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四大道教名山之民間傳說

簡介唐代元和年間,道教傳入齊雲山,宋、元元兩朝,基業初奠,明代嘉靖和萬曆間,江西龍虎山嗣天師正一派張真人祖師三代奉旨駐留齊雲山,建醮祈禱、完善道規、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漸漸成為江南道教活動中心

兜率玄天令怎麼領取

湖北武當山

[簡介]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武當山不僅擁有奇特絢麗的自然景觀,而且擁有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可以說,武當山無與倫比的美,是自然美與人文美高度和諧的統一,因此被譽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中國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武當山被皇帝敕封為“大嶽”、“玄嶽”,地位在“五嶽”諸山之上。

武當地名源於先秦,漢襲秦制設武當縣。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場,武當山上的武當派也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

武當山歷史地位的變遷:“武當”之名最早出現在《漢書》中,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至宋代,道經始將傳說中的真武神與武當山聯絡起來,將武當山附會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飛昇處,為它以後的顯榮尊貴打下了基礎,入明以後,由於統治者對真武的尊崇,武當山被封為“太嶽”、“玄嶽”,成為“天下第一名山”。清以後,武當山的地位大為下降,它對周邊地區和區域社會的影響,主要透過朝山進香等民俗活動來體現。

武當山被世人尊稱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記載“武當”的含義源於“非真武不足當之”,意謂武當乃中國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稱真武帝)的發跡聖地。因此,千百年來,武當山作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揚天下。歷朝歷代慕名朝山進香、隱居修道者不計其數,相傳東周尹喜,漢時馬明生、陰長生,魏晉南北朝陶弘景、謝允,唐朝姚簡、孫思邈、呂洞賓,五代時陳摶,宋時胡道玄,元時葉希真、劉道明、張守清均在此修煉。

四大道教名山之民間傳說

[武當神話]

傳說,明朝時候,遼東有個道士,叫張三丰,到河南方城煉真宮出家。張三丰又窮又髒,早晨不洗臉,晚上不洗腳;一年到頭不換衣裳,兩年到尾不曬被子,人們叫他邋遢張。別看邋遢張邋遢,他卻有一身好武藝,會玩大把戲(雜技),也會玩小把戲(魔術)。說話、做事,瘋瘋癲癲的,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叫人琢磨不透。所以有人稱張三丰為張三瘋,也有人說邋遢張是半仙之體。

那年冬天,煉真宮當家的病了,大小道士都到師傅床前問安,邋遢張也來了。師傅瞧不起他,翻身把臉扭向床裡,邋遢張問:“師傅,師傅,病好些嗎?”

師傅只裝睡著了,邋遢張又大聲喊:“師傅,師傅,病好些嗎?”他喊了一遍又一遍,喊

得師傅

不耐煩了,用嘴“哼”一聲,意思是:快走開!

“好哇,師傅想吃‘哼(杏)’(均州土語,“哼”與“杏”同音)我上山給你摘。”邋遢張一邊說一邊走出廟門。這時,大雪紛紛下,北風呼呼吹,滿山遍野什麼也看不清,他在雪地裡鬼混了一會,真的摘回兩個黃杏子,杏把上還帶著兩片青絲絲的葉子。當家的一看見杏子,病好了一半,一吃杏子,病全好了。從這以後,大家才佩服張三丰的道行。

過些天,邋遢張對師傅說:“永樂皇帝正修武當山,我要去給真武祖師幫把力。”

師傅說:“你醫好了我的病,我捨不得你走。”

“我給你脫雙草鞋,你想我的時候,穿著草鞋就到我面前了。”邋遢張說罷,將草鞋放在神桌上的香爐裡。

第二天,道士娃來上香,見香爐裡放著一雙又髒又臭的爛草鞋,就對師傅說了。當家的跑來一看,臭氣難聞,伸手拽出朝院子裡一摔,爛草鞋變成一對雪白的鴿子,“撲楞楞”飛上天空,落在雲彩上。

當家的後悔極了,失聲叫喊:“邋遢張又玩把戲了,這原來是一雙‘踏雲靴’呀!”

四大道教名山之民間傳說

江西龍虎山

[簡介]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

龍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說,《廣信府志·山川篇》謂其為象山山脈之一支,歷台山西行數十里,折而南,分兩支,環抱狀若龍盤虎踞,故名;《龍虎山志》載雲:“山本名雲錦山,第一代天師於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因以山名。”。

龍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鷹潭貴溪縣(今貴溪市),仙人張巨君主之。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餘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

龍虎山202座懸棺群引發熱議。專家考證認為,龍虎山的崖墓懸棺群,距今有2600餘年的歷史,是古越人所葬。

四大道教名山之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

北宋崇寧某年的陽春三月,天師府內百花吐豔,千樹競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三十代天師虛靖公起了個大早,按照日常慣例,每天必在“三省堂”打坐運氣,然後漱洗用膳。今天,他剛運氣結束,突然聽到一聲巨雷掠過天空,接著電光閃閃,雷聲陣陣,頓時升起一片烏雲,頗有雷雨來臨之勢。虛靖天師步出“三省堂”,仰望天空,覺得今天有點異常,便掐指一算:唔,必有妖魔出現。正在思忖時,忽見一身穿黃衫的青年美女氣喘吁吁地跑到天師面前,叩頭跪拜說:“天師真人,請救救我”,邊說邊流著眼淚。

“你是什麼人?老老實實交代!”虛靖天師板著臉問。

黃衫美女哆哆嗦嗦地向天師稟告:“我,我是狐狸精,已修煉了兩千年,即將修成正果,所以歷此大劫。天庭命雷公、雷婆要劈死我,請天師慈悲為懷,救我一命。”狐狸精一邊說二邊不停地叩頭。

“凡是妖魔,一律要斬除,我救你,不是養癰遺患嗎?”虛靖天師嚴詞斥責。

“天師真人,我死不足惜,但我有孕在身,很快就要分娩。天庭劈死我,可我胎內的嬰兒是無辜的啊”……狐狸精泣不成聲地哭訴。

聽完狐狸精的哭訴,虛靖天師頗有憐憫之意。心想:“天生萬物,都有生靈。儘管狐狸精令人厭惡,但她腹中狐嬰不能受到株連。如果狐狸精能改惡從善,不也是一件善舉嗎?”於是,指著狐狸精說道:“你要本天師搭救可以,但要依從三件事。”狐狸精叩頭請向哪三件事?虛靖天師答曰:“第一要持齋,不許殘害其它動物;第二要擇地隱居,不得騷擾百姓;第三要受戒人道,早晚誦經,改惡從善,為民做好事。”狐狸精聽後拱手立誓說:“一定做到,決不違犯。如有違犯,甘願受死。”

虛靖天師見她有悔改之心,便叫起立受戒。然後帶領幾名道徒前往祖天師殿焚香點燭,向天庭發文申奏,奏明赦免狐狸精的原委。玉皇大帝接到天師的《稟告之書》便命令雷公、雷婆收兵回府,不必尋找狐狸精了。不一會,天穹又恢復晴朗。呈現出一派碧空萬里,春意盎然的景象。

狐狸精千恩萬謝地辭別天師,從此隱居在耳口的雲臺山中,以山果為食,潛心修道。不久,生下一個白白胖的小女孩,取名“小白仙”。

轉眼一百多年過去,虛靖天師救狐狸精的事已被世人淡忘。南宋紹定年間,江西發大水,水患之後又起瘟疫,資溪、黎川、安仁(今餘江)三縣很多人得瘟疫死去,鬧得人心惶惶。有很多老百姓便成群結隊來到天師府,請張天師“辟邪”。當時,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在位。這位天師道行髙深,曾以雷霆殛死大蛇。他帶著幾位法師四處察看,發現並非妖魔作怪,而是“山疹之氣”(又名瘴氣)擴散而引起的。如不及時治療,很快會蔓延開來,更不知要死多少人。張可大天師深諳醫道,知道治療此病的最佳妙藥就是“吊蘭”。然而“吊蘭”生長在懸崖絕壁洞穴,很難攀登採摘。儘管派了很多人去摘“吊蘭”,一天也摘不了幾斤,遠遠撲滅不了瘟疫。張天師也無計可施。

第二天,當眾人還在繼續摘“吊蘭”時,忽見一大群狐狸縱跳如飛,口懸“吊蘭”送到天師腳下,不一會兒就送來了幾麻袋“吊蘭”。當地的老百姓都認為是天師顯靈。其實,張可大天師也感到很困惑。後來仔細一想:聽祖上說過,虛靖天師曾經救過一個狐狸精,。猜想可能是狐仙報恩吧。他立即派人將“吊蘭”煎成湯水,送給病人服用,果然藥到病除。後來有人題詩讚曰:“天師顯靈有奇功,一劑丹方病痾除。賑濟為民發銀錢,真人功德永世存。”其實,狐狸報恩的事只有張可大天師及少數幾個法師知道。據說後來張可大天師還親自到雲臺山尋找狐仙表示感謝,也不知是否找到。’

四大道教名山之民間傳說

安徽齊雲山

[簡介]

齊雲山,古稱白嶽,因遙觀山頂與雲平齊得名。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十五公里處,與武當山、龍虎山、青城山並稱中國道教四大名山,是中國五大仙山之一,歷史上素有“黃山白嶽甲江南”之美譽。 齊雲山素有“黃山白嶽相對峙,綠水丹崖甲江南”之稱。清乾隆皇帝讚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雲山是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供奉真武大帝。齊雲山與武當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有“江南小武當”之美稱。唐代元和年間,道教傳入齊雲山,宋、元元兩朝,基業初奠,明代嘉靖和萬曆間,江西龍虎山嗣天師正一派張真人祖師三代奉旨駐留齊雲山,建醮祈禱、完善道規、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漸漸成為江南道教活動中心。以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宮”為主體的月華街一帶是道士和香客嚮往聖地。

唐乾元年間( 758—760 ),道士龔棲霞雲遊至此,隱居山中天門巖。南宋寶慶年間( 1225—1227 ),道士餘道元入山修煉,並於齊雲巖建立佑聖真武祠,此後雲遊道士紛紛而來,道教建築規模日益。

齊雲山的耐看,還與一位英雄有關,這英雄就是方臘。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天,方臘發動起義,殺富濟貧。義軍聲勢浩大,不到半年時間,就攻佔了歙縣等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宋徽宗曾下令童貫率軍十五萬鎮壓,沒有取勝。朝廷又三次下詔“招撫”,均遭方臘嚴詞拒絕。方臘義軍在齊雲山的獨聳峰上屯兵,抗擊宋王朝官兵的圍剿。在齊雲山上,方臘義軍憑藉險要的崖澗和天生的雲霧,把守要隘,居高臨下,用刀劍和滾石把宋朝官兵打得落花流水。齊雲山上,糧草豐盈,池塘滿溢,方臘依巖洞建寨,本來可以固守,但義軍中出了叛徒,一夜之中,決了池水,燒了糧庫,義軍陷於絕境。方臘設計退了官兵,下了齊雲山後,在浙江幫源洞被捕。公元1121年秋,方臘在汴京遇害。

齊雲山道教以正一派為主,尊老子為始祖,以《道德真經》為依據,供奉的是真武大帝。這是兩宋時代玄神地位提高和信仰興盛的一個表現。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有方士餘道元,號天穀子,遊至齊雲山石門巖,斬草結庵以居,得到當地好道居士的贊助,建立佑聖真武祠,塑真武大帝神像供奉——民間傳說該神像為百鳥銜泥共塑而成的,於是香火始盛,道士日增,從此奠定了齊雲山的道教基業。

嘉靖十一年(1532),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嗣漢天師張彥率眾往齊雲山為皇帝求子,得順籤,後生一子。嘉靖皇帝大喜,遂降旨在原真武祠舊址上敕建太素宮,並親撰《御碑記》。此後第四十九代天師張永緒、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先後授命再謁齊雲,建醮祈祀,宣揚秘典。於是齊雲山更加聲名大振,成為江南正一派的著名道場。

正一派的組織比較鬆散,戒律也不甚嚴格,可以有家室妻小,非齋也不忌酒肉,俗稱“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齊雲山的道徒亦是如此,他們不僅有妻室兒女,甚至連妻室兒女也隨同住在道院宮房中。平時則從事生產,與普遍人無異。只有事主來邀求或有關道教節日時,他們才脫下俗衣換上道士打扮,做起傳統科儀。這類似於當地的手藝人,與其說是學道、修道,不如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四大道教名山之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

據說,玄天上帝本來一直住在武當山,有一次,他離山雲遊,遍訪海內名山。

這一天來到齊雲山上空,俯瞰全山,群峰峻峭,怪崖紛呈,雲霧繚繞。橫江兩岸古木蒼鬱,虯枝蟠卷,茅屋村舍點綴其間。“好一個人間仙境!”玄帝大喜,忙降下雲頭,來到山上。

他遊了洞天福地,越過桃花澗,來到真仙洞府前,卻見天門掩蔽,無路可通。玄帝遊山心切,運足神力,一腳蹬去,只聽一聲巨響,石穿洞開,豁然開朗。但見天門那邊,巨巖如圍,石洞藏幽,珠泉飛灑,天池澄碧。玄帝穿門而入,回首一看,原來是一匹石象擋道。

玄帝一路遊玩,不覺到了月華街一帶,山勢越發峻美。那玉屏峰,聳立正中,鍾峰、鼓峰拱衛左右,五股山泉自壑中卓然挺立,儼然天造地設的一隻香爐,遠處尚有黃山36峰遙遙相望。

玄帝見到如此絕佳的風水寶地,喜出望外,留戀難捨。心想在武當山苦修了兩千餘年,如今道已成,何必再孤守一山?不妨就在此建座行宮,佔著香火,日在武當修行,夜至齊雲顯靈。只是若在此山定鼎,還須有座偶像寄託,才好招徠八方香火。

玄帝正在冥想,忽見一朵祥雲飄來,化作白鶴仙子作揖參拜:“仙長駕臨此山,乃草木有幸,妙樂天尊揣知仙長心事,命我前來相助。”說罷,即釋出詔令。剎時間,百鳥雲集,羽翼蔽日,紛紛銜泥以塑,不一會兒,便立起一尊玄帝神像。

光陰如梭,不知過了多少年,到了南宋寶慶年間,有位雲遊道士夜宿於齊雲山下,忽然夢見一位神人披髮跣足,立於身前,說:“我居住齊雲巖,已等候多時了。”

道士夢醒,尋至玉屏峰齊雲巖下,見一泥像正與夢中所見無異,又驚又喜,遂棲居山上,募捐裝飾金身。並創立“佑聖真武祠”,燃起香火,日夜供奉。

自此,四鄉士民有前來祈福求嗣的,有求必應。齊雲山香火日趨興盛,漸成為道教聖地。

四大道教名山之民間傳說

四川青城山

[簡介]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東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僅10多公里。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米。青城山因其四季常青,滿目青翠,諸峰環峙,狀若城廓而得名,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

公元143年,“天師”張陵選中 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至今完好地儲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珍藏著大量古蹟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跡。

四大道教名山之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

青城山最早為妖魔鬼怪霸佔著,山水林木被他們長期汙染破壞,以至瘟疫流行。山民們深受其害,山外人們稱這裡為“鬼城山。”

青城山最早為妖魔鬼怪霸佔著,山水林木被他們長期汙染破壞,以至瘟疫流行。山民們深受其害,山外人們稱這裡為“鬼城山。”

後山有個白雲洞,洞中住著一位佛法精深的高僧,他身邊有金犬銀貓護衛,自稱為“白雲祖師”。不知是在好多好多年前,他出洞去雲遊四方時,經山下的神仙洞,見洞中有青白二蛇在修煉,一看就曉得己煉了一千多年了。祖師見二蛇勤修苦練心誠志堅,有心收為身邊的徒兒,便點化二蛇,將原一公一母的蛇身使其脫胎換骨成兩個女童。臨走時對她們說:“你們在此洞繼續修煉吧,十年後再來接你們到白雲洞府。”

十年後,白雲祖師雲遊歸來到這裡,看見兩個女孩正和一妖魔苦戰,二女終因武藝欠佳,敗下陣來,被妖魔擊倒在地,現了原形。這時祖師忙將手中拂塵一掃,立刻就狂風大作,雷轟電擊,妖魔一驚,就遁得無影無蹤了。

祖師將青白二蛇裝入袖中帶回白雲洞府,將二蛇重新恢復成人。二人感激祖師救命之恩,雙雙跪在地上,請求祖師收為徒弟,傳授佛法,消滅魔怪,為民除害。祖師高興地答應,收了二人為徒,白蛇為長取名為白素貞,青蛇為小就叫青兒,倆人就以姐妹相稱。從此二人就在洞中每天聽祖師講習經文和苦練佛法功夫。在洞中勤修苦練,不覺又是五百年了,兩姐妹練成了能呼風喚雨、上天入地、武藝高強的女仙人了。

一天,白雲祖師對兩個徒兒說:“為師又要下山雲遊去了,你們可以回到神仙洞去,十年後再會。”祖師離開洞府,辭別徒兒,還在洞壁上題詩一首(後刻於石壁,至今猶存):

忙忙收拾破袈裟,整頓行裝日已斜。袖拂白雲離洞府,肩挑明月過天涯。

可憐枝上新啼鳥,難捨籬邊舊種花。吩咐犬貓隨我去,不須流落俗人家。

祖師離開白雲洞後,姐妹二人就在神仙洞和白雲洞輪流住下來,除了繼續練功外,就在前山後山栽樹種竹,修橋鋪路。不久,山又青了,水又綠了,人們就把鬼城山改為青城山了。可是山民們的病痛疾苦和瘟疫流行,倆姐妹也沒有辦法,也非常著急。

話說天宮中的王母娘娘一年一度的壽誕快要到了,又要舉辦蟠桃會了。到時各路神仙和天上的高官們,都要去赴宴拜壽。請客就要送禮,住在兜率宮的太上老君,今年便決定送王母幾朵靈芝仙草,早聞下界仙山青城山多生靈芝,便派他的弟子李仙下凡到青城山去採集。李仙來到青城山,一見山前山後山青水秀,被秀麗風光迷住不想走了,又看見許多山民被疾病折磨,很是心痛。幸好在太上老君那裡煉丹時學會了許多的醫病手藝,李仙便在山裡採了許多草藥,住在了村子裡,日夜為山民看病帶採藥,把為老君採靈芝的事忘乾淨了。奇怪的是李仙為山民治病總是醫不斷根,治好沒幾天就又發病了。李仙覺得一定是這裡的瘟疫病魔沒有驅走的原因。突然想起了太上老君那裡有一個法寶,叫做“金娃娃”的寶貝,有了它,不但能驅走瘟魔,還能帶來財富。李仙便上山採了幾朵靈芝,上天回到兜率宮交了差,等到老君去赴蟠桃會的時候,悄悄的來到老君的丹房裡,抱起了“金娃娃”便下凡青城山,回到了山民的村子裡,拿出了金光閃閃的法寶,立刻村子裡的瘟魔便不見了。山民們圍著李仙,感激不盡,一個個都稱他是活神仙,留他不要走。李仙也捨不得離開這裡善良熱情好客的山民和仙山的風光,決定不迴天宮了,便在小鎮上開了家藥房,取名叫“泰安藥店”,專為山民和來朝山的遊人治病,隔天還要上山採藥。

李仙每次上山採藥,總要看見有兩個漂亮的姑娘在山中栽花植竹,修橋補路,有說有笑,忙個不停。有一天,李仙決定到白雲洞外的茅庵去住宿一夜,到了那裡一訪,才知道是白雲洞裡白雲祖師的兩個女徒弟,便有心冒闖洞府拜會祖師,好與美女相識。還未到達洞府,就聽見遠遠的密林深處傳來姑娘們的嘻哈打鬧聲。李仙順著聲音鑽進密林,見一大水池,巖壁刻有梳妝池三個字。只見這兩個姑娘赤裸全身,正在池中打打玩玩,鬧得起勁。李仙看神了,踩滑了池邊的青苔,哎呀一聲滑下了水池中,背篼裡的草藥也灑滿了水池。兩個姑娘驚得叫了起來,趕緊上岸穿好衣服,青兒便罵了起來。李仙也忙爬上岸作揖賠禮,說道:“姑娘對不起,我是山下小鎮上的醫生,今日上山來採藥,順便拜訪白雲祖師,不想在這裡相遇二位仙女,失禮了。”兩位姑娘早就得知山下的李仙是山民們尊敬的名醫,並給山民們抱來了“金娃娃”,驅走了疫魔又使他們發財致富。白姑娘告訴他祖師雲遊還沒歸來,非常高興的邀請他到洞中作客。李仙和兩個姑娘進了洞府,白姑娘盛情款待,含情脈脈的瞭解山下小鎮上的民情,問這問那,更是感激他給山民們抱來了“金娃娃”。一旁的青兒見他們那麼談笑風生,知道姐姐的心思,便知趣的說要到神仙洞去了。留下了白姑娘和李仙二人,他們一見鍾情,還都各自說了自己的身世。在洞裡,他們說不完的互相愛慕,道不盡的相思真情,二人訂下了終身,緊緊的抱在了一起……不久,兩人在山下小鎮上正式成了親,青兒也住在了這裡,小鎮百姓都來慶賀,到處張燈結綵,又恰逢鎮上元宵燈會,硬是熱熱鬧鬧了十多天!成親後,李仙除了在藥店裡坐堂或出診看病外,還和白姑娘一起上山採藥,夫妻恩愛,形影不離。

卻說兜率宮中的太上老君赴蟠桃會回宮後,幾天不見徒弟李仙的面,掐指一算,才知李仙私奔人間和蛇妖成親,違犯天條,一怒之下,啟奏了玉皇大帝點了天將下凡,將正在山上採藥的李仙逮走,囚在了天牢裡。那天恰好白姑娘和青兒一起到神仙洞去了,沒有和李仙一起上山採藥,幾天了還未見李仙採藥歸來,她和青兒一起,尋遍了青城前山後山,上天入地下海也尋不著李仙。幸好“金娃娃”還在身邊,老君還設發覺寶物被盜,便將“金娃娃”藏在了山溝中的深潭裡(即今五龍溝金娃娃沱),並命溝中的五條龍團轉圍著鎮守(即今龍寶巖和“五龍護寶”景點)。白素貞和青兒只好回到白雲洞中,每天以淚洗面,盼著白雲祖師雲遊歸來。

再說白雲祖師在雲遊四方期間,就已知道青城山所發生的一切。祖師被李仙和白蛇在青城山的善行和他們堅貞的愛情故事感動,嘆惜幾聲後便大發慈悲之心,決定要成全他們,親自來到兜率宮向太上老君求情。最後老君才將李仙打下凡塵,在杭州的世代名醫許家轉世投胎,取名許仙,長大後也成了杭州城裡的著名中醫。

白雲祖師雲遊回到洞中,扶起了徒兒,便將李仙被上天捉拿後貶入凡間投胎人世的地點告訴了她們,感概地說:“廣種福田,善惡有報。我佛慈悲,無量壽佛!徒兒們,你們去吧!”白素貞和青兒跪拜了祖師,起身告別,下山摘了一片荷葉化作一葉輕舟,順流味江、岷江,長江……到杭州去尋她最心愛的許仙去了。留下了青城山的白雲洞、神仙洞、聖母洞、梳妝池、金娃娃沱、玉女潭、五龍溝、飛泉溝、通靈溝等等景點和一個個美麗的風物傳說。以後便有了《白蛇傳》、《新白娘子傳奇》和《白蛇後傳》的故事了。

四大道教名山之民間傳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