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簡介黃生說詩裡用了兩個故字,兩個秋字,兩個瓜字,是“連環鉤搭”之法,然而一個“故”字是寫十年前的辭別,一個“故”字是寫十年後的追憶,今昔對映更可感傷其間的寥落,至於二個“瓜”字,秋瓜是真瓜,瓜州是地名,藉著歧義的映帶,表現出“文情遊戲,天機爛漫

夢中纏綿醒時空是什麼意思

作品形成的要素,不外乎內容和形式兩方面。詩的內容,又可分為字面上顯示的內容,及字面外潛藏的內容。人生百態,宇宙萬類,用文字顯示出來,不外乎空間、時間、情感、理性四樣東西。

時空壯闊、情理雄健典實,則形成壯美的風格;時空短窄、情理綺豔細膩,則形成優柔的風格。情理受時空的誘導,有時寧靜,有時恣肆;時空受情理的投射,有時含悲,有時喜悅。

時空變化的方式極多,運用之妙,一如作者的匠心,各各不同。或者在時間上求變化,用今日與昔日相對映,用今日與來日相對映;又或者時間由短而漸長,由長而漸蹙,變化不一。

或者在空間上求變化,用大小相襯映,用遠近相襯映;又或者是由遠寫到近,景物是由大物寫到小物;由近寫到遠,景物是由小物寫到大物。時空的流動,比一幅靜止的畫更易聳動讀者的耳目。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用今日來與昔日對映的,如杜甫的《解悶》詩:

一辭故國十經秋,每見秋瓜憶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為覓鄭瓜州。

故丘有瓜州,是鄭審所居的地方,鄭審在做秘監的時候,訪者絡繹於途,但是現在謫居在南湖,還有誰去訪覓他呢?這詩寫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深深道出了今昔榮枯的不同。

黃生說詩裡用了兩個故字,兩個秋字,兩個瓜字,是“連環鉤搭”之法,然而一個“故”字是寫十年前的辭別,一個“故”字是寫十年後的追憶,今昔對映更可感傷其間的寥落,至於二個“瓜”字,秋瓜是真瓜,瓜州是地名,藉著歧義的映帶,表現出“文情遊戲,天機爛漫”的妙處,又以“采薇蕨”而不是“採瓜”,采薇蕨是糧食少時的事,採瓜是收穫多時的事,來暗示今昔窮達的不同,更見連環映帶的巧思。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用今日與來日相對映的,如李義山的《夜雨寄北》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本詩用的是問答體,問是假設作現在問,答是假設作將來答。第三句的“何當”呼應著第一句的“未有期”,為“他日歸期”作了一番設想,第二、四兩句重出“巴山夜雨”四字,雖寫的是同一件事,卻有來日與今日的不同。

喻守真說第二句巴山夜雨是身在巴山看雨,第四句巴山夜雨是想到將來回家時說巴山看雨的情懷,而身仍在巴山,這種重複句的運用,最可表示一種纏綿的情致。然而這種情致正發自今日與來日的對映。

桂馥說:“眼前景反作後日懷想,此意更深。”(《札樸》卷六)傅庚生也剖析道:“歸期不敢預定,今日方在巴山聽夜雨,緬念將來,何日當可與君相晤,共剪燭於西窗,轉更閒敘今日夜雨時情景耶?此懸想將來之能卻話今日,虛實顛倒,明縱而暗收,蓋遙企於西窗剪燭之樂,正以見巴山夜雨之苦,若微波之漪漣,往復生姿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時間的遊移對映,由今日的處悲而思歡,待他日的處歡以思悲,將今昔不同的時間指向同一個空間來,會創設成一幅絕美的詩境。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時間由短而漸長的,如金昌緒的《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首詩在組織的聯貫上,是第二句解釋第一句,第三句解釋第二句,第四句又解釋第三句,一句扣住一句,同時,第四句也把全部的謎底揭開。四句的聯結是很“圓緊”的。為什麼要打?是不許它啼;為什麼不許它啼?是啼了會驚醒我的夢;為什麼不許把夢驚醒?是隻有在夢裡才可以到遼西去!為什麼要到遼西去?那就是言外的意思了。

就時間來說,“打起”句的時間性要比“枝上啼”來得短,“枝上啼”的時間性又比“妾夢”來得短,“妾夢”的時間性當然比“到遼西”來得短,夢裡的時間是變了形的時間,“到遼西”的時間性,可能是無限延長的。四句的時間性逐句衍長,到了末尾,隱沒人無窮無盡的時空中去,所以王世貞說它“有餘味”。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時間由長而漸蹙的,如朱慶餘的《宮詞》:

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併立瓊軒。

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本詩的特色有二點,一是全詩以“衝突”見長,一是在“時間性”的設計上很成功。就“衝突”而言,“寂寂”與“花時”、“院門”與“閉”是時空背景的衝突,亦即是情感衝突的引線。“含情慾說”與“不敢言”是情感衝突的爆發,到了“不敢言”,用“不說”的方法,卻把宮中的幽冷、心中的幽怨,全部“說”了出來!

就“時間性”而言,“寂寂花時”的時間長度是整個春季,“美人並立”的時間長度是賞花的片刻,也是“寂寂花時”中的一小段;“含情慾說”則是互訴感懷的俄頃,也就是“美人並立”時的一小段;“鸚鵡前頭不敢言”則是抬頭望見鸚鵡的一剎那,話到嘴邊,緊急剎住的一剎那,也是把“含情慾說”戛然截斷的一剎那,其時間的長度最短、最快、最急,急促的收煞,卻留下一大片空白在紙外迴響。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在空間上求變化,用大小相襯映的,如杜甫的《孤雁》詩: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一片影、萬重雲,大小輕重懸殊,在一片無垠的空白中,“孤”字的精神才特別顯示出來。長空萬里,望斷蹤影,卻將雁行既遠的形象表現得很具體,而孤雁的“飛鳴迫切之情”自然留下了鮮明的印象。如果拿來比擬兄弟睽隔,當然更加悱惻動人。

空間上用大小相襯映,相當於時間上用長短相襯映,如杜甫《詠懷古蹟》詩:

萬古雲霄一羽毛。

俞浙說:“一羽毛,如鸞鳳高翔,獨步雲霄,無與為匹也。”(見《杜詩詳註》卷十七引)雲霄一羽是空間的大小襯映,把“清高”的風致表現得“迥出塵表”,再加上“萬古”二字,更使孔明的人品功業,千古以來,傑出無匹了。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在空間上用遠近相襯映的,如王維的《送賀遂員外外甥》:

南國有歸舟,荊門訴上流。蒼茫葭菼外,雲水共昭丘。

檣帶城烏去,江連暮雨愁。猿聲不可聽,莫待楚山秋。

《詩心》中曾說:這首詩有一個別致的佈局,凡出句都就近物寫,且寫一個較小的事物;收句都就遠景寫,且寫一幅壯闊的景色。如一句寫身旁的“歸舟”,收句“荊門訴上流”是寫上游迢迢千里;三句寫岸旁的“葭菼”,收句“雲水共昭丘”是寫天邊茫茫一片;五句寫船旁的“檣烏”,收句“江連暮雨愁”是寫江上淼淼不絕;七句寫耳旁的“猿聲”,收句“莫待楚山秋”是寫秋山的蕭蕭無邊。這種一近一遠相佈置、一小一大相對待的構思,完全是畫面的示現。

在空間上由遠寫到近,畫面逐漸收縮,而由大物寫到小物的,如柳宗元的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詩的境界是由空廓的千山,而轉入地面的萬徑;由縱橫的萬徑,而轉入一葉孤舟;由孤舟又縮小到蓑笠翁的身上,由蓑笠翁而縮小到一根釣竿上,空間不斷地縮小,事物不斷地放大,鏡頭不斷地拉近來,把整個冰天雪地裡的意趣,濃縮至一根釣竿的尖端,特寫這一根釣綸垂在江雪中,而詩意也集中到結尾的“江雪”二字來,緊切著題目,如何不教人喝彩!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至如李賀的《夢天》詩,前半是由遠景寫到近景,後半又由近處遙望遠景: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溼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前四句寫夢魂奔月時,漸行漸近,月裡的景物,愈來愈清晰;由月色而見雲樓,由雲樓而見瑤車,由瑤車而見鸞佩,所描寫的事物愈見精小,而景物卻在不斷地放大,不斷地接近。

這種描寫的手法,不僅是畫面的表出,還像一幅在移近來的圖畫,直逼到眼前來!後半四句從天上遙望人世,整個中原像九點菸影,江洋大海也只像一杯水在晃動罷了!前半首的視野由大而漸小,後半首回望時則由小而至極大,近景這般精細,遠景這般模糊,使讀者也像在星際飛行,親見星球間互望的景象了。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又如杜甫《秋興八首》之六,也是同樣的手法,先逐層緊縮,又逐層擴充套件:

瞿唐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

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檣起白鷗。

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這詩照陳延敬的分析,因為上承“蓬萊宮闕”一首,所以先寫宮殿,而後池苑。因為下繼“昆明池水”一首,所以先敘內苑,而及城外。以為本詩首句從瞿唐引端,是受前後兩首的影響。陳氏的話雖不錯,然就本詩來分析,在空間的變化上,先由遠及近,復由近推遠,轉換頗為靈活。從瞿唐峽口到曲江,地懸萬里,風煙遙接,一片蕭森的景象,極為壯闊。復由長安的曲江寫到花萼夾城,由城塢到小苑,由小苑而寫珠簾圍鵠。從“萬里風煙”到“珠簾繡柱”,遠近大小,逐層收縮,何啻億萬倍!

而後半四句,寫“邊愁未人之先,江上離宮,珠簾圍鵠,江間畫舫,錦纜驚鷗。曲江歌舞之場,回首失之,豈不可憐,然秦中自古建都之地,王氣猶存。”(見王嗣奭《杜臆》)則是珠簾而畫舫,由江旁的畫舫而寫曲江歌舞遊樂的勝境,再由曲江的勝景而寫秦中帝王之州,從“珠簾繡柱”到“帝王之州”,近遠大小,逐層擴充,又何啻億萬倍!讀來頓覺雄渾豐麗,壯思遄飛。杜甫寫詩,寫小物,或藻繡細膩;寫大物,或氣厚聲弘,在空間轉換時,音響節奏與文藻氣派,往往都配合著有洪纖不同的變化。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在空間上由近寫到遠的例子更多,畫面逐層擴張,而所寫的事物也是由小而大的,如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從床前往遠處寫,由看床前的一點月光,擴至整片地上,又舉頭往遠處望,望見了山月。是由平面的地,延展到整個立體的空間。山月還能望見,低頭卻想著遠處的故鄉!則由立體的空間,延展到眼前的空間以外去了。故鄉則思而不見,在詩人的心中,故鄉比山月要遠得多了!

這樣把空間節節擴充套件,使整夜縈思、躊躇月下的畫面,由一張茅舍中的藜床,擴充套件至廣袤無限的空間。一會墮在几榻前的點點,一會邈向雲漢外的茫茫,真正做到了“咫尺應須論萬里”的短詩要領,就在空間不斷地擴大時,心情也由恍惚而轉為懊惱,由疑惑而轉為清晰,這種心情的轉變,也托出旅人輾轉反側,欲睡不睡的愁思,全詩不必說秋而已是一片秋景,不必說旅而已是身在旅中,景物如此而情思倍增,運筆的經濟、精確,自然教人深深傾服。

再則本詩說鄉思旅愁,完全是隨著目力所及,愈視愈廣,而自然湊泊,與那些強說鄉愁、強裝多情者大不相同,俞樾說它是“以無情而言情,則情出;自無意而寫意,則意真”,從這個角度看,把本詩推為絕句的“神品”,也是有理由的了!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又如賈島的《隱者不遇》詩: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詩是用問答的形式組成,問句先是二個人,答句已屬三個人,問句在松樹下,答句已在松樹外,雖推至眼前此山,而白雲深深,何處雲遊?又沒有了定處。“松下問童子”好像是“可遇”,“言師採藥去”則是“不可遇”,“只在此山中”好像還“可遇”,“雲深不知處”則直是“不可遇”了!全詩也是由一個明確的“定點”推至無限的。而全詩的字面與氣氛十分幽澹,加上是用清遠的去聲為韻腳,似遇而又不可遇,與山居隱逸的題旨是很適稱的。

再則如王昌齡的《盧溪別人》詩:

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

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

從武陵溪口的扁舟寫起,地點隨溪水而向北移進,景物也逐漸擴大,先由扁舟而擴充套件至整個溪水,由溪水而擴大為兩岸綿延的三峽,而由三峽而擴大至群山的猿聲與長空的月色,空間的擴大展現,景物也繁多起來,思緒與旅愁也隨著繁複起來。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又如賈島的《客思》詩:

促織聲尖尖似針,更深刺著旅人心。

獨言獨語月明裡,驚覺眠童與宿禽。

這詩的佈局,就聲音而言,由靜而喧,就人物而言,由少而多,所描寫的景物也隨著增多,空間自然也逐句加大了!就聲響來說:從靜穆的夜晚,開始了蟋蟀的爭鳴。由蟋蟀的爭鳴,刺碎了旅人的好夢,引起旅人月下的徘徊,自言自語。由旅人的自言自語,又驚起了童子,由旅人和書僮的對話,更驚醒了四周棲宿的禽鳥!由靜而喧,像一連串牽連的音符,敲碎了整個秋夜的靜穆!人物的增多,音響的此起彼落,造成了本詩奇妙的立體臨場感。

王安石的詩,極富空間變化的趣味,任檢其詩集第四十三卷,便有幾首空間由近及遠、層層展開的詩,如《鐘山晚步》:

小雨輕風落棟花,細紅如雪點平沙。

槿籬竹屋江村路,時見宜城賣酒家。

由初夏的楝花落瓣說到平沙上片片落花,再由槿籬竹屋望到江村路的那端,隱約有賣酒的人家。這是他在鐘山晚步時,由近處漸漸向遠眺望的景色。由近處清晰的落花到遠處隱約的酒家,由一條彎彎的村路,四周佈置了槿籬與竹屋,一路透視過去,顯現出空間的深度。

17個詩詞案例分析,快速掌握時空變化的寫法,可令詩句更富有意境

又如《同熊伯通自定林過悟真院》詩:

與客東來欲試茶,倦投松石坐欹斜。

暗香一陣連風起,知有薔薇澗底花。

首句寫與客試茶,次句寫在松下石上斜坐,三句寫遠處吹來一陣暗香,末句推想香風起處,必有薔薇花開,由目力所及的周遭,推想至目力所不及的外界,也是由近處推想至遠處的。近處品茶,遠處傳香,由近處推想至遠處,空間自然隨著放大。

又如《書湖陰先生壁》詩:

茅簷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從湖陰先生楊德逢的住所往外寫,先見茅簷,茅簷外是成畦的花木;畦外是綠色廣大的田野,有一泓河水縈繞著廣大的田野;水外更有兩座青山,山光粗暴地推門直入,把耀目的一大堆青光直送到眼前來!這是由近處愈寫愈遠,遠到天邊的青山,卻又忽然重回到門裡來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詩詞原創火雲

如何寫出不遜古人的佳句?這幾種語序句法能增強詩性,詩人應掌握

詩詞不講究章法?亂拳打不死老師傅的,起承轉合奧秘盡在本文解析

詩詞的情與景如何交融?8個古人例子剖析,讓你提高詩詞寫作水平

原創填詞:《鶯啼序.袖子三十三歲誕賀》|歲月如歌,佳人如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