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簡介蘇東坡的《寒具》詩雖然寫的是一種叫饊子的食物,但詩中“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的句子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戴著纏臂金的女子於濃睡未醒中,帶出幾許醉意的嫵媚

綰青絲女主睡了幾個人

曖昧時戀人未滿似玫瑰湧動暗香,熱戀時濃情蜜意似軟糖甘之如飴,歸於相濡以沫平淡似茶清甜悠遠。

都說好物比語言更能表達愛意,可在含蓄內斂的古代,人們除了語言外又是如何表達愛意的呢?

曹操主簿繁欽所寫的《定情詩》中就告訴了我們,古人常用來表達愛意的定情信物。花前月下、酒後微醺,遇上心愛之人,一物定情,就是廝守終身。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臂釧

戴在手腕處的叫手鐲,佩戴在臂上的叫臂釧。臂釧又叫做臂環、纏臂金等,其奧妙在於戴上之後無論從什麼角度看,所見都為數道圓環,而相互不關聯,宛如佩戴著幾個手鐲一樣美麗動人。

臂釧能帶來容色增輝的效果,因此深受古代婦女喜歡,許多人甚至連姓名都帶“釧”。《紅樓夢》大觀園裡就有一位丫環叫“金釧兒”。

蘇東坡的《寒具》詩雖然寫的是一種叫饊子的食物,但詩中“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的句子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戴著纏臂金的女子於濃睡未醒中,帶出幾許醉意的嫵媚。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金獸首鉸鏈玉臂環

戒指

最初的戒指是宮廷中的嬪妃每月避忌君王“御幸”時的一種特殊標誌。而隨著戒指樣式的豐富,慢慢的許多王侯將相的夫人也戴了起來,戒指漸漸流傳到了民間。

到了漢魏,戒指成為男女之間寄託情感的象徵。及至唐朝,戒指更被賦予了婚姻的意義。同時,在古代,女子未嫁人前,更是不被允許佩戴戒指。

南朝劉敬叔在《異苑》中記載,沛郡人秦樹在冢墓中與一女子婚合,臨別時女泣曰:“會面安可期, 見指環如見其人。”隋代丁六娘《十索詩》裡寫:“欲呈纖纖手,從郎索指環”,戒指之重躍然於上。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耳環

耳環又稱耳墜,是古時候女子的飾物之一。關於耳飾的記載,最早見於《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

金簪玉珥,珠翠圍繞,耳飾作為女性喜愛的飾品之一,《陌上桑》裡的羅敷是“耳中明月珠”;《孔雀東南飛》裡的劉蘭芝是“耳著明月璫”;《雜詠》詩裡的遊春女子是“金環耳際搖”……

清初李漁曾在《閒情偶記·生容》裡將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將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他還說過,“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香囊

香囊又稱為花囊、香袋,裡面裝以雄黃、茱萸、艾葉、冰片、藿香等中藥與香料。佩於身或懸於帳作為飾物使用,香氣撲鼻,既能清爽神志,又能驅蟲、避邪、保平安。

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據《禮記·內則》記載,“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即年青人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編織的香囊以示敬意。

而同時,由於香囊是隨身之物,慢慢也就成為了戀人們凝結情思,互表鍾情互相贈送的禮物。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手鐲

手鐲在古代也叫跳脫,是一種戴在手腕上的環形飾品。作為人們最早萌生的一種朦朧的愛美意識,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常常可以見到以手鐲相贈戀人的情節。

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記述了仙女萼綠華曾贈羊權金和玉的跳脫。蒲松齡《聊齋志異。白於玉》中寫書生吳生偶入仙境與一個紫衣仙女歡好,臨別時,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釧送給吳生留念。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玉佩

繁欽詩中的“美玉”指的就是玉佩,清聞人倓在《古詩箋》中把“美玉綴羅纓”解釋為“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表示古代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綴羅纓,心意昭昭。

“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繫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結縭”指代古時成婚。《詩經》裡“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描述的便是女兒出嫁時,母親戀戀不捨地與其束結羅纓的事。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同心結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同心結是一種古老而寓意深長的花結,由於其兩結相連的特點,常被作為愛情的象徵,取“永結同心”之意。

素縷表示純潔,而針諧音同貞。《詩源》裡文胄與鄰婦姜氏相愛,以一枚百鍊水晶針為信物,姜氏織同心結回贈文胄。王實甫的《西廂記》裡寫的“把花箋錦字,疊做個同心方勝兒”,即是把信箋彩紙折成同心結形。

南朝梁武帝蕭衍《有所思》一詩有句雲:“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宋代林逋也有“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的詞。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髮簪

搔頭是髮簪的別稱,是古時用來插定髮髻或連冠於發的一種長針,後來專指婦女插髻的首飾。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寵愛李夫人,有一次去下李夫人的玉簪搔頭,搔頭之名由此而來。

《史記·滑稽列傳》裡說:“前有墮珥,後有遺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之句。

玉簪綰青絲,髮簪是古人互傳情誼的信物,《長恨歌》裡提到的“翠翹金雀玉搔頭”,正是象徵著唐高宗對楊貴妃的寵愛。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髮釵

單股為簪,雙股為釵。髮釵是由珠翠和金銀合製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發鈿,連綴著固定髮髻的雙股或多股長針,使用時安插在雙鬢。髮釵的普及大約在西漢晚期,之後便成為古代女性的主要頭飾之一。

關於髮釵,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含蓄內斂的古人在定情信物的選擇上浪漫而又隨性,除了《定情詩》中所寫到的這些定情之物外,還有以下這些:

梳子

古人用頭髮寄託相思之情,梳子也成了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送梳子有私訂終身,白頭偕老的意義。女子出嫁時,家人為其梳頭的習俗寓意著“一梳梳到底,二梳白髮齊眉,三梳子孫滿堂”,包含了家人美好祝願和愛意傳遞。

元代詩人姚燧《虞美人·玉梳贈內子》的詞,“相輝瑜珥瑤釵鳳,寶翼蜻蜓動。新妝又得水蒼梳。人道秋風何物不瓊踞。人無玉質容何害,玉德斯堪愛。尚慚猶未十分全。聽取明年環佩戛?”寫盡了對妻子的深厚愛情。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玉如意

玉如意大約出現於戰國之時,又稱“搔杖”。魏晉、盛唐時代,主要用來搔癢。除此外,玉如意也被用於決策軍國大事,其威勢近似權杖,南朝的韋睿在徐州的戰事中,用“如意”指揮千軍萬馬,一日數合,連獲大勝。

清代,玉如意成為宮廷裡皇帝、妃嬪的玩物,寶座、臥榻、寢殿中均有擺放如意。另外,玉如意還作為一種信物,在皇帝選後妃時,皇帝執如意,授予看中女子。同治皇帝載淳、光緒皇帝載湉等都是用玉如意挑選皇后的。

古代男女,竟然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

愛情,是四季風物裡的三餐四季,是被許多細小瑣碎的物品填滿的一朝一暮。

每段愛情,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情節。

因此,除了上文提到的這些信物之外,還有許多。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補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