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簡介那就根據《宋史》記載,按宋太祖或宋真宗自洛至汴的路線來走吧:出洛陽,過偃師,經鞏義,至滎陽,抵鄭州,到中牟,開封也就近在眼前了

九朝河洛失眠貼好用嗎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近段時間酷熱難耐,令人每每想外出時,總是先在心裡打退堂鼓。

除了高溫,距離也是一個“勸退”因素。

我們要去的是開封,直線距離約200公里,如果開車走高速,單程需要兩個半小時;不走高速呢,那就需要四五個小時。

當然,尋蹤汴洛古道,也不是開車走一趟這麼簡單。經過千百年歲月侵蝕,當年古道上那些醒目的“地標”,大多已變了模樣,或不復存在,難以尋找。

那就根據《宋史》記載,按宋太祖或宋真宗自洛至汴的路線來走吧:出洛陽,過偃師,經鞏義,至滎陽,抵鄭州,到中牟,開封也就近在眼前了。此前的五代時期,清末的兩宮迴鑾,人們走的大致都是這條路線。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滎陽廣武山與黃河

汴洛古道是洛陽與開封之間的官道,有陸路有水路。陸路可以走偃師,也可以走登封,加上黃河水路,至少就是三條。它的開闢時間很早,西周時就有周天子從洛陽到圃田(今中牟一帶)打獵的記載。東周時,魏惠王遷都大梁(今開封),與周王室所在的洛陽不乏往來。

北宋建都開封,並以開封為東京,以洛陽為西京。汴洛古道是東西兩京之間的紐帶,也是西接陝甘、東連齊魯的交通大動脈。北宋皇陵的煙雨、虎牢關前的廝殺……古道的記憶日漸豐滿,無數人往返其間,又將這些古道記憶連綴成文,讓它在歷史這部鉅著中閃耀。

北宋滅亡後,兩京繁華不再,南宋詩人陸游卻始終難忘“汴洛我舊都,燕趙我舊疆”。至於汴洛古道,1909年汴洛鐵路全線竣工後,隴海鐵路在此基礎上往東西方向延伸,1953年全線建成通車,古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從此漸被鐵路和公路取代。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偃師會聖宮碑

鳳凰山上會聖宮

尋蹤汴洛古道,我們驅車自西向東走,首先到達偃師。

在偃師區山化鎮寺溝村的鳳凰山上,矗立著一通巨碑,碑額題刻“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這就是人稱“中原第一碑”的北宋會聖宮碑。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定都開封。他一直有遷都洛陽的想法,並將皇陵定在鞏縣(今鞏義)。宋真宗時析偃師、鞏縣、緱氏等地置永安縣,“以奉陵寢”。公元1030年,宋仁宗又在緊臨汴洛古道的鳳凰山上修建會聖宮,以減少祭奠皇陵時的奔波之苦。

據《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鳳凰山時稱鳳台山。公元1034年,宋仁宗“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於西京鳳台山會聖宮”,並立巨碑紀念此事,就是會聖宮碑。

會聖宮北依邙山,南面洛河,北宋末年被金兵焚燬。會聖宮碑則一直儲存下來,迄今已有上千年曆史。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鞏義宋陵

汴洛之間有宋陵

會聖宮碑地處今偃師與鞏義交界處,與北宋皇陵(簡稱宋陵)相距不遠。

宋陵在今鞏義境內,地處汴洛之間,包括宋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宋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宋真宗趙恆的永定陵、宋仁宗趙禎的永昭陵等,統稱“八帝十陵”。

據《宋史》記載,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特設永安縣管理皇陵。他從洛陽前去拜謁諸陵時,曾詔令“自西京至鞏縣不舉樂”,並禁止侍從人員踐踏莊稼。

宋陵“前控洛水,左少室,右嵩高”,可分為數個陵區,諸陵佈局較為統一。北宋末年,金兵曾毀諸陵。到南宋時,部分皇陵已在荒野之中,地上建築蕩然無存,只剩陵前石刻還在默默守護著它們的主人。

宋真宗是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25年,以澶(音同纏)淵之盟為宋王朝贏得了長期的和平。在諸陵中,他的永定陵也是儲存較好的一座。如今,310國道從陵區南部穿過,交通十分便利。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虎牢關一帶

古道險隘虎牢關

從鞏義向東行至滎陽,汴洛古道上有一處重要關隘,就是虎牢關。

據《水經注》記載,虎牢之名源自西周。當時,周穆王在圃田澤打獵,武士生擒老虎,他“命之為柙(音同俠),畜之東虢,是曰虎牢矣”。

東虢是周武王之弟虢仲的封地,在今滎陽西的汜水一帶。秦時在這裡設虎牢關,漢稱成皋關、旋門關,後來也稱武牢關、汜水關等。這些關隘的名稱、位置不盡相同,但都不出“虎牢”之地的範圍。

虎牢關北臨黃河,南接嵩嶽,自古為洛陽的東邊門戶。楚漢相爭時,劉邦與項羽在這裡留下了“大戰七十,小戰四十”的記載;隋末唐初,李世民在這裡拿下竇建德,贏得了攻取洛陽城的關鍵一役。

清人陳維崧有《洞仙歌·過汜水縣虎牢關作》,稱此關“積鐵蒼然,關勢臨崖僂”。今天,這裡還有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所立的“虎牢關”古碑一通。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滎陽紀信廟

滎陽故城紀信廟

滎陽地處廣武山之陽,是楚漢相爭的核心地帶。今鄭州西北的惠濟區古滎鎮有滎陽故城,故城附近有紀信廟,是汴洛古道上的重要遺蹟。

紀信是誰?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將軍,長相與劉邦頗為相似。公元前204年,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城中,眼看糧草就要耗盡。危難之際,紀信挺身而出,提出由自己假扮漢王,前去投降項羽,以便讓劉邦趁機逃離滎陽。

項羽果然上了當。等他發現時,劉邦早已脫圍出城。盛怒之下,他下令燒死紀信,紀信捨身救主的故事也被寫進了《史記》《漢書》等史籍。

紀信死後葬於滎陽。據《水經注》記載,紀信冢在滎陽故城西北三里處。東漢時,蔡邕從陳留(今開封)前往洛陽,途中曾“吊紀信於滎陽”;北宋時,宋真宗自汴至洛,途中也命人到紀信廟祭拜,並對他進行追封。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小京水橋碑亭

自洛至汴渡京水

自滎陽東行至鄭州,西流湖公園中有小京水橋碑亭,稱是唐代詩人王維渡京水處。

京水為賈魯河上游,源出滎陽。

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721年),21歲的王維狀元及第,被任命為太樂丞。不久,因手下伶人舞黃獅子犯了皇家大忌,他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一路經洛陽、鄭州等地前往山東赴任。

途中,情緒低落的他寫下《宿鄭州》一詩,稱:“朝與周人辭,暮投鄭人宿。他鄉絕儔侶,孤客親僮僕。……明當渡京水,昨晚猶金谷。此去欲何言,窮邊徇微祿。”

後來,人們發現西流湖下埋有石橋,就是汴洛古道上王維渡京水的地方。今天,小京水橋碑亭上還有一副對聯,上書:千年石橋臥聽京水奔東海,萬古高崗俯看官道通豫陝。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中牟雁鳴湖

中牟昔稱圃田澤

自鄭州東行至中牟,離開封也就近了。

中牟是尋蹤汴洛古道的倒數第二站。這一帶古稱圃田、圃田澤等,西周時為天子打獵遊玩的園囿,春秋時屬鄭邑。《列子·仲尼》中稱:“鄭之圃澤多賢,東里多才。”東漢名臣張堪為其作注,稱圃澤為“圃田也,在中牟縣”。

周天子到圃田打獵,也是從洛陽出發,走汴洛古道。如周穆王時在這裡得到老虎,在汜水為其設了虎牢;周宣王來打獵之前,要先“會諸侯於東都”。

戰國時,魏惠王遷都大梁(即開封),開鴻溝引黃河水南注圃田澤,鴻溝即隋唐大運河通濟渠的前身。後來秦滅魏國,多次打到中牟,卻久攻大梁不下;明崇禎年間,李自成三圍開封,大軍也是先到中牟駐紮。

到了清末,圃田澤已非昔日盛景,曾任鄭州學正的朱炎昭仍有詩云:“東都行狩幾千年,此是天王舊圃田。”也許,這就是那抹不掉的歷史記憶。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今日開封府

古大梁與開封城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以鴻溝引黃河水灌大梁,魏國滅亡。

在魏的舊都大梁,秦設了浚(音同訓)儀、啟封兩縣。西漢時,為避漢景帝劉啟之諱,啟封縣被改為開封縣。北齊時,開封稱梁州,北周滅北齊後改稱汴州。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以洛陽為中心開鑿大運河。通濟渠東段又稱汴河,位於汴河與黃河交匯處的開封城再一次因運河而興,並在北宋建都後進入極盛時期。

當時,洛陽稱西京,開封稱東京。人們在東西兩京之間往來,可以走水路,也可以走陸路,汴洛古道上車馬喧喧,熱鬧非凡。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兩京繁華不再。等清末修建了汴洛鐵路,汴洛古道便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黑石通津”是當地八景之一

“黑石通津”處

“昨從邙山來,今從邙山去。邙山朽骨萬萬古,惟有行人朝復暮。”清代詩人湯右曾在《黑石渡》一詩中如此寫道。

黑石渡是洛河上的古渡口,位於今偃師與鞏義交界處。這裡地處汴洛要衝,又稱黑石關,是歷史上著名的古戰場。如隋朝末年,李密曾率瓦崗軍在這裡大敗隋將王世充。

據《河南府志》記載,黑石是山名,在“鞏縣西南洛水東”,與邙山隔洛河相望。這裡“為東西京咽喉”,過去舟車轉輸、冠蓋往來不絕。明代王鐸在《春暮黑石渡舟行》一詩中,稱此處為“洛汭襟喉”,“黑石通津”是當地八景之一。

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慈禧迴鑾經過這裡,還在黑石關行宮住了一晚。《庚子西狩叢談》中稱,行宮就建在洛水之畔,風景很美。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永定陵石刻

北宋石刻群

今天,當人們提到北宋皇陵時,通常想到的都是那些精美的石刻。

宋陵石刻是現存最大的北宋石刻群,被譽為“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其所用石材多取自偃師,如萬安山北麓的大口鎮就有宋陵採石場遺址。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圍困汴梁。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當時“敵之圍城也,京城外墳壟發掘略遍,出屍取槨為馬槽,城內疫死者幾半”。劉豫是金人扶植的偽齊皇帝,他在洛陽、汴梁分別設定淘沙官,將兩京墓冢發掘殆盡。

北宋皇陵遭到破壞後,千百年來,只剩下神道旁的石象生陪伴著座座荒冢。其中,宋真宗永定陵等石刻儲存較為完好,那些沉默的客使、文臣、石馬、石虎等,基本還保留著當初的模樣。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汜水入黃河處

汜水關往事

歷史上,虎牢關又稱汜水關,是戰事頻發之地,不過,曾有人憑著自己的詼諧本性,硬是將“畫風”變得輕鬆起來。

這人名叫李濤,是唐末五代人。他生性滑稽,能言善辯,當過洛陽令,官至宰相。

河洛地理:尋蹤汴洛古道

汜水關一帶

據《宋朝事實類苑》等記載,李濤還是布衣時,常往來於汴洛之間。當時,汜水關有一座僧舍,叫不動尊院。院中有位僧人很“宅”,十多年不出院門,人稱不出院僧。

每次過汜水關,李濤都要到僧舍休息,並拜訪這位僧人。後來,僧舍被火焚燬,不出院僧也不得不離開了。李濤再來時,見門扉猶存,遂在上面題詩道:“走卻坐禪客,移將不動尊。世間顛倒事,八萬四千門。”

釋出:中國經貿融媒體中心

責編:青 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