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簡介史密斯申請了跟蹤塞思一年,以紀錄片的方式來呈現一個患有早衰症的兒童短暫的人生,並透過這樣的方式向世人傳達生命的意義,學會如何坦然面對死亡

絢爛瑰麗的絢爛是什麼意思

我們窮極一生,究竟在追尋什麼呢?

大概……是在追求愛吧。

因為……愛會讓一個人的生命變得更加飽滿,豐盈。

最近似乎總在談論有關於生命的話題,從阿德勒的生命的意義,到閻真的生命的抉擇,再到《底線》裡的人人生而平等,再到現在的——我們該用什麼來衡量生命的價值?

阿德勒說,一個人生命的意義來自於他為他人及社會做出的奉獻,那麼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呢?是否也可以以此來衡量呢?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或許,透過這個故事,你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01

卡羅爾史密斯的兒子克里斯托弗在他七歲那年聖誕節,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腸梗阻而意外離世,史密斯因此陷入無盡的絕望,痛不欲生。

尤其克里斯托弗剛走的那幾日,史密斯整日精神恍惚,幾乎無法走出家門。她經常像嬰兒蜷縮在母體中那般蜷縮在克里斯托弗的小床上,幻想著他還在。

史密斯說,人們想描述悲傷時,字典似乎也莫能助。

中國有句老話,叫作“人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事情我沒有經歷過,無法感同身受。但所有絕望,我想大體都一樣,那就是“人們放任自己沉溺於悲傷的模樣”。

可這樣的沉溺真的好嗎?彷彿任性地將自己沉入湖底,以為這樣就可以封閉一切現實的侵襲。這是近乎自虐的自我懲罰,只因為此時的你不想清醒。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克里斯托弗的死,使史密斯陷入了這樣的境地。

起初,史密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踏出克里斯托弗的房間,因為這裡有他的一切。後來,史密斯卻無論如何都無法呆在克里斯托弗的房間裡了,因為這裡到處都有他的影子。

她試圖用繁忙的工作來轉移自己的喪子之痛,但重新回到老東家的新聞編輯部的史密斯並沒有感覺到一絲的快樂,因為在這裡她總能感知到過去發生的點點滴滴。

比如她剛宣佈懷孕時,同事驚喜地尖叫和大大的擁抱;比如細心安撫並照顧她工作餐的同事;比如她準備辭職回家帶克里斯托弗時,上司給出的祝福“照顧家人比任何工作都重要”。

往事來襲,如疾風驟雨,令人措手不及。儘管她一直在有意識地避免想起克里斯托弗和有關他的點滴,但她對克里斯托弗的思念,卻總是在不經意間跳出來與她碰面。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02

直到8年後一個4月份的下午,史密斯偶然瞥見一條由國立衛生研究院釋出的公告: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基因突變,是造成兒童早衰症的罪魁禍首。患上這種罕見疾病的兒童,身體衰老速度比正常人快很多倍,最終可導致過早死亡一般活不過13歲。”

這則新聞不可避免地讓史密斯想到了自己早夭的兒子,時間並沒有抹去她的喪子之痛,反而會在回憶湧來之時變得更加深刻沉痛。

她努力地迴避著這條新聞帶來的連鎖反應,但最終避無可避。她是記者,她對新聞有著直覺一般的敏銳,她知道這則新聞意味著什麼,她必須一專業記者的態度對待它。

但她同時也是一位經歷了喪子之痛的母親。如果她以這則新聞為素材,透過報道相關家庭的情況而做報紙頭版……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她無法不考慮這對那個家庭來說會造成怎樣的影響,自己又是否能夠坦然面對一個知道自己即將失去孩子的母親。

掙扎數月之後,史密斯終於撥通了國立衛生研究院和早衰症研究基金會的電話,並在他們提供的線索中,找到了一個住在達靈頓的家庭。

在當時,全世界患有早衰症的兒童有30多個,住在米國的只有7個,其中一個就是住在達靈頓的塞思·庫克,他才10歲。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史密斯申請了跟蹤塞思一年,以紀錄片的方式來呈現一個患有早衰症的兒童短暫的人生,並透過這樣的方式向世人傳達生命的意義,學會如何坦然面對死亡。

03

史密斯第一次見到塞思時,塞思正像個小老頭一般站在門口迎接她。10歲的塞思個頭小小的,只有幼童那麼高,因為衰老症,他貌如八旬老人,滿臉皺紋,禿頭,面板薄,血管顯露,雙眼混濁。

但他的瞳孔裡閃爍著光芒,那裡有對這個世界迫不及待的探索慾望。令史密斯倍感意外的是,賽思是個開朗樂觀的小孩子,雖然身患絕症,但依舊對這個世界充滿愛。

賽思帶史密斯參觀他的房間,帶她看自己的成長記錄,他戲稱自己老得很快,和狗狗長大的速度一樣,他還拿遙控蜘蛛嚇唬史密斯。

和賽思在一起的那天,史密斯8年來第一次開懷大笑。臨別時,他們約好了下次見,但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史密斯不敢去見賽思。

因為再見面,她就要親手揭開賽思一家人曾經經歷過的傷痛和絕望,因為她是記者,她需要挖掘賽思的病史以及早衰症帶給賽思和家人帶來的影響。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但事實證明,不是所有人都會把時間沉迷於無法挽回的悲痛之中。史密斯再次光臨賽思家時,賽思的媽媽帕蒂熱情地迎接她,就好像中間間隔的那數月時間不存在一樣。

帕蒂是個好母親,她細心地收集一切與賽思成長有關的東西,然後陳列在家裡的各個地方。有賽思的試卷,獲得的獎等。

面對賽思隨時都有可能結束的生命,帕蒂的表現很平靜,甚至還能開心的笑,好像從來不曾被命運捉弄過。但沒有人知道,她也曾在得知自己的孩子身患絕症時,深深地陷入絕望之中。

賽思3個月大時,就表現出了與同齡人的不一樣,獨屬於嬰兒的肉感在賽思身上一點點消失。6個月大時,賽思的面板開始變薄,血管也越來越明顯。

醫生找不到賽思的病因,帕蒂輾轉將賽思的病歷寄給了一名專門研究兒童發育疾病的醫生。18個月大時,賽思被確診為“早衰症”。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03

帕蒂拿著診斷書不知所措,她難以相信她的兒子才18個月大就已身患絕症。她被突如其來的巨大打擊撞擊到麻木,除了大哭一場,她找不到別的表達悲痛的方式。

早衰症是不治之症,在醫生的介紹下,賽思一家去了“陽光基金會”,這是一名退休警察創立的愛心會所,專門幫助身患重病的兒童。

那年夏天,賽思參加了一次早衰兒童的聚會,周圍都是小小的老頭兒,他第一次感覺到了自己的“正常”,第一次知道自己不再是“異類”。

現在的賽思,除了自己的早衰症,一切都與正常的孩子無異。他可以正常上下學,可以自己動手做自己事情,比如洗臉刷牙,收拾自己的大書包,並揹著它出門。

塞思這天要去給一群5歲的孩子講繪本故事,去的路上,史密斯一直很擔心,她擔心自己面對一群孩子時會失去控制,她還擔心賽思會不會被其他孩子嘲笑,就像她曾經擔心克里斯托弗那樣。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克里斯托弗還是胎兒時被檢查出有發育缺陷,出生後,當初的那個小小的問題就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克里斯托弗不能說話,還有腎衰竭,發育也比正常的孩子遲緩很多。即使做了腎移植,他也因為長期服用固醇類藥物而浮腫虛胖。

這樣的克里斯托弗和賽思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樣的,他們都是人群中的“異類”,且大機率會成為班級裡那個被嘲笑的物件。

孩子有世界上最純潔的心靈,但他們的童言無忌,也同樣的最殘酷,最直戳人心。

史密斯和帕蒂站在牆邊看賽思給孩子生動地演繹繪本故事,嚇得膽小的孩子哇哇亂叫,看他們像接龍“我喜歡……”的遊戲一樣討論著繪本故事裡的角色。現場歡樂和諧熱鬧,這完全出乎史密斯意料的。

但最令她意外的,是帕蒂突如其來的一聲詢問“塞思和你們長得一樣嗎?”就這樣把塞思的病情展現在大家面前,令史密斯感到窒息。但帕蒂很冷靜,因為她只是在說一個事實,一件很平常很普通的事實。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這天的氛圍出奇的好,孩子們雀躍地討論著自己與塞思的不同之處,彷彿在說我今天吃了菜包子,而你吃了肉包子。史密斯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因為一群5歲的孩子,也因為塞思和帕蒂的平常心。

04

隨著對塞思一家的深入瞭解,史密斯發現了這個家庭潛在的魔力,一種樂觀而豁達的魔力。

史密斯第三次見到塞思時,他正在餐桌首位認真地監督兩個堂弟吃飯,小小的他端坐在兒童座椅上,像個小大人。別看已經10歲的塞思還沒有5歲的堂弟高,但他十足十是家裡的孩子王。

塞思的房間裡有男孩子喜歡並嚮往的一切,比如跑車造型的床、神秘的紫外燈、魔幻海報、琥珀蠍子、鱷魚頭骨、足球獎盃等等,在堂弟們眼裡,他就是最最帥氣的哥哥。

史密斯曾跟蹤過塞思的校園生活,她發現塞思其實很開朗,也很愛笑,看起來和學校里正常的孩子一樣。

他會向史密斯展示自己引以為傲的小技能,會和同齡的男生一樣,偶爾不好好聽老師講課,在課堂上摸魚。他像所有這個年紀的男孩子一樣,會調皮搗蛋,會惡作劇,會發明創造。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但你很難相信,每天生活在生死線上的這個孩子,其實對生活與生死有著令大人都汗顏的坦然和通透。

一天,正在上班的史密斯接到了帕蒂的電話,得知塞思住院了。那一瞬間,史密斯想到了逝去的兒子克里斯托弗,那個年僅8歲就失去了生命的孩子,他也曾和塞思一樣,經常出入兒童醫院的重症監護室。

這裡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著生命的無常,每個人都一樣會有奇蹟發生,每個人都想卯足了勁兒與死神博弈,但每個人又都無能為力,只能聽天由命。

這樣的無力感,9年前的史密斯每天都在遭受,而現在,輪到了塞思和帕蒂。它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對母子,只匆匆在病房看了她們一眼,便逃也似地離開了。

9年前,克里斯托弗離開時,她沒有陪在他的身邊。而如今,她又做了逃兵。史密斯內心很痛苦很掙扎,歷史再次重演,她再次重蹈覆轍。好在,她還有機會彌補這個遺憾。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05

幾周後,史密斯再次來到兒童醫院陪同塞思和帕蒂複診。等候複查結果時,相對於自己的緊張和焦慮,塞思和帕蒂母子看起來淡定很多。

她們在一旁旁若無人地玩著紙飛機,塞思一次又一次失敗,也一次又一次愈挫愈勇。他就像個快樂的小天使,籠罩著從宇宙中傾瀉而下的光芒。

這一刻,史密斯恍然大悟,孩子們看待世界和生死的角度與成年人是不一樣的。

這年冬天快結束的時候,塞思的心臟和眼睛開始出現問題,關節炎也越來越嚴重,甚至有中風的風險。所以這個冬天,塞思去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老年病門診。

在做各種檢查時,塞思沒有表現出一絲害怕,他反而很興奮,也很好奇,將重症帶來的陰霾一掃而空。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史密斯曾問過塞思,衰老症對他的生活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塞思回答說,因為關節炎,他沒法自己繫鞋帶,因為心臟病,他每天都要吃阿司匹林。

後來,她還問過塞思“在你眼裡,死亡是什麼?”塞思突然安靜了下來,像是在斟酌該如何回答。最後,塞思並沒有具體的說出生與死的意義,他只是幻想並安排了下死後進入天堂的生活。

生死本無常,塞思對生死的態度,大概就是“活過的每一年都是斬獲的戰利品。”就像他在生日前許的願望,沒多活一年,都是了不起的功績。

幾周後,史密斯將寫有塞思故事的稿件上交了,交稿時,她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輕鬆和快樂。這份輕鬆和快樂是塞思給的,也是塞思將她從陰霾中解救了出來。

塞思的故事和預想中的一樣成功,有更多的人從塞思身上看到了生命最飽滿的狀態,看到了即使被上帝偷走了青春,也依然能夠將悲劇命運扭轉的奇蹟。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06

死亡和分離從來不是關係的終結,也不是生活的重心,只有活著才是。塞思對待生活的態度將史密斯從痛苦的泥淖中拉了出來,讓她明白人應該活在當下,而不是沉湎過去。

一個人的生命是否活得有價值、有意義,不是看他活了多久,而是看他擁有多少愛。從這個角度來看,克里斯托弗的一生,是無比幸福的一生。

到這裡,這個的故事就講完了,它出自卡羅爾·史密斯的《穿越悲傷的河流》,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卡羅爾·史密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採訪跟蹤,從別人的故事種汲取力量,並從喪子的痛苦中蛻變的過程。

她本人一直因為兒子臨終前自己沒有陪在他身邊而自責、內疚,兒子去世8年後依然無法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出來。透過對這一個個曾經歷過絕望的生命的採訪和講述,她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

如果無法走出悲傷,那就與它並肩前行,直到看見下一縷光。

《穿越悲傷的河流》:一個人是否不枉此生,唯有愛可以衡量

這本書中一共寫了8位(包括塞思)和塞思一樣同病魔作鬥爭的人,他們每個人都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和理解的痛苦,卻又在這樣的痛苦中涅槃重生,迎來了更美好的明天。

他們與病魔鬥爭的經歷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無形中改變了史密斯對待死亡的態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史密斯,併成為她穿越悲傷的河流的指路明燈。

所以史密斯將他們集結成書,想讓他們的故事影響更多的人,為更多的人提供活著的勇氣和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