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十覺:n願你歷經千山,歸來仍是少年(6)

簡介附,金丹之養生與修心身之道闡述(每一個段落為一節金丹真文,括號裡面為註解文字,當然下面真文和註解基本不是我能達到和感悟的,古人身心力行達到的境界層次,古人樸實感知後輩世人,有興趣的也可以虛心學習實踐,注意也要三思而行:1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者,

高階元神成長丸是多少

「來源: |學海與星辰 ID:xuehaiyuxingchen」

十覺:n願你歷經千山,歸來仍是少年(6)

人生一世,如夢幻泡影。

歷經千山萬水,當願眾生,質樸如初,如是少年,本真如一。

歷經萬千時光,當願眾生,智慧開明,業障消除,得聞正法。

歷經千界萬世,當願眾生,罪滅福生,不落邪見,永脫輪迴。

心行篇

6、十覺

對“自我”的認識,是道的存在的認知,是世界的本質規律。

南懷瑾先生認為真理沒有多個,世界上只有一個真理,這句話對於自身來說是有很深道理的。

心物一元,中國思想博大精深之處在於它是沒有唯心與唯物區別的,博容著心、物,一元一體而歸虛,證覺、證道、致無。才是中國思想為什麼在吾之認知裡面是窮極一生求覺證的思想,吾悟吾愛吾靜吾心向之道也。

所以,在個人體系認知系統中,自覺自靜方有自在自由。

之前,有一點點感悟,總結了“十覺”:

1覺知

2覺念

3覺行

4覺因

5覺果

6覺心

7覺悟

8覺靈

9覺神

10覺無

覺知,達到覺知深處很難,這實際上一種學問修養的身心力行,也是一種境界。

不是按知識的淵博來理解,像很多的鄉村(與城市)的婦孺老人都可能是真正的大哲學家,是大覺知者,但你不能因他們學歷或職位就否定他們的境界和覺知上表現出的才具、生活知識、品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溫故而知新”知新而溫故,“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這是個人、小群體活動範圍之內的知行,學問深處,明知是明知,難做到的還是知而行其身心並進如一。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這是對大範圍、大時空跨度的知了。過去的歷史瞭解,歷史的演變成長是漸漸變化的,將來歷史,未來的時代,明天怎麼樣?幾乎很清楚的可以瞭解。

覺念,人的念頭在一起一伏一息之間就能浮想萬篇,念頭就是腦海一個個波浪,能覺察,看著它們,不去隨波逐流,不去拿一個“衝浪板”順著浪遊走不停,就只是

自然清醒或者(自然全然靜休、靜修的)看著,不去別的行動,在時間的流逝下念頭構成的波瀾起伏的無數“波浪(這些波浪自己)”消失。隨著精神力的增加,能夠一點點增加(不含新的念頭的去)檢視腦海到全部波浪(一步步覆蓋到增高腦海範圍),最後腦海實際上就成了一個一體的大湖,波瀾不起。

這是覺唸的境界。這個可以跟後面的覺心、覺靈、覺神一起,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念之靜處,神長靈現,心界歸零,對自身與心物無念、無分別。

覺行,覺醒一定的覺知之妙,就能勤而行之。常說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此處天可以指代外界一切,人可以簡單指代自身,對外界跟對待己身己心一模一樣,盡心盡力而為,知之行之致良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就像我,覺行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知道但做不到,王陽明說就不是真正的“知”,只是皮毛或者短期的認知學識,只有深入骨髓身心的一言一行都做到,才是真知,實踐出真知,實際方體真,這是古人一直提倡弘揚的思想。

覺因,覺果:

“因”為“果”之‘果’,“果”為“因”之‘因’。因果如同量子糾纏一般的理念,無處不在,又不強逼於人!

需明白,人的選擇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因果如何收縮為一體,世人大多喜歡發散自己的因果線,這才招來無明因果報障與業火煎熬。

的確,心之靜養,性之了明,神之慧觀,定坐長氣,念欲以趨寡,淡虛以立意,才能有道之瞬悟,如靜之安神自長,合合太極陰陽、無極之源圓、鴻蒙一點玄竅。

當覺因覺果又能收縮為太極一體,究極虛無之境。就是真正的也無因也無果(因果不加身心了),而普通人是什麼狀態境界呢?大多對自身有關的牽扯發生的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不知因不知果,無從改善或者預知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覺心,覺悟也是相連一體的。

有人認為悟就是用腦袋想問題、用腦袋思考、反省。其實,這個只是對知識,技巧,方法,現象的改進,總結,領悟。

這裡說的悟不是這個境界的意義。是在說悟道,道是無法言說,能言說的就不是道了,文字無法明確表達,只能一點點引導,給你啟悟的繩索。

心也不是心臟的意義,“心竅(心口)”難開,此“心”是指真“是”(不是實,這裡沒打錯字)的存“虛”之“心”(真心是中間存虛空,外圍存竅孔的。“心”屬火,火中有真陰,可引之向下而行,腎屬陰,腎附近之深處有一虛空之海,海中存如龍似虎之真陽,可引之向上而行。陰陽相合,生生之象,即為泰道也。

十覺:n願你歷經千山,歸來仍是少年(6)

至於覺靈,覺神,覺無就附一些金丹養生與修心之文字作為解說引導啟悟吧。

附,金丹之養生與修心身之道闡述(每一個段落為一節金丹真文,括號裡面為註解文字,當然下面真文和註解基本不是我能達到和感悟的,古人身心力行達到的境界層次,古人樸實感知後輩世人,有興趣的也可以虛心學習實踐,注意也要三思而行:

1

七返九還金液大丹者,七以火數,九乃金數,以火鍊金,返本還元,謂之金丹。

(七以火數——火喻身中之神。九乃金數——金喻身中之氣。以火鍊金——神返身中,氣自還也。返本還元——神返本性,氣還元命,神氣混一,性命交融。此節破題,以屬明白之至,下文逐一承明,更為縷晰。)

2

以身心分上下兩弦,以神氣別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離二卦。

(此三節標明丹法綱領。)

3

以東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上,是之攢簇五行。

(此節標出作丹之藥材。)

4

以含眼光,凝耳韻,調鼻息,緘舌氣,是之和合四象。

(此節教人用功,收聚藥材。)

5

以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聞而精在腎,舌不聲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勤部在肺,四肢不動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氣朝元。以精化之氣,以氣化之神,以神化之虛,故名曰三花聚頂。以魂在肝而不從眼漏,魄在肺而不從鼻漏、神在心而不從口漏,精在腎而不從耳漏,意在脾而不從四肢孔竅漏,故曰無漏。

(此上四節,皆言購聚藥材,務使充足而勿漏之法。所以人本身就是真切之藥材)

6

精神魂魄意,相與混融,化之一氣,不可見聞,亦名無狀,故曰虛無。煉精者,煉元精,非淫泆之精。

(淫泆所感之精,是漏精,非元精。)

7

煉氣者,煉元氣,非口鼻呼吸之氣。

(口鼻呼吸之氣,是漏氣,非元氣。)

8

煉神者,煉元神、非心意念慮之神。

(心意念慮之神,是漏神,非元神。)

9

故此氣神精者,與天地同其根,與萬物同其體,得之則生,失之則死。

(止念久則神不漏而還元,懲忿久則氣不漏而還元,窒慾久則精不漏而還元,乃為元精、元氣、元神。)

10

以陽火煉之則化成陽氣,以陰符養之則化成陰精,故曰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

(平昔窒慾能久則真水自升,平昔懲忿能久,則真火自降。此二節烹煉藥材使之混融之法。)

11

身者心之宅,心者身之主;心之猖狂如龍,身之獰惡如虎。身中有一點真陽之氣,心中有一點真陰之精,故曰二物。

(窒慾久而真水升,焰出先天之氣。懲忿久而真火降,流出太極之精。此節標出所以點藥成丹之妙品。)

12

心屬乾,身屬坤,故曰乾坤鼎器,陽氣屬離,陰精屬坎,故曰烏兔藥物。抱一守中,煉元養素,故曰採先天混元之炁。

(到得身心混合,自然神凝於虛,即是採取丹頭之法)。

13

朝屯暮蒙,晝午夜子,故曰行周天之火候。

(念不起則火不炎。意不散則火不冷,故必以清靜自然為運用之法。)

14

木液旺在卯,金精旺在酉,故當沐浴。

(息念以養火,真氣自薰蒸。)

15

震男飲西酒,兌女攀北花,巽風吹起六陽,坤土藏蓄七數,故當抽添。

(性靜則情逸,心動則神疲,為學日損、為道日益矣:以上六節皆示以火候調勻之法度。)

16

夫採藥之初,動乾坤之槖龠,取坎離之刀圭。

(誰為動之,如何動法,何處動手?是不可以知知之也。惟求之穀神自知。準能取之,如何取法,何從著手,此不可以力爭也,當使象罔也。)

17

初時如雲滿千山,次則如月涵萬水,自然如龜蛇之交合、馬牛之步驟。龍爭魂,虎爭魄,烏戰精,兔戰神,恍惚之中見真鉛,杳冥之內有真汞,以黃婆媒合,守在中宮。鉛見火則飛,汞見火則走,遂以無之油和之,復以無名璞鎮之。鉛歸坤宮,汞歸乾位,真土混合,含光默默。火數盛則燥,水銖多則濫。火之燥,水之濫,不可以不調勻,故有斤兩法度。

(火之燥——咎由念起。水之濫——咎由意散。此節暢言以火鍊金時要妙,皆屬譬喻,非真景也。只是過來人追敘初時有此光景,其實爾時只是念不起、意不散,自然神凝氣聚。置我於無,即是調勻,斷不可泥象執文、論斤較兩,自取壞事)。

18

修煉至此,泥丸風生,絳宮月明,丹田火熾,谷海波澄;夾脊如車輪,四肢如山石,毛竅如浴之方起,骨脈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婦之歡合,魂魄如母子之留戀。此乃真境界,非譬喻也。

(此節言其效驗有如此。並無作用。)

19

以法度煉之,則聚而不散,以斤兩煉之,則結而愈堅。魂藏魄滅,精結神凝,一意沖和,肌膚爽透。隨日隨時,漸凝漸聚,無質生質,結成聖胎。

(法度,記載在下文,學者尋流而知源,只在無功功裡施功。斤兩記載在《悟真篇》全文中,《悟真篇》據記載是天台張伯端平叔著。學者舍妄以健真,只是有用用中無用,此節復申明調勻之總訣。)

20

夫一年有十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百刻,一月總計三千刻,十月總計三萬刻。行往坐臥,綿綿若存,胎氣既凝,嬰兒顯相,玄珠成象,太乙含真。

(行住坐臥,綿綿若存——此八字是法度。嬰兒顯相——無相之相。玄珠成象——無象之象。太乙含真——囫囫圇圇。)

21

三萬刻之中可以奪天上三萬年之數,何也?一刻之功夫,自有一年之節候,所以三萬刻可以奪三萬年之數也。

(此乃自然法度,不可以私智推求。)

22

故一年十二月,總有三萬六千之數,雖愚昧小人行之,立臍聖域。

(此是真實語,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23

奈何百姓日用而不知?元精喪也,元氣竭也,元神離也。

(日用——二字點眼,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24

是以三萬刻,刻刻要調和,如有一刻差違,則藥材消耗,火候虧缺,故曰“毫髮差殊不作丹”。

(刻刻要調和——只是念不起意不散是也。意一散則藥即消,念一起則藥即耗,犯此病者,皆由平昔懲忿窒欲功夫未足之故。)

25

是宜刻刻用事,用之不勞,真氣凝結,元神廣大。

(刻刻用事——只是行住坐臥綿綿若存。動而專一則意自不散,靜裡翕機則念不起,所謂“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是也。憊不散,故氣得凝結,翕不起,故神能廣大。)

26

內則一年煉三萬刻之丹,外則奪三萬年之數;大則一日結一萬三千五百息之胎,小則十二時行八萬四千裡之氣。故曰奪天地一點之陽,採日月二輪之氣,行真水於鉛爐,運真火於汞鼎。

(真水鉛爐——由戒得定,神氣充足。真火汞鼎——由定生慧,神智圓明。)

27

以鉛見汞,名曰華池;以汞入鉛,名曰神水。

(以鉛見汞——身入心中。以汞入鉛——心宅身內。)

28

不可執以無為,不可行於有作,不可泥於存想,不可著於持守,不可枯坐灰心,不可盲修瞎煉。

(執以無為——自有入無,形於有作——無中生有。泥於存想——總在竅外,即存而忘乃入竅中。著於持守——即出竅矣!因持而安,自在竅中。其身未宅神室者曰枯坐灰心,其人未知運用者曰盲修瞎煉,是皆有損無益,斷斷不可。)

29

惟恐不識藥材出處,又恐不知火候法度,須要知夫身中一竅,名曰玄牝。

(上文已經指明藥材出第十一節至此節指示法度甚詳。然究竟於何處得手,須譯下文。)

30

此竅者,非心非腎,非口非鼻,非脾非胃,非穀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能知此一竅,則冬至在此矣!藥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結丹亦在此矣!脫體亦在此矣!夫此一竅,亦無邊旁,更無內外,乃神氣之根,虛無之谷,在身中求之,不可求於他也。此之一竅,不可以私意揣度,是必心傳口授。苟或不爾,皆妄之矣。

(揣度——即是念頭。夫大道教人忘念,烏可私意揣度?然既戒揣度,又戒他求,謂必心傳口授者,顯示學者以必由心得也。在上智之人天懷素定者,讀之自可頓入。中智之士功需漸進者,尚恐覓趨徑而無由。吾今仰體張祖婆心,普為學人身中指一入竅正路:厥惟止念一法。夫欲止念,先須懲忿窒欲,去除種種雜念,只留正念。正念雖留,卻不許有依附傍念潛滋暗長。俄而,此念頓息,後未念起,正是萬慮消忘絕妙好時。得師一句,便能心受矣。然人果能於前念已斷,後未念續之際,當下猛然一覺,不啻心傳盡堪自得,夫亦何待夫口授焉?要當下覺得,切勿自驚。弗自驚者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身中藥材亦資之深,而所謂法度者亦取諸左右逢其源矣!上文所謂冬至藥物火候等等盡在於此者,信也。若以私意揣度之,不幾南轅而北轍哉!烏乎可?)

31

這些關於金丹幾百個文字,包含造化之根基,貫穿陰陽之骨髓,使煉丹之士,尋流而知源,舍妄以從真,不至乎忘本逐未也。

(尋流知源——尋文知義。舍妄以從真——因假悟真。性命為本,神氣為未。此節教讀者不可泥文執象,下文復申明虛無實際。)

32

夫金丹於無中生有,養就嬰兒,豈可泥文執象而溺於旁蹊曲徑?然金丹之生於無,又不可為頑空。當知此空,乃是真空,無中不無,乃真虛無。

(人當萬慮消亡之候當下得之,自能心領神會,有不可思議之妙。非自然科學講之真空之意。)

今因馬自然去,講此數語,當知其中之味也。

(因馬自然去——五字又是一個煉丹總侍口訣。因馬自然去,簡單一點說就是因緣與心猿意馬,自然而然的沒有了,就真正為出塵真仙了,修為,境界,身心,境遇等等都成仙成聖了。)

這就是

這個時候再回來以大慈悲濟世度人,感化引導萬物眾生,就是不著痕跡不著因果不墮輪迴了。從入世到出世,再從出世到入世。

這些就是十覺之大致闡述。

願世人皆有所覺,有所行,有所改善,有所悟道。悟道所為何?答:不為何。

很多東西不要帶著目的(使用凡腦)去做。心之非抵達目的之方法啊!切記!

人既道,道也非人,悟道既悟之實現真我而已。真我不是目的,是本身。實觸人之本質,人之匯源。完全活著!完成自身,這就是世人之有缺之由來。

願世人覺知,覺念,覺行,覺因,覺果,覺心,覺悟,覺靈,覺神,覺無。

十覺:n願你歷經千山,歸來仍是少年(6)

(大道至簡,簡非簡單之簡也,大道非大道也,道非可道也,大非大也。一切盡在不言中,言只近不言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