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為什麼天下歸心——顓頊大治: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 由 經行天下光未央 發表于 網路遊戲
  • 2021-09-10
簡介另外,在《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顓頊統治地域時說:“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天下大治什麼生肖

顓頊是黃帝的孫子,其母名女樞。

有一天晚上,女樞看見天空有“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孕而後生下了顓頊,出生地為若水之野。

——題記

五帝都有哪五帝?歷史記載有多種,一般比較認可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的說法。

大多史書所說的五帝都包含顓頊,春秋戰國時的楚王也是顓頊的後裔,在《離騷》中屈原也自稱顓頊之後,所謂“帝高陽之苗裔兮”——高陽就是指顓頊。這些史書和作品記載著顓頊偉大的事蹟和深遠的影響。

據說顓頊帝即位時20歲,執政了78年,逝世時98歲 。

顓頊著眼於頂層設計,始置九州,創制曆法,和睦九黎,定製婚姻嫁娶,禁止巫教迷信,推行文明教化……

近者悅,遠者來。

顓頊時代,天下歸心。

為什麼天下歸心——顓頊大治: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我們看看顓頊時代遼闊的領土就更加清楚了——

“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見《史記·五帝本紀》),也就是北到今東北,南到今越南,東至東海海域,西到沙漠地帶。

為什麼能天下歸心——顓頊大治天下的深層原因有哪些呢?

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基本品行:正大光明

顓頊是黃帝的孫子,其母名女樞。

有一天晚上,女樞看見天空有“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孕而後生下了顓頊,出生地為若水之野。

這是《大戴禮帝系》和《帝王世紀》記下的故事。

另外,在《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顓頊統治地域時說:“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也就是說,日月所照之地,都是顓頊的疆域。

這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意思相近,只是沒有後者的等級感而已。

實際上,這句話尾句也可以引申翻譯為:他象日月一樣照耀,沒有不曾抵達的地方。

無論是”瑤光之星”,還是“日月之照”,簡單來說,其實就是聖明的意思。撇開神話色彩不論,就是四個字:正大光明。

為什麼天下歸心——顓頊大治: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二、主要能力:深謀遠慮

《史記》中簡要而高度評價了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

深謀遠慮來自哪裡呢?當頭一個字起到了關鍵作用——即“靜”。

靜就是靜而能定。

淵就是如臨淵際——站在深淵之際,心如止水,定力如山。

對於偉大的聖賢來說,靜定推演謀略,謀略來自靜定。

靜是聖人和偉人的基本品質。

除了謀略,顓頊其他的品行也都是靜定的副產品,如法天則地,深明事理,善於溝通,制定制度,祭祀禮儀,文明教化等,莫不都是如此。

一個高瞻遠矚的聖賢,威名加天下,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稱頌。

為什麼天下歸心——顓頊大治: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三、最後選項:以戰止戈

黃帝時代雖然統一了中原地區,但與古老的部族共工氏長期對立。至顓頊時代,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 ,但最終顓頊打敗了共工。

《淮南子》載:“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共工雖然失敗了,但仍然是一個偉大的部族,在共工的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大無畏精神。

《淮南子》說共工怒撞不周山,結果天柱斷了,大地失去了支撐。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就在共工與顓頊爭帝的時候,天地發生了變異,日月星辰執行發生了變化,中國地理變成了西高東低,江河百川歸海。

且不說自然地理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利弊,單說面對共工的挑戰,顓頊被迫應戰,不得不拿起戰爭的武器。

最終,智慧的顓頊戰勝了勇猛的共工,是以戰止戈,“是不是辦法的辦法”,是不得已而為之。

戰爭停止了,和平重新到來,一個嶄新的時代便拉開了大幕。

顓頊以78年的善治,施行文明教化,開創了一個疆域遼闊、融合發展、繁榮昌盛的偉大時期。在這個歷史時期,各部落紛紛歸附,中華一統,天下歸心。

正所謂“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生命本悟,快樂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經行天下光未央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歡迎交流,歡迎關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