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職場媽媽母乳餵養」輕鬆擠奶的幾種方式,又可以保證質量

簡介可想而知,“奶陣”來時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收集到最多的乳汁,如果每次都在“奶陣”下來時擠奶、收集奶水,擠奶、吸奶就會很輕鬆,所以“背奶”媽媽要學學“奶陣刺激法”

奶陣刺激法什麼時候做

「職場媽媽母乳餵養」輕鬆擠奶的幾種方式,又可以保證質量

技巧總是可以一勞永逸的,輕鬆擠奶也要講技巧的哦,有哪些輕鬆擠奶的好辦法呢,而且又可以保證奶質、奶量,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職場媽媽母乳餵養」輕鬆擠奶的幾種方式,又可以保證質量

媽媽在餵奶的時候,突然感到乳房膨脹並伴有輕微脹痛感,一陣陣發緊,這就是“奶陣”來了,“奶陣”來後,寶寶吞嚥速度明顯加快,嘴角隱約有乳汁流出,寶寶還可能因為吞嚥不及而引起嗆咳,把乳頭吐出來。寶寶吐出乳頭後,媽媽能看見乳汁噴射而出或者一滴一滴流出來。

「職場媽媽母乳餵養」輕鬆擠奶的幾種方式,又可以保證質量

可想而知,“奶陣”來時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收集到最多的乳汁,如果每次都在“奶陣”下來時擠奶、收集奶水,擠奶、吸奶就會很輕鬆,所以“背奶”媽媽要學學“奶陣刺激法”。每次吸奶、擠奶時,不要急著在一開始就要求乳汁流出,著急收集乳汁,而是刺激“奶陣”。刺激“奶陣”最主要的方法是對乳房進行按摩。

第1步洗淨雙手,找個舒服的姿勢坐下來。

第2步拇指與其他四指握成“C”狀,拇指在乳房上第2步方,其他四指在乳房下方,輕輕將乳房握在手裡。

第3步手掌握著乳房輕柔並左右旋轉,同時用手指輕輕觸碰乳頭。過幾分鐘,你會感覺到乳房有酥麻的感覺,很快乳房就要發硬噴乳了。

第4步 當感覺乳房有發硬、發緊的感覺,“奶陣”就來了,乳汁開始射出。這時用吸奶器吸奶就能看到一條條的“奶線”噴入集乳瓶裡。不用吸奶器,直接用手指擠壓乳暈,乳汁也會成滴狀或線狀流入集乳瓶裡。

「職場媽媽母乳餵養」輕鬆擠奶的幾種方式,又可以保證質量

“奶陣”可多次發生,每個“奶陣”都可以收集到100毫升左右的乳汁,一個“奶陣”過去後繼續刺激,過一會第二個“奶陣”很快就會來臨,每次擠奶或吸奶都能有1~2個“奶陣”來就足夠了。

如果你本身乳汁較少,一個“奶陣”的乳汁量也較少,可以多刺激幾次,2~3個“奶陣”一般足夠寶寶吃飽一頓。這種方法使用時間長了,乳汁少的情況會得到改善。

“奶陣”下來時,是兩個乳房一起下來的,所以擠一個乳房的時候,要將另一個乳頭按壓住,預防漏奶。

「職場媽媽母乳餵養」輕鬆擠奶的幾種方式,又可以保證質量

避免漏奶尷尬

漏奶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返回職場後,漏奶汙染外衣會讓你尷尬,要積極預防。

漏奶一般發生在“奶陣”來時,所以漏奶之前你一般都會感覺到,當乳房一陣陣發緊、發脹的時候,你就要意識到要漏奶了。這時可以

雙手抱胸,讓手臂向乳頭施壓,壓1~2分鐘後,“奶陣”壓力減小,就不會漏奶了。不過這種方法不適宜次次都用,如果方便,最好到衛生間裡擠出一點乳汁,只要擠出十幾滴,乳房飽滿感覺就會緩解,漏奶也停止了。這樣做有個好處就是能提醒大腦,不需要那麼多乳汁,促使泌乳量自動調節到適合的程度,漏奶次數也就減少了。

另外,你可以備一些溢乳墊。溢乳墊有一次性的,也有可以重複使用的,兩種都可以買一些。上班時用一次性的,塞到胸罩罩杯裡,一旦溼了就換新的,可以預防乳汁滲到外衣上。居家時可以用能重複使用的,溼了取出洗洗可以再用。

「職場媽媽母乳餵養」輕鬆擠奶的幾種方式,又可以保證質量

保證奶質、奶量

返回職場以後,有些媽媽可能免不了要出差。出差後生活秩序、作息規律、飲食習慣可能都會被打亂,從而影響奶質、奶量,你要盡最大努力來保證它。

第一,出差期間定時擠奶。出差期間,一定要定時、定點地擠奶,千萬別憋奶,以免導致回奶。如果出差時間較短,路程也較近,1~2天之內可以返回,就帶著全套吸奶裝備,出差時間擠出的乳汁可以帶回家給寶寶吃,如果出差時間較長,路程也較遠,只帶著吸奶器即可,吸出的奶扔掉。

第二,出差期間儘量少應酬、多休息。出差期間總有應酬,飯局、酒會、K歌,能推掉的儘量推掉,以便及早休息。推不掉的應酬,注意飲食要清淡,不喝酒、不喝咖啡,加了太多辛辣調料的菜不吃,如果有能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也不碰,但是要吃得有營養,肉類、蔬菜、水果都要合理搭配攝入。充分的休息和充足的營養是保證泌乳量最重要的保證。

第三,出差期間及時調整不良情緒。出差時,工作壓力較大,另外媽媽也比較思念寶寶,這對情緒會造成一定的衝擊,建議媽媽要及時發現情緒問題並認真調整,因為情緒抑鬱會影響泌乳量。

出差回來後,要注意觀察寶寶吃完母乳後的反應,如果出現了腹瀉現象,可能是媽媽的乳汁有問題,需要再停一兩天才能繼續餵母乳。

今日話題:關於“「職場媽媽母乳餵養」輕鬆擠奶的幾種方式,又可以保證質量”,你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分享,關注小編,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小編會繼續努力的,更優秀的文章,我們一起科學育兒健康成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