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年輕人的“割裂”背後,是對生活的熱愛|青年說

簡介選擇與工作中展示的形象“割裂”,表明當代青年不願放棄個性與自我,努力探索個體發展的多樣性

人有割裂感是什麼意思

文/劉子瑩

(作者劉子瑩,南京大學學生;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年輕人的“割裂”背後,是對生活的熱愛|青年說

上班工程狗,下班扛琴走

年輕人的“割裂”背後,是對生活的熱愛|青年說

近期,有媒體討論了當代青年上班與下班的“割裂”現象,即上班與下班呈現出的形象特點有較大的反差,引發廣泛共鳴。

其實,這不是一個很新的話題。前幾年,短影片平臺上就一度出現了“只要我上班穿的夠土,下班就沒人認得出我”系列影片,主要強調上班下班的外在形象的差別。而現在,用“割裂”一詞來描述的反差感還包括社會身份、興趣愛好、專業技能等內在層面的反差。然而,若過度追求割裂的“反差感”帶來的刺激,“割裂人生”現象背後的本質就容易被忽視。無論是哪方面的反差,都不是該話題的本質。實際上,“割裂”現象的核心是當代青年對生活的熱愛。

因此,有必要重新理解“割裂”的內涵。這裡討論的“割裂”不強調對抗性,而是透過反差感來完善和補充個體內在統一性。

割裂不意味著“雙重人格”,而是對自我多面性的探索。手持粉筆的教師可以是酷炫颯爽的機車女孩,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也可以是熱愛音樂的搖滾青年,看似反差感強烈,卻也在情理之中。每個人都是一面多稜鏡,工作只折射出了個體個性的一面。選擇與工作中展示的形象“割裂”,表明當代青年不願放棄個性與自我,努力探索個體發展的多樣性。青年人個性發展的腳步不應當被工作中的職業特徵束縛,工作之外的生活也是構成自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以繪畫聞名於世的達·芬奇同時在自然科學方面頗有建樹一樣,當代青年人的人生也需要全面多樣地探索、發展。

割裂更不意味著抗拒工作,而是對工作與生活的調和。某種程度上,青年人營造出的上班與下班的反差感,是他們將工作中的自己與生活中的自己區隔開來的方式,是工作切換到生活的一種儀式感。對大多數人來說,工作是以生存為目標的。日復一日的工作難免會帶來一些煩惱與壓力,而將下班前後的自己“割裂”開後,能夠給他們提供休息和調節的機會,讓他們在生活裡感知自我、找到自我存在的另一種價值與意義。儘管工作與生活之間無法實現完全的平衡,而擁有“割裂人生”的青年人還是希望調和二者,以達到一種“制衡”的狀態。

“割裂人生”不是流量密碼,青年人對生活的熱愛才是內在肌理。在我看來,這些年輕人身上有著羅曼·羅蘭所說的“真正的英雄主義”,即認清生活的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