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很多神話傳說源自氣候變遷

簡介”許繼軍提到,在世界歷史上,乾旱對人類造成巨大危害,重大幹旱事件甚至影響到人類文明程序和歷史朝代的更迭:“古羅馬文化、瑪雅文化等人類燦爛文明的消失,就與重大的乾旱事件有關

饑荒傳說核心怎麼用

很多神話傳說源自氣候變遷

□ 長江日報記者秦孟婷

人類文明演進過程,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環境適應史。近日,武漢市社會科學院、長江水利委員會宣傳中心邀請長江科學院水資源研究所(國際河流研究所)所長許繼軍,面向社會公眾來講述人類神話傳說與氣候變遷的相關故事,揭示環境對於人類文明程序的影響。

■ 很多神話的背景就是自然環境鉅變

“中國的古老神話‘后羿射日’,說天上出現了10個太陽,實際上是遠古時期的嚴重旱災,而後羿就是‘抗旱英雄’。這可視作是人類與自然鬥爭的古老記錄。”許繼軍直接指出,很多神話都有一定的災害背景:“比如‘女媧補天’‘大禹治水’,大家可以試著倒推一下,當時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自然災害。”

生產力低下時期,人類沒法正確認識大自然,思想處於混沌狀態,於是神話就產生了,任何民族都有不少這樣的神話故事。

中國人孩提時期就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還有夸父逐日、精衛填海、涿鹿血戰、共工怒觸不周山、刑天舞干鏚等。女媧時期,我們的先民的環境是“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而堯、舜、禹三代“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山海經·海外西經》描述女巫被太陽曬死的場景:“女丑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乾旱太嚴重,於是有了“后羿射日”。

細品一番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神話充滿悲劇色彩,這些悲劇是人與自然的悲劇。遠古時期,毒蛇猛獸固然威脅人們的生命,而無情的大火、持續的乾旱、滔天的洪水足可以毀滅一個族群。對自然崇拜解決不了問題,我們的先民就產生了向自然宣戰的想法。

我國黎族有個“大力神”的神話,說遠古時天地距離很近,天上有7個太陽和7個月亮,人們深受其害,日常生產不能進行。大力神一夜之間把天拱上高空,做了一副巨大的弓箭,一口氣把太陽和月亮各射了6個下來。大地本是一片平坦,是大力神用彩虹作扁擔,到大海邊挑來沙石塵土做成崇山峻嶺,用腳踢出了江河湖泊,滴下的汗就變成了奔騰的河水。做完這一切後,大力神就勞累過度死了。臨死時他還擔心天會塌,於是就伸出手臂頂住天,手掌就變成了海南的五指山。

世界各地的古老神話都有相似的“大洪水”故事,但是大家面對災害的表現卻不同。古希臘人靠坐上“諾亞方舟”逃過災難,埃及和印度先民們對太陽頂禮膜拜,我們的祖先以“精衛填海”向大自然發出決戰到底的誓言,以“女媧補天”徹底杜絕水患的發生,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平定水災。

神話時代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遠古的刀光劍影與廝殺聲早已淡出歷史的視線,但是各民族先民樸素的世界觀、文化心理很耐人尋味。

■ 重大自然變化事件影響人類文明程序

“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自然災害抗爭史。氣候變化,往往帶來深層次的社會問題。”許繼軍提到,在世界歷史上,乾旱對人類造成巨大危害,重大幹旱事件甚至影響到人類文明程序和歷史朝代的更迭:“古羅馬文化、瑪雅文化等人類燦爛文明的消失,就與重大的乾旱事件有關。”

曾有科學家收集了距離瑪雅歷史遺址不到1英里的石筍樣本,目的是獲得過去2000年裡的降雨量。研究人員發現,降雨量較充沛時期出現在早期瑪雅文明,而瑪雅文明沒落時期降雨量嚴重減少,並出現大範圍的乾旱,當時出現了政治爭鬥,伴隨戰爭頻發,社會動盪,最終瑪雅政權瓦解。之後乾旱加劇,農業減產、饑荒、死亡、遷徙,瑪雅人放棄了城邦,走向熱帶雨林,漸漸的瑪雅文明徹底消亡。

許繼軍展示了一張圖表,上面顯示,中國曆代王朝的興衰,很大程度上與氣候變化和糧食產量密切相關。糧食豐收、社會穩定和國力強盛的秦漢隋唐,都處於相對的“暖期”。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大盛世——文景之治、貞觀開元盛世、康乾盛世,均對應氣候相對溫暖的時段且溫暖時間持續較長。而遊牧民族大舉南侵的南北朝、北宋末年及明末清初,大部分都處於相對的“嚴寒降溫期”,伴隨著氣候變化、乾旱頻繁和糧食歉收。

這是因為歷代王朝更替,往往是遊牧世界和農耕世界的碰撞。一個大一統興盛王朝滅亡,再由一個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形成“華戎雜居”局面,或割據分裂,或南北對峙。經過戰爭過程,天下重新歸一,神州再度振興,繼而又一場北方鐵騎南下,中原又面臨一場戰亂……一種週期性的震盪。

這種震盪和氣候冷熱變化週期對應。溫暖溼潤轉向寒冷乾燥時,農耕經濟受到衝擊,戰亂紛起,社會動盪;與此同時,遊牧民族面臨牧草枯竭,水源乾涸的威脅,迫使他們南下尋找宜牧地區,向農耕世界發起了進攻。農耕政權本就搖搖欲墜,在外來衝擊下崩潰了,形成南北對峙局面。氣候再度回暖,雨水增加,農業復甦,經濟發展,文化繁榮,而遊牧文化也蓬勃發展了。

而從中華文明內部來說,漢唐盛世時期,氣候溫暖,降雨充沛,唐王朝版圖臻於極盛。而從八世紀六十年代起,氣候開始轉冷變得乾燥,自然災害頻繁,農業歉收,黃河流域小麥也普遍減產,水稻種植區南退,糧食產量也隨之降低。特別是“安史之亂”後,中原地區藩鎮林立,大量人口不堪忍受剝削和戰火,紛紛南遷,讓淮水以南長江中下游以至嶺南得到開發。長江流域由以往的水量過度變得適宜,中華文明的經濟文化重心就轉移到了長江流域,特別是長江中下游。

再看整個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在公元1400年到1900年期間的相關記錄,結果發現了同樣的規律:低溫時期戰爭更頻繁,人口下降更厲害。

許繼軍前不久也剛看了西班牙一份報紙上的整個文明地圖:“美索不達米亞、尼羅河、愛琴海和地中海,一直到西班牙,這一帶就是受到乾旱的影響,文明發展受到了阻礙。氣候對文明程序的影響是深層次的。”

■ 引入科技手段干預自然變化過程

“經濟社會離不開水,發展跟水資源或水迴圈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許繼軍介紹,乾旱不光是自然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

他舉了個例子,有的地方靠水發電,如果沒水,水庫就發不了電,電力就會緊張。一些耗電產業就受到影響。很多地區是人口密集區,各種作物對人口和經濟增長影響很大,一旦缺水,損失很大。缺水本身也會帶來水產養殖、航運方面的問題。魚在漲水期會產卵,小魚會在水溫較高時游到其他水域覓食,水域面積減少就意味著覓食困難,魚擱淺,候鳥來吃,再到後面可能就沒吃的,生態方面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

“在現代技術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儘管人類抗禦乾旱災害的能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乾旱依舊是人類的夢魘,年復一年地困擾著我們的生活。乾旱災害仍然是人類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抗禦乾旱災害依然是一個需要關注的話題。”許繼軍指出,環境本身的脆弱性在增強,但是人類的應對能力也在增強。

他介紹了專業團隊圍繞乾旱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其中一種是收集各種各樣的資料,有些是新發生的資料,有些是歷史考證過的資料,時間跨度有上千年,然後對乾旱演變規律做出分析。看看乾旱主要發生在哪些地方、什麼時間段容易發生、規律是什麼,從中找到關鍵的驅動因子,同時也根據氣候模式,對未來的乾旱的空間變化和分佈格局、變化趨勢做出預估。

“我們透過水文模型來模擬乾旱或旱澇的全過程,做出演變分析,發出預報。”許繼軍他們還研發了相應的軟體平臺,為旱情推演和預測提供風險評估技術支援。

他介紹,乾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會帶來多少損失、什麼損失,需要進行風險評估。“比如說農田、天然溼地系統,它們如果受到乾旱,可以用模型去模擬出來。很多災害損失,往往是災後,根據各種資料統計出來的,但是靠著這種評估技術,在災前或者是災害的發展過程中就能動態評估出來。”

提前預測,就能提前做好供水規劃,做好旱災應對。往大的說,還能基於國土空間進行規劃,比如水利工程佈局在哪裡更科學,早早就從規劃層面入手,關鍵時候就起作用了。

(責任編輯:歐雲海)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ahhfxmt@foxmail。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