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小逄觀星」他走了,身後稻花散香——觀電影《袁隆平》札記

簡介我希望這個信念,能夠在你們未來人生的道路上,生根,發芽

董婕年輕時候好漂亮啊

「小逄觀星」他走了,身後稻花散香——觀電影《袁隆平》札記

一顆心、一腔血、一根筋、一股勁兒、一粒種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個普通人,頭頂蒼天,根扎大地。

自信、執著、樂觀、浪漫,在他眼裡,土地、禾苗、種子,一切的一切,都有了審美價值。

留心、耐煩、溫故、自珍……袁隆平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讓我想起鋼琴家傅聰評價父親傅雷的話:“他一生沒有一分鐘度過的是行屍走肉的時光,他的腦永遠在思想,他的心永遠在感受。”

環球雜誌記者綠蒂女士問:“據說,您的雜交水稻研究非常坎坷,異常艱辛?”

他說:“挫折和失敗一直伴我走過這段路。說出來你也許不信,我是一個可以把生命當歌唱的人。你看,太陽每天照常升起,只要有陽光,就有生命的交響曲。”

他帶著學生去海南做實驗,在火車上,把裝良種的袋子綁在肚子上,用自己的體溫催芽,被同車的人誤以為生了血吸蟲病,險些鬧出笑話。

掉進泥塘險些喪命,被人救上來之後摸著糊在臉和脖子上的泥巴,笑稱是“新發明的防曬防暑化妝品”。試驗再次失敗,被人逼著問到底有多大把握時,笑著回答“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小逄觀星」他走了,身後稻花散香——觀電影《袁隆平》札記

苦中作樂,在苦澀中,咂摸出一種甜味兒來。這不是境界又是什麼呢?

在畢業篝火晚會上,他告誡學生們:“你們都是學農學的,在這個飢餓的年代畢業,我想你們能夠深刻地理解糧食和人類的關係。大地是母親,我們應該尊重她;種子是生命,我們應該呵護它。這是一個信念。我希望這個信念,能夠在你們未來人生的道路上,生根,發芽。” 赤子之心,句句敲擊人心。

他的希望實現了。幾年後,在試驗最艱苦的日子裡,這些年輕人跟他一起,頭頂烈日,腳踩泥漿,一個個都成了真正的專家。

面對同事劉老師搞的萬斤畝試驗,袁隆平痛心疾首:“你就這樣為人師表嗎?”“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這個是人類的生存法則。”

他公然對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謬論,直言不諱地說,大饑荒是怎麼造成的?盲目、冒進、造假,以科學的名義好大喜功,再加上自然災害。

“我說的都是實話,我不怕別人聽見。”知識分子的風骨不是這樣的嗎?

同行說風涼話:“對照(實驗)品種是畝產718斤,雜交品種卻不足700斤,稻穀比標準品種減產了3%,稻草卻增長了70%。說句玩笑話吧,這人就是不吃草,這人要是吃草的話,袁組長的雜交水稻倒是前途無量啊!”

面對質疑和抨擊,他站出來說:“我是這個科研組的負責人,有什麼話你就跟我說,有什麼責任應該由我來負!”

這是一個勇敢的人,敢於追求真理,也敢於追求完美的愛情。學生董婕跟他一起發現了天然雜交稻。臨畢業時送給他一個用手絹包著的放大鏡。一段時間之後,董婕回母校參加球賽,袁隆平從實驗室衝出來,一口氣跑到球場上,把董婕拉出人群,直愣愣地問她:“你願意嫁給我嗎?”兩個志同道合的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彼此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她給了他一個家,他給了她畢生的愛。

父親去世時,袁隆平遠在海南,董婕獨自辦理了父親的後事。臨終前,父親最牽掛的人就是兒子,可他說,誰都得回來,就是隆平不能回來。他在幹大事,他是為老百姓盡孝,盡的是大孝。

看完11年前上線的這部電影,心潮依然難平。我想到了八個字:“臨事而懼、功不唐捐。”

臨事而懼,直面複雜,有備無患,臨時而疑,臨事多思,強調的是“變”。遇到具體的事情,心態要變,操作節奏、方式要變。總之,要圍繞“事”而變,是為完成某事而變。

功不唐捐,簡單地說,就是功夫沒有白費的。強調的是“常”,常之特性是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是不變的,是守恆的。

臨事而懼是瞬間的抉擇,而功不唐捐是長期的積累;臨事而懼強調的是起點,起點是懼,謹慎小心;功不唐捐,珍重的是終點,是功到自然成,而我們是有始無終,半途而廢。

想起了《周易》“大有”卦的彖辭:“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袁隆平走了,他還活著,他活得真瀟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