗抽油煙機的內容都成為了人們公認的解壓影片,並且都獲得了不錯的播放量。

修驢蹄子有什麼好看的?

摳藤壺。圖/影片截圖

不少觀眾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很多影片不僅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還能讓“強迫症”得到滿足。

透過不斷地拍影片、剪影片,小耿慢慢明白了觀眾的訴求。

“很大一部分觀眾是因為修驢蹄子的聲音很解壓,咔嚓咔嚓地砍掉一些沒用的東西,讓觀眾感受到了解壓,所以我在後期影片製作中特意加大了聲音。”小耿說。

核馬則對觀眾的解壓感受理解得更多,在核馬看來,修復老物件和修驢蹄子、清洗油煙機等影片有一個共性,就是結果都是完美結局。

“我放出來的修復影片都是最終修復成功的,修驢蹄子也是最終修復成功了,清洗油煙機的影片最後也不可能給觀眾看到一個髒機器。”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努力最後能有一個完美的成功結果,因為生活和工作中由於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導致了結果的不可控,所以這樣的影片給了人們一個不錯的觀感。”

“每一步努力都是清晰可見的,每一次努力都指向最終完美的那個結果。”在核馬看來,正是這個程式和邏輯給觀眾來去了解壓感。

不僅如此,修復老物件和修驢蹄子不僅具備程式和邏輯的完美結果,還具備了追憶時光的沉澱感。

不少觀眾給小耿留言,自己小時候住在農村,曾經見過釘馬掌和修驢蹄的師傅,隨著生活的變化,自己搬進了城市,這些記憶就都與兒時美好的回憶融為一體,看到影片的時候就會感到更親切。

馬里蘭大學教育學院人類發展和量化方法系助理教授劉颺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自己平時也會看修復老物件的影片,這些影片雖然不會帶來感官上的明顯衝擊,也和絕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無關,但相比於看劇、體育比賽或是其他型別的影片,確實有緩解壓力的作用。

“心理學上有研究證實,像玩具積木以及塗色畫本一類的簡單活動可以有效緩解人們的壓力,減輕焦慮症狀和負面情緒,修復類的影片或許也有相同的作用,唯一的區別是我們只是沉浸式地觀看他人完成此類活動。”

在劉颺看來,人們普遍都有迴避不確定性的傾向,已知一個確定性的結局同樣有助於緩解焦慮。

“壓力大焦慮水平越高,也就越發願意去迴避不確定性和風險,來讓自己始終獲得正向反饋,這和很多觀眾喜歡看到大團圓結局的影視作品的道理是一樣的。”劉颺說。

博主“Brut原色”曾分析稱,精準的操作、整齊的堆疊、規整的動作、高度的秩序感都會讓觀眾可以繞過自己所處的社會規則而進入一個全新的能量執行的規則中,並且享受它們,從而獲得解壓感。

不知道那些深夜刷修驢蹄子影片的人們,刷到窗外太陽昇起,鬧鐘乍響之時,觀看解壓影片而帶來的輕鬆愉快,是否還在?

如果不在了,那就晚上再看一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