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知否》中盛墨蘭背後的家庭教育觀:虛榮可以讓一個人步入深淵

  • 由 神奇麻麻木小暖 發表于 手機遊戲
  • 2022-01-13
簡介父母的行為會導致孩子價值觀的偏歪,也喜歡追求物質享受

步入深淵是什麼意思

01

最新一期《少年說》中,初一男孩李仁志感恩“外賣員媽媽”的故事登上了微博熱搜。

“我的媽媽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裡穿梭,她是一名外賣配送員。”

李仁志自豪地向大家介紹著自己的母親。

在他眼中,媽媽是一名認真敬業的配送員。然而令他心疼的是,很多人不尊重這份職業,媽媽受了很多的委屈和白眼。

“有時還會莫名給差評,甚至無理取鬧,抓著我的媽媽就讓她賠錢。”“我的媽媽,她辛辛苦苦地工作,卻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李仁志說“我希望大家都能給像我媽媽一樣的人多一些善意,因為當你開啟門的那一瞬間,看見的也有可能是我爸爸捧在手裡的‘小公主’。”

而臺下的媽媽含著眼淚表達了內心的羞愧:“我以為你會嫌棄我的職業。”

懂事的李仁志說“你在這個社會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很多人就是會需要有些人來扮演這些角色,為他們服務,那個為人服務的人是你,我覺得你很偉大。”

《知否》中盛墨蘭背後的家庭教育觀:虛榮可以讓一個人步入深淵

《知否》中盛墨蘭背後的家庭教育觀:虛榮可以讓一個人步入深淵

《知否》中盛墨蘭背後的家庭教育觀:虛榮可以讓一個人步入深淵

然而讓我們看一個相反的例子,

豆瓣上有一網友吐槽,自己10歲大的侄子非常優秀,奧數,圍棋,輪滑成績都好,考試成績年級第一,但是他認為爸媽不配有自己這麼好的兒子。他認為父母沒有錢,只開得起十幾萬的日產車,同學都用蘋果,而自己卻在用兒童手錶。他認為父母無法為自己提供好的物質條件,卻要求自己比別人優秀,他們實在是不配。

《知否》中盛墨蘭背後的家庭教育觀:虛榮可以讓一個人步入深淵

《知否》中盛墨蘭背後的家庭教育觀:虛榮可以讓一個人步入深淵

英國曆史學家託·富勒說“貧困不是恥辱,羞於貧困才是恥辱。 ”

兩個案例,多麼鮮明的對比。

一個尊重父母,視母親為公主,家庭條件一般但是內心富有;

一個不懂感恩,嫌棄家人窮,虛榮攀比,雖然優秀卻內心貧瘠。

02

心理學家柏格森說過“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

人一旦有了虛榮心,就會產生一些不切實際的慾望,為了實現這些虛無縹緲的慾望,他就有可能出現思想上的歧途,行為上的錯誤。

那麼孩子的虛榮心是如何產生的呢?

如果是學齡前兒童出現攀比心理,是比較正常的,因為幼兒時期,孩子自我認識能力差,會過高評價自己,認為自己什麼都比別人強,不能客觀評價自己。這是兒童自我意識發展中的常見現象。

但是如果是比較大的孩子出現了攀比,虛榮的心理,一般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家長的價值導向有問題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有些家長愛慕虛榮,追求物質享受,喜歡向親戚朋友炫耀又買了什麼包,又去了哪裡玩,又吃了什麼好東西……在孩子面前不加掩飾地談論別人家有什麼,甚至還帶有嫉妒憤恨的口氣。

孩子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中長大,耳濡目染。父母的行為會導致孩子價值觀的偏歪,也喜歡追求物質享受。

這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吳秀波事件。我們先不去論當事人孰對孰錯的問題。就看女主角陳昱霖,她很少把時間花在工作上,而是全世界到處旅遊。各種名牌包,名牌手錶,名牌首飾買個不停,出門代價工具不是豪車,就是私人飛機。

從陳昱霖在社交平臺上曬出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陳昱霖的父母明知女兒做小三,不但不勸阻,反而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女兒帶來的奢華生活,他們在女兒的陪伴下,旅遊,品酒……並引以為傲。

《知否》中盛墨蘭背後的家庭教育觀:虛榮可以讓一個人步入深淵

說到底,就是是父母的虛榮心和不負責任導致了女兒最終鋃鐺入獄。

2、外部環境的影響

外部大環境的導向問題,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在社交平臺上“炫富”,曬車、曬包、曬旅遊,導致孩子們的價值導向也跟著出現了問題。

現在的社會太急躁了,明星一部戲幾百萬,一個網紅的一條廣告收入幾萬,甚至幾十萬。這些都引誘著孩子們,急功近利地希望自己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功成名就”。

還有一些孩子特別喜歡互相比較,誰漂亮,誰家有錢,誰的爸媽厲害等等,孩子不免收到影響,盲目攀比往往會演變為模仿和追隨。

03

英國人文主義者托馬斯莫爾說:“孩子有了虛榮心,就會失去正確的榮辱觀,容易把精力和眼光都放在與別人不合理的攀比上,因此會走上歧路。”

孩子擁有虛榮心,引導好了,虛榮心可以轉化為進取心,成為努力向上的動力。如果不重視,任其發展,虛榮心終會將孩子推向慾望的泥潭。

1、家長要以身作則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廋》中的林小娘貪慕虛榮,什麼都要和別人比一比,結果女兒墨蘭被母親所影響,愛慕虛榮,為了和姐妹攀比,不擇手段嫁入豪門,雖然得償所願,然而卻並不幸福,毀了名聲,還要忍受丈夫的朝三暮四,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咽,有苦說不出。

《知否》中盛墨蘭背後的家庭教育觀:虛榮可以讓一個人步入深淵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印件,父母的價值觀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父母的行為決定著孩子日後的行為。

所以父母要先以身作則,不要過分物質化,不虛榮不攀比,只有你先做好了表率,發揮好榜樣的作用,你對孩子的教育才更讓人信服。

前文中的男孩李仁志,他的父母樸實無華,父母恩愛,家庭和睦,這些都李仁志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孩子才會樸實優秀,懂得感恩。

2、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劉燁的妻子安娜,是一個拒絕虛榮的媽媽。

有一次,安娜發現兒子諾一跟著保姆學認豪車,這讓她很難接受,就教育孩子:“不管開什麼車,甚至是沒有車開,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車只是交通工具,你可以認識豪車,但不能看不起不開豪車的人。”

在《爸爸去哪了》中,網友發現諾一和其他名牌加身的星二代不同,他和妹妹就穿著幾十元的平民品牌,衣服洗了又洗,十分舊了還在穿。

安娜說 她不想讓孩子認為自己的父母是明星,就高人一等,她認為小孩子沒必要穿名牌,這樣他們長大了,即使買不起名牌,也不會覺得有落差,依然可以過得很快樂。

《知否》中盛墨蘭背後的家庭教育觀:虛榮可以讓一個人步入深淵

杜絕孩子的浪費行為,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節儉的品質。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在平時的消費過程中,減少衝動消費。不攀比,不溺愛,不補償,自己和孩子都應該建立正確的心態。

3、適當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當然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在合情合理的範圍內,家長可以滿足孩子的要求。如果要求不合理,超出了家庭的消費水平,也要跟孩子充分溝通說明情況,而不是粗暴拒絕,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委屈,心生埋怨。

教會孩子合理規劃使用零用錢,壓歲錢。甚至可以讓孩子嘗試幫家裡管賬,每天的支出用度讓孩子來管理,培養理財能力

鼓勵孩子勤工儉學,如果家裡有條件,如果有公司,有店鋪的,可以讓孩子在假期打工賺錢。,讓孩子體驗賺錢的艱辛。

美國作家珍妮·艾裡姆說:“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狄更斯說“我所收穫的,是我所種下的”

什麼樣的種子,開出什麼樣的花,作為父母,應該做好孩子的引路人,不要盲目追求物質,追求金錢,而更應該注重孩子對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尊,努力,豐富的人比一個自私虛榮攀比的人更幸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