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簡介圖18 筑波新城中心步行空間軸線設計補充圖18-1 筑波科學城全景補充圖18-2 筑波科學城核心區衛星影像圖我國新城建設我國受田園城市影響的規劃方案最早見於1946—1949年解放前的上海城市規劃,運用“有機疏散”、“衛星城市”等西方城市規

塔皮奧拉是什麼內容

《國際城市規劃》創刊40週年“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評選結果

三、田園城市理論與新城建設實踐(近現代城市設計理論思潮之一)

日本著名建築與城市設計大師丹下健三稱城市設計是人類對未來城市新秩序的一種創造.因此從古至今,根據不同社會歷史背景和哲學思想,人們提出過不少理想城市模式。如前所述,從羅馬到文藝復興時期都產生過這類設計模式。在資本主義社會,城市有了很大發展,城市矛盾也日漸突出,空想社會主義城市設計理論與模式也應運而生。早在英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托馬斯·摩爾就提出了“烏托邦”(Utopia)理想城市模式。到19世紀,著名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Robert Owen)和傅立葉(Fourier)進一步具體化,歐文提出了“新協和村”的城市方案,把城市作為一個社會經濟實體,把城市建設和社會改造結合起來。傅立葉也提出了相類似的模式。他們這些設想脫離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自然都不可能獲得成功。直到19世紀末葉英國人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園城市”(Garden City)理論和城市設計模式才使理想變成為現實.並對今後城市規劃與設計產生巨大和深遠的影響。霍華德於1898年發表了他的論著《明天——一條引向改革的和平道路》,從書名就很明確,他的主張是把城市建設與社會改革結合在一起的。但和過去空想社會主義先輩們不同的是他針對現代工業社會出現的種種社會問題,提出了一整套具體的規劃設計理論和辦法。他的三種磁力圖解,把“城鄉磁體”作為田園城市的規劃設計目標和理論基礎,由此而進一步提出控制城市規模,實現城鄉結合,建立衛星城鎮和田園城市本身規劃設計示意(圖1,圖2)等等,都有比較詳細的設想和描述。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1 霍華德構思的城市組群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2 城鄉結合的田園城市簡圖

1902年再版時,他把書名改為《明日的田園城市》。不僅如此,他還對如何實現田園城市這一理想設計模式,從城市土地問題、建設資金、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把這套設想付諸實現。於1903年,建起了第一座田園城市萊奇沃斯(Letchworth,圖3)。1920年又建成第二座田園城市韋爾林(Welwyn,圖4)。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3 萊奇沃斯田園城市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4 韋爾林田園城市

從霍華德提出田園城市理論到今天已整整經過了一個世紀,在這100年中新城建設(也叫衛星城建設)在世界範圍得到很大的發展,特別是二次大戰後的50年,新城建設理論和實踐都取得巨大成果,成為當代城市規劃與設計一個重要的方面。筆者於1988年秋在東京參加的國際城市規劃史第三屆年會,新城建設就是會議的主旨,1989年又在英國召開第四屆年會和紀念田園城市理論100週年活動。由於新城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城市建設工作,涉及到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園林綠化、環境科學、城市開發、房地產業、城市社會學、城市財政、城市管理等各門學科。本文僅就城市規劃與設計方面,就這一學派的理論與思潮發展作一簡要的闡述。

(一)田園城市理論和英國新城建設

霍華德“田園城市”理論基礎是建立一個既有方便、高效的就業與生活條件,又有農村衛生、優美的自然環境的城市,他稱之為“城鄉磁體”的新型理想城市模式。要建設這樣一種新型城市就必須控制城市規模,以若干田園城市圍繞一座中心城市,形成一個城鄉一體化的城市組群(圖1)他曾設想這樣一個組群為25萬人,中心城市為58000人,周圍6座田園城市各為3200人,其中城市人口為30000人,農村人口為2000人,他還對田園城市的規劃設計作了具體的設想(圖2),嚴格來說,這樣一種圖解式的規劃示意圖還不是三維空間的城市設計,但畢竟是代表他對未來城市新秩序的一種創造。因此國外城市設計論著中都把“田園城市”理論作為近現代城市設計重要思潮之一。它的具體設想已有過很多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霍華德在世時曾親身參加建成了萊奇沃斯和韋林兩座田園城市。以後他的繼承者也建過少數幾個。大規模的新城建設則是二次大戰之後開始的,首先也是在英國。1946年頒佈了“新城法”(New Town Act),從1946年到1950年開始建設14座衛星城,在倫敦周圍有8座。以哈洛(Harlow)新城為代表是第一代英國新城。英國新城建設走在世界前列是有其歷史背景的。霍華德理論、阿伯克龍比(Sir。 P。 Abercrombie)的大倫敦規劃、戰後工黨上臺推行住房和新城建設政策等等,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提供了條件。而新城建設也是適應了英國當時城市發展的需要,體現在:

一是探索大都會中人口和經濟活動過分集中的某種出路。

二是新城建設起了組織郊區無計劃發展的作用,例如保護土地和自然資源、風景和其他環境要素;組織起有效的交通、公共設施來代替無計劃的亂建;有一個長遠計劃來滿足今後各方面需要;結合地價及土地管理和開發,兼顧公共利益,保持整個地區統一的質量和外觀,等等。

三是新城作為一種“平衡社群”(Balanced Communities),在人口、就業等方面可以起到某種平衡作用,以適應大城市及其區域發展需要。

第一代新城規模都比較小,一般才幾萬人,如哈洛新城規劃為8萬人。它的城市設計可以作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哈洛是由英國著名建築師和城市設計師F。 吉伯德(Frederick Gibberd)所設計,它的特點是:

充分利用自然特點,保留原有高地、河谷和植被,使自然景觀與人工建築群相互協調,體現田園城市風貌。

組織好交通。做到車行步行分開,過境與市內分開,居民能方便安全地到達工作地點與城市中心。

精雕細刻城市設計。無論是市中心、居住區、住宅群組乃至小品都經過很好設計(圖5)。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5 哈洛新城

哈洛新城不足之處是規模比較小,佈置鬆散,缺乏城市氣氛,土地使用和基礎設施不太經濟。因此到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出現了坎伯諾爾德(Cumbernauld,圖6)、朗科恩(Runcorn,圖7)及霍克(Hook,圖8)等第二代新城。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6 坎伯諾爾德新城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7 朗科恩新城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8 霍克新城

它們的特點是:

佈局比較緊湊,有一個位置適中(居民步行距離內)、交通方便的城市中心。中心利用地形佈置成雙層立體式,城市幹道由地面下穿越中心。

城市交通更為便捷,仍注意利用地形,使車行步行分開。朗科恩利用一個“8”字形環路交通系統,更有特色。

充分利用地形,保持田園城市特色。

缺點是規模依然太小。

60年代中期著手規劃,70年代開始建設的密爾頓·凱恩斯(Milton Keynes)新城(圖9)是公認的第三代新城,它的設計觀念和規模都有很大變化。首先是規模擴大到25萬人。在規劃設計觀念上也提出六大目標,即:

自由選擇(Opportunity and freedom of choice)打破過去鄰里單位限制,便於居民選擇就業,學校、商店和服務設施,這類活動中心一般放在道路網中間,都在居民步行範圍,各個中心內容也不盡相同,便於居民選擇。

方便活動與到達,有良好交通(Easy movement and access, good communication)。對交通方式、路網密度、通勤時間、建設造價等方面做了比較,最後採用l公里間距方格路網,平交路面,自動控制訊號,以公交為主的道路交通體系。

社會平衡與多樣化(Social balance and variety)指就業、服務設施等方面而言。

有吸引力(An attractive city)無論社會經濟與城市外貌上,體現出田園城市魅力。

群眾自覺參與(Public awareness and Participation)。

有效與創造性利用資源(Efficiency and imaginative use of resource),體現出規劃建設經濟性。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9 密爾頓·凱恩斯新城

密爾頓·凱恩斯和其他田園城市一樣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並注意與原有古建、村落相結合,體現了田園城市特色。其中心內容齊全,空間豐富多彩(圖10),整個城市很注意視覺上的特性。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10 密爾頓·凱恩斯中心建築鳥瞰

作為英國新城城市設計理論總結的《市鎮設計》(

Town Design

)一書,是由哈洛新城設計人F·吉伯德所著。他把城市設計作為一個三維空間的體型環境設計來考慮,把城市自然與人工環境看作設計的素材。把素材與外觀,素材與空間,素材與運動,素材與時間的相互關係作了全面分析,從而闡明如何把城市的各種要素組成適合於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美的環境。他總結了古今中外城市建設,特別是英國新城經驗,實際地、歷史地把城市設計理論提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本書自50年代初問世,一再增訂並被譯成各國文字,是一本有影響的城市設計專著,也是英國新城建設理論思潮的一個階段性總結。

(二)世界新城建設的發展

今天新城建設也有稱之為衛星城建設,已遍及全世界,成為大城市發展、區域城鎮分佈、城市形態等方面重要組成部分。基於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和各國的不同情況,新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也是豐富多彩,各有自己的特色。

北歐

瑞典、丹麥、芬蘭等斯堪的那維亞國家首都戰後都建有不少新城,著名的如斯德哥爾摩的魏林比、法斯塔,芬蘭的塔皮奧拉等新城。北歐新城有其共同特點:

都有鐵路與中心城市聯絡,到中心時間控制在30~45分鐘。進入城市後轉而利用地鐵,十分方便。

城市規模都不大,從15000人到60000人左右。

選址充分考慮優美自然環境,森林、岩石、大海構成了這些新城自然景色。新城建設注意充分保留原有地形和植被。

城市佈局注意緊湊集中,城市中心與交通樞紐相結合,利用地形處理成多層立體式佈局,著名例子如魏林比市中心。

精雕細刻的城市設計。著名例子如塔皮奧拉中心(圖11)。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11 塔皮奧拉新城中心

法國

戰後法國住房緊缺,大量住房建設給大城市發展帶來巨大壓力,另外首都巴黎城市功能又面臨急劇發展,1965年6月制訂的巴黎地區規劃(1965—1985年)提出:

地區購買力到1985年提高兩倍,2000年為三倍。

第三產業比第二產業多增加兩倍。

閒暇時間增加,各類服務設施到2000年增加四倍。

城市居民每人交通需求增加30%。

大巴黎地區城市人口2000年達到1200萬,規劃考慮1400萬人。

面對地區未來龐大的需求,巴黎新城建設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保持與母城最方便的聯絡,為此在平行於巴黎城市東西軸線的南北兩側,佈置5座新城。

新城與母城之間有完善的道路系統,由快速路(Fast road)直達路(Access road)與鐵路組成道路網。新城與母城之間大都用公共交通,並充分利用鐵路。

新城規模比較大,5座新城可容納165萬人,每座新城規模25~50萬不等。吸引巴黎市區內一些辦公、商業、服務行業等第三產業到新城內,使60~80%的居民能就地工作。

每座新城有多功能、設施齊全的中心,有大型商店、消暇設施等,不僅為新城本身服務,還服務於郊區的許多村鎮。

巴黎新城建設不是平地起家,而是與大批郊區村鎮結合起來,並充分考慮到當地地形、水面、森林,創造出一個田園城市自然優美的空間環境。

規劃設計本身保留有很大的靈活性,以適應今後變化。

探求新城構成不同要素的特色。如居住區、工作區、閒暇區以及新城與新城之間景觀上的變化。充分考慮原有地區現狀與特點。在城市設計上也力求各具特色。

這5座新城中如埃夫利(圖12)、塞爾基·蓬圖瓦茲等都有較好的城市設計。如塞爾基·蓬圖瓦茲結合河灣和大片水面,景色十分引人。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12 埃夫裡新城

蘇聯與東歐衛星城建設

蘇聯與東歐各國,戰後也注意發展衛星城,至今蘇聯已建有1000多個衛星城,人口規模一般為3~15萬人,蘇聯在衛星城建設上提出三項原則:

衛星城建設要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要有良好的居住、工作條件。

保持生態平衡,保護合理使用自然資源。

要為生產力合理分佈創造條件。

著名的衛星城有60年代末建設的陶里亞蒂汽車城,佈局緊湊,又具有“開敞式”,新舊城之間保留大片綠地。

波蘭在50年代就開始建設衛星城,如諾瓦·胡塔(圖13),到60年代又開始建設諾瓦·提希衛星城(圖14),這座衛星城佈局明確、簡潔,是一個較好例子。此外東德霍也斯維爾達也是50年代中期開始建設的一座有名的衛星城,城市和居住區規劃結構嚴整中有變化,這些都體現出共同的田園城市設計思想,又各有其規劃佈局上的傳統特色。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13 諾瓦·胡塔新城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14 諾瓦·提希衛星城(波蘭)

美國新城建設

美國新城建設起步較早,而且結合美國地曠人少,汽車發達的特點,結合田園城市規劃思想,有他自己的發展和創造。如1933年美國建築師斯泰恩(Clarence Stein)針對私人汽車太多的情況,在新澤西州雷德伯恩(Radbun)小城中,設計了一套車行步行分開的道路交通體系,採用機動車分級原則,由幹路到支路再到盡端路(Cul-de-sac),住宅正面圍繞盡端路佈置,後院通向綠地,在綠地中設計了一套步行系統,為主婦、孩子透過步行道到達學校、幼兒園和商業服務設施,車行與步行相交利用地形作立交處理。這套設計原則被稱為“雷德伯恩體系”,它不僅為美國新城佈局所廣泛採納,建成一些綠帶城(Greenbelt City),著名的如馬里蘭綠帶城,而且影響到整個發達國家。此外,美國建築師佩裡(Clerance Perry)1929年提出來的“鄰里單位”(Neighborhood unit),作為居住區規劃基本單位的思想也被世界上廣泛採用.並由蘇聯發展成為“小區”概念。直至今日,俄國也廣泛應用小區作為居住區規劃基本單位。這些都是在田園城市思想影響下對規劃設計的某些發展和創新,也影響到美國新城建設。由於美國已高度城市化,城鄉之間差別不大,城市郊區連綿成片,有著良好的自然環境。因此政府不大重視大規模新城建設,直至1968年才透過“新城開發法”。著名新城有華盛頓與巴爾的摩之間的哥倫比亞新城,華盛頓以南的雷斯頓新城等(圖15)。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15 雷斯頓新城中心平面

哥倫比亞新城(Columbia New Town)於1961年開始興建,人口11萬人,華盛頓至巴爾的摩市際高速公路段縱貫新城,分成東西兩半,公路旁設新城中心,兩邊各有4~5個村子組成,每個村子約1萬~1。5萬人左右,由幾個鄰里單位組成,東部邊緣有4個工業區,整個新城面積約5000多公頃,綠地佔23%,環境優美。

雷斯頓新城(Reston New Town)位於華盛頓南,規劃人口8萬人,用地近3000公頃,也是用高速公路將城市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3個村,南部2個村,車行步行分開、佈局手法同上,雷斯頓新城中心城市設計很出名,結合水面綠化,建築高低錯落,頗具特色(圖15)。

日本新城建設

日本新城建設也起始於50年代,特別到了60年代,日本經濟有了較大發展,東京、大阪、橫濱、名古屋等大都會人口急劇增加,在國土規劃和大都市圈的地區規劃指引下,加快了新城建設步伐,建起了一大批新城。著名的如東京西面的多摩新城、橫濱北面的港北新城(圖16,圖17)、名古屋東北的高芷寺新城、大阪北面的千里新城、南面的南港新城和泉北新城等。60年代末期又在東京東北面建設筑波科學城。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16 日本橫濱港北新城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17 港北新城結構模式

日本新城建設的特點是:

除筑波科學城外,大部分都是臥城。其目的也如英國新城一樣,控制大都市郊區無計劃蔓延,集中力量,建設一批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衛星城鎮,以緩和大都市的人口壓力。

城市規模比較大,如多摩新城規劃人口為41萬人,其他也都超過10萬人。

由於是臥城,和母城保持便捷的交通聯絡,一般都有鐵路和高速公路與母城相連,前者解決大量通勤人員上下班,後者為小汽車服務。

新城規劃結構以“近鄰住區”(即西方鄰里單位)為基本單位,若干個“近鄰住區”組成一個居住區,幾個居住區組成分割槽,再由分割槽組成新城。分割槽之間由綠地間隔,保持田園城市特色。

新城設計儘量保持原有自然環境,包括地形、植被、河流和原有村落。

新城中心也是交通樞紐,採用多層立體式佈置,使居民便於換乘和購物,參加文娛生活等活動。中心也是城市設計的焦點,如筑波科學城就設計了一條中心步行空間軸線,北起筑波大學,中經城市中心,南達中心公園(圖18)。

日本新城設計佈局也採用“雷德伯恩體系”,車行步行嚴格分開,步行道與綠化結合,並與小學、兒童機構相聯絡,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日本新城很注意環境設計,如南港新城就有專門的“宜人環境”設計(Amenity Design),把色彩、綠化、小品等要素按一定意圖或主題,進行精雕細刻的設計,取得良好效果。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圖18 筑波新城中心步行空間軸線設計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補充圖18-1 筑波科學城全景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2」中外城市設計理論與實踐(三)

補充圖18-2 筑波科學城核心區衛星影像圖

我國新城建設

我國受田園城市影響的規劃方案最早見於1946—1949年解放前的上海城市規劃,運用“有機疏散”、“衛星城市”等西方城市規劃理論,採用分散集團式城市佈局形成一個個緊鄰中心城市的衛星城鎮群式的結構佈局。今天上海發展規劃基本上體現了這個指導思想。但在當時政治條件下,這個規劃雖三易其稿,也只能是一紙空文。中國衛星城建設只有在解放後開展大規模城市建設,特別是大城市迅速發展擴大,才提到日程上。我國衛星城建設起始於五、六十年代,大規模建設則在八十年代。迄今為止,上海、北京、天津以及一些省會級大城市差不多都建有自己的衛星城、如北京的通縣、昌平、黃村和燕山4座衛星城;上海有嘉定、金山、寶山等7座衛星城,特別是作為南北兩翼的金山和寶山衛星城,經過統一規劃建設,規模比較大,條件也比較好。

我國衛星城建設主要任務是發揮大城市經濟技術優勢,減輕母城壓力,合理分佈生產力,因此以佈置大型骨幹企業為主。衛星城力求工作和生活得到平衡。另外也希望疏散一部分母城功能和人口。但由於經濟條件限制,衛星城建設條件包括文化服務設施差,與母城缺乏高速、大容量公共交通體系,缺乏吸引力,很難起到疏散功能,隨著經濟好轉,建設條件逐步改善,衛星城建設已逐步增加吸引力。

在城市設計上我國衛星城建設也開始注意環境設計。無論在園林綠化、空間佈局、建築風貌、造型,以及小品等,這幾年都有很大改進。但在設計思想和佈局手法上與母城並無多大變化,遠不如小區規劃、住宅建築,這幾年由於領導重視,專家和群眾呼籲並透過設計競賽和實驗,小區建設有了很大進展,無論在理論、手法和效果上都有新的突破,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國衛星城建設。隨著城市設計日益受到重視,相信我國衛星城建設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幾點小結

田園城市理論至今已整整100年,新城建設運動也有半個世紀,這一理論對大城市發展、對城市化和城市發展模式、對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學科本身,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一種較好的城市發展模式,它適應了生產力合理佈局、生態平衡和為人類創造一個良好優美生活環境這樣一些客觀需要,因此得以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推廣。但也要看到新城建設有一定侷限性,即使建設得再好,也不能代替母城本身的吸引力。母城本身複雜的規劃建設課題依然是城市規劃與設計中的焦點和難點。

新城建設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一定規模即達到一箇中等城市(25萬人)規模,才能較好地解決就業、文化和商業服務設施等方面的需要,才具有吸引力;二是與母城要有方便的交通聯絡。西方利用鐵路和地鐵相結合的大容量快速運輸系統(Massrapid transit system)輔之以高速公路,是比較好的辦法,此外由於交通條件改善,衛星城至母城距離也可增大。

新城城市設計是人類對未來空間秩序的大膽創造,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新城建設為環境設計提供了廣闊天地。從理論到實踐,從技術到藝術,新城建設都是一塊很好的實驗園地。

新城建設雖來源於“田園城市”理論,但經過幾十年各國的實踐,已有了很大發展,成為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理論中一座寶庫,城市設計中不同學派理論都反映到新城建設中去。但作為霍華德所創立的田園城市某些基本點依然保留著,也即為人類如何創造一個“城鄉磁體”的高效、優美的生活環境,這裡面就包括如何處理好城市與農村,建築與自然,社會與歷史,實體與空間,運動與時間,藝術與技術等方面的問題。

參考書

《外國城市建設史》沈玉麟編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中國城市建設史》董鑑泓編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市鎮設計》(英)F·吉伯特著,程裡堯譯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New Towns: The British Experience, by Hazel Evans Charles, Knight andCo。 Ltd。 London 1972

New Towns: Region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ierre Merlin, Methuenand Co。 Ltd

《城市規劃原理》(總體規劃講義)趙炳時 編

作者:

朱自煊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1946年成為清華大學建築系建系後第一班學生,195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

本文首發於《國外城市規劃》(《國際城市規劃》曾用名)1991年2期,pp44-56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06】居住區發展概論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07】城市設計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08】英國的新城運動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09】對城市環境容量的探討

UPI“最具影響力學術文獻”40篇 |【10】新加坡城市規劃的編制和特點——新加坡城市規劃簡介和評價

排版:張禕嫻

本文為本訂閱號原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