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滬滇醫療齊努力,李師傅右手麻木的“怪病”治癒了

簡介頸椎椎管狹窄頸椎各個椎骨的椎孔垂直連在一起組成了頸椎的椎管,內部容納著脊髓和神經根,頸椎管狹窄是由於構成頸椎管的各個生理結構因先天性或發育性因素,造成纖維性和(或)骨性狹窄,引起頸椎管一個或多個節段管腔變小,從而導致內部的脊髓和神經根受壓,

經常左手無力是什麼原因

滬滇醫療齊努力,李師傅右手麻木的“怪病”治癒了

案例分享: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48歲的計程車司機李師傅最近反覆出側頸部疼痛、右側上肢麻木無力,持物不穩,後期更是出現麻木逐漸加重、虎口肌肉萎縮,影響日常工作生活。家人趕緊送醫就診。蒙自市中醫醫院骨科龔文靜醫生接診後,診斷為頸椎病。他右上肢疼痛麻木、肌肉萎縮就是頸椎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所致。經過牽引理療、脫水消腫、營養神經、中草藥外敷等綜合治療,一段時間以後,李師傅右手麻木的感覺明顯改善,力量也逐漸恢復,他又可以開車了。

龔文靜是滬滇醫療協作機制培育的雲南當地醫療人才。他在雲南元陽縣任職期間,曾赴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徐匯醫院骨科進修學習,將上海先進的醫學技術理念帶回雲南,並經常與上海的骨科醫生交流互動,分享臨床心得。他來到蒙自市中醫醫院後,該院骨科診療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加上滬滇醫療協作的持續幫扶,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科普小貼士:

由於科技進步和時代變化,人們不可避免的長期使用各種電子產品,路上或者辦公室裡的“低頭族”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受到頸椎疾病的困擾。骨科門診頸椎病病人的年齡也呈現低齡化的趨勢,說明當代人頸椎老化衰退越來越早。世界衛生組織近年曾公佈“全球十大頑症”,頸椎病榜上有名。

人體中連線頸椎椎體間的墊圈結構叫做椎間盤,其由軟骨終板、髓核和纖維環組成,它的形狀象一個小月餅,“月餅”的厚度約8-10毫米,上下兩面是椎體的軟骨終板;中央的“月餅餡”是膠狀的髓核,四周包著“月餅皮”是緻密的纖維環。頸椎除了第一、二頸椎間沒有椎間盤外,其餘頸椎之間均有椎間盤組織相連,共有6個椎間盤,椎間盤的主要功能是連線椎體組織、維持頸椎高度,在頸椎各個方向活動時起到緩衝墊的作用,適應頸椎多方向的運動。

兒童及少年時期的椎間盤髓核組織有豐富的透明質酸及蛋白多糖分子,形似“果凍”,彈性及流動性良好。成人以後,隨著頻繁低頭、頸部受涼等因素,椎間盤組織開始退變,髓核含水量逐步減少,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膠原纖維增多,髓核失去彈性,椎間盤高度丟失,逐漸老化,緩衝作用減退。反覆的摩擦運動使椎間盤周邊纖維環組織發生玻璃樣變,從而失去彈性,最後導致纖維破裂,內部的髓核組織突出壓迫神經造成症狀,從而誘發椎間盤突出症。

其他常見頸椎疾病還包括以下幾種

頸椎退行性變

我們經常在醫院的檢查報告上看到頸椎退行性變,它是指頸椎結構的衰變及機能的衰退,頸椎在脊椎骨中體積最小,活動頻率最高,年齡增長以及與之相關的使用過度、修復能力降低是引起頸椎退變的主要原因。頸椎退變本身不是疾病,有時甚至是機體對於環境的適應性改變,頸椎退變不可避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生命過程,然而某些情況下頸椎退變會成為頸椎病的發病基礎,主要包括椎體骨刺形成、椎間盤、關節突關節、鉤椎關節以及韌帶結構的退變等,是造成頸脊髓、神經根等重要結構損害的主要原因,正確認識頸椎退變、減緩退變程序以及避免其發展為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頸椎椎管狹窄

頸椎各個椎骨的椎孔垂直連在一起組成了頸椎的椎管,內部容納著脊髓和神經根,頸椎管狹窄是由於構成頸椎管的各個生理結構因先天性或發育性因素,造成纖維性和(或)骨性狹窄,引起頸椎管一個或多個節段管腔變小,從而導致內部的脊髓和神經根受壓,患者可出現四肢麻木無力、下肢沉重、行走踩棉花感、胸部束帶感、大小便無力等症狀,多發生於中老年人,並逐漸加重,保守治療效果差,通常以手術治療為主。目前一般認為X線片上測量椎管直徑在14mm以上為正常,12~14mm為相對狹窄,12mm以下為絕對狹窄,但要注意是x線片只能對骨性椎管大小進行判斷,頸椎間盤突出、後縱韌帶骨化、黃韌帶肥厚等疾病也會造成頸椎管的繼發性狹窄。

頸性頭暈

椎動脈由鎖骨下動脈發出,左右各一,上穿六個頸椎橫突孔,經枕骨大孔上升到顱內後在腦橋下緣匯合在一起,形成一條粗大的基底動脈,即我們通常所稱的椎基底動脈系統,是頭部主要的供血血管。當頸椎出現結構不穩和椎間隙狹窄時,椎動脈受到擠壓扭曲,椎體邊緣以及鉤椎關節等處的骨贅可以直接壓迫椎動脈或刺激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纖維,使椎動脈痙攣而出現椎動脈血流變化,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從而產生頭暈、耳鳴、嘔吐等症狀。椎動脈受壓造成的眩暈是頸性頭暈的一種,發病率很低,不到千分之一。

頸椎生理曲度變直

準確的說,頸椎生理曲度變直並不是疾病,它只是一種病理狀態,更多的是對頸椎狀態的一個“預警”,正常頸椎呈現向前方凸起的弧形,即正常的生理前凸,能夠增加頸椎的彈性,緩衝震盪,保護脊髓和頭部,如果長時間坐姿不正、勞累、頸椎缺少活動、頸椎損傷、頸椎退變等情況下,會出現頸部肌肉緊張,頸椎的生理曲度就會消失,從而出現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後突,如不能及時糾正將發展為頸椎病。

脊髓變性

脊髓變性是由於某些致病因素造成脊髓神經細胞的缺血壞死,從而引起功能和性質的改變。外界的因素,一般情況下常見於外傷造成的骨折壓迫脊髓,從而造成神經細胞缺血壞死,引起變性,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長期慢性的壓迫上造成神經壞死,也可能會造成一系列脊髓變性的症狀,一些自身免疫性致的疾病引起的慢性炎症都可能會造成脊髓變性的情況,患者往往會表現出四肢的感覺、運動功能缺失,或者有病理現象,像腳踩棉花感、腰部束帶感等等。一旦產生這種現象,往往提示病情較重,即使手術治療解除了上述因素,恢復也是非常慢的。

作者:馬南

編輯:沈竹士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