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簡介當時李牧先是派少量軍隊,把匈奴主力引入趙國的埋伏圈

怎麼幫助小隊的人進步

後世對李牧的評價高,是因為李牧確實當得起這種評價!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毫不客氣的說,長平之戰結束以後,趙國之所以還能多撐幾十年的時間,這裡面至少有一半的功勞,都得算在李牧頭上!

而從整個中國歷史的角度來看,李牧至少也做出了兩大貢獻。

第一,他把匈奴給打殘了。這直接導致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不用分太多力量去考慮北方的敵人,可以集中精力統一中原。

第二,李牧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把騎兵玩透了的頂級名將!李牧的存在,直接把騎兵作為一個單獨兵種的威力,拉高了一大截。而且在打匈奴期間,他也創造出了一整套對付騎兵的辦法。這對後世無數的名將,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所以,這樣的李牧,不管後世給他多高的評價,其實都不過分。

作為趙國的名將,李牧崛起,已經是長平之戰以後的事情了。據後世史學家分析,長平之戰爆發的時候,李牧應該還比較年輕。而且,當時李牧正駐守在北方,負責抵禦北方的匈奴。所以長平之戰爆發的時候,李牧根本就沒參加。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等到長平之戰打完之後,後來秦國進一步進攻邯鄲的時候,正史上也沒有明確記載李牧參與邯鄲之戰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李牧還不是特別牛,在趙王眼裡,李牧也不是那種能夠力挽狂瀾的角色。再加上當時北方防禦匈奴的戰線,同樣極為重要,所以李牧可能就沒有被調回來,參加邯鄲之戰。

而邯鄲之戰結束以後,雖然秦國最終被擊退了,但是趙國這邊,卻同樣損失慘重。一場長平之戰,再加上後來的邯鄲圍城,幾乎把趙國國內超過一半的適齡男性,全都給殺絕了。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李牧開始逐漸在趙國的軍界,異軍突起,逐漸扛起來大半個趙國。

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裡,李牧先是率兵在北方駐守,防備匈奴入侵。在這段時間裡,李牧長時間不出戰。就算匈奴打過來了,李牧也只是堅壁清野,被動進行防守。如此一來,李牧自然就給匈奴造成了他軟弱可欺的假象。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李牧之所以這樣做,從後世的角度來看,其實是有兩個目的。第一,長平之戰結束以後,趙國嚴重缺少精壯勞動力。所以在這期間,李牧最大的任務,不是在北方擊敗匈奴,而是儘量保證更大的和平空間,讓趙國人多生孩子,讓那些年輕人快點長大,彌補長平之戰的損失。

從趙國後來的情況來看,這個目標,李牧後來顯然是實現了。短短十多年之後,李牧坐鎮的趙國北方邊境,便再次攢下了近二十萬的精銳軍隊。而這些精銳,後來也成了趙國滅亡之前,抵抗秦國的中堅力量。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第二,李牧需要給匈奴造成一個假象,那就是他確實比較好欺負。因為只有這樣,匈奴才會敢於集結全部主力,前來進攻趙國的邊境。

中原王朝對付遊牧民族,最大的難點,其實一直都不在於正面廝殺。如果雙方真的找一塊地方,全力來一場死戰,其實大機率都是中原王朝取勝。因為中原王朝在武器製造和後勤補給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

真正的難點,其實是在於如何找到遊牧民族的主力。遊牧民族依仗速度,可以打不過就跑。如果讓遊牧民族的主力逃回草原深處,中原王朝再派騎兵去草原深處尋找對手,那成本就太高了。後來漢武帝用的就是這種辦法,雖然打贏了,但是也把之前漢朝幾代人攢下的國力給耗得差不多了。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連後來統一全國的漢朝,都是如此。那麼如果當時李牧只是擊敗匈奴,讓匈奴主力逃回了草原,接下來趙國面對的,可能就是匈奴的連年襲擾。到時候趙國就必須要把大量的軍隊,放在北方防守。這時候秦國要是再打過來,趙國就徹底沒救了。

所以當時的李牧,不是想擊敗匈奴,而是想要重創匈奴。

如此,多年之後,當李牧在北方攢下了近二十萬的精銳,覺得有把握直接殲滅匈奴主力了,李牧才終於出手。當時李牧先是派少量軍隊,把匈奴主力引入趙國的埋伏圈。然後,李牧用戰車組成正面防線,擋住匈奴的正面衝鋒。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接下來,李牧再派大量的騎兵,切斷匈奴的後路,並且派出會弓箭計程車兵,從兩翼包抄,利用弓箭遠端射殺匈奴士兵。這種作戰方式,後來幾乎成了中原王朝對付遊牧民族的教科書。後來無數的中原名將,在對付草原遊牧民族的時候,用的其實都是這種思路。

最終,這一戰李牧直接消滅了十多萬匈奴精銳,徹底重創了匈奴。要知道,當時匈奴還沒有徹底統一草原,整個匈奴加起來,其實也沒多少人。所以這一戰之後,接下來至少十年之內,匈奴都不敢再南下大規模襲擾趙國邊境了。

而這樣一來,趙國也就可以從北方抽出更多的精銳,去對付其他中原國家了。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匈奴被擊退之後,李牧瞬間成了趙國內部,地位僅次於老將廉頗的頂尖名將。所以,在這之後,趙國開始調整國策,逐漸從北方邊境抽調精銳,轉而去進攻燕國。在李牧的帶領下,趙國很快就從燕國那邊,奪取了大量的土地。

對於趙國來說,擊敗燕國的意義,其實非常大。因為趙國軍事力量雖然很強,但是在糧食安全方面,卻一直存在短板。尤其是在和秦國這樣的國家交手的時候,後勤補給更是成了趙國最大的弱點。而當時李牧進攻燕國,其實就是想從燕國這邊獲得足夠的地盤,增加趙國的耕地數量。

因為李牧實在是太牛,所以幾場仗打下來之後,地盤搶了不少,但是趙國士兵卻沒多少損失。這樣一來,趙國完全實現了以戰養戰的目標。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這樣的李牧,其實不光是一個單純的名將,更是一位頂尖的戰略家。

如果多給李牧一些時間,李牧或許真的能逐漸打下整個燕國。一旦拿下了整個燕國,趙國面對的局面,瞬間就不一樣了。有了足夠的地盤和耕地,就算是秦國打過來,趙國不怕和秦國進行對耗。

但問題在於,秦國沒給李牧時間。

就在李牧剛剛準備進攻燕國的時候,趙國就遇到了兩個重大變化。首先,因為種種原因,老將廉頗被迫離開了趙國。廉頗的出走,對趙國來說,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損失。自此之後,趙國少了一位頂級名將,只剩下李牧獨自支撐了。

其次,就在廉頗出走數年之後,李牧好不容易剛剛從燕國這邊奪取了不少土地,趙國恢復了不少國力的時候。秦國那邊,秦始皇親政了。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之前的十幾年當中,秦國之所以長時間沒有大動作,主要是因為秦國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當中,一樣損失很大,需要休養生息。同時,在這段時間裡,秦國連續換了四代秦王,緊接著上位的秦始皇,又是少年登基,導致秦國內部主少國疑。

所以,直到秦始皇成年親政之後,秦國才再次開始對外擴張。

而秦始皇親政之後,首先盯上的,就是趙國。因為在秦始皇看來,東方六國之中,趙國戰力最強。雖然之前長平之戰,讓趙國損失慘重,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恢復之後,趙國的國力卻恢復了不少,整體戰力已經隱隱排在戰國七雄之中的第二位。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所以,想要統一天下,首先得先滅了趙國才行。

很多人在讀秦始皇的故事時,曾經提出過一個疑問:從秦始皇成年,到秦始皇滅韓國,滅掉東方六國中的第一個國家,這期間差不多又隔了近十年的時間。這十年當中,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到底在忙什麼呢?

答案是,這幾年當中,秦始皇其實一直在死磕趙國。而趙國之所以能夠長時間擋住秦國,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李牧的存在。

因為李牧實在是太能打了。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即便是面對強大的秦國,李牧也是絲毫不怕。而且,當時整個秦國,除了王翦之外,幾乎沒人能和李牧正面對打。秦始皇曾經嘗試過分兵三路,分別由王翦、楊端和與桓齮三大名將,從不同的路線進攻。

結果,李牧利用自己麾下騎兵的速度優勢,首先擊敗了桓齮,並且重創了桓齮率領的這支秦軍,然後又組織趙國軍隊,擋住了王翦和楊端和的進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肥之戰’。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總之,在長達數年的秦趙戰爭當中,趙國雖然處於下風,但是卻因為李牧的存在,可以正面擋住秦國,沒有吃太多虧。最後給秦國逼得實在是沒有辦法,只能出陰招,利用反間計,在趙國這邊散佈李牧要謀反的謠言,這才讓趙國撤回了李牧,並且最後冤殺了李牧。

而李牧撤離之後,趙國前線很快就開始潰敗,再也擋不住秦國了。

李牧在,趙國就能繼續撐住;李牧死,趙國第二年就亡了。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如果沒有李牧,或許,秦始皇可以至少提前五年,統一天下。而如果當時趙國沒有撤換李牧,一直讓李牧守在前線,那秦始皇或許就永遠無法統一天下了。

有人說,歷史上的那些人物,可以分成三種。一種是對歷史走向沒什麼影響,一種是可以在特定時間,稍微影響一下歷史走向。還有一種,則是可以憑藉一己之力,直接決定歷史的走向。

李牧到底有什麼戰績?為什麼後世的歷史愛好者,對他極為推崇?

李牧顯然屬於第三種。

他活著,趙國哪怕再難,也能勉強撐得住。而他死了之後,趙國馬上就亡了,秦始皇也可以逐漸掃平天下。

這樣的李牧,不管給他多高的評價,其實都不算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