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京粵兩地專家為北京古都風貌保護獻計獻策

  • 由 大樹好乘涼個鬼 發表于 網路遊戲
  • 2022-06-12
簡介千龍網記者 于振華攝千龍網北京6月16日訊(記者 于振華)6月15日上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北京古都學會在京聯合舉辦“古都·記憶·新時代”北京歷史文化研討會,40位來自北京和廣州的專家學者,就北京古都保護理念和思路,提出新探索和真知灼見

北京古都還能恢復嗎

京粵兩地專家為北京古都風貌保護獻計獻策

圖為位於北京大柵欄地區的中國電影誕生地大觀樓被保護得十分完好。千龍網記者 于振華攝

千龍網北京6月16日訊(記者 于振華)6月15日上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北京古都學會在京聯合舉辦“古都·記憶·新時代”北京歷史文化研討會,40位來自北京和廣州的專家學者,就北京古都保護理念和思路,提出新探索和真知灼見。

研討會上,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長孔繁峙透過梳理60年老城保護的曲折過程,提出老城整體保護的思路和理論認識。他認為,整體保護的核心內容和措施就是實施特色風貌區,重構老城歷史人文環境,恢復老城地標性建築等。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孫冬虎研究員從保護城市的文化多樣性,專門探討北京古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指出當代北京的城市文化建設,同樣需要弘揚優秀歷史文化與增添嶄新時代內容並行不悖。他舉例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就是其中的重要任務之一,慎言打造改編,尊重傳統共識,地名保護或將成為留下城市文化印記的最後途徑。

針對北京文化遺存破壞或使用不當的現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所任超博士提出學習香港“活化歷史建築”的經驗,透過政府主導、專業機構測評、民眾參與的形式,將需要保護但同時可以加以利用的文化建築進行活化,以達到平衡保護歷史文化建築與市民生活所需不足的矛盾,使北京文脈可以更好地傳承利用起來。

廣州大學客座教授馬釗博士對近代北京的空間改造與城市變遷,進行了深入探討。他還藉助地理資訊系統軟體,考察了近代北京各類城市空間的分佈及其互動關係,不僅進一步研究城市建設與管理的過程,還開拓“底層生活”“城市亞文化”與“城市記憶”等研究的新領域。

參加本次會議的40餘位專家學者,分別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戲曲學院、暨南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市文物局、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等高校科研機構。他們就新時代下,如何深入開展北京歷史文化研究,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展開了很有針對性的探討。

京粵兩地專家為北京古都風貌保護獻計獻策

圖為“古都·記憶·新時代”北京歷史文化研討會現場。千龍網記者 于振華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