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走近90後博導:從農村娃到“雙一流”高校教授,他一路奔跑逐夢

簡介王學文指導學生做研究實驗室研究聚焦飛秒鐳射緊密展開,“飛秒鐳射是一個非常前沿的技術,飛秒鐳射加工一方面可以得到非常高的瞬時能量,且精確可控,同時與材料作用時間非常短

馬房山在哪裡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謝小琴 洪錦鋒

影片拍攝 王永勝

影片剪輯 彭婉馨

01:53

“科研路上我還是新兵,和95後00後學生一起前進,實現我們的科研理想。”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學文說。今年31歲的王學文,出生於江西吉安一個小鄉村。他從江西出發,一路成長到教授、博導。作為教授,他潛心科研期望推動飛秒鐳射技術發展。作為博導,他帶領著數名95後學生一起追夢。

走近90後博導:從農村娃到“雙一流”高校教授,他一路奔跑逐夢

王學文做研究

期待飛秒鐳射技術和材料擦出火花

在武漢理工大學馬房山校區,經常會看見一個學生模樣,走路很快的老師,“要做的事情很多,總是會不自覺地加快進度。”王學文笑著說。平常,王學文經常都在實驗室裡度過。

12月15日,極目新聞記者跟隨王學文來到他所在的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先進材料與器件飛秒光製造中心。穿戴完潔淨服後,我們進入實驗室,實驗室內身著白色潔淨服的學生們正忙著做實驗。“學生正在進行微型陶瓷飛馬結構的奈米列印,這個要用電子顯微鏡才看得到,它的整體大小約頭髮絲的十分之一。”該校95後博士柴年垚說,他正用著實驗室自主開發的微納鐳射加工系統進行三維奈米光刻。

走近90後博導:從農村娃到“雙一流”高校教授,他一路奔跑逐夢

王學文指導學生做研究

實驗室研究聚焦飛秒鐳射緊密展開,“飛秒鐳射是一個非常前沿的技術,飛秒鐳射加工一方面可以得到非常高的瞬時能量,且精確可控,同時與材料作用時間非常短。”王學文介紹。該技術的第一個成功產業化運用是在醫療上,如利用飛秒鐳射矯正近視。“目前,鐳射器的價格已經降低了很多,但相對來說飛秒鐳射光源還比較貴,因此飛秒鐳射技術在材料工業應用領域比較有限,我們想在這一領域做一些探索。”王學文介紹說。

目前,王學文正聚焦飛秒鐳射做材料改性和加工,鑽研飛秒鐳射微納加工,主要從事薄膜微納器件、超快鐳射微納製造和超快光譜動力學探測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學成歸國做研究自己動手建實驗室

科研第一步是建戰場,來到學校后王學文全身心扎進實驗室建設中。極目新聞記者看到,目前實驗室內陳列著各類實驗器材,飛秒鐳射器、掃描振鏡、光學參量放大器、光譜儀、光學平臺、手套箱等系列實驗器材。“這幾套系統都是王老師親手搭建的,購買零部件,然後王老師自己整合開發,目前這些實驗平臺能支撐我們開展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柴年垚說。

走近90後博導:從農村娃到“雙一流”高校教授,他一路奔跑逐夢

實驗室現狀

2018年10月,武漢理工大學開始籌建先進材料與器件飛秒光製造中心,學校向他拋來了橄欖枝,次年年初他結束在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工作回國來漢。

實驗室裝修前,王學文跑到不同光學實驗室學習和參觀。在實驗室裝修過程中,為了保證材料的質量,他親自跑到建材市場挑裝修材料,親自設計實驗室內部裝修。最難的是搭設各種實驗平臺和裝置,需要將各種光、機、電零部件進行組裝、除錯、測試。“那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很快,經常一不留神就到深夜了。”王學文回憶。他經常是忙到凌晨兩三點,就帶著學生回到自己簡易的房間裡。在房間內,有一張床是自己的,另一張床就是留給學生的。

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完成了實驗室的第一套系統。2019年12月底,實驗室建成後,王學文便全身心投入到實驗中。目前,他主要主持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科技部高階外國專家引進計劃、仙湖實驗室開放基金重點基金、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等科技攻關專案。

迎來00後博士和學生相處開心又緊張

“第一名學生找到我時,我既開心又緊張,就好像拍照不知道把手放在哪裡合適一樣。”王學文笑著說。柴年垚、曾終樂和岳雲帆三名男生是王學文最早帶的一批學生。今年,王學文還多了一位00後“準學生”李盛,目前他已經直博,明年將正式加入實驗室。

兩年前,曾終樂和岳雲帆就找到王學文,想跟著他一起做研究。王學文帶著他們學習光學領域國際前沿最新成果,閱讀文獻資料。實驗操作時,他一步步指導他們。“王老師最初和我們交流時,能感覺他有一些緊張。他會反覆跟我們說,有不清楚的都可以隨時問他,也會反覆確認我們是否弄懂知識點。”今年已經成功轉為博士生的曾終樂說。

走近90後博導:從農村娃到“雙一流”高校教授,他一路奔跑逐夢

王學文和學生在一起

在王學文耐心的指導下,當年兩名學生出色地完成了關於微納陶瓷3D列印的本科畢業設計。曾終樂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王學文既是老師,也是兄長,“他很尊重我們的科研興趣,非常有耐心,很好溝通交流,經常會有同學說羨慕我們有這樣的老師。”

平常王學文和學生相處時就如同朋友一樣,十分關心學習生活情況。他經常和學生一起去食堂吃飯,聊生活中的趣事。學生有科研壓力時,他會以樂觀心態開導他們。

面對學業,王學文卻是十分嚴格。學生進入課題組後,王學文會和他們深入交流,瞭解科研興趣和未來規劃,針對性地做指導。他還給學生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具體學習目標。學生做學習彙報展示時,他會嚴格要求到每張圖片,“王老師對待工作十分嚴格,不論是對他自己還是學生,他的高要求幫助這群學生成長了很多。”該實驗室老師周令說。

走近90後博導:從農村娃到“雙一流”高校教授,他一路奔跑逐夢

王學文和學生在實驗室做實驗

今年,王學文還走上講臺,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講授《結構化學》和《半導體材料》兩門課程。每次上課他都精力十足,講一上午都不覺得累。“當老師真的很開心,在講臺上分享知識,指導學生做研究,都讓我很有成就感。”王學文笑著說。

農村娃從小愛科學一路奔跑追夢

回首求學路,王學文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自己最初的科學啟蒙來源於生活,生活在江西吉安革命老區的他,小時候並沒有太多機會接觸科學。家中各類家電打開了他科學世界大門。從小,王學文就是村裡鄰里間最喜歡的小孩,村民們都會打趣問他什麼時候上大學,他自己也悄悄地在心裡盤算過自己多少歲上大學。

小學、初中王學文一路勤奮求學,初中時,他開始住校,但是彼時的校園還沒建起學生宿舍。白天王學文和同學們在教室上課,晚上就把被子鋪在課桌睡覺。“現在回憶起來,那時候還是很辛苦,但是我就是鉚足勁地想上學,想實現小時候的夢想。”王學文回憶。

2008年9月,王學文考入重慶大學。2011年7月,中國光學工程的重要學術奠基人王大珩老先生離世。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敘瑢所寫的追思文章,讓王學文深受觸動,讀完徐敘瑢院士的文章他心血澎湃。他感動於老一輩科學工作者的科學報國理想,同時對王大珩院士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充滿嚮往。

2012年,王學文來到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師從鄭立功教授和張學軍教授。在長春求學期間,王家騏院士教授的《光學設計》課程最令他難忘。“王老先生希望我們掌握更多基礎科學知識,做工程時有更多思考,做研究型工程師。”王學文回憶,當年70餘歲王家騏院士的科研理念帶給他很多思考。

走近90後博導:從農村娃到“雙一流”高校教授,他一路奔跑逐夢

王學文早年求學時

2014年6月,王學文獲得全額獎學金,前往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回憶說,“剛到學校時,有些‘水土不服’,組會上聽不太懂大家探討內容。”那段時間王學文每天早上7點就去學校學習,到深夜2點才離開。他一個一個知識點的認真學習,3個月後逐漸跟上了課題組的步伐。2014年到2017年,王學文在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完成了博士學習,隨後繼續在該校開展博士後工作。

回國後的王學文,忙碌是常態。說起王學文,他的學生同事都會說王教授好像永遠不會累,一直戰鬥力滿滿。王學文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自己求學科研路上得到了太多前輩的支援和幫助,希望能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做出成績,不負前輩們的鼓勵。

【來源:極目新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