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 由 小盜龍的古生物世界 發表于 網路遊戲
  • 2022-07-24
簡介圖注:侏羅獵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路2006年,古生物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一新肉食性恐龍來自晚侏羅世的索倫霍芬群島》(A new carnivorous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Soln

獵龍什麼意思

這恐龍神啦!尾巴底下藏著超級感受器!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說起恐龍的感覺能力,無非是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與我們人類差不多。不過古生物學家最新公佈了一項關於德國小型食肉恐龍化石的研究,這個小傢伙的尾巴上竟然有極為特殊的感受器!這個感受器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

侏羅紀的袖珍殺手

侏羅獵龍的化石發現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地層是著名的索倫霍芬石灰岩層,該地層中還發現了始祖鳥、美頜龍等著名古生物。正是得益於出色的化石儲存狀態,編號為JME Sch 200的侏羅獵龍化石骨骼相當完整,因此成為歐洲發現的最完整的非鳥獸腳類化石標本之一。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侏羅獵龍的化石,圖片來自網路

2006年,古生物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一新肉食性恐龍來自晚侏羅世的索倫霍芬群島》(A new carnivorous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Solnhofen archipelago)的論文,正式命名了侏羅獵龍。

侏羅獵龍的屬名(Juravenator)來自拉丁語中的“Jura”(意為“侏羅紀”)及“Venator”(意為“獵人”),意思是“侏羅紀的獵人”。侏羅獵龍的模式種被命名為斯氏侏羅獵龍(Juravenator。 starki),是為了紀念斯塔克家族的查瑞·斯塔克(Quarry Stark),這個“斯塔克”可不是小說《冰與火之歌》中的“史塔克”,而是發現化石採石場的所有者。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美劇《冰與火之歌》中的史塔克家族,圖片來自網路

到目前為止,侏羅獵龍的化石也僅僅發現了一具,根據骨骼判斷還是一隻沒有完全成年的個體。侏羅獵龍其實非常小,體長只有0。7米,體重1千克或者更輕,和一隻老鼠差不多大。別看侏羅獵龍體型袖珍,卻是食肉動物,因為在它的嘴中長有兩排鋒利的小牙齒,所以算得上是袖珍殺手啦!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侏羅獵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路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侏羅獵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路

鱗片沒有那麼簡單

侏羅獵龍不僅儲存了相當完整的骨骼,而且還奇蹟般的在尾巴基部儲存了部分軟組織結構,那就是鱗片。恐龍身上長鱗片算是稀奇事?並不是,但是古生物學家最初認為侏羅獵龍屬於美頜龍科(Compsognathidae),該科內包括了發現於中國遼西熱河生物群的中華龍鳥和麗羽龍等,這些恐龍可都是長羽毛的,所以長著鱗片的侏羅獵龍絕地是美頜龍科中的異類。

其實關於侏羅獵龍的分類一直存在著爭議,最新的觀點(Foth

et al

。 2020) )認為其屬於巨齒龍類,與似松鼠龍(

Sciurumimus

)是近親。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似松鼠龍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路

如果不屬於美頜龍科,那麼侏羅獵龍長鱗片就很正常啦,可它的鱗片並不簡單。其實在侏羅獵龍最早被研究的時候,古生物學家透過電子顯微鏡就已經注意到其每一片鱗片印痕上都有奇特的同心圓結構,研究人員以為這是化石儲存過程中形成的,並沒有在意。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侏羅獵龍微博上的面板還原,圖片來自網路

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菲爾·比爾(Phil Bell)和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克里斯多夫·亨德里克(Christophe Hendrickx)注意到侏羅獵龍面板上的奇特結構,他們在對比了所有的同心圓突起後發現竟然是一樣大的,而且出現的位置也很有規律,說明這一結構是原生的,並非化石形成過程中產生的。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克里斯多夫亨德里克,圖片來自網路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菲爾比爾,圖片來自網路

在使用了紫外線和顯微鏡檢查後,古生物學家發現這一結構與今天鱷類鱗片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同心圓結構非常像鱷類鱗片上的資訊系統控制中樞(Information Systems Operations Squadron,簡稱ISOs),通俗上稱為壓力感受器或者觸點。

2020年月,比爾和亨德里克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名為《晚侏羅世獸腳類恐龍擁有類似鱷類的感覺鱗片》(Crocodile-like sensory scales in a Late Jurassic theropod dinosaur)的研究論文,對侏羅獵龍尾巴底部鱗片上具有的壓力感受器進行了論述。

深夜摸魚王

侏羅獵龍的尾巴鱗片上長著壓力感受器,這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我們不妨先看看具有相似解剖學結構的鱷類,其體表鱗片上的壓力感受器是用來在水中探知周圍獵物的移動,測量水的溫度和酸度等的。研究者認為侏羅獵龍也具有同樣的能力!

讓我們回到侏羅獵龍生存的時代,那是距離1。51億年前的晚侏羅世時期,當時的歐洲被淺海淹沒,今天大片的陸地曾經是一片群島,這裡就是侏羅獵龍的家。島嶼四周是大片的沿海淺水區,島嶼上也有瀉湖溼地,這裡自然會有包括小魚小蝦等在內的水生動物,它們正是侏羅獵龍的食物。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侏羅紀時期的歐洲,圖片來自網路

由於自己的體型也很小,為了躲避更大的食肉動物,侏羅獵龍會選擇在夜幕降臨之後出來覓食,它的眼睛就是證據。從侏羅獵龍的頭骨上看,其眼眶孔大的出奇,說明侏羅獵龍長著一對大眼睛,大眼睛當然是為了適應夜晚光線微弱環境而生的。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侏羅獵龍的頭骨化石,圖片來自網路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圖注:侏羅獵龍生活在水邊,圖片來自網路

當侏羅紀歐洲群島上的黑夜到來,膽小的侏羅獵龍就會來到淺水中,此時它尾巴底下鱗片上的壓力感受器就像聲吶一樣搜尋這水底的情況。當感覺到有獵物靠近時,侏羅獵龍就會對水下的目標發起攻擊,它是當之無愧的深夜摸魚王!

侏羅獵龍鱗片上壓力感受器結構的發現擴充套件了我們對於恐龍感覺能力的認知,原來它們還能將觸覺發展成捕獵的工具。正如加拿大皇家泰勒博物館的恐龍系統學和進化館館長迦勒·布朗(Caleb Brown)所說:“從特別儲存下來的化石分析出面板細節,我們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這種恐龍的敏感點竟然在尾巴底下!

參考資料:

1。Ghlich, U。B。, and Chiappe, L。M。(2006).A new carnivorous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Solnhofen archipelago.Nature,440:329-332.

2。Goehlich, U。B。, Tischlinger, H。, and Chiappe, L。M。 (2006)。 “Juraventaor starki (Reptilia, Theropoda) ein nuer Raubdinosaurier aus dem Oberjura der Suedlichen Frankenalb (Sueddeutschland): Skelettanatomie und Wiechteilbefunde。” Archaeopteryx, 24: 1-26。

3。Xu, X。 (2006)。 “Scales, feathers, and dinosaurs”。 “Nature”, 440: 287-288。

4。Butler, R。J。, and Upchurch, P。(2007).Highly incomplete taxa an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theropod dinosaur Juravenator starki.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27(1):253-256.

圖片 / 網路(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