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北伐,為何朱元璋最成功?

簡介農耕地區馬匹質量可能不足,但是數量絕對不會差,這樣保證戰馬的數量,即便朱元璋這樣的南方勢力也可以藉此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元廷的騎兵優勢不再

為什麼要北伐

中國歷史上,從西晉武帝司馬炎大軍南滅東吳一統山河之後,歷朝的南北較量中一般都是北方碾壓南方。南方的北伐,雖然有過宋武帝劉裕“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但大多數是“贏得倉皇北顧”,最終以失敗告終。

而真正取得北伐成功,進而一統全國的,只有來自安徽鳳陽的窮小子朱元璋。而他的大明王朝也是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為什麼兩千多年來,只有朱元璋能夠北伐成功?這就說來話長了。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北伐,為何朱元璋最成功?

劉裕

翻開中國地圖你會發現南方被巫山、雪峰山一分為二,西部是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組成的西南地區。這一地區地勢複雜!雲貴高原號稱“地無三里平”,四川也山川密佈……

整個西南地區僅在成都附近有較大的平原。

這導致從西南地區北上時,需要面對重重山脈,從而成就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傳說。

三國時期,諸葛亮精心打造的蜀漢軍隊,憑藉當時堪稱先進的裝備體系和作戰理念,能夠有限壓制曹魏的騎兵軍團。但受限於惡劣的運輸條件,北伐戰果有限。諸葛亮之後,沒有人嘗試從蜀地出兵北伐。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北伐,為何朱元璋最成功?

諸葛亮

與之相對,東部雖然以平原為主,山地與丘陵的面積有限,但河網密佈!以長江水系為例,進入中游後,幾大支流——漢江、湘江、贛江等在給長江輸送水源的同時,也分割著南方大地。這給南方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帶來了極大不便,各地的物資難以集中,方言也存在巨大的差異。

南方因此形成難以合力,中央集權一旦削弱,南方極易出現多個政權並立的局面。即便是在同一政權下,也會經常因為種種原因形成不同的君正集團。東晉的歷史就可以完美證明這一點。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北伐,為何朱元璋最成功?

東晉前期形勢圖

東晉318年在建康立國時,就要面對割據四川的成漢政權的挑戰。直到永和二年(346年),晉將桓溫才趁著成漢內亂的機會消滅成漢。之後桓氏家族主導的荊州集團於健康的東晉中央長期對峙,雖然雙方沒有最終撕破臉,但始終充滿了戒備!淝水之戰時,東晉中央寧可死扛巨大壓力,也拒絕了桓溫之弟桓衝派兵援助的要求。這種狀態下,東晉不要說北伐,能偏安江南已屬萬幸了。

拋開建康與荊州方面的矛盾,東晉中央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多數人的北伐不過是撈取政治資本的投機。而後方的得不穩,讓北伐難以為繼!後來憑藉北府兵掌控東晉政權的劉裕,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終止北伐,也是因為自己安排在後方坐鎮的心腹病亡,擔心後方生變。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北伐,為何朱元璋最成功?

劉裕北伐示意圖,可以看出北伐對於水系的依賴

北方則相反,幾乎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交流的高山大川。整個北方從東北的黑土地,到淮河北岸的淮北平原,方言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交流基本沒有問題。再加上北方豐富的礦產,充足的人口,

近代以前只要控制了華北平原和兩翼的山西、山東就可以對南方政權形成軍事優勢。除非北方分裂混亂,南方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清末以來,隨著東北地區的開發,北方地區的戰略縱深進一步加大。問題是北方遊牧民族對整個北方地區形成巨大的軍事壓力,不過隨著明末、清代長城兩側日益密切的民族交往,這個威脅也在逐漸淡化。

地理條件對南北政治造成的影響不僅於此。南方多山川,還讓南方地區缺少了一項重要的戰略物資馬。在古代,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南方的環境中並不適合大規模培育戰馬,整個南方只有四川、雲南少數地區可以提供一定數量的川馬、滇馬。但無論是川馬,還是滇馬只有少數可供騎乘。

沒有戰馬,南方軍隊只能以步兵為主。

在北方大平原上,步兵軍團在對抗騎兵中劣勢明顯。

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南方的步兵軍團還可以依靠水師的協助,對騎兵形成不對稱的優勢。宋武帝劉裕就曾經依靠水軍與步兵相互配合,用卻月陣打破鮮卑騎兵軍團。如果沒有河流,那南方部隊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再加上北方冬季的嚴寒,可能的水土不服,北伐成功的機率的確極低。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北伐,為何朱元璋最成功?

朱元璋

到了元末,由於元朝的倒行逆施和朱元璋自己的努力,很多不利因素被消除。

朱元璋雖然是後起勢力,但發展迅速。1368年朱元璋稱帝北伐的時候,陳友諒、張士誠已經被消滅。割據四川的夏政權則因為明玉珍的病逝,處於主少國疑的狀態,根本無力爭雄;浙江的海精方國珍已經在朱元璋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歸降……,整個南方已經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對明軍構成威脅。

北方依舊在元朝旗幟下的諸多力量,因為各種原因矛盾重重,難以形成合力。所以當徐達、常遇春率領北伐軍高歌猛進的時候,

蒙元旗幟下最具實力的擴廓帖木兒選擇作壁上觀,李思齊等關中四將則連觀的心都沒有。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北伐,為何朱元璋最成功?

影視劇中的擴廓帖木兒

元廷直接控制的軍隊則早已經被劉福通、張士誠等各路反元勢力消耗殆盡。而明軍經過長期的血戰磨鍊,早已不是當年揭竿而起的烏合之眾,已經蛻變一支強悍的軍隊。

更重要的是,徐達、常遇春、鄧愈、李文忠、馮勝等一大批將領再殘酷的戰爭中成長了起來,都可以獨當一面。

尤其是徐達、常遇春,兩人在指揮騎兵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能夠默契配合,成為大明開疆拓土最鋒利的戰劍。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北伐,為何朱元璋最成功?

徐達出征

蒙古人的騎兵優勢也因為他們的騷操作大為削弱。在遊牧民族出身的蒙古貴族眼中,傳統的耕地“於國無用”,強佔耕地改為牧場的現象屢見不鮮!元世祖時期就曾下令不準將耕地改為牧場,可見這種現象在當時不是個例。

因此,馬匹在當時的漢地並不罕見。農耕地區馬匹質量可能不足,但是數量絕對不會差,這樣保證戰馬的數量,即便朱元璋這樣的南方勢力也可以藉此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元廷的騎兵優勢不再。而這一時期火藥武器的發展進一步削弱騎兵的威力。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北伐,為何朱元璋最成功?

曾經勇猛無敵的蒙古騎兵

不過這些並不是最關鍵的,最為關鍵的是,蒙古貴族並沒有把自己當做中原地區的主人。上層權利鬥爭此起彼伏,下面的各級官員更是貪得無厭、敲骨吸髓……這導致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問題發生了,蒙古貴族的辦法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元史·順帝紀》載:“伯顏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帝不從”。這個計劃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行,

不過能夠提出並由君臣討論,已經說明問題了!元朝不亡,真的沒有天理了!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朱元璋能夠完成北伐成功這一千古壯舉,最大的推力就是元朝自己!如果沒有元朝的種種離奇操作,朱元璋很難成就這番功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