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簡介對文化上的摧殘商鞅的法家實行愚民政策,主要手段是焚燒詩書,禁止遊學,將農耕,戰爭作為衡量一切文化生活的標準,要求人們除了積極從事生產和參軍以外,必須捨棄一切的社會文化生活

法西斯到底是什麼

商鞅出生於衛國貴族,姓公孫,本名應該叫公孫鞅,也有以他的國家稱呼他為衛鞅的,由於秦國給他的封地為商,所以後世稱呼他為商鞅。春秋戰國時期,人才流動是比較頻繁的,商鞅曾經到魏國做了一段時間的小官吏,後來來到秦國,得到秦孝公的賞識,於是輔佐秦孝公進行變法。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由於商鞅在變法過程中得罪而來秦國的貴族,導致失去秦孝公庇護之後,商鞅被車裂而死,而且全家被誅。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中,把商鞅塑造成了一位銳意改革的英雄,是依法治國的先驅,是為改革殉國的殉道者,但是我們也要實事求是看商鞅,商鞅這種近似法西斯的集權統治,是不可持續的,尤其當擴張的邊界受到限制以後,這種模式必將吞噬自己。

商鞅的恐怖統治

商鞅在政治上實行專制統治,並且運用恐怖政策加強中央集權。主要手段包括:什伍連坐,輕罪重刑、“法勝民”。什麼是什伍連坐呢?什伍原是軍隊的基礎編制,後來商鞅把這種模式運用到了百姓的管理中,將軍事中的嚴密組織控制應用到民間,以全面的軍事化加強對內控制。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商鞅鼓勵鄉村鄰里之間互相舉報揭發,用嚴刑峻法等嚴酷手段對民眾進行管制。《史記·商君列傳》載:“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百姓中不論是支援變法者,還是反對變法者,商鞅都要進行懲罰,不允許民眾有任何形式的討論,並且用流放邊境的方式懲罰這些釋出輿論者。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商鞅認為如果國家用那些善良的人管理,那些犯罪之人將會被隱藏,只有用奸人管理,那些罪行才能彰顯,才能被懲治。(《商君書》的《去強》謂:“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亂,至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強。”)這種依靠殘暴的典獄制度,去治理民眾,與二戰時期的法西斯如出一轍。法西斯利用黨衛軍逮捕反對者,戴上賣國的罪名進行私刑,讓整個國家都籠罩在恐怖之中,每個百姓只要想到商君之法,無不膽戰心驚。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加強國家管控

商鞅變法加強國家管控,掌握了整個國家的命脈。秦國透過土地國有,獎勵農耕、紡織等促進小農社會的發展,並且抑制商業,實現稅收的有效控制。《作轅田》中明確整個國家對土地的所有權,這也是整個秦國稅收的主要來源。和遊牧民族不同,農耕文明因為耕作土地不可移動,便於稅收的管理,而商業的流動性,和商業資產的隱蔽性,相比於農業稅收難以量化。因此即使到了近現代清朝時期,也是透過設定關卡,海關等方式進行稅負的收繳,很難對工商業進行收稅。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墾令》要求:禁止正當的糧食貿易流通渠道,用提高關稅來壓制農民經商,杜絕農業方面的商品生產;國家壟斷山澤之利,不許人們開發利用;禁止農民從事開設旅店等副業以增加收入,剪斷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甚至不允許富裕人家僱傭幫工,只要農民“愚則無外交”,並在“重刑而連其罪”的強控制下專一農耕。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德國法西斯利用經濟危機和工人運動,一方面鼓吹民族主義,另一方面將大型企業進行國有化,分配大企業的利潤,這種“打土豪,分土地”的方式,受到底層群眾的支援。這些收歸國有的企業,被納粹所霸佔,各類企業出現了任人唯親的場面,原本不具備專業技能的納粹黨人,成為企業的骨幹,導致當時德國大量企業瀕臨破產。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和法西斯一樣,秦國透過極其狹隘額農耕經濟,迫使生產力只能從事單一的農業生產,為整個 秦國組織軍需生產方面,提高了效益。試想一下,整天私處流竄的商人,既不會耕田也不利於戰爭,幾乎是國家的敵人。希特勒透過經濟國有化,為軍事擴張做足準備,同時把重商的猶太人當作種族的敵人,進行迫害,抑制了商業的發展。

對文化上的摧殘

商鞅的法家實行愚民政策,主要手段是焚燒詩書,禁止遊學,將農耕,戰爭作為衡量一切文化生活的標準,要求人們除了積極從事生產和參軍以外,必須捨棄一切的社會文化生活。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德國在入侵波蘭的時候,波蘭人形容,法國人來了我們失去自由,而德國人來了,我們失去了信仰。秦國將“詩、書、禮、樂、善、修、仁、廉、辯、慧”都放在了禁絕之列,竭力摧毀當時的文化成果,禁止人口的合理流動,阻隔各地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將人們的視野侷限在狹小的空間當中,把百姓的智力限定在極其單調、簡陋世界當中。

在這種矇昧的狀態下,民眾聽從統治者的擺佈,沒有自我的思想,更談不上自我的創造力,把君主專制統治和加強軍事力量建築在牢靠的愚民政策之上。商鞅認為統治者不用顧及社會的輿論,民眾的要求,只要強國就能夠達到利民。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希特勒透過每日的廣播,告訴民眾德意志共和國的使命:個人必須服從集體,集體必須服從國家,同時用仇恨拉攏人心。墨索里尼說:“法西斯原則的根基是它關於國家和國家本質、作用、目的的觀念。對法西斯主義來說,國家是絕對的,個人和群體都是相對的。”

鼓勵軍事擴張

軍事上,商鞅宣揚戰爭崛起,增加軍備力量,把整個國家打造成為一個戰爭機器。主要手段是:嚴禁私鬥,獎勵軍功,迫誘參戰。用極大的誘惑力驅使民眾為國家戰爭機器服務,並且按照軍工劃分等級爵位,同時強徵賦稅,保障戰爭需要。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賞刑》中提出“富貴之門必出於兵,是故民聞戰而相賀也,起居飲食所歌謠者,戰也。”將整個國家都訓練成為一個戰爭機器。所以當時秦國計程車兵,看見戰場上的對手,就像惡狼見到肉一樣。

根據史料《商君書·境內篇》的記載,人頭和獎勵之間,基本是這麼個對應關係:能得甲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什麼叫甲首?就是披著鎧甲計程車兵的首級,這樣計程車兵多少是個頭目,普通士兵是沒資格披甲的。這個披甲士兵的人頭,只要拿到一個,就能加一級爵級,並且獲得大量的田地。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假如一場仗打完,一個人頭都拎不回來,像百將、屯長之類的下級軍官,自己就得被斬首。但是,假如超額完成,不僅有獎勵,還有額外的分紅。當時的規定是,在攻城戰中,能拿到8000顆人頭,或者在野戰中,能拿到2000顆人頭,都屬於超額完成任務,能獲得超額的獎賞。

透過累積首級,普通士兵不但可以獲得爵級,還可以把沒有爵級的人,養為庶子,說白了就是家裡的勞動力。官爵到了一定程度,還可以養門客,建立自己的勢力圈。秦人每戰勝,老弱婦人皆死。將士們為了偽造戰功,經常濫殺平民充數,弄得其他六國是又怕又恨。而且不光敵人害怕,就連秦軍內部,也經常因此鬧矛盾。士兵之間為了搶奪首級,互相殘殺。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希特勒在他的《希特勒的秘密之書》中,給當時德國找到一條出路,希特勒認為和美國相比,德國沒有美國巨大國內市場,也沒有英國龐大的殖民地,面對外部競爭的壓力,只能透過軍事擴張。人的天性是憎惡戰爭的,但是統治者把民眾訓練成了戰爭狂人,這是極其反人性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中央集權的建立

秦朝完成集權的專制,奠定了帝國的基礎,主要推行的是: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完成小農基礎、遷都咸陽。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統一度量衡是為了國家徵收田租,以及軍賦的收取,同時也為了軍功的賞賜,俸祿的發放等能夠統一標準。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在如此高壓的統治之下,自然能夠達到路不拾遺,山中沒有盜賊的良好民風。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這種如臨大敵的緊張狀態是不可持續的,像一張弓,弦如果崩得太緊,早晚會斷掉的。

為了完成對人民的控制,商鞅竭力消滅民間社會,粗暴干涉民間私人生活,完成強國弱民的構想。這種專制滲透到秦朝的每一個角落,是具有軍國特色的法西斯主義,是不值得鼓勵的。

為什麼說商鞅的激進式改革,無異於“法西斯”暴政

總之,在中國古代文化最為燦爛多彩、經濟不斷髮展繁榮、政治時有開明景象的時代,商鞅卻把社會拉向一個極其愚昧單調、統治殘酷,且軍事色彩很濃的專制社會結構中。這場改革運動完成的專制統治體制與權力運作規則實為中國社會一切罪惡的淵藪,商鞅實在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