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簡介由於當時統治者對慈善事業的重視,明清時期出現了大量新的官辦慈善機構,並且民間的慈善活動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

倉廩是為百姓設立的嗎

鰥寡孤獨廢疾者,自古以來在歷朝歷代中都是社會下層的弱勢群體,但是作為我們同胞中的一份子,即便天棄之,我們亦不可棄。

中國的慈善思想由來已久,其體系隨著歷史長河的發展而得到不斷地豐富與壯大。

但是中國的慈善事業卻發展緩慢,尤其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斷,我國的現代慈善構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對於中國古代慈善機構的瞭解,有利於為我國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借鑑與實踐啟示。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一、從西周到魏晉南北朝

西周時期,統治階級對百姓十分重視,故此極力發展民間的慈善事業,並專門設定了三公來管理朝廷與地方事務。其中司徒一職專門掌管各個地方百姓的教化工作,

這些措施表明當時的統治者從政治的方面開始鼓勵國家慈善事業的發展,從而起到安定社會的作用。

百姓為重的思想從此開始成為後世慈善事業發展指導思想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春秋戰國時期,百姓飽受戰爭之苦,整個社會處於社會變革時期。

但由於讀書風氣的盛行,慈善思想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比較大的發展,慈善事業上也隨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當時各國掌權者,對於婦孺與兒童,都給予相應的照顧。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的恤老政策與兒童慈善,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發展得較為豐富與完備。

到了戰國時期,國家和社會非常鼓勵鄰里之間的互相幫助,這種美德充分在人民生活中起到救危解困的作用。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動亂的階段。各代帝王受到儒家仁愛學說與佛教慈悲觀念的影響,崇佛之風日益熾熱,出現“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況,是中國歷史上佛寺慈善活動非常活躍的時期。

在國家方面,政府透過安撫流民、開倉調粟、蠲賦免役、慈老恤幼、施醫給藥等方式來對不能自存者進行救助。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在賑濟老弱病殘方面,當時的官員也給予相應的重視,頒佈了許多關於慈善方面的法令,

並且責成地方各州縣對其管轄範圍內的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進行收容救助,其主要包括濟貧、慈老、恤孤、施醫、給棺、濟囚等形式。

魏晉南北朝的的皇帝還經常在出遊活動中進行慈善活動,而北朝帝王同樣熱衷於出遊時頒佈慈善詔令,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就有 21 次。

與之相對應的,在佛教的影響下,民間慈善也興盛的發展起來,六疾館作為最早的私立慈善機構也迅速地建立起來,專門用來收孤貧患病者。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朝廷還設立義倉以備荒年災年之需。除了政府,個人慈善事業在這一時期也十分的興盛,

一方面是因為百姓居無定所,因為戰亂只能選擇居家搬遷;另一方面受到當時宗教的影響,那些信奉宗教的百姓,在接受宗教思想的教化後,在社會中做善事,對需要幫助的人進行慈善救濟。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二、隋唐到清朝的慈善事業發展

隋唐時期,皇帝和官員總結之前慈善制度的利弊得失,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

同時支援佛教以寺廟為“基地”,舉行開齋施粥的活動。將慈善活動由民辦過渡到了官民合辦,對於此後慈善事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宋朝在中國慈善史上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時期。宋承唐制,官辦慈善機構的規模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較大的擴充套件。

關於醫療救濟,宋朝設立安濟坊、養濟院、惠民藥局,並且頒佈“居養法”,使得行途中患病無依的人員,能夠在這些機構內得到有效的救助。

關於喪葬救濟,宋朝在前朝義冢的基礎上,設立漏澤園。關於養老慈幼方面,宋朝專門設定與此相關的嬰兒局、慈幼局、安濟院等機構。

宋朝的官辦慈善機構,其規模之大,內容之廣,設施之全,皆超過前朝。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為了應對災荒,宋朝的倉廩制度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兩宋時期,朝廷不但在各鄉普遍的設立社會,還對邊陲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也實行了相當程度的賑濟。

宋朝的官辦慈善與民間慈善相結合,慈善事業呈現出一片興盛的局面。

元朝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除發放倉糧與從外地購糧外,政府還對富戶進行勸糶,這種現象尤其在發達地區較為常見。

元朝社會救濟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建立養老院,後改為濟眾院與養濟院。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在醫療救助方面,在各地普設“醫學”,與惠民藥局共同提供醫療救濟,並且將醫療救濟官提升為官醫提舉司與廣濟提舉司。

元朝後期,由於連年災荒,百姓困苦,國庫空虛,無糧賑濟,鬻牒度僧開始盛行,到元末順帝這種制度已作為常制普遍推行。

在元朝呈現微勢的中國傳統慈善,伴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向前發展,到了明清時期,慈善機構呈現興盛的態勢。

由於當時統治者對慈善事業的重視,明清時期出現了大量新的官辦慈善機構,並且民間的慈善活動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明朝政府在繼承前制的基礎上,擴大了官辦慈善機構的規模,以保證無自存能力者的基本生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明朝初期由政府倡導設立的養濟院,主要的職能是收養鰥寡孤獨的窮人和乞丐的場所,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施行與普及。

明清在養老慈幼事業方面進度尤為突出。在養老方面,清前中期在經濟較好的地區出現民營或官督民辦性質慈善機構普濟堂,其主要的職能是專門收養六十歲以上、無依無靠的老人,名額以千人為限。

在育嬰方面,其慈善事業在明朝後期逐漸復甦,清初已經達到了歷朝最盛的階段,育嬰機構遍及全國各省州縣。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明清時期除了以上提到的慈善機構以外,主管醫療救助與助喪的惠民藥局、棲留所、漏澤園等慈善機構開始遍佈全國各個州縣之內。

為了應對頻繁的自然災害,維護自身統治,明清時期的統治者積極地加強倉儲建設與賑災機制,恢復原有的義倉、社倉、常平倉,興建濟農倉、預備倉。

到了清朝,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詳細的賑災系統。明清以前個人慈善活動就已出現,但其具有臨時性、應急性,難以發展成制度化的侷限。

而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區出現的善堂以及各種會館,則跳脫出原有的宗教組織形態與家族事業形態為主的慈善救濟形式,實現中國古代慈善組織的又一次飛躍,是中國現代慈善事業的萌芽。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慈善事業自先秦時期起步,在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隋唐宋金元時期基本成熟,直至明清時期綿延相承,最終趨於鼎盛。

這是歷朝歷代統治集團積極探索的成果, 也是先秦 、兩漢 、唐宋、明清慈善事業通過歷史積澱的精粹所在。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三、對現在慈善事業的啟發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不管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但是慈善事業的發展還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離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慈善還有著較大的差距。

中國歷史中,慈善救助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政府賑災、宗教施捨、民間捐助。在當今的中國,政府救助明顯佔據領導地位。不可否認災難面前,政府作用的巨大。

但是根據歷史的經驗,民間慈善機構的機動性更強,反應速度也相對較迅速。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但是目前的民間慈善機構具有應急性、臨時性和分散性等特點,缺乏正式的組織機構與規章制度,更沒有固定的工作人員提供長期有效的幫助,

只是單純的停留在“捐錢捐物”直接救助層面。

首先我們應該將慈善文化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之中, 在社會的各個方面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積極地宣揚與普及,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從而喚醒國人的慈善意識以及弘揚和實踐慈善理念,營造良好的社會慈善自覺,擴大慈善事業的影響力,提升慈善事業的感召力。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其次加強民間慈善機構的組織建設與完善,最佳化慈善結構,豐富我國慈善救助形式,不但侷限於捐錢捐物,還包括志願服務、義務工作等形式,擺脫其“單一性”。

加強國家政策以及資金方面的救助,鼓勵社會組織與個人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培養慈善專業人才,使其成為固定的,長期的,分工明確的、紮根基層的社會慈善救助機構。

另外還應加強各慈善機構之間的聯絡,儘可能地擴大其救助群體的範圍。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

因為慈善機構是非盈利機構,其經營管理如果僅靠信任的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部分人難以控制自己的慾望,利用職位之便以權謀私。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出現,導致慈善組織公信力不足,喪失民眾對慈善組織的信任感,影響慈善組織自身的發展。

應當加強社會監督的制度的建設,加強慈善行業的監督,逐步形成行業監督管理機以及自律機制。

實行慈善資訊公開透明化,定期向社會反映專案進展情況,明確每筆捐款捐物的去向

。最後加強慈善事業法律法規的建設,並將其法律法規進行普及,一旦違反將採取相應的懲罰措施。將預防做在前,以法律作為約束工具,最終營造良好的慈善救助氛圍。

中國各個朝代的慈善制度有何不同?探究從古至今的演變發展

總結

站在歷史轉折點上, 我們作為新時代慈善事業的傳承者,應該擔負起建立現代慈善事業的重擔,著力於中國古代優秀的慈善思想,從中國曆朝歷代慈善事業的發展入手。

以史為鑑,總結其發展經驗與教訓,從中得到歷史性的啟發,指導現代慈善實踐的深入與開展。

慈善事業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許那將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但我們相信點滴之善最終會匯聚成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