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歷代傳統文化,古代瓷器,北方青瓷

簡介生產瓷器的窯場增多,從考古材料可以確知,河南安陽相州窯,河北磁縣賈壁窯在隋代已生產青瓷

古代的瓷器怎麼稱呼

本文乃作者小衫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隋代北方青瓷在北齊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快速發展。生產瓷器的窯場增多,從考古材料可以確知,河南安陽相州窯,河北磁縣賈壁窯在隋代已生產青瓷;河南鞏縣窯,河北曲陽窯都在隋代開始創燒,河北內丘窯是現知的唯一青瓷、白瓷兼燒的窯址。這些窯場構成了隋代北方地區的中心區域,產品的質量也最高。山東地區的淄博寨裡窯,棗莊中陳郝窯也繼續燒造並達到了燒製的盛期,構成了北方隋代燒瓷的又一個區域。從墓葬出土的情況看,關中的陝西地區也應有青瓷燒造,但目前尚無可靠的窯址調查、發掘的資料證實。

歷代傳統文化,古代瓷器,北方青瓷

河南安陽相州窯

北方地區隋代的青瓷窯場以河南安陽相州窯規模最大,產品質量最精,是北方隋代青瓷的代表性窯場。這裡的產品種類有碗、高足盤、四系罐、缽、杯、瓶等,還有一些瓷塑名器。器壁一般較厚,胎質細膩,胎色灰白,原料的淘洗,加工較細。釉為青色玻璃質,光澤較強,透明度較好,在胎釉間施白色化妝土,使釉色顯得淺淡潔淨。由於施釉不勻,釉色也表現出濃淡之分,常見的有青綠、青黃以及青灰、青褐等色。器物裡外施釉,但外壁往往只施半釉。裝飾方法有刻花、劃花、印花和貼花等多種。紋飾題材多蓮花瓣紋,還有忍冬紋、草葉紋、三角紋和水波紋等。瓷塑器的形象非常生動,充分體現了窯工們高超的塑造技巧和傑出的創造力。

歷代傳統文化,古代瓷器,北方青瓷

隋代的青瓷窯場

山東省泰安市舊縣村1983年出土一件隋代青釉蹲猴壺,可以作為隋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器物,器高24釐米。較深的盤口,長頸,豐肩,鼓腹,脛部收細,平底,頸、肩部有三道凸弦紋,一側置龍形柄,龍嘴銜壺口,另一側塑一小猴,猴撓頭,撫膝,生動有趣,肩上有兩個三泥條製成的雙耳。施青黃色釉,有細碎開片,釉層較薄,施至下腹,有垂釉現象。

隋代的白瓷,是白瓷從創制到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報道生產白瓷的窯址只有河北內丘窯,但內丘窯隋代白瓷生產的具體情況要等到考古發掘的材料公佈後才能瞭解。目前對白瓷發展的瞭解主要是透過墓葬材料獲得的。

歷代傳統文化,古代瓷器,北方青瓷

隋代青釉蹲猴壺

張盛墓中出土了一批白瓷器。這批白瓷器還帶有若干青瓷的特徵,以致發掘者將這些瓷器報告為青瓷。但實際上這批瓷器比起北齊武平六年(

公元575年

)範粹墓中出土的白瓷器有了很大進步,胎、釉質量都有提高。出土的白瓷有罐、壺、瓶、壇、三足爐、博山爐、爐、燭臺、碗、缽、盆和俑,可見已不是偶然的燒造。其中特別應提到的是白瓷俑,俑高72釐米。束髮戴冠,身穿圓領廣袖衣,內襯藍衫,外著襠甲,腰束帶,足蹬雲頭翹靴,雙手拱於袖內,按劍直立於圓形蓮座上。通體施灰白色釉,在釉上的部分地方施彩,如冠、履、劍鞘及身體的有關部分。這是白釉上加彩的最早例子,有學者認為,這是宋元時期磁州窯釉下黑彩的先河。

歷代傳統文化,古代瓷器,北方青瓷

隋朝白瓷器

隋代制瓷工藝在北朝的基礎上又有了提高。如原料加工工藝提高,對釉料中鐵元素的效能進一步掌握,使青瓷的部分產品釉色呈雅潔的淡青色,白釉也更白。北方地區制胎原料的品質要遜於南方地區,因此胎體多較粗糙,燒成時釉層吸收釉水,使釉層厚薄不勻,呈色也不一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窯工們採用了兩次或多次施釉的方法,使釉面變得勻淨光潔。唐代由於政權統一,經濟發達,社會開放,使瓷器製造業進入了繁榮時期。

歷代傳統文化,古代瓷器,北方青瓷

唐代制瓷業的發展

在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制瓷發展成就的基礎上,唐代陶瓷業蓬勃發展起來。生產瓷器的地域擴大了,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當時北方河北、河南、陝西、山東、山西等省,南方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福建、廣東、四川等省,都燒造瓷器。各省窯場的數目都比過去有所增加。一些舊有的窯場,如早在東漢或魏晉時就已創燒的窯場,像浙江的上虞窯、金華窯,江西的豐城窯,湖南的湘陰窯,安徽的淮南窯,河北的內丘窯等,生產規模日益擴大,產品質量日益提高,相繼進人了盛燒時期。在這些窯的基礎上,周邊地區都有數量眾多的窯場湧現,一個地區的窯場由於原料接近,技術交流便捷,生產面貌相似的產品,形成了不同風格的瓷窯體系。

歷代傳統文化,古代瓷器,北方青瓷

窯場

唐代以後,有關瓷器的記載逐漸增多,瓷器的生產地點多以當時所在的州名來命名。在陶瓷考古和古陶瓷研究中常常採用區別稱呼的辦法,即在文獻有明確記載以後,以古代的州名命名,而在文獻記載以前,以現今窯址所在的地名命名,如唐代的洪州窯,在唐以前稱為豐城窯,宋代的定窯,在宋以前稱為曲陽窯。我們在論及唐代的六大青瓷窯時,往 往會涉及唐以前的燒瓷傳統。從總體面貌上看,南方仍以生產青瓷為主,而北方則以白瓷為著名,從地域上形成了“

南青北白

”的格局。

參考資料《石與火的藝術,中國古代瓷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