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套現120億後悄然隱退,“蒙牛”創始人聞到了什麼

簡介從當年踏準節奏離開伊利,拉隊伍打下與前東家並駕齊驅的乳業帝國,到豪言打造“百年老店”,卻突遇“三聚氰胺”事件爆發資金危機,被迫交出蒙牛控制權,再到如今宣佈隱退乳業江湖,牛根生創造的 “蒙牛傳奇”堪稱中國商業史上的一部個人英雄傳奇

冷凍大青蝦怎麼做好吃

老一代傳奇企業家,蒙牛品牌創始人牛根生宣佈徹底退休,並將更多時間投入其熱愛的慈善事業。 這意味著,蒙牛從此或將徹底去“牛”化。

套現120億後悄然隱退,“蒙牛”創始人聞到了什麼

從“放牛娃”到乳業品牌“教父”,牛根生曾以其極富個人魅力的生活哲學、人生智慧一路狂奔,走過人生的多個高光時刻,也走過人生的多個危機歲月。

從當年踏準節奏離開伊利,拉隊伍打下與前東家並駕齊驅的乳業帝國,到豪言打造“百年老店”,卻突遇“三聚氰胺”事件爆發資金危機,被迫交出蒙牛控制權,再到如今宣佈隱退乳業江湖,牛根生創造的 “蒙牛傳奇”堪稱中國商業史上的一部個人英雄傳奇。

從捐股創立“老牛基金”,邊做生意邊做慈善,到化危為機成功套現百億,牛根生更是堪稱人生贏家。不過,套現百億僅捐款16億做慈善也曾引發爭議。

如今,退休的牛根生將專注於公益慈善事業,是否能創造新的公益慈善傳奇?

一路艱難險阻 卻屢遇“貴人”

2021年11月30日,香港上市公司蒙牛乳業(02319。HK)發出公告公佈了其董事會進行了一系列董事變更、授權代表變更、董事會委員會組成變更等內容,自12月1日起執行。傳奇企業家、蒙牛乳業創始人牛根生,辭任蒙牛非執行董事及戰略及發展委員會成員,而該職務是牛根生在蒙牛乳業最後的職務。這就意味著,蒙牛乳業將徹底去“牛”化。

套現120億後悄然隱退,“蒙牛”創始人聞到了什麼

牛根生與蒙牛乳業的故事頗為傳奇。

1958年,牛根生出生於大青山腳下內蒙古呼和浩特牧區。在那個瘋狂的“大躍進”年代,草原上的牧民同中國其它地區的農民一樣的貧困。因為家中貧困,牛根生被親生父母以50元的價格賣給了城裡一個以養牛為生的家庭,從此,牛根生就與牛結下了不解之緣。

小時候,牛根生養母的管教極為嚴格,牛根生出去玩,養母會給他規定好時間,如果稍微晚一點回來,就會被懲罰。雖然當時的牛根生非常不理解養母,但是當他經歷了跌宕人生之後,再回首往事,卻覺得養母嚴管讓他受益無窮。

14歲時牛根生養母去世,20歲時養父去世。經歷少年喪母、青年喪父的牛根生,此後感覺走到哪兒都要看別人的臉色,因此,他也養成了察言觀色,思考如何滿足別人的需求的習慣。

1978年,在那個中國即將迎來改革曙光的年份,剛剛成為“孤兒”的牛根生,“頂替”父親留下的崗位,進入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成為一名擁有“鐵飯碗”,月工資20元的養牛工人。

這時牛根生的第一個貴人出現了, 他就是廠長孫有亮。看到牛根生常常是孤身一人,孫對他照顧有加。進廠3年後,23歲的牛根生結婚需要500元“鉅款”,孫廠長慷慨解囊。

1983年,牛根生再一次遇到貴人。這一年,他所在的奶牛場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廠兼併。他遇到了新廠長鄭俊懷。鄭俊懷比牛根生大8歲,也是一位後來在乳業界叱吒風雲的人物。“鬼點子多”的鄭俊懷,將這家連年虧損的食品廠,藉著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機遇,以經營承包制的手段,很快扭虧為盈。

牛根生因在廠裡表現活躍,先被提拔為測評組組長,後又任車間主任。此後十年,牛根生“開掛”了。一路從銷售經理升至食品廠“二把手”經營副總。期間,牛根生的經營才華得以歷練。

伊利的前身——回民奶食品廠改制前後,牛根生主管冰激凌、雪糕生產,他帶領一幫年輕人成功策劃出“伊利苦咖啡,冰激凌風暴”,將“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的廣告語打到中央電視臺,從而風靡全國。

1993年,趕上市場經濟浪潮的食品廠規模越來越大,一躍成功組建成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鄭俊懷出任伊利董事長,牛根生任營銷副總。1996年,伊利股份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國內首家上市乳企。同年,深諳營銷之道的牛根生又憑藉亞特蘭大奧運會掀起一場“伊利雪糕進軍奧運”的營銷風暴。

正是這一場場大膽的營銷手段,讓伊利品牌迅速走紅大江南北,業績也一路飆升。

2004年伊利的品牌價值達127。87億元,位居食品業首位。

此時,功成名就的牛根生,已經是伊利企業裡最具頭腦、最具號召力的高管。據傳,他當時能直接指揮伊利公司一半以上的員工,公司八成的業績都掌握在他手裡。如此出眾的能力,伊利是待不住了。

炒掉老東家 創立自己的乳業“王國”

有一個值得回味的故事,1998年5月,伊利在鄭州召開會議,商議是否擴大冷凍品生產規模,會上牛根生語驚四座:“這屆領導班子幹不了大事!” 此話一出,引起鄭俊懷極為不滿,憤然拂袖而去。或許是經營分歧越來越大,牛根生不得不在這一年離開伊利。

1998年11月,炒掉老東家的牛根生創立了自己的品牌蒙牛。牛根生離開伊利,與其說是因為“功高蓋主”,還不如說是,此時的伊利已經承載不了牛根生更大的野心——締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乳業帝國。

套現120億後悄然隱退,“蒙牛”創始人聞到了什麼

1999年,頗具個人英雄主義,且更懂得“財散人聚”真諦的牛根生,將自己的伊利股票悉數變現,並振臂一呼將老東家伊利的一干猛將收入帳下,迅速組建了自己的皮包企業。

同年,牛根生與鄧九強、侯江斌、孫玉斌、邱連軍、楊文俊、孫先紅、盧俊、龐開泰、謝秋旭創辦民營乳業蒙牛。而由於牛根生的人格魅力,跟隨他出走伊利創業的人員多達300餘人。

創辦之初,牛根生又一次發揮了其營銷鬼才的能力。因為牛根生拉走伊利一干得力干將,鄭俊懷對牛根生心有不滿,祭出封殺蒙牛產品這一手段,“不允許伊利經銷商經銷蒙牛產品”。牛根生得知之後,腦筋一動,旋即在呼和浩特市大街小巷豎起廣告牌,上書“向伊利學習,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

這看似示弱的廣告語,卻讓鄭俊懷更加憤怒。

廣告一經出街,第二天就被砸爛了幾十個。有媒體披露,蒙牛的創始人是伊利前副總,於是各種有關蒙牛的報道越來越多。蒙牛因禍得福,一次打響了品牌知名度,並接到了大量訂單,直接成為呼和浩特第二大乳業公司,僅次於伊利。

這次被牛根生成功營銷的“蒙牛廣告牌事件”,也留下了謎團:有人說是伊利乾的,也有人說是蒙牛“自導自演”的,眾說紛紜之下,真相估計只有當事人知道了。

有人稱,此事件讓人不得不佩服牛根生善於抓住重大熱點營銷的超前眼光和魔鬼手段。

此後,藉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東風,在牛根生的帶領下,蒙牛的銷售額從1999年的4365萬元,飆升至2002年的21億元。創辦僅三年的蒙牛,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也火箭式攀升,由1116名飆升至第4名。

2003年,當中國航天事業再翻新篇章的時刻,神舟五號成功發射,蒙牛花重金成為神舟五號唯一的牛奶贊助商,“中國航天員專用奶”這個廣告語還是激發了當時不少消費者的愛國消費慾。

2004年,蒙牛在香港上市,共計融資14億港元。這一年,牛根生也迎來高光時刻。也是在這一年,牛根生捐出全部個人股份設立“老牛專項基金”,成為“中國捐股第一人”。

此後,蒙牛還贊助了當時火遍全國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讓蒙牛品牌持續火爆。同期,老東家伊利的當家人鄭俊懷因挪用公款鋃鐺入獄,這又給了蒙牛超越老東家一個絕佳機會。從2007開始,蒙牛連續三年在業績上超越伊利,問鼎“中國乳業第一”。

成功套現百億 醉心牛式慈善模式

凡事走得太順利,大多會忽視潛藏的危機。

2008年,中國乳業在高速奔跑多年之後,突然爆出“三聚氰胺”事件。結合同年爆發的全球資本危機,乳企幾乎無一倖免。

牛根生的蒙牛,同樣危機四伏。2008年財報顯示,這一年蒙牛虧損超9億元人民幣,幾乎賠掉了前一年的全部利潤。與此同時,蒙牛股票在股市上斷崖式下跌,令垂涎的外資虎視眈眈。可以說,危機之中的蒙牛隨時有傾覆的可能。

迫不得已,牛根生公開“哭窮”,並給長江商學院同學寫了一份“萬言”求救書。包括聯想柳傳志、新東方俞敏洪等人公開發聲出錢、出力力挺牛根生。

2009年,牛根生接受了中糧原董事長寧高寧拋來的橄欖枝,從此蒙牛攀上了央企高枝。2009年7月,中糧集團與厚朴投資共同組建一家新的公司(中糧集團持股70%),斥資61億港幣。並用新組建的公司收購了蒙牛20。03%股權。此後,中糧使蒙牛走出危機。

蒙牛的去牛根生化也悄然開始。

事實上,此番“化危為機”後,牛根生萌生退意。以“計劃將大部分時間投入慈善工作”為由辭去蒙牛董事長職務,僅保留非執行董事一職。此後,還曾擔任戰略及發展委員會成員這樣的閒職。

直到2021年12月,蒙牛的一紙公告宣佈,牛根生徹底退休。

儘管牛根生經歷過人生的高光時刻,也體味過企業的至暗時分,卻沒能將一手創立並做大的蒙牛品牌留給家族,其在危急時刻被迫拱手相讓企業控制權,雖有無奈但卻識時務。畢竟,蒙牛品牌仍在發展壯大,仍在國人手中。

另一方面,他也早已經是“解甲歸田”的億萬富豪。有錢、有閒、有情懷的他,早已變身慈善家,做行善積德的事業去了。

多年來牛根生透過減持股票等方式,早已從資本市場上套現超百億港幣。

2009年7月蒙牛與中糧完成交易時,牛根生透過老牛基金會套現9。55億港元,稱要用作“投資慈善的本錢”。2011年12月,牛根生減持蒙牛約6878。1萬股。據統計,在2004年蒙牛在香港上市後,牛根生先後套現超過120億港元。

也正是因為在資本市場上套現的百億資金,牛根生開始轉型,從企業家變身慈善家。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老牛基金會累計開展了267個公益慈善專案,涉及教育、醫療、環保等領域,公益支出總額達15。65億元。

套現120億後悄然隱退,“蒙牛”創始人聞到了什麼

其實早在2005年1月,牛根生就成立了“老牛基金會”,以此開展公益慈善事業,並表示將把自己不到10%的蒙牛股份全部捐給該基金會,其配偶及子女不得繼承。此外,他還將自己名下的股票收益的51%捐給了老牛基金會。也因此,牛根生被稱為“中國捐股第一人”和“全球華人捐股第一人”。

此後的10年,除了做慈善事業外,牛根生還以投資人的身份做生意,涉足了烘焙、零售、教育、高新技術等領域的專案。

目前,牛根生仍持股的企業數共有14家,包括內蒙古馨牛畜牧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地球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東翼今天商貿有限公司等。

可以說,傳奇企業家牛根生是一邊做慈善,一邊坐著掙錢。在一本2005年出現的財經讀本《蒙牛內幕》中就曾揭秘,牛根生本人信奉的成功之道:“小勝憑智,大勝靠德”。當然他能成為教父式的創業家,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和超凡人生智慧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他趕在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風口”。

在慈善事業方面,牛根生曾創造出“基因式慈善模式”,也醉心於這種慈善模式的研究。

他認為,國內外的慈善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兩種,一種是“輸血式”,一種是“造血式”;“輸血式”是“授人以魚”,“造血式”是“授人以漁”。

而他創造的“基因式慈善模式”是著眼於改造“社會基因”(尤其是文化基因)的一種慈善模式,比如把慈善方面的立法研究、制度研究、文化研究等納入慈善事業的支援範圍,因為一部好的法律、一項好的制度、一個優越的文化屬性所改變的往往是整個國家的全貌。

此番,退休的牛根生宣佈將更專注於自己的慈善事業,而慈善事業常常與爭議結伴而來。牛根生創造的慈善事業模式是否可以持續,我們拭目以待。

猜測:

第一個可能性是:牛根生經歷了太多風浪,晚年跟李叔同一樣,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想回歸田園,過真實地普通日子,不再想大起大落了,想平平安安度晚年,這是一種可能。他或許看到很多優秀的企業家悲慘的結局,希望做個明白人見好就收。他是個高人,激流勇退並不是高歌猛進的秉性更改,而是明白什麼時候該退。這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激流勇退,是大隱於市的智慧之舉。但是說老實話,這種可能性不大。

第二個可能性是:性格決定命運,牛根生能從一個放牛娃,從零起步,出走伊利上市公司,另立爐灶,用幾年時間創造了全球知名的“蒙牛”品牌,而且在面臨生死危機、背水一戰之時,雖然得到柳傳志等大佬鼎力相助,踉蹌度過危機。恰恰說明他生性勇猛,在63歲正值盛年之時,以致力慈善為由頭而退隱資本江湖,怎麼看都像是個“障眼法”。

慈善哪個企業家都可以做,如曹德旺能夠一邊做企業一邊做慈善,說明彼此並不矛盾。或許他看到了馬雲、柳傳志等更多企業家遭到個別人的圍攻,在這一風潮下,感到心灰意冷;亦或是他聞出了什麼味道,所以選擇急流勇退,到底是什麼原因,大家可以大膽猜測。

最後,我們還是祝願老牛伏櫪再創輝煌!

Top