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宋朝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秦檜之所以得逞,全靠狗頭軍師範同倆詭計

簡介”秦檜以為得計,密奏高宗,以柘皋之捷,召韓世忠、張俊、岳飛赴行在,論功行賞

將不專兵兵無常帥什麼意思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紹興十年五月,完顏宗弼興兵南侵,宋金所達成的和約自然中止。但力主和議的秦檜,不甘心失敗。

在完顏昌被殺之後,他又與宗弼暗通款曲,繼續乞和。而在金兵遭受重創之後的宗弼,也由主戰趨向於誘降,便致書秦檜說:

“爾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也。”

宋朝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秦檜之所以得逞,全靠狗頭軍師範同倆詭計

秦檜意識到,和議的障礙,不只是來自士大夫,掌握兵權的武將更為可怕。於是,便與同黨秘密策劃削奪諸將兵權,殺害岳飛的罪惡勾當。

1、宋朝“杯酒釋兵權”的傳統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原為後周王朝掌管禁軍的殿前都檢點,周世宗卒,時年三歲的宗訓繼位。

趙匡胤以契丹內寇之名,領兵出京,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兵不血刃,奪取了孤兒寡婦的天下。

有鑑於此,趙匡胤在天下初定之時,上演一出“杯酒釋兵權”的把戲,削奪了諸將兵權。

對兵制實行了改革,不準地方養練作戰軍隊,各地只養一些專供役使的廂兵,精銳的軍隊全部由中央統轄,稱為禁軍。

軍隊的調遣,軍事將領的任命,權力全在中央,實際上是掌握在皇帝手中。

且用文臣為主帥,武臣副之。軍隊實行定期更戍制,三年一換防,以至“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將不得專其兵”。

這雖然改變了晚唐五代時武臣擁兵自重,征伐不由朝廷,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但同時帶來了一大弊端,即軍隊素質下降,戰鬥力不強。

北宋時,遼、夏都是國力並不十分強盛的小國,宋朝的軍隊同他們打仗,往往失利,不得不長期輸以“歲幣”進行安撫。

宋朝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秦檜之所以得逞,全靠狗頭軍師範同倆詭計

北宋覆亡,原因很多,軍隊不能打仗是直接原因之一。

靖康、建炎以後,局面混亂,軍隊的成分很複雜,有散兵遊勇(時稱之為“軍賊”)的重新組合,有收編的抗金義軍,有收編的農民起義隊伍(時稱之為“盜賊”)。

其新崛起的將帥,多數起自這些隊伍的下層,他們是在對敵作戰中嶄露頭角,逐步提拔上來的,既有實戰經驗,與部屬的關係也很密切,軍隊的戰鬥力自然大大加強。

宋高宗為了維持他的半壁江山,不得不承認他們,不得不使用他們,但隨著軍隊逐步擴大,這些人的戰功越來越顯赫,又時時提防著他們擁兵自重。

2、高宗的“心病”

在很多文臣中也有這種思想。

張浚為相時:

“以諸大將久握重兵難制,欲漸取其兵屬督府,而以儒臣將之,會淮西軍叛,浚坐滴去;趙鼎繼相,王庶在樞府,複議用偏裨以分其勢,張俊覺之,然亦終不能得其柄”。

這件事,成了高宗一樁心病。

紹興七年,岳飛入朝奏事,對高宗說:

據說金人要在汴京立欽宗子為帝,在南方製造混亂,希望“皇子出閣,以定民心”。

岳飛所說的“皇子”,就是後來的孝宗。岳飛的本意是,應早定儲位,安定天下民心,以免給金人利用欽宗之子來鑽空子。

高宗一聽,大為光火,說:

“卿將兵在外,此事非卿所當預。”

實則指責岳飛有擁兵自重,操縱廢立的嫌疑,因而弄得岳飛非常緊張。

宋朝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秦檜之所以得逞,全靠狗頭軍師範同倆詭計

紹興十一年,張俊自建康來朝覲見,高宗問他有沒有讀過《郭子儀傳》,張俊回答讀過,但沒有讀懂。

高宗說:

“子儀方時多艱,雖總兵處分,而心重朝廷,或有詔至,即日就道,無纖芥顧望。故身享厚福,子孫慶流無窮。今卿所管兵,乃朝廷兵也。若知尊朝廷如子儀,則非特身饗福,子孫昌盛亦如之;若恃兵權之存,而輕視朝廷,有命不即稟,非特子孫不饗福,身亦有不測之禍。卿宜戒之。”

這當然是對手握重兵的張俊不放心。

3、柘皋之捷——奪兵權的理由

秦檜是深知高宗這塊心病的。他正利用高宗這一點,策劃解除韓世忠、張俊、岳飛的兵柄。

如何下手呢?

秦檜的黨羽範同獻計:“皆除樞府,而罷其兵權。”

秦檜以為得計,密奏高宗,以柘皋之捷,召韓世忠、張俊、岳飛赴行在,論功行賞。

這要回過頭來說柘皋之捷。紹興十一年正月,完顏宗弼再起釁端,發兵十餘萬人,再度南侵。

經過上年受挫之後,無論是兵力還是士氣,大不如從前。但南宋在淮西的守備全撤,張俊軍在建康、劉錡軍在太平,楊沂中軍在臨安。

金兵很快渡過淮河,進犯壽春,佔領廬州,以兵時至無為、和州騷擾。

正月十九,劉錡以兩萬人先期渡江,至廬州,以城不足守,退至東關,依水據山,遏制金兵南進。正月二十九,楊沂中領三萬人自臨安出發。

兵力最多的張俊,時在建康,卻遲遲不發兵。

宋朝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秦檜之所以得逞,全靠狗頭軍師範同倆詭計

江東制置大使葉夢得對張俊說:

“敵已過含山,萬一和州為金人所得,長江不可保矣!”

張俊這才於二月初四出師。高宗心裡不踏實,又下手詔給岳飛,要求岳飛“星夜前來江州,乘機照應,出其敵後”。

岳飛在接到手詔前,於二月四日即上奏朝廷說:

“虜既舉國來寇,巢穴必虛,若長驅京、洛,虜必奔命,可以坐制其弊。”

高宗否定了他的建議,再發手詔說:

“覽二月四日奏,備悉卿意,然事有輕重,今江浙駐蹕,賊馬近在淮西,勢所當先。兼韓世忠、張俊、楊祈中、劉錡、李顯忠等皆已與賊對壘,卿須親提勁兵,星夜前來蘄、黃,徑趨壽春,出其賊後,合力剿除兇渠,則天下定矣。”

岳飛無奈,只得按朝廷要求出師。此時他正患“寒嗽”,嫌大軍行動遲緩,親率背嵬精騎為前驅,疾趨淮西戰場。二月十八日,劉錡、楊沂中、王德、田師中、張子蓋等人在柘皋擊敗金邢王阿魯補、韓常的軍隊,金兵退出廬州。

岳飛兵至舒州(安徽潛山),派人與張俊聯絡,張俊不願岳飛分功,說“敵已渡淮”,不須岳飛進軍。岳飛只得奏報朝廷,在舒州待命。

張俊令劉錡回師太平,自己準備與楊沂中“耀師淮上”,然後回建康和臨安。不料,宗弼用酈瓊計,以兵急攻濠州,張俊趕忙追回劉錡,緊急前往救援,兵至距濠州六十里的黃連埠,城已陷落。斥堠報稱城中已無金人,楊沂中、王德領兵前往,中了埋伏,被金兵打得大敗。

宋朝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秦檜之所以得逞,全靠狗頭軍師範同倆詭計

岳飛聞訊趕赴戰場,金兵聞風渡準北去。楊沂中三月十二日自宣化返臨安,張俊三月十四日渡江返回建康,劉錡三月十八日從採石返回當塗。

韓世忠的舟師逆水而上,兵至濠州,在淮河岸邊與金人打了一仗,也回到楚州。這一仗,雖有柘皋之捷,但付出的代價太大。

張俊身為淮西宣撫使,金兵自壽春渡淮,即有疏於備禦之誤:

繼而逗留建康,遲遲不發兵渡江,致使金兵肆虐江淮腹地,甚至和州、無為亦受侵擾;後因輕敵,導致濠州之敗。

就是這個所謂的“柘皋之捷”,卻被秦檜派上了大用場。四月,以“賞功”之名,召韓世忠、張俊、岳飛赴臨安。

4、生死較量

韓、張先到,岳飛因鄂州路遠,落在後面。秦檜和他的同黨王次翁終日惴惴不安,唯恐陰謀敗露。

後來,王次翁的兒子王伯庠在《王次翁敘記》中說:

三大帥既罷兵柄,先臣語伯庠曰:“吾與秦相謀之既久矣。雖外示閒暇,而終夕未嘗交睫。脫致紛紜,滅族非所憂,所憂宗社而已。幸而事成,上之英斷與天合也,吾何力之有。”

秦檜、王次翁擔心社稷安危是假,擔心自己的身家性命是真。果真他們的陰謀敗露,三大將兵權不解除,對國家當屬幸事,而對他們個人來說,吉凶禍福就難以預料了。

宋朝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秦檜之所以得逞,全靠狗頭軍師範同倆詭計

一直等了六七天,岳飛才趕到。

岳飛一到,高宗馬上召見三大將,除韓世忠、張俊為樞密使,岳飛為樞密副使,並宣押至樞密院治事。官是升了,但實際兵權被削奪了。

秦檜也算挖空心思,先裝著以“何時可了”,“遲速進退”問計於三大將,引出三大將說出行軍作戰處處掣肘,難見事功等問題,意思是,有什麼辦法能使地方官配合。

秦檜說,無非是給你們掛一個職銜可以指揮地方官,朝廷是不吝惜給予你們的,使三大將在除以樞密使副時不產生疑慮,在不知不覺中解除他們的兵柄。

5、範同陰謀的得逞

宋朝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官員除新職,照例應謝去舊職,三次上表辭免新職,秦檜請高宗每次推遲一兩天答詔,利用這個時間把三大將所部軍隊改隸御前,等到他們醒悟過來,為時已晚了。

張俊這人很乖巧,事事迎合秦檜,力贊和議,他知道朝廷早就想削奪他們的兵權,所以在除樞密使之後,首先把他所統領的軍馬,“撥付御前使喚”;韓世忠、岳飛沒有及時表態,秦檜又問計於範同,範同主張下一道獎諭張俊詔書,逼韓、嶽表態。

詔書說:

李、郭在唐,俱稱名將,有大功於王室。然光弼負不釋位之釁,陷於嫌隙;而子儀聞命就道,以勳名福祿自終。是則功臣去就趨舍之際,是非利害之端,豈不較然著明。

這顯然是一種威脅的口吻,暗指韓世忠、岳飛如不及時交出兵權,難免像李光弼一樣“陷於嫌隙”。

宋朝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秦檜之所以得逞,全靠狗頭軍師範同倆詭計

高宗對三大將說:

“朕昔付卿等一路宣撫之權尚小,今付卿等以樞府本兵之權甚大。卿等宜共為一心,勿分彼此,則兵力全而莫之能御,顧如烏珠(宗弼),何足掃除乎!”

同秦檜談話的口氣幾乎一樣。

在這種情勢下,韓世忠、岳飛還敢不俯首聽命嗎!

6、張俊的神助攻

四月二十七日同時下了兩道省札:

一道是《改所管制領將副軍兵充御前省札》,一道是《罷逐路宣撫司省札》,即撤銷宣撫司,原各司所屬軍隊一律收歸朝廷,都冠以“御前”某軍;各司所屬的統制、統領官、將、副等官,一律隸屬樞密院,並帶“御前”入銜。

這就是說,原來這三位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現在手上沒有一兵一卒了。三大將的問題一解決,其他將領就不在話下了。

隨後,劉光世罷為醴泉觀使,劉錡出知荊南府,有威望的將領幾乎全被解除了兵權。

這些人手握兵權的時候,秦檜多少心存忌憚,一旦失去兵權,就可以任其擺佈了。

何俌《龜鑑》評論說:

謬哉!範同之為檜畫計也。同之議曰:“諸將俱握重兵,必甚難制,莫若皆除樞密,而罷其兵權。”此同但求以助和議而然也。檜乃用之,詔罷宣撫兵隸樞院。附和則保富貴,是故張俊先至則除美官,韓世忠、劉錡不言和則傷於讒,岳飛最後至,被禍最慘矣!

不久,岳飛被誣殺,韓世忠罷官,張俊雖然力贊和議,對秦檜唯命是從,參與謀殺岳飛父子,在他失去利用價值之後,也被劾落職。

宋朝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秦檜之所以得逞,全靠狗頭軍師範同倆詭計

《系年要錄》記雲:

“初,太師秦檜與俊同主和議,約盡罷諸將,獨以兵權歸俊,故俊力贊其謀。及諸將已罷,而俊居位歲餘,無請去之意,檜乃令殿中侍御史江邈論其罪。邈言:‘俊據清河坊以應讖兆,佔承天寺以為宅基。大男楊存中,握兵於行在;小男田師中,擁兵於上流。他日變生,禍且不測。’”

當初他與合謀誣陷岳飛“謀反”,使岳飛丟了性命,現在江邈也說他要“謀反”,他還敢賴在樞密使的位子上嗎!只得提出辭職。於紹興十二年十月進封為清河郡王,充醴泉觀使,奉朝請。

秦檜以謀奪三大將兵權有功,於紹興十一年六月,由尚書右僕射進為尚書左僕射,由華國公進封為慶國公。範同因獻計秦檜,由給事中進為翰林學士。

宋朝第二次杯酒釋兵權:秦檜之所以得逞,全靠狗頭軍師範同倆詭計

罷三大將兵權,是秦檜叛賣活動的重要步驟。對南宋來說,無異於自毀長城,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剛剛振作起來計程車氣、民氣又衰落下去,自和成之後,二十年朝野以兵為諱,隆興之役,開禧北伐,都沒有振作起來。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