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兒童在概念認識上的進步始於形成關於現實的初始表徵的能力

簡介而關於兒童對信念和錯誤信念表徵實質的認識的獲得或發展的解釋,成為以後諸多關於心理理論發展理論觀爭議的藍本

概念表怎麼看

由於信念狀態無法直接透過觀察或外顯行為加以測量,由此導致的一個挑戰性任務就是,我們怎樣才能知道某位兒童是否在思考另一個人(或自己)的心理狀態(Dennett,1978)。只有找到這種恰當的測量方式,才可能對兒童的這種認識的方方面面進行深入探究。

由於對錯誤信念的認識反映出個體能夠以不同的方式表徵同一個物件或事件,因此錯誤信念任務往往被視為檢驗兒童是否擁有心理表徵理論(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mind),即是否已經認識到心理的表徵實質的石蕊試劑檢驗。而關於兒童對信念和錯誤信念表徵實質的認識的獲得或發展的解釋,成為以後諸多關於心理理論發展理論觀爭議的藍本。在這些理論解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有巴龍一科恩、福多、萊斯利、珀納和威爾曼等提出的觀點。

這些觀點的分歧和爭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如何看待兒童的心理認識與成人的心理理論之間的差異;其二,如何看待兒童的心理認識前兆問題;其三,與前面兩個問題密切相關,涉及怎樣認識心理理論發展變化的性質問題,以及發展是否具有階段性的問題。關於這三個問題的爭議,似乎均是圍繞兒童信念概念的發展展開的。

兒童在概念認識上的進步始於形成關於現實的初始表徵的能力

對兒童的心理認識與成人的心理理論之間有何差異這一問題,有三種典型的看法。福多(Fodor,1992)的觀點是典型的看法之一。福多認為兒童的心理認識與成人的信念-願望推理的基本核心相同,所不同的是兒童的心理認識只對較少的一些心理狀態作出解釋。因此,福多認為幼兒所擁有的是一種十分簡單的心理理論(Very Simple Theory of Mind,VSTM)。VSTM“假定存在有意圖的心理客體,這種客體有語義(semantic)和原因方面(etiological)的屬性。

有意圖客體的語義屬性存在於它們關於外界狀態方面的可評估性中·····成人的元認知心理學認識中有許多不同的有意圖的心理客體(信念、願望、預感、希望、渴望、懷疑、熱望等),VSTM只認識到願望和信念”。VSTM與成人的民俗心理學的區別只在於它僅認識到較少型別的心理狀態。VSTM假定存在有意圖的客體,預先假定了具有語義和因果屬性的表徵的存在。

也就是說,甚至是擁有VSTM的非常年幼的兒童也擁有某種心理表徵理論。與此相反,珀納(Perner,1991,1995)認為心理理論的發展並不僅僅是心理概念的新增,而是沿著在我們成人的系統內難以表述的概念線路展開的。珀納認為,兒童對心理的認識反映了他們一般的關於表徵概念的認識水平。

兒童在概念認識上的進步始於形成關於現實的初始表徵的能力

簡而言之,他認為兒童在概念認識上的進步始於形成關於現實的初始表徵的能力(primary representation),進展到包含超越當前現實的間接表徵(secondary representation),如表徵過去、將來或想象的客體或事件,或表徵其他表徵系統的表徵內容,發展到認識表徵關係本身,即元表徵(metarepresentation),或換句話說,把表徵元表徵為表徵。

持有初始表徵的人只能感知到他人的行為,具有間接表徵的人可以按照其他人的願望、意圖或假裝(即按照不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心理狀態)來解釋這些行為。然而,只有具備元表徵能力,一個人才可能認識到這些心理狀態僅僅是表徵,因此這種表徵可以是正確的,也可以是錯誤的。只有在這個水平上,一個人才可能在考慮其他人的信念的同時,評價它們是對還是錯,並猜測其他人是否想欺騙人,以及如何改變自己的主意。

還有一種看法則認為,在沒有形成信念概念之前,幼兒可能完全無視成人的信念一願望心理學中的信念成分,只是單純基於願望預測和解釋他人或自己的行為,並假定人們將做任何客觀上將導向滿足他們願望的事情(Wellman,1990;Wellman &Woolley,1990)。但這種提法受到福多和珀納的質疑,他們認為甚至十分年幼的兒童也會考慮到實際推理中存在的某種所謂的信念成分,這可能表現在兒童關於假裝遊戲的早熟的認識中。

兒童在概念認識上的進步始於形成關於現實的初始表徵的能力

對假裝的認識,意味著認識到人們並不總是以某種客觀上滿足他們願望的方式活動。但是,幼兒關於這種信念成分的認識是否等同於真正的信念認識,福多和珀納又存在爭議。第二個爭議涉及幼兒信念概念認識的前兆問題。許多研究者將4歲左右時出現的對錯誤信念的認識視為兒童認識上產生飛躍的某種證據;而認為4歲以下的兒童之所以難於完成錯誤信念任務,往往是因為年幼學前兒童尚未認識到心理狀態所具有的表徵性(Happé,1995)。

但問題在於,如何看待4歲前幼兒的心理認識前兆,以及如何解釋這種非表徵性的認識發展到4歲以後的表徵性認識。儘管早在學前期前,甚至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嬰兒似乎便已有了認識他人心理的種種跡象。例如,或許嬰兒與照料者之間早期的互動-早期的聯合注意及交流能力,就是後來發展的心理知識的某種前兆。

但是嬰兒所具有的這些心理認識跡象,按照上述的實驗正規化標準,顯然並不構成心理理論,那麼心理理論又是何時開始及如何開始的呢?對於這一基本問題,不同學者有不同看法。一種看法,便是所謂的兒童心理認識的先天論觀點。例如,萊斯利(Leslie,1987,1988)認為存在“心理理論模組”。他認為,兒童的心理認識是內在的,並且是預先設定好的,隨著成熟的過程逐漸展開。

兒童在概念認識上的進步始於形成關於現實的初始表徵的能力

相反,阿斯廷頓和戈波尼克(Astington&Gopnik,1991)認為,心理理論的發展不可能僅僅是一個隨成熟時間表展開的過程。心理理論的前兆可能以早期的社會能力為基礎,這些能力使兒童能夠從與他人互動的最初經驗中學到東西;這些能力使兒童能夠在成熟限制的範圍內,發展並修正各種樸素心理學的概念。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即這些早期和後來的能力是分別發展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有一些重要問題需要解決了。例如,最早出現於嬰兒期社會互動中的非心理表徵理論式認識,是否可能在心理表徵理論的認識出現以後,繼續獨立地成長和發展呢?它們是否為後來的心理理論知識的發展提供基礎,並且為從嬰兒期到學前期的心理認識發展提供某種轉換機制?

與前面兩種看法一樣,這些基本問題的解決,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心理理論的一般認知機制得到進一步的澄清,並且必須對發展的機制有更多的瞭解,包括社會和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Dunn,1991;Perner,Ruffman,&Leekam,1994)、知覺和情緒經驗怎樣影響發展等。

兒童在概念認識上的進步始於形成關於現實的初始表徵的能力

爭議的第三個方面源自上述的兩個方面,它涉及心理理論發展變化的性質問題-是某種先天結構的成熟展開,還是透過與環境的互動作用而習得?對福多而言,兒童的VSTM和成人的元認知心理學之間的差異,是所認識到的有意圖客體的數量。VSTM只認識到信念和願望,而成人的心理學則還認識到預感、希望、渴望等(Fodor,1992)。

在這個問題上,威爾曼的從願望到信念一願望心理學發展的觀點似乎與福多的觀點更接近-即發展似乎表現為某種概念成分的增加。而在珀納看來,這種差異是根本性的、質性的。幼兒的概念系統可能比較籠統,不像年長兒童或成人的概念系統那樣重視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邊界。

換一種說法,對福多來說,概念發展僅僅是先天已經形成的概念被誘發出來;另一個發展變化,則表現在誘發概念應用的資訊加工限制(例如制約著兒童,使其不能將他們的信念概念應用於錯誤信念任務)不斷得以易化。而在珀納看來,各個概念並非預先存在,發展可能表現在各個概念在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中漸次形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