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簡介葉問並不是一位嚴肅刻板的老師,對於李小龍在學習詠春的同時練習別的拳法,他並不反對

葉問練功夫的木樁是什麼

2019年,《葉問4:完結篇》上映,作為最後一部葉問系列電影,《葉問4》斬獲了11。81億元的票房。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透過這部片子,我們不僅見識到了甄子丹精彩的動作表演,也認識了這位活躍在上個世紀的武術大家。

電影表現了葉問家國天下的情懷和崇德尚武的美好品質,然而電影中的故事和現實中的歷史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歷史上真實的葉問並非電影中的形象。

名家

葉問出生於1893年的廣東佛山,葉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擁有非常雄厚的家產。生在如此顯赫的家庭中,年幼的葉問自然受到了良好的家教,他天資聰穎,勤學好問,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我國自古便有“習武可以強身健體”的說法,佛山也是著名的武術之鄉,大名鼎鼎的黃飛鴻便是佛山人,原本葉問並無心於習武,但由於自己體弱多病,也開始接觸武術。

當時教授詠春拳的陳華順正租用這葉問家的宗祠開武館,於是七歲的葉問在這種機緣巧合之下,拜了陳華順為師父。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從此,葉問開啟了習武之旅,自己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愛上了武術。

葉問主要學習的是一種名為“詠春拳”的武術,詠春拳由一位叫做嚴詠春的武術大師建立。由於嚴詠春是女性,所以詠春拳也具有剛柔並濟,陰陽相合的特點,適用於巷戰和貼身格鬥。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雖然拜了師,但由於自己的師父年事已高,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同門師兄吳仲素在葉問身邊監督和協助。

葉問勤奮好學,而且善於思考,陳華順非常喜歡,自然也願意多多指點。在這樣的環境下,葉問的身心逐漸變強,武藝也進步神速。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陳華順有許多關於草藥和武術的書籍,器重葉問的他將這些書籍全都贈與了葉問。

六年之後,陳華順病情加重,但葉問尚未出師,於是便叮囑吳仲素替自己完成未竟的事情。陳華順去世之後,吳仲素儼然成為了葉問的第二個師父,葉問也繼續跟著吳仲素訓練了三年。

在十六歲的時候,葉問去了香港的於聖士提反學校學習英文。在這裡,葉問遇到了自己的師爺南拳王梁贊的兒子梁壁,於是他又跟著梁壁繼續學習了四年詠春。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1950年,葉問在港九飯店職工總會內傳授詠春拳術。自此,葉問一舉成名,成為了頗具名氣的武術家。

名師

葉問不僅是一位技藝精湛的武學大師,也是一位盡心盡力的老師。自港九飯店教授詠春拳法之後,葉問便萌生了開館的想法。

由於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家教,所以葉問在作為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上也有著自己的獨特方法。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葉問相信,師父和徒弟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存在,選擇一個好的師父,對徒弟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選擇一個好的徒弟,對師父來說同樣困難,甚至更難。

有著這樣認真和嚴謹的態度,葉問在開館教拳的幾十年間,為了能夠有選擇徒弟的主動權,既沒有為自己掛牌,也沒有透過廣告去招生。

結合自幼習武的經歷,葉問對那些剛入門的初學者有著嚴格的基本功要求,在他看來夯實基礎是入門的關鍵。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達到要求,葉問才會繼續下一階段的新課程。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而且他對於學生的練習時間沒有時間限制,從手法到運力都是如此,這樣不僅減少了對學生的束縛,而且有助於讓他們愛上習武。

因為徒弟都是自己親自挑選的,所以葉問對自己弟子們的身心體魄都瞭如指掌,根據每一位學生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讓他們能夠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更加高效地掌握。

練習詠春還會用到一種輔助教具——木人樁。詠春拳的木人樁和武當拳,八極拳等拳法用到的木人樁相比,更加精緻。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透過擊打木人樁,利用木樁的彈反和旋轉來進行練習以達到在攻擊時力量瞬間爆發的目的。為此,葉問鼓勵學生進行黐手和自由搏擊的練習,這對於木人樁的學習有著非常好的幫助。

名徒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葉問作為老師盡職盡責,自然也不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學生。除了封門弟子梁挺之外,還有一位將功夫帶向全世界的巨星——李小龍。

李小龍出生在美國,就像幼時的葉問一樣,李小龍在小的時候身體也十分瘦弱。

為了強健體魄,他開始練習太極拳,出生在美國的李小龍天生熱愛自由,喜歡冒險,一下子便愛上了武術。不僅僅是太極拳,他還學習過洪拳,少林拳等多種拳法。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李小龍拜入詠春門下是受自己好友張卓慶的影響,張卓慶本身是詠春門下弟子,有一次李小龍與張卓慶切磋時,李小龍敏銳地察覺到好友的攻擊相比以往犀利了許多。

細問之下才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詠春拳法,於是在張卓慶的介紹下,李小龍成功拜葉問為師,並開始系統地學習詠春拳法。

葉問並不是一位嚴肅刻板的老師,對於李小龍在學習詠春的同時練習別的拳法,他並不反對。而且他也鼓勵學生同別的門派拳法進行切磋與過招,這種注重實戰的做法深深影響了李小龍。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李小龍在深入學習詠春後,將其精華與自己所學的其它派宗拳法相結合,創造了截拳道。

截拳道中一些核心技巧與詠春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而李小龍也靠著截拳道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被美國人稱為“功夫之王”。

可以說李小龍從年少輕狂到武術高手的這一階段裡,葉問是功不可沒的。

1972年,一代宗師葉問病逝於香港,享年79歲。

現實中的葉問,武術界扛把子,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記錄

葉問為人謙遜,不爭不搶,是一位儒雅的紳士,雖然名滿天下卻未曾有過一次擂臺比試的記錄。

他用自己一生的時光將詠春發揚光大,讓中國武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雖然現在他已不再,但他所留下的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正是因為葉問,詠春才從一種小眾拳法逐漸變得廣為人知,他的這份付出值得所有人的敬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