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簡介其次不同平臺的核心使用者群體也不太一樣,而這些人對於不同商品的感受和體驗完全不同,所以不同渠道採集的資料也會出現較大差異,這就難以融合

無使用價值的東西為什麼不能交換

最近,二手交易平臺閒魚釋出了一份“掃雷年終報告”,其中選出了

2021年的“十大無用商品”:空氣炸鍋、跑步機、電子書、捲髮棒、早餐機、拍立得、破壁機、筋膜槍、美容儀、健身環。

單純從這個清單上也不難看出,這些商品的確是現代城市人身邊的常見之物,甚至不少還是網紅商品。

但正因為常見,其被歸於“最無用”的商品,就自然頗值得玩味了。

畢竟,

有思必有得。

首先,自然是先要稽核一番這個評價的權威性。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恰如近日微博的一條熱搜。近些年,自從蘋果釋出了AirPods無線耳機之後,幾乎各大廠商、各大品牌都先後推出了自己的無線耳機,但據這則熱搜所說,被國家工信部給予A級認證的,竟然只有兩款耳機,並且我們熟知的蘋果、華為、索尼、三星等大廠產品都不在內。

這當然很有話題性,但細細思索,難免讓人對其真實性表示懷疑。

因為工信部的名頭很大,結論自然應該權威。但是樣本量如果太小,或是這個認證應該是以申請做出,而其他品牌根本沒有去申請認證,那這麼個結論和說法就很有問題了。

所以,面對一個新聞,首先就要琢磨一下它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片面之詞、虛假之言,那麼基於其上的一切時間和精力投入,不都立刻沒有意義了嗎。

那麼,回到這個“十大無用商品”訊息本身,有沒有真實性和權威性呢?

答案是有的。為什麼?

第一個原因,是沒有利益糾纏。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閒魚是個二手交易平臺,它的盈利模式有別於普通的網上購物平臺,它不需要從網店或店主的手中抽傭,並且它也不需要什麼大品牌網店的入場費、贊助費或廣告。

雖然閒魚上面也有廣告,但其主要的利益來源應該是數以千萬計的使用者流量帶來的巨大成交額,而這個成交額並不是線下購物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是會在其平臺上停留一段時間,而這天文數字般的資金別看只有三五天,但是利益可是很客觀的。

而任何一個APP或是媒體、平臺,只要收了錢,不管是廣告費、版面費、宣傳費等等任何名義,那麼其自然就有了立場,客觀性就肯定會打折扣。

畢竟這些平臺背後也是一個個的人,不僅有老闆要掙錢,員工也得吃飯交房租,而得罪了金主,總不能大家都為了情懷去喝“西北風”吧。

第二個原因,是大資料加持。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閒魚當前是國內最大的二手交易平臺,至少從個人的使用感受上看,目前確實還沒有能夠與之抗衡的平臺。

而平臺的優勢就在於體量,當用戶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後,就天然形成了“護城河”,後來者基本很難競爭的過。

如果是付費服務之類的業務形式的話,後來者可以憑藉財大氣粗去砸錢搶市場,但是這種本來就對使用者不收費的服務形式,想要動員使用者改換門庭,就十分困難了。

一家獨大之下,自然就有著海量的資料支撐,資料量對於結論的重要性,理科生自然很清楚,此其一。

試想,如果讓網友自主投票選出他們認為的“十大無用商品”,那麼結果會不會不同?估計肯定會的。

因為首先網友

不一定會有意願花費時間精力去做一件沒有利益的事

,採集的資料量會不夠。

其次

不同平臺的核心使用者群體也不太一樣

,而這些人對於不同商品的感受和體驗完全不同,所以不同渠道採集的資料也會出現較大差異,這就難以融合。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單純就看這個“十大無用商品”的清單,基本上都是出現不超過十年,五十歲以上人群使用頻率很低的商品,那麼不同年齡的人群對其感受自然完全不同。

再次就是網友的

個人心理機制的作用。

哪怕我從不健身,但是任何人問我對於健身器材的感受時,我肯定還是要褒貶幾句,以表明我並不“頹廢”,十分精進。

哪怕一件高價買來的衣服,因為身材不合適,一入手就在衣櫃吃灰,但別人問起來,一定要維護幾句,以證明自己是理性行為。

那麼,擺脫一切主觀因素的干擾,直接透過大資料得出結論,看似有點片面主觀、霸道不講理,但其實是因為資料量大,恰恰出現了客觀性。

其二是資料比較真實。

因為電商平臺當今一個普遍的毛病就是刷單刷評價。這種行為自然是平臺十分反對的,因為它會降低平臺提供資訊的有效性,長久以後,就會降低平臺的競爭力。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畢竟,如果使用者天天選擇最高評價的店鋪點外賣,結果到手的根本無法下嚥,重複幾次,自然也就對平臺的資訊充滿懷疑。

這些排在前面的店到底好吃嗎?可疑。

那麼,平臺廣告推薦的商品好用嗎?更可疑了。

進而不難看出,到了這種程度時,平臺流量變現的渠道就被堵死了,平臺基本也就“涼涼”了。

但是刷單的行為大家都在反對,為什麼它還能夠存在呢?只是因為稽核的難度太大。

購物網站上刷個單,查賬戶,確實有到賬,查快遞,單號還是真實的,諸如此類,任何平臺想要核實的環節,基本上都能透過手段給矇蔽。

但其實十分重要的環節,其中核心的一條,卻是平臺很難質疑的,那就是賣家的銷售量。

平臺不能直接質疑一家網店,說它每月賣出1萬單,就一定是假的,當今的電商平臺一家網店月銷幾萬幾十萬幾百萬都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是閒魚不同,它上面的一個個使用者(除了少數確實是專業商家的小號),基本都是個人,轉讓的商品基本上都是二手物品。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那麼簡單的邏輯就是:

一個人可能擁有一件或數件同類商品,但基本不可能擁有一大堆一樣的二手商品。

畢竟,正常人喜歡毛絨玩具,可能會買一百個大大小小不同牌子的毛絨玩具,卻基本不會去買一百個同樣的毛絨玩具擺在家裡。

那麼,就更加簡單的邏輯,

凡是簡介上說自用轉手,但後臺卻看到短期大量銷售同一型號二手商品的賣家,大機率是假的銷售量。

進而,去除這些刷單帶來的虛假資料的干擾,結果自然就更加可信的多了。

還有其三,資料採集的角度精妙。

而且這個“十大無用商品”資料採集的角度,因為恰好契合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的屬性,而更顯得精妙有趣。

還是那個顯著的問題,

每個人在面對別人的評價時,特別是熟人的評價時,總會偽裝一下自己。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購買了這些“無用商品”的朋友肯定也是如此,畢竟真金白銀花了,卻沒有用處,說起來總是讓人覺得有點不好意思的。

但是

“口嫌體正直”的“真香定律”

在此十分明顯。

別說喜歡不喜歡?也別說用得多不多?好用不好用?

就看

準備轉手便宜賣出這一個行為,就能說明一切問題了。

反正買家賣家資訊在交易達成前是匿名的,交易的行為又不在熟人的視線範圍內,那麼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呢?

健身器,太懶了,沒用過,就是全新的。小廚具,太笨了,沒用過,也是全新的……

這個用賣出的行為來界定網友對某類商品的認可度的邏輯,十分精彩。

特別是如果綜合上閒魚關聯的電商平臺購物的資訊一對比,就更加精準和有趣。試想,從淘寶雙十一剛買的空氣炸鍋,還不到十二月份就要賣出,這描述準確,基本全新,同時肯定是不喜歡或“用不上”。

能和這個邏輯媲美的一個有趣資料採集邏輯是:

曾經有媒體報道,國外某知名網站(P站)在評判哪些影片是最受歡迎的作品,或是判定哪個片段是整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時,就主要採集觀眾在什麼時刻關閉掉這個影片的資料。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這個資料看似簡單,但背後蘊含著對人性的讓人拍案叫絕的認知力。

總之就是,閒魚作為國內當前算是領先的二手物品交易平臺,以大量的比較容易核實的使用者行為資料做基礎,做出的結論可靠性是比較強的。

第三個原因,是無人反對。

當然了,把一個畢竟還是資本逐利的軟體平臺當做“白蓮花”肯定是過高估計了,純粹的絕對的客觀可能也是個人的想象。

但是這個榜單不同於天貓、京東等平臺在雙十一、雙十二等購物節上面的熱銷榜單。

熱銷榜單不僅細分賽道,各個品類都有自己的榜單,而且品牌型號清晰可見,生怕消費者在購物衝動消失之前不能迅速定位“熱銷”具體的店家,具體的商品,進而讓特定的商家錯失這一單消費。

什麼是特定的商家?要知道,能登上購物街熱銷榜單,可不是完全靠商品本身的物美價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商家的資金投入,搜尋的排位、流量可都是錢買來的。

但是“十大無用商品”這種稍稍帶有負面意味的評價,則單純就是品類的列舉

而每一類商品背後的千萬廠家、商家自然也不會自己跳出來“對號入座”,非要說自己的品牌形象因這個模糊的評價受到了傷害。

既然沒人反對,自然可以大約等同於默認了,既然針對的物件都默認了,那麼我們這些第三方又何必不接受呢?

說到這裡,不難看出,這個所謂的榜單其實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但是即使結論很權威,很有參考價值,但回過頭來,還得思考一個問題。

那就是,“十大無用商品”這個結論是否合理?

不難理解的是,閒魚透過大資料可以得出的結論應該是

“有十種商品被使用者出售得最多,二手交易量或成交量最大”。

但是這個結論,

和“這十種商品最無用”之間其實是有很大差別的。

畢竟,一個商品具體是“有用”還是“無用”,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界定的。

恰如莊子還有“無用之用”的感慨。一棵樹長得太直太粗,就容易被砍伐拿來做東西,但是長得歪瓜裂棗、歪七扭八的,反而活得長久。

那麼這些“無用”的商品就真的如此“無用”?恐怕也不盡然。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其實,我們經常評判,一個東西有沒有用,只是看它對自己有多少使用價值。

但是,

使用價值除了客觀可見的功能性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心理價值”和“情緒價值”

,這一點不能忽視。

恰如“空氣炸鍋、跑步機、電子書、捲髮棒、早餐機、拍立得、破壁機、筋膜槍、美容儀、健身環”這些商品,簡單歸納總結,都是為了提升人的幸福感的事物。

雖然人們常常高估自己的行動力,但其中蘊含的情緒價值卻是難以估量的。

確實,購買的時候很“衝動”,並沒有預料到自己買到手後,可能根本沒有精力去使用它們。

例如空氣炸鍋,用起來確實挺好,但清洗起來卻是災難,吃自制美食對於當前的城市人來說,成就感確實很強,但清洗廚具消耗的精力確實又是城市居民無法承受之傷。

消費的行為本身,購買等待快遞、拆快遞的過程,以及自己為之努力刷影片教程,收藏教程的過程,就蘊含著巨大的情緒價值和心理價值。

當前社會仍然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城市人特別是城市裡的年輕人,需要長時間的面臨與陌生人分工協作的局面,再加上諸多的現實生活壓力,可以說

,不少年輕人處於壓抑之中。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既然壓力巨大,就勢必需要疏通的渠道。

購物消費雖然看起來、說起來不是很理性,但其實相比下來,已經很廉價了。

諮詢心理醫生,一般人去諮詢不僅要花錢,而且也承受不起那種“精神病才看心理醫生”的心理壓力。或許看了還不如不看。

交一個男女朋友,所得雖然很多,但時間、精力、金錢成本確實高企。

旅行,似乎也不錯,但價錢不便宜,時間成本更是可怕。

在這些方式的襯托下,是不是購物就顯得十分經濟實惠了呢?

特別還有一個解壓方式——養寵物可以拿來比較。養寵物貓狗鳥魚蟲的人很多,但是有誰真是為了抓老鼠、看家護院或是養來吃肉而養的麼?對於這數以億計的“鏟屎官”們來說,其實寵物也沒有什麼使用價值,但是它們帶來的情緒價值和心理價值卻是難以估量的。

辛丑雜說——“十大無用商品”真的沒有用嗎?

這十種商品,雖說因為廠商品牌不同,確實價格不一,但基本上花費千元級別就可以搞定,這種程度的花費,帶來的哪怕只是很短的時間、也並不十分真實的對於生活的掌控感,其實就已經足夠了。

況且,實在不行了,還可以透過二手平臺賣出去。

凱文凱利的新書中,提到過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是

使用將取代佔有

對於一件商品,擁有它其實不是全部,透過使用它得到幸福,才是更有價值的。

由此觀之,這些所謂的“無用商品”,其實也都很“有用”。

只要我們沒那麼功利,一切就都很有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