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簡介淡墨的調法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颳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這樣重複蘸兩次水調出來的墨為淡墨

國畫礦物顏料怎麼調和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導讀:中國畫用墨的幹、溼、濃、淡、清來體現物象的遠近、凹凸、明暗、陰陽、燥潤和滑澀。墨分五色:清、淡、重、濃、焦。而決定這五種墨色的關鍵是墨中水的比例,本教程講解寫意國畫中調墨和顏料調色的方法。

【墨色的調法】

注:下面示意圖中的水滴不是真實的水滴分量,只是概指一份水、兩份水等水的分量,對水的用量把握需要讀者在案例練習中不斷吸取經驗。

濃墨的調法

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颳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調出來的墨為濃墨。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重墨的調法

將筆全部浸入水中,提起筆時用筆輕輕在筆洗邊刮一下,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 ,調出來的墨為重墨。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淡墨的調法

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颳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這樣重複蘸兩次水調出來的墨為淡墨。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清墨的調法

將筆全部浸入水中,不用颳去水分,直接用筆中保留的水分調和墨汁,這樣重複蘸三次水調出來的墨為清墨。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墨色的調和步驟】

1 選好筆,放入水中按壓,將筆毛散開,這樣可以將筆腹中殘留的顏色洗淨,以保證不會有其他顏色殘留。再收筆,在筆洗的邊緣擦(刮)兩下,以減少毛筆上過多的水分。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2 按照毛筆中的墨色由淺到深的順序,先將筆肚蘸入淡墨。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3 接著將筆的前半部分蘸入重墨,這樣就調好了兩種墨色。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4 然後用筆尖蘸入濃墨,注意筆頭的最頂端也可以有少量的水。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5 最後,用紙巾輕輕吸收一些水分,就完成了筆的調色。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國畫調色技法】

中國畫歷來重視色彩的運用。古人受樸素唯物主義的影響,色彩講究簡練概括,常有明顯的平面意味和裝飾效果。以描繪物件的固有色為主,常用的方法是用墨色和彩色相結合來描繪物件。

單色調和圖解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複色調和圖解

怎麼調墨和顏料調色?

國畫筆可以勾、皴、擦、點;墨能烘、染、積、破、潑。筆以力的作用和力的大小產生輕重、徐疾的變化;墨能因含水多少而產生濃、淡、枯、溼的墨韻;以筆驅使墨,以墨表現筆,兩者相依相存,不可分割。因此筆所到之處,既能顯示筆的功能,又可表現墨的效果。北宋韓拙以詩“筆以立其形質,墨以分其陰陽”高度概括了筆墨之間的關係。同時,畫家在寫生創作過程中,總是把自身的情感深深地與筆墨融合在一起,把情化為力,把力注入筆端。筆筆揮灑處,無不反映出畫家的個性和情感。筆的運動是以線為主,以點、線、面結合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因此,線是中國畫寫形造物和傳神寫意的關鍵。

用筆,實際上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筆的本身,不同的筆毫與墨、水、色、紙作用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二是畫家以指、腕、臂不同力的作用於筆端而產生的不同藝術效果,包含了作者的形與神、氣與力。

荊浩《筆法論》中總結了氣、韻、思、景、筆、墨的“六要”和筋、骨、肉、氣的用筆“四勢”。他把筆法比為組成人體必不可少的筋、骨、肉、氣,可見筆法是何等重要。

著名畫家總結前人經驗、結合自己長期實踐,提出了“平、圓、留、重、變”五個用筆原則:

平——用筆平穩,用力平均,如錐如沙起屹分明,筆筆交代清楚。

圓——線條圓潤有力,如折釵股,富有彈性,外柔內剛;

留——線條不滑不飄,有滯澀感,如屋漏痕;

重——行筆有力度感、厚重感、如高山墜石,力透紙背;

變——用筆用線富於變化;

就每一筆畫的執行程式而言,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步驟;

起筆——要藏鋒,無論用何種筆法,下筆時都要講究藏鋒,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右先左“,”欲左先右“,”豎畫橫落“,”橫畫豎落“,求自然含蓄,忌鋒芒畢露。

行筆——要講究變化,運筆過程中不要直去直來,要講究提、按、頓、挫、輕重、緩急、一波三折等變化。

收筆——要回鋒,筆行到線的終端要注意回鋒,即”有行必收“,”五重不縮“,總之要筆止意收,使形象有充分實在的感覺。

筆鋒行筆時,有中鋒、偏鋒、側鋒、臥鋒等幾種,另外還有藏鋒、露鋒順鋒、逆鋒等差異若不懂得各毫各鋒的作用和方法,即使能駕馭住毛筆,而畫面也難得有幹蠻萬化的筆墨效果。

中鋒:行筆時,筆鋒在墨線中間,所畫出的線條含蓄、圓渾厚重,是仝畫的骨架,快慢、提接均以勻為妥,掌握得好,力透紙背,給人以力感,掌握得不好,則軟弱無力,或筆滯墨瘴,或浮於紙而。不同毫的中鋒,所含水、墨、色韻分量不,其效果亦不樣,各有其特點,各有其不相同的筆墨趣味。

側鋒:行筆時筆鋒靠一邊,其勾出的線邊光而另一邊毛。若顫筆或戰筆運線,則且有老辣、樸實有力的分量之感。若筆毫蘸墨,先調淡墨後蘸濃墨,用掃、擦、推、回、折側運筆,則筆所到之處,墨色十分豐富,有奇峭多變之感覺,又有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

逆鋒:筆桿後傾斜,筆尖在後而筆肚在前,逆向前進。由於筆毫前端受阻力磨擦前行,其痕痕毛澀無滑,給人以蒼老、潑辣之感,順鋒行筆時筆桿筆肚向前,筆鋒拖著行走。這種線條由於用力不大執行流暢,給人以輕鬆圓渾、歡暢的感覺。

用筆的技法還有很多,特別是在山水畫裡,筆法更是豐富,除勾、皺、擦、染、點外,還有

垛:筆腹著力,自上而下重落,稍斜,用力較重。

擢:筆腹著力。用於點苔和畫有毛、粗糙之景物。點苔用筆,如高山墜石,如同雞啄米

簇:散筆直畫適合畫柳葉雜樹和遠樹、近草。

摔:橫筆臥點。畫雜樹葉有的用於山石皴法。

揉,:以腕力壓毫,使墨和水相互擠壓或渾融混臺或排斥,形成墨韻之變化。畫樹葉(大混點)有特殊筆味。

拖:中側鋒井用,可畫妊絨,運筆類似順鋒。

斫:同山刀砍柴,一刀一個痕跡,有平有糙。適用山石皴法,如斧劈皴,樹幹(如梧桐、白楊等皴擦。

滾:即筆毫在紙上滾動向前,有毛澀、飛白之跡。最適合畫大面積山石,尤其是近處的大石和花鳥畫坡地等。

上述筆法,特別是中鋒、側鋒、逆鋒、順鋒及起筆、收筆幾種基本筆法,都需要我們作為基本功法去反覆練習、實踐。一些有了成就的畫家,畫了一輩子的畫,仍在不斷眼睛探索筆墨技法。”筆墨當隨時代“,傳統筆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需要我們刻苦學習、實踐、才能”運轉變通“,切不可把玩弄筆墨、空懸勾線技巧作為繪畫目地,只有透過具體的形象表達情與境,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水墨畫是水和墨畫成的藝術品,而中國畫是既包含了水墨畫,又包含了墨和色結合的繪畫藝術品。中國畫是先墨色或相互交疊、滲透的作畫過程、以先墨後色一法看,當色敷墨上,形成墨上有色,色下有墨的層次關係,墨色之間是相互襯托,相互輝映,應做到“墨不礙色,色不妨墨”。處理不當,則會造成墨掩色麗、色蓋墨光的毛病。

初學國畫,用墨易出現以下毛病:髒墨、灰墨、死墨、板墨、閉墨(又稱墨豬)等。上述這些毛筆綜合起來稱之為浮煙漲墨。

畫水墨畫水是墨的調和物,墨入紙以筆為導,因此中國畫論中有“筆為骨,墨為肉”的說法,實際上是以筆為骨,以墨為肉在宣紙上進行造型,此時。紙才把筆、墨、水三者關係反映出來。要把握好這種過程,達到預期的目的。則必須在宣紙上對筆中所含墨、水之墨進行反覆實踐,直到對“筆、墨、水、紙”四者的關係瞭解透徹和把握純熟為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