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蜀犬吠日是成語但不是科學,不過也有很多故事

簡介”蜀犬吠日作為一個成語我們已經習慣使用了,但蜀地的狗對著太陽吠叫則不是科學,完全不成立,這個成語是根據傳聞和巧合附會形成的

蜀犬叫什麼

我們有一個成語叫蜀犬吠日,常用於比喻少見多怪。這個成語的出處是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僕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餘以為過言。”

蜀犬吠日是成語但不是科學,不過也有很多故事

蜀犬吠日作為一個成語我們已經習慣使用了,但蜀地的狗對著太陽吠叫則不是科學,完全不成立,這個成語是根據傳聞和巧合附會形成的。

吠叫是狗的一種天性,能夠表達各種不同的意思。我們都常見狗遇到陌生人的時候通常都會叫上一陣子。狗見到陌生人之後吠叫的原因不止一個,其中一個原因是引起別人的注意。狗是一種團體觀念很強的動物,它躋身於人類社會,便希望受到人類的重視。遇到陌生人之後,狗這麼“汪汪”一叫,陌生人就知道狗的存在了,這就相當於咱們衝著陌生人打個招呼,這個世界上的確很少有喜歡被人忽視的狗。另一個原因是狗見到陌生人是以為要侵佔自己的領域,故而狂叫示威,屬於一種警戒,也是一種先天性行為。總之狗對見到的新鮮事物都有一定的緊張感和恐懼感。

同時我們知道狗其實有後天學習行為,否則人類也不會馴養狗了,否則也不會有什麼軍犬、獵犬、導盲犬等等。狗的學習行為有遺傳因素的作用,還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是在兩者結合之下,透過學習和經驗而獲得的。

蜀地的狗不是從天而降的,也是人類馴化的。根據目前對人類馴化狗的歷史研究,狗至少已經被人類馴化了萬年以上,而柳宗元生活的唐代離我們現在也就一千多年。如果狗有對太陽吠叫的遺傳基因,那麼天下的狗都會吠日,但各位看到的顯然不是這樣。那麼蜀地的狗會不會是唯一一個吠日的犬種遺傳呢?也不是,因為如果蜀地的狗是一個吠日的品種的話,蜀地的人都沒消亡,那蜀地的狗也不會消亡,也就是現在蜀地的土狗中一定是有很大比例是古代蜀地狗的後代。但現今生活在蜀地的人也沒發現土狗會吠日。所以遺傳說法一定不成立。

那麼狗對陌生事物可能會吠叫又對不對呢?蜀地多雨霧少晴日這個地理現象是存在的,就是天晴的時間少,所以稀奇。這個說法也是明顯不對的,一條狗從它出生就生活在蜀地,從小就習慣了晴天少的現象啊,怎麼會把少有出現的太陽視作稀奇事情呢?小狗第一次睜眼看見太陽不知道會不會汪汪叫,即使會汪汪叫,那這普天下的小狗都會對著太陽汪汪叫,而不只是蜀地的小狗。然後在小狗成長的過程中總不會一直見不到太陽吧,見過幾次以後那還算是新鮮事物嗎?顯然不是。還有另一個方面,我們講過,狗是有後天學習行為的,小狗沒見過太陽,老狗總是見過太陽的,老狗對小狗說這是太陽,你別對著它叫了,小狗不就學會了。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蜀地的狗對著太陽叫的普遍性,蜀犬吠日不是科學。

那麼蜀犬吠日這個成語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需要完整的閱讀柳宗元那篇文章,從文章裡我們能發現更多問題。

柳宗元那篇文章此段完整內容是: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僕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餘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於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蜀犬吠日是成語但不是科學,不過也有很多故事

首先,蜀犬吠日比喻少見多怪的願意其實是從屈原的賦《九章·懷沙》“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這句來的,也就是前文提到狗對怪異的新鮮事物有吠叫的習性。柳宗元在說到蜀犬吠的時候其實是有一句客觀的評價“餘以為過言”,就是說那個事情是言過其實了。但他筆鋒一轉又寫到了自己在南越的經歷,南越大致就是今天兩廣一帶。柳宗元去南越剛好遇到了下雪,他所經過的幾個州都是狗在吠叫,持續數日,直到沒有雪了才停止。可惜這事情又是他自己附會的了,柳宗元是恰巧趕上了下雪,而他被貶南遷則是異鄉人,狗豈有見生人不叫之理?至於雪停狗叫停這個事要麼是杜撰要麼是人停雪停而後狗叫停。也就是柳宗元已經到了目的地安頓下來了,狗自然就不叫了。

柳宗元在這裡寫他南越的經歷其實是借景生情抒發情緒。其真正想表達的是“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這句,韓愈和他都有這相同的遭遇,鶴立雞群以為怪,遭人誹謗陷害,蜀犬吠的是日,而越犬吠的是雪。雪和太陽並沒有過錯,吠叫的是犬,這天下不像犬那樣吠叫的人又有幾個?這段話放在當今也適用,炫怪於群目,必召眾怒。不知道現在炫富這個詞裡的炫是不是從這裡來的。

從柳宗元這段話裡產生的成語是同義的兩個:蜀犬吠日和粵犬吠雪,古代粵、越通用。而我們通常對蜀犬吠日比較熟悉,而粵犬吠雪這個詞相對沒那麼熟悉,使用也相對少一些。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在原文裡並不是只講了蜀地,而是庸、蜀之南,日出犬吠。唐代沒有庸州,這裡的庸也不可能是隋朝設定的庸州,隋開皇五年(585)置庸州,治石城縣(今重慶黔江縣壩鄉縣壩村)。大業三年(607)廢庸州,石城縣隸屬巴東郡。這裡的庸大概是來自於古代的庸國,有一個成語叫庸人自擾,就是指的古庸國。古庸國的核心地帶在今湖北、重慶、湖南和貴州交界地帶。

所以這裡產生了兩個問題,一個是為什麼成語不是庸犬吠日,二是為什麼粵犬吠雪不那麼常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蜀犬吠日這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時候定形形成的。因為成語的出處雖然在柳宗元的文章裡,但柳宗元並沒有直接用了蜀犬吠日,這是後人歸納總結形成的。

目前我找到最早出現這個成語的書是《幼學瓊林》,其卷一天文篇: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這是一本古代的兒童啟蒙讀物,作者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最早名為《幼學須知》,又稱《成語考》、《故事尋源》。清朝嘉慶年間的鄒聖脈、民國時人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藩等進行了增補。文中並未出現粵(越)犬吠雪,由此判斷蜀犬吠日這個成語是先形成的,日後人們在原文出處又總結出了粵犬吠雪。這是蜀犬吠日比粵犬吠雪更常見的主要原因,先入為主。

蜀犬吠日是成語但不是科學,不過也有很多故事

而在明朝,庸這個地名基本上已經不怎麼存在了,但蜀仍然是存在的。從明朝的行政劃分看,省府州縣四級地名中都沒有與庸相關的了,而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下轄了成都府、嘉定府、夔州府、重慶府、順慶府、敘州府、鎮雄府、保寧府、馬湖府、龍安府十府。因此在歸納出蜀犬吠日時因為庸已經寂寂無聞了,從而在柳宗元文中只取了蜀字,形成了蜀犬吠日這個成語。由於這是卷一的天文篇,“雪花飛六出,先兆豐年”一句在蜀犬吠日之前已經用過了,因此在後文不宜再重複,並且為了和吳牛喘月形成日月的對應,這裡就只取了蜀犬吠日。所以這個成語基本上確定就是在明代定形的。

我們講了蜀犬吠日並不科學,同樣粵犬吠雪也不科學,還同時引出了吳牛喘月也不是科學,因為吳牛白天要幹活,晚上如果還要喘月的話大概是要累死的。因此有些成語的寓意我們還在使用,但其字面意思未必是科學,不要把字面意思也當作是真的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