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星光側影 | 他是如何成為王子的?

簡介扮演王子的是巴黎歌劇院“90後”明星舞者熱爾曼·盧維

黑天鵝白天鵝代表什麼

星光側影 | 他是如何成為王子的?

《天鵝湖》一開場,王子已置身舞臺。修長的四肢,深邃的五官,立刻抓住了全場觀眾的目光:如果你想象過童話中的王子的模樣,那眼前這個人一定是王子在現實中最完美的化身!可是,他為何憂心忡忡?他在為什麼而煩惱?

扮演王子的是巴黎歌劇院“90後”明星舞者熱爾曼·盧維。他是如何成為“王子”的?“王子”在臺前幕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盧維好像是為芭蕾而生的,在他的記憶中,芭蕾之路似乎一帆風順:他出生在法國南部浪漫的葡萄酒之鄉勃艮第,4歲開始學跳舞,隨後進入了專業的藝術學院,然後是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學校。2011年畢業後,他幸運地成為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一員。2016年底,盧維首次獲得主演《天鵝湖》的機會。《天鵝湖》剛演了3天,當時只有23歲的他就晉升為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明星舞者”。

王子與白天鵝

與“王子”共進早餐

“王子”的一天,從一頓豐盛的早餐開始。原本以為芭蕾舞者為了保持身材,一定吃得很少,然而盧維面前堆得滿滿的餐盤,還是把我們嚇了一跳:

“我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法國人,常常會去買新鮮出爐的法棍。我一般還會吃塗有黃油和果醬的麵包片,果醬大多是我父母用他們花園裡的櫻桃或草莓自己做的。然後,我會喝一杯茶或咖啡,我也常常會吃一些燕麥片等穀物,配以杏仁乳、豆奶或米奶。此外我還會吃一點水果。這就基本是全部了。”

“王子”的一天從一頓豐盛的早餐開始

“王子”的一天,日程滿滿。早上10:30到中午12:00,盧維和舞團的舞者們一起進行基礎訓練。下午12:30到4:00是《天鵝湖》舞段的排練。

為了維持舞者每天巨大的能量消耗,“王子”的午餐和晚餐也很豐富。他還會吃點下午茶,一個巧克力麵包,或者一塊可麗餅。有一種火腿黃油三明治,名字叫做“巴黎人”(le parisien),那是他的最愛。

飽讀詩書的“王子”

即使在臺下,即使穿著t恤和球鞋,熱爾曼·盧維身上也隨時隨地散發著“王子氣質”。居住在巴黎的他,空閒下來,不是在讀書,就是去電影院和劇場。作為一個26歲的年輕人,他的生活方式還真是“老派”!

熱爾曼·盧維在後臺熱身

“我喜歡看政治、歷史、哲學類的書籍,喜歡那些可以推動社會進步、促進人類思考的東西。在巴黎有許多電影院,有大片也有小眾藝術電影,你可以有很多選擇,這也是我喜歡巴黎的原因。到了週末,我偶爾會去鄉下看望父母,或者見見朋友。我們會喝點紅酒,我非常喜歡喝紅酒。”

如果沒有成為舞者,希望從事什麼樣的職業?盧維說:“成為舞者好像是一件不用思考的事,一切都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但如果非要選擇,我希望能學習法律或政治,或者成為作家、戲劇家。”

“王子”的內心很複雜

要演好王子,並不是只要身材高大、長相英俊、舞技過人就可以做到了。對於盧維來說,《天鵝湖》第一幕就讓他面對著巨大的挑戰。雖然這一幕他的舞段並不多,但一開場,他就要用肢體語言去表現“王子”內心的掙扎。“王冠是他的榮耀,也是他的束縛。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未來的命運會如何發展?他不知道如何選擇。要讓觀眾一開始就接受到這些訊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大家印象裡,《天鵝湖》往往以女性舞者為主,但努裡耶夫版的《天鵝湖》在編舞中給了男性舞者很大的發揮空間。努裡耶夫受到德國巴伐利亞大公路德維希二世的影響,路德維希二世曾有“童話國王”“天鵝國王”“瘋王”的稱號。《天鵝湖》中黑白天鵝的對比,折射出歷史人物複雜的靈魂。白天鵝代表純粹和善良,而黑天鵝代表慾望,而這兩面共同存在於王子的身上。

努裡耶夫版的《天鵝湖》增加了“王子”的戲份

講起與“王子”這個角色的相遇,盧維覺得,就好像是時下流行的交友軟體的配對:滑一滑、輕輕一點,你選中了我,我選中了你,一切都像是命中註定的。

怎麼才能演好王子?盧維說,他會把這個角色當作一個普通的年輕人。“他正處於一個十分迷惑的年紀,喜歡不停地問自己問題,到底要跟誰結婚?到底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我現在26歲了,我也經歷過王子經歷的階段,我會借鑑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塑造好這個角色。”

王子、黑天鵝、魔王精彩的三人舞段落

打破“王子”的角色限制

身處世界頂級的芭蕾舞團——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盧維也不免感到壓力。“有時候會有很難繼續下去的時刻,每天早上起床要告訴自己要去工作了,要放輕鬆。但總的來說,工作給我帶來的快樂多於苦惱。”

《天鵝湖》彩排現場

除了《天鵝湖》裡的王子,這次盧維還將在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短篇精選《午夜巴黎》中參與威廉·福賽的《布萊克作品i》和傑羅姆·羅賓斯的《夜晚》兩部作品的演出。雖然“王子”這個角色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但盧維早已跳脫“王子”角色的限制,可以在不同型別和風格的作品中展現自我。

“其實,舞臺表演這一行,無論在哪裡都會有壓力,因為總有很多新人湧入,他們更年輕,精力更充沛。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我要做的,就是發現自己獨特的閃光點,呈現那些別人無法呈現的東西。我希望自己的表演能深層次地打動觀眾,讓他們得到一點靈感和啟發。”

影片/楊可欣 採寫/吳桐 翻譯/陸嘉羽

欄目主編:施晨露

本文作者:楊可欣 吳桐

文字編輯:施晨露

題圖來源:蔣迪雯 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