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新語說書】福斯特著的《印度之行》

簡介好了,以上就是本書第二個重點,下面來為你說說最後一個重點:審判鬧劇扼殺了兩個民族融合的夢想石窟之行讓印度醫生阿齊茲受冤入獄,能給與他清白的只有來自英國的兩名女士,莫爾太太和阿黛拉小姐

神秘洞窟用什麼英雄

【新語說書】福斯特著的《印度之行》

今天為你解讀的是《印度之行》,這本書的中文版大約28萬字,我會用 26 分鐘時間。為你講解書中精髓:在階級壓迫、種族歧視和文化差異共存的情況下,兩個民族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誼。

知更鳥什麼壞事都不做,只是衷心的唱歌給我們聽,這就是為什麼說殺死一隻知更鳥就是罪惡。——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

我之所以選擇美國女作家哈珀·李《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名句來開始這本書的講解,是因為福斯特的這部《印度之行》與哈珀·李的這本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們都是以種族之間的突發事件作為衝突,來展開討論是什麼激化民族之間的深層矛盾。

從書中突發事件上來講,《殺死一隻知更鳥》描述的是一名美國殖民女性誣陷黑人對其強暴,而這部《印度之行》裡是一名英國殖民女性誣陷印度醫生阿齊茲。這兩個看似相同的題材,所表現內容的角度卻是不同的。《殺死一隻知更鳥》是以對抗種族歧視的律師,用勇敢的守護真理的行為,來抨擊當時美國社會的黑暗與腐朽。而這部《印度之行》,卻是著重描述了兩個國家之間文化差異帶來的隔閡與矛盾。

我們在閱讀這本《印度之行》時,必須先了解一下印度,印度曾經是個飽經磨難的地方,從17世紀,在英國、荷蘭、法國這些殖民霸權侵佔的潮流下,對這裡的土地和居民進行了瘋狂的掠奪。自1757年英國征服印度開始,到1947年印度獨立,印度經歷了近二百多年的英國殖民統治。

但是,在印度有一樣情感很奇妙,就是雖然他們經歷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也一直不斷地發生對英國的反抗鬥爭,但印度卻並沒有像其它國家面對侵略者一樣,產生對這個國家入骨的憎恨。究其原因,是因為印度在歷史上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英國殖民者的侵入,反倒成就了印度國土的統一。除此之外印度也在英國殖民者的影響下,打破了封建統治的程序,及早地進入了現代文明社會。

在這種歷史遺留的狀態下,讓福斯特目睹了英國殖民統治階級在印度的傲慢跋扈,深深為人類之間的種族歧視而厭惡,於是寫下了他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印度之行》,透過阿黛拉小姐和印度醫生阿齊茲發生的誤解引發的衝突,反映了對殖民統治的反感與對受壓迫民族的同情。

福斯特在1960年為桑塔·拉瑪·勞的戲劇版所寫的附註上表明,自己在一九一三年開始創作這部小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打斷了它的創作程序,小說直到一九二四年才出版。福斯特認為他所描寫的印度在政治上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在社會形態上也有極大的變化。但是他覺得在書中描寫出的人和人性並沒有發生什麼改變。福斯特在附錄中透露,小說的標題取自沃爾特·惠特曼的一首詩,除此之外他還努力想表現整個宇宙背景之下的人類困境,這些都在第三章“神廟”做出了一些描述。

福斯特是一位有憂患意識的同性戀作家,他的作品幾乎都是反映了英國中上層階級的精神貧困,他筆下的主人公,也都試圖透過掙脫社會與習俗的約束來求得個人解放。這與他本人一直嚮往的自由、平等與人道的精神有關。在二戰時期,福斯特也是英國人中難得的、用清醒的頭腦對待法西斯的擴張,勸導大眾不要輕信希特勒的諾言,不要為自身的和平而冷眼旁觀其他民族受欺凌的警示者。

《印度之行》這部小說在出版後,曾引起有關政治和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巨大反響,甚至有的評論家指出是這本書促使了印度的獨立。雖然福斯特一再宣告這本書無關政治,而是關於一個人類更加持久家園的追求。但是這本書從內容和表現方式上,真實描寫了在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印度民眾,與英國貴族之間交流的隔閡。究其原因,是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和衝突,讓這兩個階級無法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那麼下面我就為你來詳細講述書中內容。

第一個重點是:清真寺裡相遇知己,卻成為災難的開端

第二個重點是:“石窟”象徵著幽閉、黑暗、恐懼和混亂

第三個重點是:審判鬧劇扼殺了兩個民族融合的夢想

好,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重點內容:清真寺裡相遇知己,卻成為災難的開端

《印度之行》在第一章的第一句話:除了二十英里外的馬拉巴爾石窟之外,昌德拉布爾城實在是乏善可陳。福斯特的小說中很多事件發生的都很突然,但是隻要你仔細點兒讀的話,就會發現福斯特最開始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從書中將要發生“侮辱事件”的石窟,到恆河邊上髒亂泥濘的印度貧民區。透露出一個貧富差距事實和原因。西方人根深蒂固以自我為中心的優越意識,與印度本土人民飽受貧困、壓抑的環境和人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預示著兩者的衝突終將在遙遠的石窟內被引發出來。

緊接著,樂觀的印度醫生阿齊茲騎著腳踏車生氣勃勃地出場了,作者福斯特在這裡用了一連串的肢體語言描述,讓他樂觀善良的形象躍然紙上。正因為他這種純真的性格,才在眾人對英國統治者傲慢無禮而且貪財受賄的議論中,毫不避諱地說出想把英國人統統關到門外的想法。

同一時間,在英國殖民者豪華的俱樂部中,英國紳士、太太們也正在用更加蔑視的語言討論這些貧賤的印度人。

天色已晚,印度醫生阿齊茲帶著一肚子的憤怒,在夜色中走到清真寺休息。他剛剛得到英國卡倫德少校的召喚,只好千辛萬苦地趕到這裡,卻發現被上校放了鴿子,還平白無故地受到上校家僕人的奚落,甚至,兩個英國貴婦搶走他租的馬車,連句感謝的話都不屑說。

無奈之下,他只能步行回家。在清真寺愜意的月光下,一位英國老婦人的出現讓他積壓的怒火爆發出來,深知清真教徒嚴規戒律的阿齊茲,清真寺是不允許外人穿鞋進入的。但是結果出人意料,老婦人並沒有穿鞋,這不僅讓阿齊茲十分尷尬。

這位英國老婦人的寬容和善解人意讓阿齊茲羞愧不已。在兩人的交談中,阿齊茲驚訝地發現,這位英國法官希思洛普的母親莫爾夫人,竟然是那麼地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這和其他英國貴族的傲慢無禮完全不同,不禁心中湧起極大的好感。漸漸放開心扉,像對親人一樣無所不談。

他不僅說了英國少校的苛刻,還說了少校夫人搶走他的馬車,越來越激動地發表起自己的意見,完全忘記了他面對的同樣是一位英國人。阿齊茲之所以這麼激動,一部分是因為他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更主要的是終於有人能對他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表示同情。

莫爾夫人是一個開明睿智的老人,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她信守著基督徒博愛的宗旨。因此,在面對阿齊茲的宣洩,她滿懷著上帝的仁慈之心,包容這個異國小夥子的滿腹牢騷。

但是,當她回到英國的領地,面對不能進入的阿齊茲,再去英國俱樂部面對那些高談闊論的英國人時,一種信仰上的危機出現了,兩個極端的現實,讓莫爾太太感到對英國制度的失望。

“我想看看真實的印度”,說話的阿黛拉·奎斯蒂德,是莫爾太太的未來兒媳。在英國優越的生活下,阿黛拉有著純樸、率真的性格,這時的阿黛拉還沒想到自己即將陷入與世隔絕並充滿偏見的英印社會的對立當中。

她這個讓人嗤之以鼻的要求,卻得到英國學校校長菲爾丁的贊同,菲爾丁喜歡和印度的民眾打成一片。當他聽說莫爾太太和阿齊茲的巧遇,更想極力促成此事。在他的安排下,阿齊茲和莫爾太太與阿黛拉舉辦了一次小小的聚會。

這個聚會中還有一個印度婆羅門教老師戈德博爾教授,這位教授在這本書裡既像一個卑躬屈膝的小丑,又像是一個神秘的得道高僧,更像是一位隱藏的政治型先知。

阿齊茲在受寵若驚的興奮中,邀請英國客人到家做客,隨即又心生悔意。這時兩個階級的差別明顯地表現出來,印度居所的骯髒,豈能是英國貴族所能踏入的地方?所以阿齊茲轉移話題,再次邀請客人去遊覽著名的馬拉巴爾石窟。

但是,阿齊茲回家後,仍然覺得不妥,想裝病躲過這個承諾,在菲爾丁的鼓勵下才重拾信心。

這是兩個國家,兩個階級,兩個文化能夠融合的契機嗎?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在這場旅行中,又都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好了,上面為你講述的就是第一個重點內容:清真寺裡相遇知己,卻成為災難的開端。說完這個,咱們接下來說第二個要點:“石窟”象徵著幽閉、黑暗、恐懼和混亂

《印度之行》的名字取決於美國惠特曼的同名詩歌,但是相對於惠特曼筆下東西方融合的浪漫情懷,福斯特筆下盡是諷刺,一次失敗之旅,阿齊茲做了什麼樣的努力?讓他在面對阿黛拉小姐的指控和莫爾太太的離開,而對英國人徹底絕望呢?

阿齊茲為完成自己的承諾,唯恐自己表現得有失體面,從一開始就費盡心思地完成這件史無前例的遠遊。首先,他向卡倫德少校硬著頭皮請半天假,結果大費周折,不但請菲爾丁求情,還捱了一頓夾槍帶棒的辱罵才勉強得到恩准。

他大到安排整個行程,小到午餐一片牛肉的擺放,為這次旅行的每一個細節周密計劃。然而麻煩一個又一個接踵而至,彷彿連印度的神靈也在盡力阻止他的行為。

為了在旅途中新增一點樂趣,他透過伯哈德老爺借來一頭大象。為了借到這頭大象,他從免費為一個夫人修馬車開始,經過五、六層的關係才求到伯哈德老爺,即便如此,這也讓阿齊茲倍感驕傲。

他的朋友們雖然認為他把自己和英國女士們混在一起,實在不是明智之舉,但還是竭力幫助他完成心願,並提醒他要採取一切防範措施,切不可遲到誤時。為了這個緣由,阿齊茲頭天夜裡乾脆就住在了火車站。

雖然阿齊茲的計劃安排得十分周密,但在出發的前一刻出現了問題。作為陪同的菲爾丁校長和戈德博爾教授沒能趕上已經啟動的火車。剩下的一切事物都需要阿齊茲獨立完成,這讓阿齊茲心慌意亂,手足無措。

正因為菲爾丁校長和戈德博爾教授的遲到,為即將發生的石窟事件做了推手。但是戈德博爾教授在事件發生前後,卻表現出一個無所謂態度,彷彿這件事是必須發生的。印度民眾也會因為這件事,真正意識到與英國殖民者的隔閡,必須透過反抗才能消除的階級壓迫。

阿齊茲還沒意識到將要降臨的大麻煩,仍然用殷勤的態度接待莫爾太太和阿黛拉小姐。當他們騎著大象和當地百姓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來到石窟時,發現這裡實在沒有什麼優美的景色,只是在一座光禿禿的大山中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石洞。

這些馬拉巴爾的耆那教石窟,在印度擁有比佛教更悠久的歷史。但缺少戈德博爾教授講解,沒人能理解到其中的奧秘,何況莫爾太太和阿黛拉小姐是西方人物,對此更是一無所知。所以,當他們走到石洞裡後,立刻感覺到,這裡陰暗潮溼像下水道一樣的味道,讓人感到無比壓抑。尤其當馬拉巴石窟回聲“隆隆”響起的時候,更讓莫爾太太十分驚恐。

文明和宗教生活的不同,讓莫爾太太感到石窟內擁擠混亂的人群,不同的宗教理解,在神秘的洞窟回聲中引起她內心思維的混亂。這些異域的文化信仰,正在用難以描述的方式,摧毀她能夠控制的思想,驅趕她對上帝的虔誠。濃縮著人生虛無之感的石洞回聲,使她陷入了信仰危機,所以,在進入第一個石窟後,她立即選擇了退卻。

阿黛拉小姐是個很傳統的英國人,同時又有西方人的坦率,她的單純和好奇,讓她對古老的印度文明充滿了嚮往,她渴望瞭解這個神秘的國度、深層次的文化與“有趣”的人民。所以她的內心很想接近阿齊茲,從他身上開始瞭解印度、瞭解印度人民的行為。

因為初到印度,她的言行成為與俱樂部中成員截然不同的態度。也正因為如此,她還與未婚夫鬧了矛盾,一度確認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就算是結合,也無非只是婚姻而已。當她與導遊和阿齊茲上山,獨自和阿齊茲交談的時候,無意中傷及了阿齊茲的自尊,那是對他信仰的一種英國式的侮辱。

此時,對此一無所知的阿黛拉獨自進入了石窟,她用一半的心思在暗想“這種觀光遊覽真讓人厭煩”,另一半心思繼續在考慮婚姻問題。然後,沒有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作者福斯特剪掉了這本書中最重要的一個鏡頭,讓以後的故事發展越發撲朔迷離。阿黛拉在進入石洞後不久倉惶逃出,並隨之控告了阿齊茲對她強暴的罪名。

平靜後的阿齊茲發現阿黛拉小姐的失蹤驚慌失措,到處尋找,發現阿黛拉坐著德雷克小姐的車匆匆離去,不由得心中惶恐不安。下山後遇到姍姍來遲的菲爾丁,菲爾丁只好用他慣有的紳士態度安慰慌亂的阿齊茲。

當一行人垂頭喪氣的回到城市,火車站上已經佈滿了警察,他們是來逮捕阿齊茲的,罪名就是他在石窟裡侵犯了阿黛拉小姐。阿齊茲哀鳴著,他幻想美好的翅膀斷了。他為這次傾家蕩產的遠行悲哀,也為一直虛妄得到的友誼悲哀。

菲爾丁震驚之餘,一路為阿齊茲奔波討回公道。但他遇到的是根深蒂固的英國殖民法制,這時,所有的英國人都行動起來,勢必要將這個印度賤民阿齊茲置於死地。他們義憤填膺地聚在一起,商量如何用法律,懲戒這個意圖闖進英國人圈子的印度醫生。

與此同時,印度民眾也自發組織起來,為受到虛妄之災的阿齊茲展開遊行和罷工,親眼看見阿齊茲如何費盡心血的朋友,更是緊鑼密鼓地建起自己的法律團隊,時刻準備在英國的法庭上維護自己民族的尊嚴。英國殖民統治者和印度平民之間,曠日持久的階級矛盾被激發出來,事態一觸即發。

將要發生的法庭之戰,究竟誰能取得勝利。是佔據決定權的英國殖民者,還是勢力弱小的印度律師團隊?這個決定權的關鍵,掌握在莫爾太太和阿黛拉的證詞上,那麼她們是怎麼做的呢?好了,以上就是本書第二個重點,下面來為你說說最後一個重點:審判鬧劇扼殺了兩個民族融合的夢想

石窟之行讓印度醫生阿齊茲受冤入獄,能給與他清白的只有來自英國的兩名女士,莫爾太太和阿黛拉小姐。究竟阿黛拉小姐在石窟中經歷了什麼,讓她瘋狂地指認阿齊茲對她實施了侮辱,現在無人知曉。阿齊茲唯一的指望,就是他一直敬仰的莫爾太太能夠為他說上幾句公道話。

但是,莫爾太太在此時卻選擇了逃避。在和兒子請她為阿黛拉作證發生一番爭辯後,莫爾太太再也無法忍受,也不敢相信自己國家人民的冷酷無情,對心中仍在迷茫的阿黛拉也同樣充滿了厭惡。她做出了自己的決定,絕不會幫英國人誣陷阿齊茲。莫爾太太帶著洞悉一切的冷漠,拋棄了應付的責任離開了印度。

阿黛拉此時也處在內心的煎熬中,在石窟裡發生的事情,連她自己也不確定是不是真的發生過。石窟幽暗、封閉的環境誘發她內心的恐懼,想到在英國俱樂部中聽到對印度平民卑劣的評價,加上這次遠行菲爾丁的失約,讓她和莫爾太太孤獨地成為眾多印度平民中的異類,更增加了她心中的忐忑,在洞窟中讓人壓抑的回聲,瞬間擊破了她心中的理智,讓她產生幻覺。

但是,隨著回到駐地,幻覺在慢慢消退,理智讓她不斷重新審視自己。如果這些只是一種幻覺,那麼她到底對這位熱情的印度醫生阿齊茲,做出了什麼樣不可原諒的誣告。只是,現在因為她自己的緣故,已經觸發了英國和印度的對立,已經變得身不由己。究竟是維護自己國家的榮譽,還是尊崇本性的道德,讓阿黛拉小姐痛苦萬分。

法庭上,英國人驕橫地佔據了法庭絕大部分席位,他們目中無人地喧囂、恐嚇和嘲笑這些印度賤民,甚至集體搬著椅子擠到法庭審判席上,公開為阿黛拉站腳助威,這場鬧劇式的行為,加上原告律師獨斷專行的陳述,引起法庭上印度律師團隊激烈反對。

在混亂的法庭上,阿黛拉發現自己頭腦中造成恐懼的迴音消失了,她又回到了枯燥乏味的現實世界當中,清晰的回憶起所有真相。她不惜背叛英國的名譽,面對阿齊茲發出了自己的贖罪和懺悔,她以堅決而又平淡的語氣說:“阿齊茲醫生從來就沒跟我進過那個山洞。所有的起訴,我一概撤回。”

代表著英國法律正義的法庭,他們高於一切的統治在這裡徹底坍塌。印度平民們對英國貴族的嘲笑聲、怒罵聲此起彼伏,他們尖叫著,咒罵著,相互親吻著,動情地哭泣著。英國人只好在大獲全勝的印度平民中,灰溜溜地回到他們的領地。一種新的反抗精神正在四處流傳,印度平民對待兩百年來的壓迫,在這場審判後形成轉機。

在這場英國完敗的審判後,菲爾丁校長和阿黛拉小姐,因為他們的背叛國家的行為,造成英國統治者喪失尊嚴,已經被視為大英帝國的敵人。同時,他們也發現以阿齊茲為代表的印度人,並沒有因為他們的真話和幫助,而把他們視為朋友,同樣對他們產生排斥心理。他們似乎感覺到自己跟阿齊茲之間,已經存在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

菲爾丁和阿黛拉成為被所有人孤立的人。阿黛拉的處境不容樂觀,但她從不抱怨,她認為這是自己愚蠢行為的應得的懲罰。

不久,莫爾太太死於回家途中。

菲爾丁希望阿齊茲取消向誣告者阿黛拉索要鉅額賠償,此時的阿齊茲已經因為打擊,變得冷漠無情。因為在這個事件中,他已經被強行擺到一個高不可及的位置,他成為印度平民眼中的對抗壓迫階級的英雄,成為印度人的一種象徵。

這場事件,成為印度和英國殖民統治分裂的轉折點,也成為印度人民最終追求獨立的導火線。越來越多有名望的人士都響亮地提出和睦相處的主張,隨之產生了相互諒解的真誠願望。印度散亂的政治團體開始凝聚,不斷積蓄著更大的力量。

阿齊茲最終做出了選擇,逃離了英屬統治的地區,跟隨戈德博爾教授生活在一個偏僻的地方。這是一個純粹屬於印度的鄉村,村民們虔誠地信仰著自己的宗教,從不遭受外來的思想侵擾,他每天陪伴著自己的孩子,不用聽從任何人的差遣和侮辱,這裡儼然成了阿齊茲心中的桃花源。

但是,這種療傷會平復他內心受到的創傷嗎?阿齊茲聽到一個訊息,菲爾丁結婚了,他的妻子是阿黛拉。這個訊息讓阿齊茲還未癒合的創口再次撕裂,他曾信任的朋友不僅和自己的仇人結婚,還利用了自己的善良,讓自己主動取消了對阿黛拉的兩萬盧布的索賠。

傾盡全力,費盡錢財的石窟之行換來無妄的牢獄之災,一時心軟換回的也是欺騙,還有什麼能比英國人更虛偽惡毒。阿齊茲再見到菲爾丁後故意擺出一副痞賴的樣子,嬉笑怒罵,極盡諷刺,讓菲爾丁感到十分惱火,直到他介紹自己的妻子時,才讓阿齊茲大吃一驚。原來菲爾丁的妻子並不是冤枉他的阿黛拉,而是莫爾太太同樣叫阿黛拉的女兒。

菲爾丁這次就是帶著莫爾太太的女兒和兒子,來找阿齊茲盡釋前嫌的。當阿齊茲半信半疑地帶著同樣喜愛印度文化的幾個人,冒著危險划船去觀看印度宗教儀式時,結果幾個人全都掉落水中。在那場滑稽的撞船事故之後,已經再也沒有胡鬧和怨憤了,他們倆相逢一笑,重新回到當初莫逆之交的老關係中。

解開心結的阿齊茲讓菲爾丁轉交曾經的仇人阿黛拉一封信,坦率地承認她當初的行為是何等磊落,何等勇敢。現在,所有的怨恨在幾個人之間全部煙消雲散。但是他們都明白,這只是私人間的和解,兩個國家之間的隔閡和仇恨還在發酵。

阿齊茲縱馬跑上山頂大聲說出印度人的心聲:我們的頭上為什麼要被加上這麼多的苦難?我們原本責怪你們,現在我們責怪我們自己,我們變得更聰明瞭。在英國陷入麻煩之前我們會一聲不吭,可是到了下一次歐洲戰爭,我們的時候就到了。

《印度之行》到這裡結束了最後一章,作者福斯特雖然一再強調他的這部小說無關政治。但是,從真實的歷史背景中,英國在印度的統治的確是在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實力被大大削弱,他們在印度的控制變得越來越艱難,英國統治了兩百年的印度,最終分裂成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與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

1947年6月,英國公佈了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地的“蒙巴頓方案”。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實現獨立。1950年1月26日宣佈成立印度共和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而福斯特這本《印度之行》發表在1924年,剛好在印度獨立之前的一個節點,兩次世界大戰的中間,所以這本書無論作者是以什麼意圖來創作的,但它的確成為印度歷史上的一個諫言。

好了,說到這裡,我們今天聊的內容就差不多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我們所說的要點。

首先我們講到的是“起因”,印度在英國殖民者的統治下,兩個階級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印度醫生阿齊茲在與英國老婦人莫爾太太的交往中,喚起對人類友誼的美好願望,並在雙方的阻撓中,促成了一次與莫爾太太和阿黛拉小姐的遠行。而這次遠行卻成為阿齊茲難以釋懷的噩夢。

其次,我們講到的是“衝突”,阿齊茲為這次“石窟”之行費盡心血,卻在最後關頭莫明其妙地被阿黛拉告上法庭。因為這場誣告使印度和英國兩個階級的對立,讓原本緊張的關係更加惡化,也使阿齊茲和阿黛拉等人都陷入了精神上的困境。

最後,我們講到的是“諒解”,阿黛拉小姐在法庭上認清了現實,冒著背叛英國的罪名,勇敢地撤銷了控訴。但是,這場事件卻對雙方都造成了深深打擊。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個人終於盡釋前嫌,在私人的領域達到和解。但是在印度和英國之間,卻沒能認清現實,不可避免的走上分裂的歷史程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