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怎樣閱讀《鄉土中國》—教育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指定閱讀圖書

簡介比如,我們“略讀”《鄉土中國》,應該會勾畫文中重要的概念和觀點,應該嘗試著用自己的話語解釋“差序格局”“團體格局”“社會圈子”“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等重要概念的內涵,應該對各篇的邏輯結構、論證方式、論證語言、具體例

橫暴權力指什麼

《鄉土中國》作者

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人,具有世界聲譽的中國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鄉土中國》和《江村經濟》是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必讀之書。主要著作還有《生育制度》《志在富民》等。

怎樣才能更好地讀懂學術著作?

不同的書,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有不同的讀法;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閱讀經歷和閱讀經驗,即使閱讀同一本書,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讀法。

從語文課程的意義上看,我們閱讀《鄉土中國》,不但要讀懂這本書,還要透過閱讀這一本書來學會如何閱讀學術著作,掌握研讀學術著作的基本方法,建立閱讀學術著作的基本規範。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在閱讀過程中,探索閱讀整本書的門徑,形成和積累自己閱讀整本書的經驗。重視學習前人的閱讀經驗,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綜合運用精讀、略讀與瀏覽的方法閱讀整本書,讀懂文字,把握文字豐富的內涵和精髓。”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們在梳理傳統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學術著作閱讀與研討”的特點,從閱讀過程的層面構建了五步閱讀法。

這五步就是“瀏覽—略讀—精讀—研讀—重讀”。

方法指導

閱讀《鄉土中國》五步閱讀法

第一步是瀏覽。

閱讀封面、版權頁、作者簡介,記住本書的作者與書名;閱讀目錄、前言、後記、內容摘要,大致瞭解本書的主要內容;對全書進行一目十行的掃描式閱讀,大致瞭解本書的基本結構;跳讀部分章節或段落,瞭解本書的內容體系,用5~10個關鍵詞語概括本書的內容。

比如,我們“瀏覽”《鄉土中國》,自然會關注這本書的編寫體例以及14篇文章的排列順序,可能會對書中提出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社會圈子”“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等概念發生興趣。然後,可能會對我們感興趣的篇章,隨手翻看,一目十行地快速瀏覽。

第二步是略讀。

快速地通讀全書,圈出各篇的核心概念,勾畫出各篇的主要觀點;結合原文,對文章的核心概念作出解釋;結合原文,理解文中的主要觀點的含義;用自己的語言撰寫全書梗概或提要,可以嘗試用500字概括全書的主要內容。

比如,我們“略讀”《鄉土中國》,應該會勾畫文中重要的概念和觀點,應該嘗試著用自己的話語解釋“差序格局”“團體格局”“社會圈子”“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等重要概念的內涵,應該對各篇的邏輯結構、論證方式、論證語言、具體例子等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應該對文章的精彩語句或段落有較為清晰的印象。

第三步是精讀。

最重要的“任務”是細讀原文,咬文嚼字,一邊閱讀一邊批註,並對自己不懂的詞句做標記;能夠默寫原文中所提出的核心概念,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解釋;能夠結合原文理解重要觀點的含義;能夠分析文章的基本結構,理清原文的思路和脈絡;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撰寫讀書筆記與作品評價。

比如,在《文字下鄉》中,作者寫道:“所以在鄉下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在《再論文字下鄉》的結尾,作者寫道:“我同時也等於說,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文字下鄉”是什麼意思?從字面上說,就是讓“鄉下人”識字,會讀,會寫,會用;擴大一層,就是要讓“鄉下人”懂一點文化。

第四步是研讀。

其主要“任務”是透過口頭、書面形式或其他媒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檢索作者資訊、作品背景、相關評價等資料,閱讀與本書相關的資料,梳理整本書的結構體系,把握整本書的價值取向;聯絡個人經驗,深入理解作品,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開展社會調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專題進行深入研究。我們閱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自然要拿它來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文化精神,拿它來認識中國鄉土社會和中國當代社會,進一步來討論如何建設與中國文化傳統和現實社會相貫通的中國當代文化。這才是最根本的價值所在。

比如,在《無訟》中,作者提出:“現行的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並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在中國鄉村社會,講究禮治,“理想的禮治是每個人都自動地守規矩,不必有外在的監督”,“一個負責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如果“一個人可以為了自私的動機,偷偷地越出了規矩”,解決問題的基本方式是“評理”(即調解)。

第五步是重讀。

卡爾維諾說過,經典是“正在重讀”而不是“正在讀”的那一類書。“重讀”不是再讀一遍,而是一遍又一遍地反覆閱讀,甚至是終身的閱讀。有學者喜歡《三國演義》,每三年都要買一套新的《三國演義》來“重讀”。重讀的根本目的是要“消納”(錢鍾書語),消化吸收,化為自己的血肉與靈魂,豐富自己的文化修養,促進自己的精神成長。“重讀”學術著作的主要“目標”在於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用以解決學習與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從作品中汲取營養,擴充套件自己的學術視野和文化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怎樣閱讀《鄉土中國》—教育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指定閱讀圖書

費孝通 《鄉土中國》

就高中學生而言,“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是高中語文18個學習任務群之一,自然應該是高考語文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結合高考要求,根據自己的興趣,圍繞一些重點問題,反覆研讀原著;拓展閱讀,深入研讀同一作家以及其他作家的相關作品;嘗試撰寫小論文或其他形式的作品,表達自己對相關問題的獨特見解。

在《名實的分離》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新舊交替之際,不免有一個惶惑、無所適從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心理上充滿緊張、猶豫和不安。

這裡發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辦法,有能力組織新的試驗,能獲得別人的信任。這種人可以支配跟從他的群眾,發生了一種權力。這種權利和橫暴權力又不同,因為它並不是有社會授權的;和長老權力更不同,因為它並不根據傳統的。它是時勢所造就的,無以名之,名之曰時勢權力。

如果按照高考作文命題的形式,要求你閱讀這一段材料,然後以“文化英雄”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你會怎樣寫呢?顯然,這裡未必是要對“時勢權力”這一話題進行專門的研討,而是要對“文化英雄”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思考。材料中的“新舊交替”“有一個惶惑、無所適從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心理上充滿緊張、猶豫和不安”“他(文化英雄)提得出辦法,有能力組織新的試驗,能獲得別人的信”“它是時勢所造就的”等一些“關鍵詞句”所提供的“資訊”自然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

怎樣閱讀《鄉土中國》—教育部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指定閱讀圖書

語文學習重點

要而言之,因為《鄉土中國》是由14篇文章構成的“論文集”,具有很強的學術性,但又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具有嚴密體系的學術專著,所以,我們首先要讀懂每一篇文章。自然,對每一篇文章的閱讀,也可以從瀏覽到略讀到精讀再到研讀,只有這樣,經過反覆地閱讀,才可能真正理解每一篇文章的豐富意蘊。

比如,我們可以對文中引用的文獻進行梳理、闡釋,在此基礎上,補充相關的文獻,對中國文化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專門的研討,從而更為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

我們可以結合語言學的有關理論,對文中對於“文字”與“語言”的有關論述進行更為廣泛更為深入的研討,進而從文化存在及演變的角度發現、理解語言現象及其發展規律。

我們可以對文中插入的三十幅照片進行專門的研討,從政治、經濟、文化等視角來“重新”解讀這些照片,力求“讀”出我們自己的見解。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或許可以更好地滿足自己的個性化發展,甚至為自己的終身發展打下厚實的底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